處方 : 川茅術30g,黃柏30g,漢防己30g,宣木瓜30g,元胡索30g,郁金30g,生地榆30g,白及60g(切片),冰片(冷后加)240g,生石膏240g,爐甘石240g(另配,以后煅過,研粉,用100目篩子篩過)麻油2斤。
功能主治 : 清熱消炎,潤膚生肌,止痛。主疔瘡、癰疽、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 : (1)浸漬:將茅術,黃柏、防己、木瓜、元胡、郁金、生地榆、白及浸于麻油內24小時。(2)煎熬:將上述油及藥物置盛器內(一般用銅鍋,鋼精鍋亦可),置文火上煎約2小時至2.5小時(200毫升),至藥材枯黃狀,去藥滓過濾(可用絲棉或銅篩濾)至除盡藥滓為度。(3)煉油:濾凈油用火加熱約2-2.5小時,至油滴入水中能聚集成珠狀。(4)成膏:煉好之油,趁熱加入煅石膏,爐甘石細粉(勿使結成塊或沉于鍋底),邊加邊攪拌,加完后繼續(xù)加熱保持微沸,此時上面應無浮油或僅極少量浮油,加熱約2-2.5小時,可取出少量放冷,如已成半固體膏狀,即可?;?。待膏冷卻后,再加入冰片攪勻即成。(5)將東方1號均勻涂布在半透明膏藥紙上,剪成小塊,貼于創(chuàng)面,外用紗布覆蓋,隔日換藥1次,以后可2、3天換1次。
摘錄 : 《中醫(yī)外傷科學》
金黃散(天花粉、大黃、姜黃、黃柏、白芷、厚樸、甘草、陳皮、生南星、蒼術)適用于瘡癰初起、紅腫熱痛、乳腺炎、小兒丹毒。可用菊花泡濃汁或黃凡士林調敷患處。不可入口。
小金丹片(乳香、沒藥、當歸、地龍、木鱉子、白膠香、草烏、香墨、五靈脂)適用于痰核流注及一切癰疽(屬于陰疽)初起,此藥有消腫拔毒作用。每日服2次,每次服2~4片。孕婦忌服。
創(chuàng)灼膏或東方一號藥膏(生茅術、黃柏、防己、木瓜、地榆、白芨、石膏、爐甘石、冰片、虎杖、玄胡索、郁金)適用于燒傷、老爛腳、褥瘡、凍瘡潰爛。搽涂患處。不可入口。
水火燙傷膏(當歸、大黃、沒藥、丹皮、黃柏、白芍、紫草、黃蠟、寒水石、生地、乳香、呋喃西林、苯氧乙醇、麻油)適用于癬癥及鵝掌風。每日2~3次涂患處,不可入口。
癬濕藥膏或華佗膏(臘梅花油、樟腦粉、白蠟、水楊酸、安息香酸、凡士林)適用于水火燙傷的即時,可迅速創(chuàng)面消毒后,將藥涂患處。不可入口。
金黃散(天花粉、大黃、姜黃、黃柏、白芷、厚樸、甘草、陳皮、生南星、蒼術)適用于瘡癰初起、紅腫熱痛、乳腺炎、小兒丹毒??捎镁栈ㄅ轁庵螯S凡士林調敷患處。不可入口。
小金丹片(乳香、沒藥、當歸、地龍、木鱉子、白膠香、草烏、香墨、五靈脂)適用于痰核流注及一切癰疽(屬于陰疽)初起,此藥有消腫拔毒作用。每日服2次,每次服2~4片。孕婦忌服。
創(chuàng)灼膏或東方一號藥膏(生茅術、黃柏、防己、木瓜、地榆、白芨、石膏、爐甘石、冰片、虎杖、玄胡索、郁金)適用于燒傷、老爛腳、褥瘡、凍瘡潰爛。搽涂患處。不可入口。
水火燙傷膏(當歸、大黃、沒藥、丹皮、黃柏、白芍、紫草、黃蠟、寒水石、生地、乳香、呋喃西林、苯氧乙醇、麻油)適用于癬癥及鵝掌風。每日2~3次涂患處,不可入口。
癬濕藥膏或華佗膏(臘梅花油、樟腦粉、白蠟、水楊酸、安息香酸、凡士林)適用于水火燙傷的即時,可迅速創(chuàng)面消毒后,將藥涂患處。不可入口。
冬青種子是否能泡荼不詳,但冬青有很大的藥用價值。
藥用價值
冬青:入肝腎。補肝強筋,補腎健骨。
功效主治
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胎動不安。
冬青的葉、根、皮可入藥,種子及樹皮供藥用,為強壯劑,葉子有清熱解毒作用,可治氣管炎和燒燙傷;樹皮可提取栲膠;木材堅硬,可作細工材料。樹皮含鞣質,可做原兒茶酸、揮發(fā)油等。性寒味苦澀,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冬青葉含有原兒茶酸,有抑菌作用。子浸酒,去風虛,治痔瘡。葉燒灰,可治皮膚皸裂,滅瘢痕。
用法用量:煎湯,10~15克;或入丸、散;浸酒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藥理
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① 降血壓作用;
② 對心臟的作用:槲寄生注射液對離體兔心冠脈呈舒張作用,顯著增加冠脈血流量,減慢心率,對心肌收縮力呈先抑制后增強作用。
③ 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④ 抗心律失常作用;
⑤ 改善微循環(huán)。
2、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3、抗腫瘤作用:槲寄生總堿對Lewis肺癌,S37實體型腫瘤,EAC,S180,ARS及L1210白血病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臨床應用
治療燒傷
用四季青葉制成多種劑型,應用于不同的燒傷創(chuàng)面;能使其迅速結痂,減少滲出,控制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休克和早期敗血癥的發(fā)生,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縮短療程,提高治愈率。
常用劑型:供創(chuàng)面涂布或噴霧用的水劑(每毫升相當于生藥1克);供浸漬紗布覆蓋刨面用的乳劑(不宜用于磷燒傷早期創(chuàng)面。乳劑有兩種:Ⅰ號乳劑每500毫升相當于干生藥900克,Ⅱ號乳劑每500毫升相當于干生藥300克);作為Ⅲ°焦痂脫痂及晚期殘留創(chuàng)面治療用的冷霜;以及供內服用的糖漿(每毫升相當于干生藥1克)和供注射用的針劑(每毫升相當于干生藥2克或4克)。
治療方法:
1、淺Ⅱ°燒傷,用水劑涂布或噴霧于創(chuàng)面,約在1~2小時內迅速結成褐色痂膜,1周左右開始表皮新生,痂膜逐漸脫落痊愈。即使少數病人有痂膜下液化現象,只要及時除去痂膜,并反復涂布或噴霧,一般也能在1~2周內表皮新生,創(chuàng)面愈合。
2、深Ⅱ°燒傷用水劑涂布暴露,通常在2小時后創(chuàng)面形成痂膜:亦可用Ⅰ號乳劑紗布包扎,經兩天后形成黑色痂膜,再行暴露。多數于14~21天內脫痂,痂下1期愈合。如痂下液化,應即除去痂膜。用Ⅱ號乳劑紗布覆蓋創(chuàng)面,用電燈烘干后暴露(稱為半暴露),一般于21天左右愈合。如痂下有感染,膿較多時,去痂后用10%四季青生理鹽水濕敷1~2天,待感染基本控制,膿液消失后,再用Ⅱ號乳劑紗布覆蓋,電燈烘干暴露,亦可在21天左右愈合,無需每天換藥。如采用半暴露方法有困難,則可用Ⅱ號乳劑換藥。
3、深Ⅱ°合并有Ⅲ°的燒傷創(chuàng)面,早期用Ⅱ號乳劑包扎,兩日后可形成黑色痂膜,再采用暴露治療,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不使受壓。約于燒傷后3周左右,痂膜可自行脫落,痂下愈合.3周左右不能脫落者,可采用焦痂切除術。這時可見深Ⅱ°的創(chuàng)面已自行愈合,而Ⅲ°創(chuàng)面呈新鮮之肉芽,可采用小片狀植皮消滅創(chuàng)面。
治療下肢潰瘍
用四季青藥水濃縮后和入魚肝油等制成乳劑外用,每日換藥1次。對一般面積較小而淺表的潰瘍,單用乳劑涂敷,外加消毒紗布包扎,直至痊愈。如經乳劑治療后,創(chuàng)面雖清潔,但表皮新生速度不快,或創(chuàng)面有壞死組織者,即換用東方一號藥膏(南通制藥廠制造的中草藥制劑)外敷,每日1次,直至痊愈。對潰瘍面積較大,但創(chuàng)面肉芽新鮮,在用四季青乳劑治療1周左右創(chuàng)面很快清潔時,即行郵票狀植皮,術后大多1期愈合而痊愈。對潰瘍面積大而深,病程長,表面有壞死組織或潰瘍肉芽增生,甚至合并骨髓炎等情況者,在用四季青乳劑治療后,創(chuàng)面較清潔時,即換用東方一號去除壞死組織并促進表皮新生;在創(chuàng)面完全清潔后,即行郵票狀植皮。對合并骨髓炎者,加用其它全身抗細菌感染藥物。共治療800余例,經系統(tǒng)觀察的445例皆獲痊愈。治愈時間大多在1~2月左右。實踐證明,四季青藥液有很強的收斂作用,能很快使創(chuàng)面收斂干燥;同時對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溶血性鏈球菌及大腸桿菌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從而有效地控制了創(chuàng)面的滲出及細菌感染。配合具有提膿拔毒,祛腐生磯作用的東方一號藥膏使用,更能加快下腿潰瘍創(chuàng)面的愈合。對于大而且深的創(chuàng)面,再配合郵票狀植皮療法,則可促使創(chuàng)面早期愈合。
治療麻風潰瘍
以四季青乳劑涂敷創(chuàng)面,外加消毒紗布包扎,每日換藥1次。一般5~10天后創(chuàng)面清潔,肉芽新鮮,即可進行郵票狀植皮。四季青的治療效果是通過抑菌和收斂而起作用的。
防治骨科感染
用四季青注射液(每毫升相當于生藥4克),成人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兒童酌減。感染較嚴重者用靜脈滴注。預防用藥的療程為7~10天,治療須連續(xù)用至病情穩(wěn)定后停藥。28例開放性骨折及骨病手術后用四季青預防感染,結果27例效果良好。用于治療8例骨髓炎等感染病例,結果6例效果良好。
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用四季青注射液(每毫升相當于生藥2克或4克)治療脈管炎有顯著的消炎退熱、消腫止痛等作用,能較好地控制其毒性癥狀。
用法:嚴重毒血癥者以大劑量(一般用60~80克生藥/天,最多曾用144克生藥/天)靜脈滴注;對發(fā)熱病例,每次8克(生藥)肌肉注射,每6~8小時1次,隨體溫下降逐漸減少藥量;如僅局部炎癥水腫病例,可用16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
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用四季青注射液治療小兒上感高熱患者22例,結果療效顯著者占63%。不論周圍血象高低,用藥1~2天后,發(fā)熱可退至正常。
用法:肌肉注射,1~5歲每次2毫升,6~10歲每次4毫升,均每日2次。又有用四季青和三脈葉馬蘭各1兩,制成煎液90毫升,每日3次分服,用于治療感冒和扁桃體炎共78例,結果除各有2例無效外,余均治愈或好轉。
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
四季青注射液對控制急性支氣管炎癥有較好效果。采用定喘、肺俞、肺熱等穴位進行注射(每掃1次用2~3個穴位,每穴0.5毫升,10次為一療程)。對慢性支氣管炎亦有一定療效。根據12例的觀察,經一個療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有用四季青2兩配合大青葉1兩,制成煎液90毫升,成人每日3次分服,同時并用止咳化痰中草藥,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470例,結果癥狀消失及減輕者423例,占90%。用四季青。三脈葉馬蘭各1兩,濃煎90毫升,成人每日3次分服,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共39例,絕大多數痊愈或好轉。此外,臨床觀察到四季青注射劑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支氣管擴張的反復感染,及肺結核合并急性支氣管炎等,也有較好的控制作用。
治療肺炎
四季青制劑對于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均有療效。根據34例小兒肺炎的觀察,其中單用四季青治療者30例,結果全部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均于1~10天內消失,肺部病灶吸收時間平均為8.5天左右。用法:一般采用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或藥水口服。合理劑量尚在摸索階段,通常靜滴每日4~16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4毫升,口服15~45毫升。此外,用四季青、大青葉合劑治療支氣管肺炎和大葉性肺炎,效果亦均滿意。
治療細菌性痢疾
報告60例(其中慢性菌痢4例)與56例的觀察結果,治愈率分別為83.33%和96.4%.臨床癥狀一般于1~8天內消失,大便培養(yǎng)轉陰時間多數在2~7天左右。
用法:用200%四季青注射液2毫升肌肉注射,每6小時1次;或用30毫升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10%葡萄糖液中行靜脈滴注。同時口服100%四季青糖漿,每次20~40毫升,日服3~4次。
副作用:用藥過程中,發(fā)現白細胞呈一時性下降,一般于治療結束時下降至4000~5000/立方毫米,最低為2300/立方毫米,停藥后1~2天即開始回升,恢復正常。極少數病例有惡心、嘔吐及頭昏等反應,靜脈滴注時個別病例并發(fā)靜脈炎。
治療泌尿系感染
用100%四季青煎液口服,對急性腎盂腎炎及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fā)作等泌尿系感染,均有較好效果。觀察26例,23例治愈或好轉,表現為尿培養(yǎng)轉陰,尿常規(guī)正?;蚪咏?,癥狀消失或改善。用量:每次20毫升(相當于生藥20克),日服3次,7天為一療程。
鑒于四季青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因此臨床各科曾廣泛地應用于多種感染性疾患。除了上述病種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觀察并取得了較好療效外,其他還曾應用于敗血癥、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肺膿腫、急性膽道感染、慢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腸炎、沙門氏菌屬感染、傷寒、化膿性皮膚感染,以及婦產科、五官科的感染性疾患和各種手術后感染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79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東山丸
下一篇: 東方甲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