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大戟(連根葉)1握,大棗1斗。
功能主治 : 攻水。主臌脹。
用法用量 : 用水同煮1時,去大戟不用。旋旋吃棗,無時,服盡。
注意 : 忌甘草。
各家論述 : 大戟氣大寒而味苦甘,有小毒,能下十二經(jīng)之水;大棗昧甘,取其大補脾胃,而不為攻下傷耳。
摘錄 : 《醫(yī)方考》
棗子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
棗子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紅棗被譽為”百果之王“,在生活中是特別受歡迎的一種水果,那么你知道棗子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嗎, 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棗子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
棗子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1 棗子的營養(yǎng)價值
紅棗含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以及氨基酸、糖類、鐵、鈣、磷、鎂、鉀、皂貳、生物堿、黃酮,還含蘋果酸、酒石酸等成分。
棗子營養(yǎng)豐富,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美稱。紅棗所含的維生素,不僅品種多,而且含量高,如每百克鮮棗含維生素C380-600毫克,居百果之首。
選購紅棗,捏之要干燥而不粘手,有緊實感,視之果形短壯圓整,顆粒大小均勻,核小,皮薄,皺紋少而淺;冊開棗肉而不見紋絲,肉色淡黃,食之甜味足,肉質(zhì)細,則為上品。
紅棗是人們愛吃的果品,除當水果鮮吃外,還可加工成棗泥、棗脯、蜜棗、醉棗、罐頭、飲料、棗糕。
棗子的功效
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術(shù)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欲,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癥狀。
2、補氣養(yǎng)血:紅棗為補養(yǎng)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yǎng)身體,滋潤氣血。臺大免疫學孫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時多吃紅棗,黃耆,枸杞,能提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
3、養(yǎng)血安神:女性躁郁癥,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yǎng)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4、緩和藥性:紅棗常被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并保護正氣。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緩解甘遂,大戟,蕪花等瀉藥的毒性,保護脾胃不受傷害。
棗子的作用
1、增強人體免疫力 大棗含有大量的糖類物質(zhì),主要為葡萄糖,也含有果糖、蔗糖,以及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低聚糖、阿拉伯聚糖及半乳醛聚糖等;并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核黃素、硫胺素、胡蘿卜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具有較強的補養(yǎng)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2、增強肌力,增加體重 實驗小鼠每日灌服大棗煎劑,共3周,體重的增加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并且在游泳試驗中,其游泳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這表明大棗有增強肌力和增加體重的作用。
3、保護肝臟有實驗證實,對四氯化碳肝損傷的家兔,每日喂給大棗煎劑共1周,結(jié)果血清總蛋白與白蛋白較對照組明顯增加,表明大棗有保肝作用。
4、抗過敏,大棗乙醇提取物對特異反應性疾病,能抑制抗體的產(chǎn)生,對小鼠反應性抗體也有抑制作用,提示大棗具有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
5、鎮(zhèn)靜安神,大棗中所含有黃酮--雙- 葡萄糖甙A有鎮(zhèn)靜、催眠和降壓作用,其中被分離出的柚配質(zhì)C糖甙類有中樞抑制作用,即降低自發(fā)運動及刺激反射作用、強直木僵作用,故大棗具有安神、鎮(zhèn)靜之功。
6、抗癌,抗突變 大棗含多種三該類化合物,其中燁木酸、山植酸均發(fā)現(xiàn)有抗癌活性,對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棗中所含的營養(yǎng)素,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對于防癌抗癌和維持人體臟腑功能都有一定效果。
棗子的食用方法
吃紅棗的方法很多,但都以甜食為主,煮紅棗湯、熬紅棗粥,還可當作甜羹、粽子、糖糕和作八寶飯的配料等等。食用紅棗應根據(jù)不同甜食的需要和制法,來選用大棗或小棗。
大棗肉松易爛,宜急火少煮,小棗肉質(zhì)堅實,宜小火多煮。愛喝湯的宜用大棗,愛吃棗的宜用小棗。
蒸糕用大棗,熬粥用小棗。紅棗還可以做菜,廣東、海南人煲湯,喜歡放幾個棗當作料。棗在食療中的應用也十分普遍,但要注意的是,一次不宜服食過多,紅棗多食則損脾臟,助濕熱,對牙齒亦有害。中醫(yī)認為,因其甘溫,凡熱證、實證,如胃脘脹滿、濕盛痰熱、胃酸過多、積滯、齒痛等均不宜食用。
禁忌
棗為甘溫之品,助濕生熱,令人中滿。熱證、實證、胃院脹滿、濕盛痰熱、小兒瘡疾等均不宜食用。食積、蟲積、齲齒作痛者也不宜食用。另外,忌同蔥食。由于棗是 “生克 (助消化)熟補”,小兒以及形體瘦弱者不宜生食。
選購
要求果皮光滑新鮮,肉厚,核小,質(zhì)脆,汁多,味甜,嚼之有聲。若果皮皺縮,味雖甜但食之干燥;若果皮萎縮癟皺,說明已趨腐爛變質(zhì),不宜鮮食;果皮青綠發(fā)暗者為過生,有紫紅條斑者為過熟,均不宜鮮食。一般說來,小棗的鮮食品質(zhì)優(yōu)于大棗。
保存
鮮棗不宜存放,應隨買隨吃。短時間內(nèi)也可放入保鮮袋中扎緊口,放在冰箱或室內(nèi)通風、干燥、陰涼處保存。
棗子的保存
棗子含糖分多,風吹易干縮,而使皮包從紅變黑,遇高溫或受潮會出漿液,而生霉,生蟲,發(fā)酸。保有的.方法是,將干制棗子曬干涼透后入缸,加蓋密封?;蛘呷胪?,拌以草木灰或稻殼灰,加蓋嚴實。這樣能防潮防蟲,可保存較久而不變質(zhì)。
棗子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2 紅棗營養(yǎng)價值
1、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糖份、胡蘿卜素、維生素B、C、P及磷、鈣、鐵等,有維生素丸的美稱,有較強的抑愛、抗過敏作用。
2、內(nèi)含有環(huán)磷酸腺苷,能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yǎng),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作用。
紅棗的功效
1、補脾、養(yǎng)血、安神;
2、駐顏祛斑、健美豐肌;
3、調(diào)經(jīng)、去便秘;
4、解郁、除皺、皮膚白嫩細滑;
5、清肝明目;
6、潤肺健脾、使面色紅潤;
擴展資料 :
食用紅棗注意事項
1、紅棗可以經(jīng)常食用,但切忌過量,食用過多會引起胃酸過多、腹脹等問題。而且紅棗的棗皮消化起來比較困難。
2、紅棗的高含糖量對牙齒有一定危害。如果吃太多紅棗,很容易蛀牙。
3、紅棗最好不要跟黃瓜或蘿卜一起食用。蘿卜中含有抗壞血酸酶,黃瓜中則含有維生素分解酶,這兩種成分都可能破壞其他食物中的維生素。
4、紅棗也不要與動物肝臟同食。動物的肝臟富含銅、鐵等元素,銅鐵離子極易使其他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氧化而失去功效。
5、服用退熱藥時不要食用紅棗。服用退熱藥物同時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復合體,減少藥物初期的吸收速度。棗屬于含糖量高的食物,故不能與退熱藥物同食。
棗子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3 紅棗的功效
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術(shù)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欲,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癥狀。
2、補氣養(yǎng)血:紅棗是補養(yǎng)的佳品,平時多吃紅棗可以能提升我們身體的元氣。
3、養(yǎng)血安神:女性躁郁癥,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yǎng)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紅棗是補氣養(yǎng)血的圣品,同時又物美價廉,民眾無需買坊間昂貴的補品,善用紅棗即可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功效。
紅棗營養(yǎng)價值
價值一
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細胞: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紅棗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護肝臟,紅棗中還含有抑制癌細胞,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zhuǎn)化的物質(zhì)。
價值二
經(jīng)常食用鮮棗的人很少患膽結(jié)石,這是因為鮮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使體內(nèi)多余的膽固醇轉(zhuǎn)變?yōu)槟懼?,膽固醇少了,結(jié)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隨之減少。
價值三
棗中富含鈣和鐵,它們對防治骨質(zhì)疏松產(chǎn)后貧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經(jīng)常會骨質(zhì)疏松,正在生長發(fā)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發(fā)生貧血,大棗對他們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藥物不能比擬的。
價值四
對病后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價值五
棗所含的蘆丁,是一種使血管軟化,從而使血壓降低的物質(zhì),對高血壓病有防治功效
價值六
棗還可以抗過敏、除腥臭怪味、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欲。
紅棗的食用方法:紅棗熬粥,安神助眠
中醫(yī)上講,女性有躁郁不安、心神不寧等癥狀??捎眠m量百合、蓮子搭配紅棗調(diào)理。若與小米同煮,可更好地發(fā)揮紅棗安神的效用。
大棗桂蓮粥做法
將淘洗凈的糯米、大棗、蓮子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旺水燒開,再轉(zhuǎn)用文火煮熟,待煮至濃稠時加入桂圓肉和適量冰糖,再稍煮一會兒即可食用。
此方具有生津潤燥、安神養(yǎng)血之功效,適用于心脾兩虧、氣血不足、食欲不振、四肢無力、失眠多夢等癥,并對陽痿、早泄等癥也有良效。
材料:紅棗5-10枚、黑米100克、菊花15克,
用法: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適量紅糖。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補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常食用可使面部膚色紅潤,起到保健防病、駐顏美容的作用。
薏米紅棗粥做法
用料:薏米5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制法:
1、將薏米、糯米分別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4小時,撈出瀝干;紅棗洗凈瀝干。
2、把薏米、糯米一起放入鍋內(nèi),倒入適量(800毫升)清水,先用大火煮開后轉(zhuǎn)至小火,再加入紅棗,熬至米粒糊化成粥狀,即可盛出食用,依照個人偏好可加紅糖。
功效:暖脾胃,補中益氣。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溫,無毒。
功效主治
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預防輸血反應,降低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抗腫瘤,抗氧化?,降血壓、降膽固醇,保肝護肝,提高免疫力,防治腦供血不足,抗過敏,防治心血管病,防治骨質(zhì)疏松和貧血。
藥用價值
紅棗所含有的環(huán)磷酸腺苷,是人體細胞能量代謝的必需成分,能夠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yǎng),對防治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醫(yī)中藥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yǎng)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紅棗對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過敏性紫癜等病癥有較好療效;
紅棗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及環(huán)磷酸腺苷,有較強的抗癌、抗過敏作用。大棗能潤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還能安中養(yǎng)脾、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jīng)等。?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生吃時,棗皮易滯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因此吃棗時應細細咀嚼。
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燉湯時應連皮一起烹調(diào)。
棗雖然可以經(jīng)常食用,但一次最好別超過20枚,吃得過量會有損消化功能,引發(fā)便秘。過多食用大棗會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
腐爛的大棗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chǎn)生果酸和甲醇,人吃了爛棗會出現(xiàn)頭暈、視力障礙等中毒反應,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要特別注意。。
紅棗具有補血的效果,一般認為最適合女性食用,但有些情況下卻并非如此:月經(jīng)期間有眼腫或腳腫、腹脹現(xiàn)象的女性不適合吃紅棗,否則水腫的情況會更嚴重;體質(zhì)燥熱的婦女不適合在月經(jīng)期吃紅棗,否則會造成月經(jīng)量過多。
參考資料:大棗(大棗)_
大棗,又名紅棗、干棗、棗子,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已有八千多年的種植歷史,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栗、桃、李、杏、棗***之一。那么xx都有哪些呢?
大棗的功效與作用
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大棗七顆,或與黨參、白術(shù)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欲、止瀉的功效;大棗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癥狀。
2、補氣養(yǎng)血:大棗為補養(yǎng)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大棗補養(yǎng)身體、滋潤氣血。臺大免疫學孫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時多吃大棗、黃芪、枸杞,能提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
3、養(yǎng)血安神:女性躁郁癥、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大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yǎng)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4、緩和藥性:大棗常被用于藥性劇烈的藥方中,以減少烈***的副作用,并保護正氣。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緩解甘遂、大戟、蕪花等瀉藥的毒性,保護脾胃不受傷害。
5、大棗性溫味甘,含有蛋白質(zhì)、多種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鐵、鈣、磷物質(zhì),不僅能促進女性荷爾蒙的分泌,加強胸部發(fā)育,還有補益脾胃、調(diào)和藥性、養(yǎng)血寧神的功效。
大棗的藥用價值
中國的草藥書籍《本經(jīng)》中記載到,大棗味甘性溫、脾胃經(jīng),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現(xiàn)代藥理研究現(xiàn),大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yǎng)全身細胞,是一種藥效緩和的強壯劑。
1、高血壓:大棗10枚,洋蔥30克,芹菜根20克,糯米適量,煮粥食用。
2、失眠:大棗20枚,蔥白7根,煎湯,睡前服。
3、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棗10枚***炒焦***,橘皮10克***或陳皮4克***,共放保溫杯內(nèi),沸水沖泡10分鐘,飯前飯后代茶飲。
4、腹瀉:大棗10枚,薏米20克,干姜3片,山藥30克,糯米30克,紅糖15克,共煮粥服食。
5、神經(jīng)衰弱:大棗10枚,枸杞15克,水煎半小時,再將雞蛋兩只打入同煎,至熟食用,每日兩次。
6、貧血:大棗50克,綠豆50克,同煮,加紅糖適量服用,每日一次,15天為一療程。
7、月經(jīng)不調(diào):大棗20枚,益母草、紅糖各10克,水煎服,每日兩次;或大棗5枚,生姜2片,桂圓肉適量,同煮食,每日一次,連服數(shù)日。
大棗的食用禁忌
大棗雖好,可常食用,但不可過量,吃多了會脹氣,因此應注意控制食量。
大棗糖分豐富,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吃;多吃大棗,沒有喝水漱口,容易蛀牙。
溼盛或脘腹脹滿者忌食;溼熱重、舌苔黃的人不宜食用。
有宿疾、食積、便秘者不宜多吃;齲齒、牙病作痛及痰熱咳嗽患者不宜食用。
棗皮纖維含量很高,不容易消化,吃時一定要充分咀嚼,不然會影響消化。腸胃道不好的人一定不能多吃。
大棗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這兩種維生素對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防癌有很好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89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戟散
下一篇: 大戟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