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生大黃1兩,升麻半兩,瞿麥1分,甘草1分,梔子7個。
功能主治 : 熱病毒氣入眼,赤痛生翳,不見光明者。
用法用量 : 水2升,煮至1升,去滓,作4次溫服。以利為度。難利者,先煮諸藥至1升半,乃下大黃。大黃先以水漬,和水下之,煎藥畢,下樸消,則折熱易利。
摘錄 : 《傷寒總病論》卷三
……
梔子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可用治火毒瘡瘍、紅腫熱痛者,常配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腫,如縮毒散《普濟方》。
涼血止血
中醫(yī)認為,梔子可用于血熱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利膽退黃
梔子水提液和藏紅花素、藏紅花酸家兔注射對膽汁分泌有明顯的增加作用,對人膽囊有明顯的收縮作用。并能明顯減少血中和末梢淋巴液中的膽紅素??纱龠M血液中膽紅素迅速排泄。
鎮(zhèn)靜
科學(xué)研究表明,梔子可以使自發(fā)活動減少閉目、低頭、肌肉松弛,并能對抗戊四氮的驚厥,說明梔子有著鎮(zhèn)靜的作用。
降壓作用
梔子有持久性降壓作用。
抗微生物作用
梔子對許蘭氏黃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等多種真菌有抑制作用,一定劑量的梔子能殺死鉤端螺旋體,在體外,梔子能使血吸蟲停止活動。
愈合軟組織
研究表明,梔子可加速軟組織的愈合。
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研究表明,梔子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有一定的療效。
治療扭挫傷
將山梔子搗碎,研成極粉,以溫水調(diào)成糊狀,加入少許酒精,包敷傷處。一般3-5天更換1次,如腫脹明顯可隔天更換1次。骨折者不宜使用,脫臼者應(yīng)先整復(fù)后再用。
對肝臟的保護作用
科學(xué)研究表明,梔子對肝臟有著一定的保護作用,比如,可防止因半乳糖胺引起的暴發(fā)性肝炎。
促進胰腺分泌作用
梔子及其幾種提取物有明顯的利胰、利膽及降胰酶效應(yīng)。京尼平甙有最顯著的降低胰淀粉酶作用,而其酶解產(chǎn)物京尼平的增加胰膽流量作用最強,持續(xù)時間較短。裴德愷的研究認為梔子促進胰腺分泌作用可能與保持胰細胞膜的結(jié)構(gòu)、功能直接有關(guān),從而從細胞水平上論證了梔子治療胰腺炎的藥效基礎(chǔ)。
凝血
焦山梔有明顯的凝血作用,可明顯縮短凝血時間。
抑制胃酸
研究表明,生梔子對胃總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炒焦后對胃抑制作用明顯減弱或消除。
梔子的禁忌
脾虛便溏者忌服。
①《本草匯言》:"吐血衄血,非陽火暴發(fā)者忌之。"
②《得配本草》:"邪在表,虛火上升,二者禁用。"
梔子花的食用方法
涼拌梔子花
梔子花500克,蔥花、姜絲各適量。將梔子花去雜洗凈,放入沸水中煮一沸,撈出瀝水,晾涼用筷子抓松,置于潔白的瓷盤 中,撒上蔥花、姜絲,澆人香油、老醋,酌放食鹽、味精,攪拌均勻即可。此菜清香鮮嫩,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止痢的功效。適用于肺熱咳嗽,癰腫,腸風(fēng)下血等病癥。
梔子蛋花
梔子花200克,雞蛋3枚,蔥花、姜絲各適量。梔子花去雜洗凈,放入沸水中稍悼,切成碎末;雞蛋磕人碗中,打勻;將梔子花放入雞蛋中,攪拌均勻;鍋中加 油,燒至八成熱,倒人梔子蛋花,炸熟,撒上蔥花、姜絲,人食鹽、味精,炒勻即可。此菜清香脆嫩,具有清熱養(yǎng)胃,寬腸利氣的功效,適用于胃熱口臭,牙齦腫痛,大便不暢等病癥。
梔子花炒小竹筍
梔子花200克,去殼小竹筍150克,臘肉100克,蔥花、姜絲各適量。梔子花去雜洗凈,稍焯;小竹筍斜切成薄片;臘肉切成小??;鍋中加油,燒至六成熱, 將梔子花、小竹筍、臘肉一同倒人鍋中,翻炒數(shù)遍,加蔥花、姜絲,再翻炒至熟,酌加味精、食鹽即可。此菜清淡鮮香,脆嫩爽口,具有健脾開胃,清熱利腸的功 效,適用于胃納呆滯,飲食減少,腹脹便結(jié)等病癥。
梔子花鮮湯
梔子花150克,豬瘦肉100克,榨菜絲30克,蔥花、姜絲 各適量。梔子花去雜洗凈,稍焯,瀝干水;豬肉切絲;鍋中加水,煮沸后投人梔子花、豬瘦肉、榨菜絲,再煮至豬肉漂起,撇浮沫,加蔥花、姜絲及其他五味佐料, 盛人湯碗中。此湯鮮香清爽,具有養(yǎng)胃補中,清熱利腸的功效。適用于體虛納差,腸風(fēng)下血,大便不暢,咳嗽咯痰,牙齦腫痛等病癥。
花茶
將花朵哄干后沖飲。方法是將花苞或初開的花朵,摘除花萼、花梗,把花冠向下攤成薄層,以文火或考箱烘干。哄干時要不是翻轉(zhuǎn),以使受熱均勻。哄干后放在密封的容器,置于冰箱內(nèi)冷藏。飲用時直接用熱水沖泡,可加入冰糖、蜂蜜等增加甜味。
腌制蜜餞
將花瓣以鹽搓揉后,以冷開水洗凈、瀝干,以花瓣與糖1:2的比例加入糖拌勻,裝在密封容器內(nèi)腌制3天即可食用。
涼拌
先以鹽漬,通常將花瓣以鹽搓揉后,放入容器內(nèi),食用前取出,以白開水沖去鹽分,加入一些調(diào)味料,如麻油等。余燙的時候,為避免變色,應(yīng)盡量減少時間。將花朵投入熱開水后,迅速取出。
油炸
用面粉、蛋汁、清水調(diào)制成面糊,放進油鍋中熱炸至金黃色即可。
梔子的附方
(一)梔子常用附方
治傷寒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梔子十四個(剖),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柜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傷寒論》梔子豉湯)
治傷寒大病瘥后勞復(fù)者: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個(剖),豉一升(綿裹)。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nèi)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nèi)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傷寒論》枳實梔子豉湯)
治傷寒身黃發(fā)熱:肥梔子十五個(剖),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梔子柏皮湯)
治濕熱黃疸:山梔四錢,雞骨草、田基黃各一兩。水煎,日分三次服。(《廣西中草藥》)
治尿淋,血淋:鮮梔子二兩,冰糖一兩。煎服。(《閩東本草》)
治小便不通:梔子仁二七枚,鹽花少許,獨顆蒜一枚。上搗爛,攤紙花上貼臍,或涂陰囊上,良久即通。(《普濟方》)
治急性胃腸炎,腹痛,上吐下瀉:山梔三錢,盤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錢,青木香二錢。上藥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錢。水煎,分二次服。(《單方驗方調(diào)查資料選編》)
治熱水腫:山梔子五錢,木香一錢半,白術(shù)二錢半。細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治燒傷:梔子末和雞子清濃掃之。(《救急方》)
血淋澀痛。用生梔子末、滑石等分,蔥湯送服。
下瀉鮮血。用梔子仁燒灰,水送服一匙。
熱毒血痢。用梔子十四枚,去皮,搗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療效顯著。亦可用水煎服。
臨產(chǎn)下簡。用梔子燒過。研為末,米湯送服三錢。若上焦熱,則連殼用。
霍亂轉(zhuǎn)筋,心腹脹滿,吐瀉不得。用梔子十幾枚,燒過,研為末,熟酒送服。
熱病食勞復(fù)(按:指熱病之后因飲食不慎或房事不慎而使舊病復(fù)發(fā))。用梔子三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一升服下。須出微汗為好。
小兒狂躁(蓄熱在下,身熱狂躁,昏迷不食)。用梔子仁七枚、豆豉五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或吐或不吐,均有效。
眼來腸秘。用山梔子七個,鉆孔煨熟,加水一程式,煎至半升,去渣,放入大黃不三錢,溫服。
風(fēng)痰頭痛。用梔子末和蜜濃敷舌上,得吐即止痛。
火焰丹毒。用梔子搗爛和水涂搽。
眉中練癬。用梔子燒過,研為末,調(diào)油敷涂。
(二)梔子豉湯
同名方約有2首,現(xiàn)選《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方。組成: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主治
(1)治傷寒汗吐下后,虛煩不眠,劇者反復(fù)顛倒,心下懊憹。
(2)及大下后身熱不退,心下結(jié)痛,或痰在膈中。
歸經(jīng)
此足太陽陽明藥。
方義
(1)煩為熱盛,梔子苦寒,色赤入心,故以為君。淡豉苦能發(fā)熱,腐能勝焦,助梔子以吐虛煩,故以為臣。
(2)酸苦涌泄為陰也,此吐無形之虛煩,若膈有實邪,當(dāng)用瓜蒂散。
變化方
(1)本方加甘草,名梔子甘草豉湯治前證兼少氣者。
(2)本方加生姜,名梔子生姜豉湯,治前證兼嘔者。
(3)本方除淡豉,加干姜,名梔子干姜湯,治傷寒誤下,身熱不去,微煩者。
(4)本方除淡豉,加厚樸﹑枳實,名梔子厚樸湯,治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
(5)本方加大黃﹑枳實,名梔子大黃湯,治酒疸發(fā)黃,心中懊儂或熱痛;亦治傷寒食復(fù)。
(6)本方加枳實,名枳實梔子湯,治傷寒勞復(fù)。
(7)本方加薤白,名豉薤湯,治傷寒下利如爛肉汁,赤滯下,伏氣腹痛諸熱證。
(8)本方加犀角﹑大青,名犀角大青湯,治斑毒熱甚頭痛。
煎服法
服令微吐。
上一頁全文完(共 21792 字) 展開全部內(nèi)容
焦梔子的功效和作用
焦梔子的功效和作用,焦梔子這可能對于大家來說是一個新的名詞,可是它卻在中醫(yī)中用途廣泛,可以治療人類的多種疾病。它是一種中藥材,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以下分享焦梔子的功效和作用
焦梔子的功效和作用1 焦梔子的功效與作用
1、清心除煩
焦梔子是一種味苦性寒的中藥材,它能清瀉人體內(nèi)部的邪火,緩解心煩,也能加快身體內(nèi)熱毒的排出,對人類的多種熱病都有明顯預(yù)防和緩解作用,特別是人們出現(xiàn)高熱煩躁以及心煩不安時,及時服用焦梔子就能讓癥狀很快好轉(zhuǎn)。
2、清熱利濕
焦梔子是一種能燥濕清熱的中藥材,平時服用以后可以清除肝膽濕熱,對人類因肝膽濕引起的黃疸有很明顯的預(yù)防作用,另外焦梔子還能下焦?jié)駸?,清熱涼血,平時服有以后能利尿通淋,在臨床上它是治療人類血淋的常用藥,平時人們出現(xiàn)熱淋澀痛以及小便不利時,也能服用焦梔子來治療。
焦梔子的藥用價值
1、治療腸胃炎
腸胃炎是人們的高發(fā)疾病,它發(fā)病以后人們不但會腹痛還會出現(xiàn)上吐下瀉的癥狀,這時可以及時用焦梔子來治療,在治療時可以把焦梔子三錢、盤柱南五味根五錢以及青木香二錢,一起炒制,炒黑以后加蜂蜜五錢,再用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分兩次服用就可以。
2、治療口舌生瘡
焦梔子能清熱解毒也能消腫止痛,平時它可以治療人類的口舌生瘡,治療時需要把大青四兩,焦梔子一兩以及黃柏一兩和白蜜半斤放在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去掉藥渣,慢慢含服用,一天可以含服多次。
焦梔子的功效和作用2 概述:
焦梔子其實就是梔子,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清熱瀉火類的中藥,它的藥性苦,寒,歸于心、肺、三焦經(jīng),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在臨床上,焦梔子主要用于熱病心煩的病癥;可以用于濕熱黃疸、淋證等病癥;此外還可以用于目赤腫痛、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病癥。
臨床應(yīng)用:
在臨床上,常使用焦梔子來治療以下幾種病癥:
1、焦梔子可以用于熱病心煩的病癥。在治療熱病心煩、燥擾不寧的`患者時,可以配伍淡豆豉來使用,如梔子豉湯;在治療熱病火毒熾盛,三焦俱熱所致的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的患者時,可以配伍黃芩、黃連等藥物一同使用,如黃連解毒湯。
2、焦梔子可以用于濕熱黃疸、淋證等病癥。在治療濕熱黃疸的患者時,常與茵陳、大黃等藥物配伍使用;在治療濕熱淋證的患者時,常配伍木通、車前子等藥物一同使用。
3、焦梔子也可以用于目赤腫痛、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病癥。在治療肝膽火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的患者時,常與大黃配伍使用,如梔子湯;在治療熱毒瘡癰腫痛的患者時,常與金銀花、蒲公英等藥物一同使用。
現(xiàn)代應(yīng)用:
現(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證明:焦梔子具有降溫、解熱、抗炎、鎮(zhèn)痛、鎮(zhèn)靜、降血壓、抗驚厥等作用。此外,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現(xiàn)代應(yīng)用焦梔子配伍其他藥物,可以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血吸蟲肝病、急性水腫型胰腺炎、高血壓等疾病。
焦梔子的功效和作用3 焦梔子的功效與作用
1、焦梔子的功效
焦梔子是一種味苦性寒的中藥材,它可以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和三焦經(jīng),涼血止血是它最重要的功效,平時多用于人類血熱吐衄和人類尿血等出血癥狀的治療,治療效果特別出色。治療時以煎湯服用為主,用量多有六到九克之間。
2、焦梔子的性狀
焦梔子這種中藥材多是不規(guī)則的塊狀物,它們的表面是焦黑色或者焦褐色的樣子,皮特別薄而且脆。焦梔子的內(nèi)里多是棕 色或者棕褐色的,它味道很淡,有種酸而苦的氣味散發(fā)出來。
3、焦梔子的制作
焦梔子這種中藥材大家可以自己炮制,炮制時取適量的干凈梔子,切成小段或者碾碎,放在鍋中慢慢加熱,用中小火把鍋中的梔子炒成焦黑色,讓梔子的里面變成黃褐色,這時就可以關(guān)火,取出炒好的梔子晾涼,得到的就是中藥焦梔子,在需要時可以隨時取用。
焦梔子食用方法
1、梔子厚樸湯
組成:梔子9個(劈) 厚樸12克(炙,去皮) 枳實9克(水浸,炙令黃)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主治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
2、香附梔子粥
配方 香附6克,梔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先把香附、梔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藥汁與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 早晚分食。
功效:舒肝理氣,清熱瀉火,主治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止瀉痢。
3、大黃梔子湯
組成:生大黃1兩,升麻半兩,瞿麥1分,甘草1分,梔子7個。
用法:水2升,煮至1升,去滓,作4次溫服。以利為度。難利者,先煮諸藥至1升半,乃下大黃。大黃先以水漬,和水下之,煎藥畢,下樸消,則折熱易利。
功效:主治熱病毒氣入眼,赤痛生翳,不見光明者。
4、梔子清肝湯
組成:牛蒡子3克、柴胡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石膏3克、當(dāng)歸3克、山梔3克、丹皮3克、黃芩1.5、黃連1.5、甘草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后服。
功效:主治肝火風(fēng)熱上攻,遂成鬢疽,痛連頸項、胸乳,太陽等處,或寒熱晡甚,胸脅滿悶,口苦舌干者。
? ? 梔子湯系里面最代表的方呢,它是梔子豆豉湯。它的主證呢,其實就是睡不著覺,所以這個方子也可以說是我們家常中失眠的好用的方子之一。
? ? 這個梔子豆豉湯是比較形而上的,它是我們說的心跟腎的不相交,如果你是晚上睡不著覺,心里面覺得很煩,然后又覺得胸口這個地方有一坨怪怪的感覺的話,那就蠻有可能是梔子豆豉湯了。
所有的豆類都是腎臟的植物,我們說豆為腎之谷,因為豆子長的都很像腎臟的形狀,當(dāng)然黑豆就更加是腎之谷啦,因為它顏色是黑的。
其實黑豆如果不經(jīng)過處理的話,不但不能夠補腎,很可能還會剝削到我們的腎氣,因為它的藥性是微寒的,一個微寒的東西入腎其實是很危險的事情??墒且粋€微寒的豆子,經(jīng)過發(fā)酵做成了豆豉那就不一樣了。
它就可以好像一個蒸鍋一樣,把你的腎臟里面的水氣蒸出來,然后讓它塞滿這整個蒸籠就是你的人體那心腎相交,我們說腎中的水氣要能夠上來,那黑豆把這水氣蒸上來。
梔子是一個能夠逆向行駛的藥,就是梔子它是一個下火藥里面所謂的逆風(fēng)之藥,什么叫逆風(fēng)之藥呢?就是身體的走法,或者其他地方都往哪個方向翻,它就往偏反的方向去走。
哪里有火是別的下火藥動不了的,塞住的,梔子就特別厲害,所以看這個火塞在哪里梔子就可以疏導(dǎo)哪里,大概是這樣的一種藥性。
。
【7.49】? 發(fā)汗后及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fù)顛倒,心中懊憹。梔子干姜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
梔子干姜湯方
梔子十四枚(劈)? 干姜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二服。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劈)? 甘草二兩(炙)? 香豉四合(棉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梔子生姜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劈)? 生姜五兩? 香豉四合(棉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姜取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病人用了一些汗法或者用了吐法或下法,可能會傷到這個人,開始有這個心腎不交的問題了,于是他呈現(xiàn)的主證是:“虛煩不得眠”,然后,“若劇者”,嚴重的呢“反復(fù)顛倒,心中懊憹”。
如果是“虛煩不得眠”這個狀態(tài)的話,梔子干姜湯就很有效,要用到梔子豆豉湯必須要有個條件,就是他有那個心氣跟腎氣杠到的現(xiàn)象。如果只是虛煩的話,只是覺得煩的話用梔子瀉瀉心火就不煩了,所以倒是不必用到豆豉。所以他如果有所謂的“反復(fù)顛倒,心中懊憹”的癥狀出來了,那才證明需要用到豆豉,讓豆豉梔子這個藥物組呢,使心火跟腎水之氣能夠?qū)Υ┒^,達到心腎相交讓人能夠睡著。
【7.50】發(fā)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劈)? 香豉四合(棉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說“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蹦沁@樣一個身體感,你覺得煩,那這個熱可能是你的體溫有上升,因為梔子豆豉湯證終究而言,你可以說他是感冒還沒有好。因為古時候的方劑就有拿豆豉來發(fā)感冒的,也就是感冒的病邪其實還在你的身體里面,你要吃豆豉把這個腎氣啊,弄到充塞你全身然后把這個病邪逼出去,所以基本上梔子豆豉湯證它可以是感冒還沒有好。所以這個煩熱的這個“熱”啊,感冒還沒有好的時候還會有一點發(fā)燒這些都有可能,當(dāng)然如果我們當(dāng)雜病看也可以啊,就是覺得發(fā)熱啊一直出汗都有可能。
那“胸中窒”差不多就是我們?nèi)怏w的食道的地方,覺得悶悶的塞住的感覺,那這樣子的身體感覺其實就是很標準的梔子豆豉湯。它等于用另外一種身體感來告訴你說,懊憹這種身體感是其中之一,但是這個地方覺得悶悶的,塞住的感覺也可能是梔子豆豉湯的主證。那么臨床上這一條我們怎么用呢?就是無論是大陸或者是日本都很清楚的知道,食道在發(fā)炎的時候就用梔子甘草豆豉湯。就是當(dāng)你食道在發(fā)炎的時候,就是肉體的這個有形的食道在發(fā)炎的時候,就是這個湯證。所以比如說灼傷啊,比如說吃火鍋灼傷,日本的大冢敬節(jié)好像是吃紅豆麻薯灼傷的,然后呢,還有一些人是喝酒晚上喝燒酒,酒精60度的酒灌下去,食道會出血哦。像這樣子的灼傷,食道有灼傷的時候,有這個胸中窒的感覺的時候,那梔子甘草湯哦,梔子甘草豉湯,當(dāng)然你甘草是放生甘草,我們是拿生甘草消炎,拿炙甘草補氣,那治療食道的灼傷特別有效哦,所以就可以借到別的地方來用,因為主證剛好是合的。
【7.51】?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熱不去、心中結(jié)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就是已經(jīng)病了一段時間了,人有一點累了,然后“大下之后”,其實這個51條說大下哦,后面的53條梔子干姜湯也說“丸藥大下之”,就是大下之后比較有可能會轉(zhuǎn)到梔子干姜湯證。他用過下法之后,這個人就心腎脫離了,于是呢,他“身熱不去”,就是你發(fā)現(xiàn)這個人一直在發(fā)燒,身體在發(fā)熱。心中結(jié)痛這種感覺啊,那當(dāng)然這個病還是一個虛證,所以不太容易跟其他的結(jié)構(gòu)搞混。
梔子豆豉湯證的那個痛是靈魂身體上面的,那其他的那些方證都是肉體身體上面的。所以轉(zhuǎn)一轉(zhuǎn)會知道肉體的身體會被扯到,靈魂的身體不會,就會感覺得到那個差別,所以,大概是這樣在用。所以還是心腎之氣不交造成的,所以用梔子跟豆豉兩味藥,然后把它對穿過去。
【7.53】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干姜湯主之。
醫(yī)以丸藥大下之”,這個“身熱不去,微煩者”。那我們中國古時候呢,在漢朝的時候常常會有用瀉下的方法當(dāng)作一般民眾常用的成藥,而這一類的瀉藥呢,他通常是一個,有兩條路子,一個是所謂的甘遂劑一個是所謂的巴豆劑。那甘遂劑就是吃了之后拉出一堆水出來啊對不對,我們十棗湯也知道,那是泄水用的;那另外呢,巴豆劑的話,他是吃了之后通大便的。那為什么會用到巴豆劑呢?是因為我們那個時代的人可能是一種比較粗茶淡飯,而且那個時候中原的人的天氣也比我們臺灣要冷。所以他有的時候吃飯是一個已經(jīng)放冷的饅頭啊,啃一啃下肚,那個冰冰的食物積在里面,所以寒的東西堆在里面,所以要用熱的藥去下它。所以用熱藥來下寒積這是漢代人比較常會遇到的現(xiàn)象。那這個熱藥下寒積之后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出來呢?首先是你用了熱藥拉過肚子以后,你的身體大概就被這個熱藥燙的熱烘烘的。那雖然燙的熱烘烘的,可是你的腸胃被拉過之后,他是會變實還是會變虛?。繒兲搶Σ粚?。所以呢,等于是你雖然被這個巴豆劑弄得全身熱烘烘,但是呢,你的這個脾胃之氣,中焦之氣呢,也被拉空掉了。那脾胃之氣元氣不夠的時候,我們說,中國人說陽密乃固哦,脾胃陽氣不夠的時候他就不能收攝別的地方的陽氣,所以就這個熱氣一直上浮,脾胃之氣反而下陷。就脾胃是虛冷下陷,然后熱氣一直上浮,那這樣子就會形成梔子干姜湯證。
【7.52】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枳實湯主之。
梔子厚樸枳實湯方
梔子十四枚(劈)? 厚樸四兩(炙去皮)? 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厚樸枳實一起用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是一個能夠讓我們的腸胃動起來,把這些東西帶下去對不對,這是一個很基本的結(jié)構(gòu)。
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枳實湯主之?!蹦沁@個方子有心煩,有腹?jié)M對不對,所以心煩就用梔子清心火對不對,那腹?jié)M你就用枳樸把食物帶下去對不對。那為什么不用豆豉?因為當(dāng)你食物下不去的時候,其實豆豉他還是一個往上托的藥哦,所以這里用豆豉方向性就不太對哦,豆豉是上行的藥,所以就不必用到豆豉了。那你說這個人,我今天消化不良,然后躺在床上睡不著覺滾來滾去,然后覺得蠻煩的,那這樣就是梔子厚樸湯證。
【7.54】凡用梔子湯,若病人大便舊微溏者,不可與之。
那最后呢,他在這個地方收尾的時候他說“凡用梔子湯,若病人大便舊微溏者”,宋本沒有“大便”兩個字,意義還是一樣的。那如果病人是舊微溏者,就是他是一直以來都有容易拉稀的習(xí)慣的人,那不要給他梔子湯,那這個怎么說呢?這個像是太陰篇啊,也有說什么太陰病什么情況用大黃芍藥去幫他治這個病,然后他也講說,如果這個人之后拉起肚子,大黃芍藥就要減量,因為芍藥大黃會讓人大便變得更稀、更軟、更容易拉。那梔子也是一個比較涼又比較潤的藥,所以會有這樣的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98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黃枳殼湯
下一篇: 大黃桃仁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