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川當歸4兩(銼)。
功能主治 : 小便血;亦治小便澀。
用法用量 : 上以酒3升,煮取1升,空心頓服。
摘錄 : 《醫(yī)統(tǒng)》卷七十一
四物湯
臺灣明星大S愛美人盡皆知,在她的美容私房書《美容大王》中就有許多變美“圣方”,雖然有不少被批評為不科學(xué),甚至是謊言,但她鐘情的四物湯還真是個調(diào)理身體、補血養(yǎng)顏的傳統(tǒng)靚湯。愛美的女士不妨學(xué)學(xué)看吧。
做法:1.排骨洗凈斬塊,氽水撈起;2.將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凈;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zhuǎn)文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 補血調(diào)經(jīng),潤膚養(yǎng)發(fā),改善面色蒼白、肌膚粗糙等狀況。
美食科學(xué)堂 四物湯
其實說起女生生理期食補,不同地域的女孩子各有補法。據(jù)說講究的西方女士習(xí)慣在那幾天喝紅酒、吃巧克力,韓國女生則喝海帶湯補身體。中國女孩子自然得數(shù)傳統(tǒng)的漢方湯劑,其中四物湯就被稱為“婦科養(yǎng)血第一方”。四物湯的四大主角分別是當歸、熟地、川芎和白芍。當歸的首要功效就是補血調(diào)經(jīng),此外還有澤顏潤膚的功效,在保護女性健康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熟地能對付女性臉色蒼白、頭暈?zāi)垦!⒃陆?jīng)不調(diào),與當歸配伍還能增強當歸的補血、活血療效;川芎既為婦科主藥,又是治療頭痛良方,還能影響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減輕乳房不適、心情焦慮及沮喪等經(jīng)前癥狀;白芍,《唐本草》說它“益女子血”,現(xiàn)代中醫(yī)認為它能夠養(yǎng)血柔肝,對月經(jīng)不調(diào)有著很好的療效。四物湯的基本煮法是用水煎煮即可,生理期后早晚兩次,連續(xù)喝一周。但也許不少女孩子喝不慣濃濃的中藥味,那可加紅棗、杞子和冰糖,讓湯藥增添甜味,或者加雞、排骨或鯽魚,這樣煮出來的湯味更好。
當歸的功效與禁忌
當歸的功效與禁忌。當歸是一種能調(diào)經(jīng)、止痛、補血、潤腸的中藥,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當歸除了有用藥的功效之外,還具有食療的作用,一起來學(xué)習(xí)當歸的功效與禁忌。
當歸的功效與禁忌1 1、當歸治未婚女子月水不通。
當歸有治未婚女子月水不通的作用,可以用一兩當歸、半兩干漆、半兩芎藭這三味中藥搗羅為細末,加入蜂蜜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用溫酒服下二十丸。
2、當歸治血崩。
當歸有治血崩的作用,可以用一兩當歸,二兩炒赤的龍骨、三錢香炒附子、五錢棕毛灰這四味中藥一起研磨成為細末,在空心服的情況下用米飲調(diào)下三四錢。
3、當歸治大便不通。
當歸治大便不通的作用,可以用適量當歸與白芷等分一起研磨成為細粉末,每服用米湯服下二錢。
4、當歸治心痛,胃脘痛,腹痛喜按。
當歸治心痛胃脘痛的作用,可以用9克當歸、4.5克肉桂、30克黃芪這三味中藥混合后用水煎藥溫服。
當歸副作用、禁忌、注意事項
在使用當歸時,可以單獨使用當歸,也可以搭配干漆、芍藥、芎藭、龍骨、附子、白芷、肉桂、黃芪、紅花等中藥來使用,濕阻中滿人群謹慎服用當歸;大便溏泄人群謹慎服用當歸;產(chǎn)后胎前亦不得服用當歸。
當歸的功效與禁忌2 一、當歸的食用方法
1、當歸瘦肉湯
原料:豬瘦肉200克、當歸15克。
做法:把豬瘦肉切塊,然后與當歸一起隔水燉30分鐘即可。
功效:此湯具有補血、特別是針對貧血、神經(jīng)衰弱的女性有一定的輔助治療功效,而且制作方法很簡單只要買個燉鍋基本上就成事了。
2、當歸羊肉羹
原料:羊肉500克、當歸25克、黃芪25克、各調(diào)味品。
做法:把羊肉洗干凈切成薄片、然后把當歸、黃芪、黨參等分別放入紗布袋內(nèi)中,然后所起來,加入生姜、料酒、食用鹽等調(diào)味品進行調(diào)味。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為文火慢慢燉,燉的時間可以稍微一些。
功效:此方具有調(diào)血補血之功效,尤其適用于產(chǎn)后術(shù)后體虛的女性。
3、香酥參歸雞
原料:當歸10克、光雞一只、白術(shù)10克、姜塊10克、黨參20克、花椒10克、五香粉、紹酒、菜油適量。
做法:首先去掉光雞的內(nèi)臟、頭尾,然后把黨參、當歸、白術(shù)、熟地等磨成粉末,然后用這些粉末均勻的抹在光雞上,放入蒸碗中,蒸透。另取一鍋加入花生油、五香粉、花椒、等炸香,將光雞也一起放到鍋中炸成金黃色,揮出,冷切就可食用,
功效:特別是對于那些不喜歡當歸的味道的女性而言,此方吃起來香酥可口,而且還具有補血活血、補氣益氣的養(yǎng)生功效。另外對于產(chǎn)后無乳的女性也適用。
4、當歸黨參燉豬心
原料:當歸15克、豬心1個、黨參10克。
做法:先把豬心處理干凈,然后切開,用中藥包包好黨參、當歸,然后將其置于豬心中用線縫起來,加適量水燉水燉煮2個小時直至豬心煮爛為止。
功效:此湯雖然做起來有點麻煩,但是其養(yǎng)生功效還是相當強悍的',具有益氣、補血、養(yǎng)血之功效。另外針對輕度神經(jīng)衰弱、精神壓力大的女性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功效。
5、老母雞當歸湯
原料:老母雞一只、黨參15克、當歸15克。
做法:買回來的老母雞去皮、內(nèi)臟之后,洗干凈,不要切塊,直接把黨參、當歸一起放到老母雞的內(nèi)臟之中。然后用武火隔水燉半個小時,改為文火燉煨,用筷子插入能插入就證明肉爛了,即可加入生姜、料酒、蔥花等調(diào)味品進行調(diào)料就可了。
功效:此湯最適合女性在產(chǎn)后、經(jīng)期結(jié)束后或者人流手術(shù)后進行進補,此湯具有補血壯體之功效,另外對慢性肝炎患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功效。
二、當歸的功效
1、主要是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當歸與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組成補血代表方——“四物湯”,有調(diào)經(jīng)補血之功,尤其適于產(chǎn)后血虛的調(diào)治。有抗缺氧作用,又有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
除此之外,當歸泡酒是比較好的補藥,一般可以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潤燥滑腸。適用于痛經(jīng),腰痛,便秘,產(chǎn)后瘀血阻滯小腹疼痛等癥,用途廣泛,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愛。
2、美容功效。
主要有三大美容功效,分別是護發(fā)、祛皺、除斑:
當歸通常研粉使用,是具有美容功效和醫(yī)療功效,性溫,味甘辛,無毒。用其敷臉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而當歸的水溶液有極強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是對付黃褐斑、雀斑的“殺手锏”,能使皮膚細嫩有光澤的功效。故而,當歸既可做面膜或加入面霜中使用,食療效果也相當不錯,是美容之佳品。
材料: 土雞、當歸、花生仁、紅棗、黑木耳、姜片。 做法: 1、將土雞切塊,用清水洗凈備用。 2、鍋內(nèi)加清水燒開,倒入雞塊焯掉血水后撈起。 3、將焯好水的雞塊放入高壓鍋,加水(水沒雞肉約1公分的量),加入姜片,當歸,花生仁,黑木耳一起燉。 4、高壓鍋氣閥響約40分鐘即可關(guān)火,食用時加入鹽、胡椒、雞精調(diào)味即可。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jīng)。 功能主治: ☆甘溫質(zhì)潤,為補血要藥。用于心肝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等。如四物湯。若氣血兩虛者,如當歸補血湯、人參養(yǎng)營湯等。 ☆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diào)經(jīng),為婦科要藥。用于血虛或血虛而兼有瘀滯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等癥。 ☆補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用于血虛,血滯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阻的疼痛證。現(xiàn)代用于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亦取得一定療效。 ☆既能活血消腫止痛,又能補血生肌,故亦為外科癰疽瘡瘍所常用。 ☆養(yǎng)血潤腸通便功效用于血虛腸燥便秘。 中文:當歸 英: ChineseAngelica 別名: 秦歸,云歸,西當歸,岷當歸.尤以岷縣當歸品質(zhì)最佳,有中國當歸城. 拉丁名:RadixAngelica 植物學(xué)名: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 英文:Tang-Kuei 拼音名:Danggui 來源: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 的根.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秋末采 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發(fā)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熏干.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莖帶紫色.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卵形,2~3回三出或羽狀全裂,最終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3淺裂,葉脈及邊緣有白色細毛;葉柄有大葉鞘;莖上部葉羽狀分裂.復(fù)傘形花序;傘幅9~13;小總苞片2~4;花梗12~36,密生細柔毛;花白色.雙懸果橢圓形,側(cè)棱有翅.花果期7~9月. 生于高寒多雨山區(qū).主產(chǎn)甘肅,云南,四川;多栽培. 【性狀】本品略呈圓柱形,下部有支根3~5條或更多,長15~25cm.表面黃棕色 至棕褐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根頭(歸頭)直徑1.5~4cm,具環(huán)紋,上端圓鈍,有 紫色或黃綠色的莖及葉鞘的殘基;主根(歸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歸尾)直徑0.3 ~1cm,上粗下細,多扭曲,有少數(shù)須根痕.質(zhì)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 有裂隙及多數(shù)棕色點狀分泌腔,木部色較淡,形成層環(huán)黃棕色.有濃郁的香氣,味甘, 辛,微苦. 柴性大,干枯無油或斷面呈綠褐色者不可供藥用.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 【性味與歸經(jīng)】甘,辛,溫.入肝,心,脾經(jīng). 【功效】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崩漏及血虛體弱等癥. 【鑒別】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shù)列細胞.皮層窄,有少數(shù)油室.韌皮部寬廣, 多裂隙,油室及油管類圓形,直徑25~160μm,外側(cè)較大,向內(nèi)漸小,周圍分泌細胞6 ~9個.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射線寬3~5列細胞;導(dǎo)管單個散在或2~3個相聚,成放射 狀排列;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粉末淡黃棕色.韌皮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表面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有 時可見菲薄的橫隔.梯紋及網(wǎng)紋導(dǎo)管多見,直徑約至80μm.有時可見油室碎片. 【檢查】總灰分不得過7.0%(附錄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2.0%(附錄Ⅸ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ⅩA)測定,用70%乙醇 作溶劑,不得少于45.0%. 【炮制】當歸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薄片,曬干或低溫干燥. 酒當歸取凈當歸片,照酒炙法(附錄ⅡD)炒干. 本品為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薄片,切面有淺棕色環(huán)紋,質(zhì)柔韌,深黃色,略有焦斑.味 甘,微苦,香氣濃厚,有酒香氣. 【性味與歸經(jīng)】甘,辛,溫.歸肝,心,脾經(jīng). 【功能與主治】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 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fēng)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 血通經(jīng).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風(fēng)濕痹痛,跌撲損傷. 【用法與用量】6~12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制劑】當歸流浸膏 處方用名】當歸,全當歸,西當歸(洗凈,曬干,切片用).酒當歸(酒炒用,加強活血之功).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現(xiàn)在有用本品研粉做成片劑或丸劑,每片(丸)含原藥一分,服用時,每次5片(丸),日服二至三次. 【按語】1.當歸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故有和血的功效,為治血病的要藥.因它長于調(diào)經(jīng),尤為婦科所重視,凡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虛經(jīng)閉,胎產(chǎn)諸癥,為常用的藥品.而外科亦多應(yīng)用,對腫瘍期的散瘓消腫,潰瘍期的養(yǎng)血生肌,都有著良好的療效. 2.當歸甘溫而潤,辛香善于行走,因此可與理氣藥配合,用治氣滯血瘀的癥候;與袪風(fēng)濕藥配伍,用治風(fēng)濕痹痛.本品行則有余,守則不足,故如屬崩漏經(jīng)多,使用時必須謹慎. 3.過去臨床應(yīng)用當歸,一般認為當歸身功能補血,當歸尾功能破血袪瘀,全當歸活血和血,現(xiàn)上海地區(qū)只用全當歸一種,不再區(qū)分.又有將當歸放置日久而走油的,過去稱之為"油當歸".認為功能養(yǎng)血潤腸通便,適用于血虛便秘,現(xiàn)在也很少應(yīng)用. 【方劑舉例】生化湯《傅氏女科》:當歸,川芎,桃仁,黑姜,炙草.治產(chǎn)后惡露不行,少腹疼痛. 【文獻摘錄】《本經(jīng)》:「主婦人漏下,諸惡瘡瘍,....金瘡.」 《藥性本草》:「治下痢腹痛.」 《大明本草》:「破惡血,養(yǎng)新血,及癥癖,腸胃冷.」 《本草綱目》:「治頭病,心腹諸痛,潤腸胃,筋骨,皮膚,治癰疽,排膿止痛,和血補血.」 《本草備要》:「潤燥滑腸.」 【禁忌】 濕阻中滿,火旺者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臨床應(yīng)用】 1.補血:本品配黃耆(黃耆一兩,當歸二至三錢)名當歸補血湯,常用於失血后而血虛,氣血不足,產(chǎn)后流血過多等癥.配熟地,白芍,川芎,名四物湯,是最常用的補血藥方.運用此方隨證加減,可用於各種血虛證.近些年來,也常用此方隨證加減,治療各種貧血. 2.活血:當歸還有活血通絡(luò),散瘀消腫的作用.與紅花,赤芍,三七,桃仁,乳香,沒藥等配伍,可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配連翹,銀花,赤芍,紅花,皂刺,炙山甲等,可用於癰瘡初起,腫脹疼痛.與桂枝,羌活,獨活,威靈仙,片姜黃,紅花,苡米,川斷,附子等配合,可用於風(fēng)寒濕痹,臂腿腰足疼痛.與川芎,紅花,半夏,防風(fēng),黃耆,桂枝,白芍,熟地,炙山甲等配用,可用於肌膚麻木不仁等癥. 3.潤腸通便:年老,久病,產(chǎn)后失血,或津液不足者,因血虛腸燥而大便秘結(jié),可用當歸養(yǎng)血潤腸而通便.常與麻仁,生地,熟地,桃仁,肉蓯蓉,郁李仁,瓜蔞仁,大黃等同用. 4.調(diào)月經(jīng):當歸與熟地,赤芍,川芎,紅花,桃仁,茜草,香附等同用,可用於氣血凝滯而致的經(jīng)閉.與白芍,香附,元胡,炒川楝子等同用,可用於行經(jīng)腹痛.與生地,白芍,白術(shù),艾炭,阿膠珠,棕炭等同用,可用於月經(jīng)過多,崩漏等癥.總之,當歸能調(diào)理沖,任,帶三脈,善能補血,和血,故為婦科調(diào)理經(jīng)血最常用之藥.前人把它稱之為"婦科專藥",無論胎前,產(chǎn)后各病,都常隨證加減采用. 【比較】 白芍補血偏於養(yǎng)陰,其性靜而主守. 當歸補血偏於溫陽,其性動而主走. 血虛生熱者宜用白芍,血虛有寒者宜用當歸. 當歸配黃耆,黨參,可生氣補血; 配大黃,牛膝,可破下部瘀血; 配川芎,蘇木,紅花,桔梗,可活上部瘀血; 配桂枝,桑枝,路路通,絲瓜絡(luò),可通達四肢,活血通絡(luò). 當歸頭和當歸尾偏於活血,破血; 當歸身偏於補血,養(yǎng)血; 全當歸既可補血又可活血. 當歸須偏於活血通絡(luò). 酒當歸(酒洗或酒炒)偏於行血活血. 土炒當歸可用於血虛而又兼大便溏軟者. 當歸炭用於止血. 【用量】 內(nèi)服入煎劑,一錢至三錢.急重病有時用到五錢. 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煎水洗. 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A.polymorphaMaxim.var.siuensisOliv.)」的根.當歸根入藥,有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潤燥,滑腸作用.臨床用量大,出口量大.主產(chǎn)甘肅岷縣,宕昌縣等地,另外,陜西,四川,寧夏,貴州等地,自治區(qū)也有分布. 植物特性: 當歸是2~3年的草本植物,主根粗壯,呈不整齊圓柱形,表皮黃白.1~2年僅有叢生葉,無主莖,2~3年抽薹開花,紫色直立莖有縱直槽紋,白色花,8~9月果期. 生長特性: 當歸喜高寒涼爽氣候,引種時海拔低,且抽薹而失敗.幼苗期喜陰,2年后能耐強光.當歸怕重茬,種過當歸地需間隔2~3年左右. 栽培技術(shù): 1.選地 當歸怕重茬,一般種過當歸的地,需間隔2~3年方能種當歸,前茬不能選馬鈴薯,豆科類作物,否則生蟲. 2.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120~150千克/公頃,選陰涼濕潤的陰山或二陰山,疏松肥沃黑土生荒地育苗.燒荒,翻土,整平,做畦寬100厘米的高畦,趁士濕6月播種(甘肅),撒播,覆土4厘米厚,上蓋禾本科草3厘米厚,一個月后,精心將蓋草挑松.8月初陰天揭蓋草,10月上旬挖栽子,除葉,0.05~0.2千克重扎一把,晾干,10月中下旬選冷凍處用干濕適宜的黃土一層,栽子一層,周圍用30厘米厚黃土圍起. 3.移栽 前茬作物選小麥,油菜,麻為宜.每公頃施農(nóng)家肥37500-225000千克.翻地3次,第一次前茬收后,翻25-30厘米深,第二次10月份,第三次移栽前,施上肥深耕30厘米.整平栽苗,4月初苗未出來前,隨耕隨耙,行株距20~30厘米,挖15厘米穴,栽子放平,2~3株,中間放小珠,旁邊放大株,覆土3厘米厚,整平.苗高6厘米,15厘米,20厘米,除3次草. 4.田間管理 當歸要注意追肥,勤除草,第一年要注意植株的抽薹,及時打薹. 5.病蟲害防治 根腐病:用1:1:150波爾多液浸泡苗,土壤消毒殺蟲,育苗地多燒熏土. 褐斑病:注意田間衛(wèi)生,及時摘掉病葉,中,后期用1:1:150倍波爾多液7天噴1次.或65%代森鋅500倍液打2-3次. 采收加工: 10月上旬葉已變黃,割地上部,10月下旬,挖根(3000-4500萬/公頃,高產(chǎn)10500萬~12000萬/公頃),2~6個捆成一把,搭棚熏煙(15天)至紅色或金黃色,用文火熏干,注意翻動. 作種子當歸不挖,于春天拔除雜草,8月中旬采種,600~1500千克/公頃.把當歸扎成把,放陰涼處晾干. 當歸荊芥治中風(fēng) [配方]當歸,荊芥各等份. [制用法]炒黑,共研細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許,煎服. [功效]用治中風(fēng)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產(chǎn)后風(fēng)癱. 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原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特異香氣.主根粗短,肥大肉質(zhì),下面分為多數(shù)粗長支根.莖直立,帶紫色.復(fù)傘形花序頂生,雙懸果.(雙懸果:為干果的一種,成熟時不開裂,是傘形科特有的果實) 性味歸經(jīng):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jīng). 功能主治: ☆甘溫質(zhì)潤,為補血要藥.用于心肝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等.如四物湯.若氣血兩虛者,如當歸補血湯,人參養(yǎng)營湯等. ☆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diào)經(jīng),為婦科要藥.用于血虛或血虛而兼有瘀滯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等癥. ☆補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用于血虛,血滯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阻的疼痛證.現(xiàn)代用于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亦取得一定療效. ☆既能活血消腫止痛,又能補血生肌,故亦為外科癰疽瘡瘍所常用. ☆養(yǎng)血潤腸通便功效用于血虛腸燥便秘.用法用量: 煎服,5~15g.一般生用,為加強活血則酒炒用.又通常補血用當歸身,活血用當歸尾,和血(補血活血)用全當歸.} 中成藥: 四物湯,烏雞白鳳丸,四物益母丸,八珍益母丸 當歸功能補血,常與黃耆,黨參等配伍,用治血虛體弱;因它又能活血,故可用于調(diào)經(jīng),為婦科常用時藥品.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行愆期或過少,常與熟地,白芍,川彎等配伍;治經(jīng)行腹痛,常與香附,延胡索等同用;治經(jīng)閉不通,可與桃仁,紅花等配伍;治崩漏,可與阿膠,地黃,艾葉等同用. 2.用于跌打損傷瘀痛,癰腫血滯疼痛,產(chǎn)后瘀滯腹痛,風(fēng)濕痹痛及經(jīng)絡(luò)不利等癥. 本品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故臨床上應(yīng)用比較廣泛,可適用于各種瘀滯作痛之癥.在具體使用方面,治損傷瘀痛,可與紅花,桃仁,落得打等品配伍.用治癰腫瘀滯疼痛,在腫瘍期,可與銀花,連翹,丹皮,赤芍,甘草等配伍;在潰瘍期,如氣血兩虛者,可與黃耆,熟地,黨參等配伍;如氣血不和而有僵塊未消,排膿未盡者,可合黃耆,銀花,甘草,乳香等同用.治產(chǎn)后瘀滯腹痛,可與益母草,川芎,桃仁等配伍.治風(fēng)濕痹痛,可與羌活,獨活,防風(fēng),秦艽等配伍.用于經(jīng)絡(luò)不利,筋骨酸痛,可與桂枝,雞血藤,白芍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潤腸通便,可用于血虛腸燥便秘,常與肉從蓉,生首烏等配伍.
當歸味甘、辛,性溫。能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 [用途]用于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血虛,或兼有瘀滯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絞痛、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痛證;腸燥便秘;久咳氣喘。 [用法]一日5~15g。煎湯,浸酒,煎膏滋,入菜肴。 [注意]用本品活血時宜酒炒用。 [附方] 1,當歸燒羊肉:當歸、干地黃各15g,干姜10g,羊肉250g。羊肉,洗凈、切塊,入油中炒至發(fā)白,放入中藥,加水、鹽、酒等,以小火煨至羊肉爛熟即成。飲湯吃肉。 源于《千金要方》。本方以羊肉、當歸、地黃補虛益血,以干姜溫中健胃。用于血虛體弱,或虛寒腹痛。 2,當歸羊肉湯:當歸、黨參各15g,黃芪30g,生姜10g,羊肉500g。羊肉切片,各藥用紗布包扎,加水一同煎煮至肉爛熟。飲湯吃肉。 源于《濟生方》。本方以參、芪補氣,羊肉補血,當歸補血活血、止痛,生姜溫中健胃。用于產(chǎn)后氣血虛虧,發(fā)熱自汗,肢體疼痛。 3,當歸補血湯:當歸10g,黃芪60g。煎水飲。亦可將用量增加,煎成膏滋食。 源于《內(nèi)外傷辨惑論》。本方重用黃芪,次為當歸,意在補氣而益血。用于失血后氣血耗傷,或氣虛血虧,體倦乏力,頭昏。 4,當歸肉桂酒:當歸30g,熟地黃50g,紅花15g,肉桂6g,甜酒1000g。用甜酒浸泡各藥1~2周以上即成。 本方以當歸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熟地黃滋補陰血,紅花、肉桂活血通經(jīng),用甜酒可行血脈。用于血虛,或有瘀滯的經(jīng)閉、月經(jīng)不調(diào)。 5,歸芪蜜膏:當歸、黃芪各30g,陳皮10g,火麻仁100g,蜂蜜適量?;鹇槿蕮v碎,同前三藥加水煎取汁液,再煎至濃稠,入等量經(jīng)煎煉的蜂蜜,攪勻,煎溶。每次食1~2匙。 本方以黃芪補中益氣,當歸、蜂蜜、火麻仁潤腸,兼用陳皮理氣。用于老人氣虛腸燥,大便秘結(jié)難通,少氣自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05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當歸一味散
下一篇: 當歸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