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主初生小兒肚膨臍腫。
用法用量 : 搗爛,巴蕉汁調(diào),貼臍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五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灸瘡,燒傷,臭氣所傷,腫痛者。
用法用量 : 油調(diào),涂瘡上。
摘錄 : 《雞峰》卷二十二
處方 : 豆豉半兩,天南星半兩,白斂半兩,赤小豆半兩。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小兒臍風。小兒臍突。
用法用量 : 二豆湯(《醫(yī)統(tǒng)》卷八十八)、二豆散(《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五引茅先生方
處方 : 黑豆1杓,田螺19個,蔥1大把。
制法 : 搗爛,芭蕉汁調(diào)。
功能主治 : 初生兒不小便,中臍風,撮口,肚膨脹,臍腎腫。
用法用量 : 貼臍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五引《惠眼觀證》
經(jīng)常身邊就會有人咳嗽、咳痰、流鼻涕、打噴嚏的,有些是感冒、有些是哮喘、有些是氣管炎,有些的鼻炎,還有的是季節(jié)性咳嗽,聽的人難受,病的人更不舒服,那么該怎么辦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治療這些病癥的小偏方,快速有效。
風寒咳嗽
白蘿卜品味辛甘,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既能理氣化痰、生津止咳,還可補腎益氣、緩解咳嗽。
蜂蜜味甘,具有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潤腸燥、解毒、美容養(yǎng)顏等功效,二者搭配起來,可謂是緩解咳嗽癥狀的絕佳方法。
做法:先取一個白蘿卜,洗凈去皮;將蘿卜切成?。蝗“肫糠涿?,將切好的蘿卜粒倒入蜂蜜中。過2個小時,把這種蘿卜蜂蜜汁倒出一大湯匙,以溫水稀釋,一天飲用4-5次,從次日起咳嗽癥狀就能緩解,此方法對于氣喘也有一定效果。
風寒感冒
烤橘子對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效果佳,其主要表現(xiàn)有:咳嗽聲低、痰多白沫、形寒肢冷、流清涕。
做法:將橘子洗凈后放在40℃~50℃的開水中浸泡3分鐘,用布擦干后烤至微焦,每天早、午、晚各食用1個(帶皮)。
肺火旺盛咳嗽
做法:將雪梨去皮,切開頂部,用勺子挖掉內(nèi)核,中間放入冰糖,放回頂蓋,將雪梨放入蒸鍋內(nèi)蒸30分鐘左右,就能吃了。要堅持食用幾次才可見效。
晨起咳嗽
做法:將一個雞蛋加滾燙開水沖成蛋花,待稍冷卻后加入蜂蜜1勺,滴入香油少許,每天早上空腹喝下,喝10~15天能夠見效。
經(jīng)常身邊就會有人咳嗽、咳痰、流鼻涕、打噴嚏的,有些是感冒、有些是哮喘、有些是氣管炎,有些的鼻炎,還有的是季節(jié)性咳嗽,聽的人難受,病的人更不舒服,那么該怎么辦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治療這些病癥的小偏方,快速有效。
夜里咳嗽
做法: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芝麻與冰糖共放碗中,開水沖飲。
體虛咳嗽
做法:將雞蛋打入碗中,攪勻,用50克白糖加半碗水煮沸,趁熱沖蛋,攪和,再準備鮮姜適量榨汁,倒入沖好的蛋湯中,每天早晚各服1次。
秋咳不止
做法:準備7-10瓣大蒜,搗碎后放在碗里,并在碗中加入水,放上一粒冰糖,最后加上蓋子拿到鍋里去蒸。大火燒開后轉(zhuǎn)成小火蒸15分鐘就可以。當碗里的水不燙了就喝下去。大蒜可以不吃,每天喝2-3次即可去咳。
半夜咳、雞鳴咳一些中老年人,有半夜或雞鳴時咳嗽的毛病,一番咳嗽后,又接著睡著了。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這種咳嗽多有痰液。這時最好慢慢起身,坐直,喝一杯溫開水,稀釋痰液利于排痰。
做法:取熟地、蘇子各15克,肉桂、白芥子、鹿角膠各12克,炮姜、麻黃、米殼各10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6克,水煎,每日1劑,晨起服用,服用6劑后,咳嗽一般會明顯減輕。
經(jīng)常身邊就會有人咳嗽、咳痰、流鼻涕、打噴嚏的,有些是感冒、有些是哮喘、有些是氣管炎,有些的鼻炎,還有的是季節(jié)性咳嗽,聽的人難受,病的人更不舒服,那么該怎么辦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治療這些病癥的小偏方,快速有效。
感冒香蘇散
做法:取紫蘇葉5克,陳皮、香附各4克,炙甘草2.5克,荊芥、秦艽、防風、蔓荊子各3克。
有些體質(zhì)虛弱的人在感冒痊愈后,仍然會有乏力、精神倦怠、食欲不佳等表現(xiàn),這個時候我推薦喝山藥粥,山藥用鮮品、干品均可。
山藥是常用的藥材,味甘平,是一種性質(zhì)平和的滋補脾、肺、腎的食物。另外,婦女常吃山藥粥,補益頗多,可健脾止帶。但是,要注意的是,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jié)者不宜食用。
做法:選山藥60克,粳米100克。把山藥剝皮后切成小塊,與粳米一同放入水中煮熟,加入適量白糖即可食用,每天喝上一小碗就可以了。
咽喉炎
綠茶能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梅花對于慢性咽喉炎改善局部不適癥狀很有幫助;玉蝴蝶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的作用;冰糖能潤喉養(yǎng)肺。四者合用,質(zhì)地清純,效果可信,無毒性。
做法:用綠茶、玉蝴蝶(切碎)、綠梅花各3克,冰糖適量,用沸水沖泡,代茶飲。
咽炎急性發(fā)作
做法:取桔梗6克、甘草3克、蔥白2棵,先將鍋中加水1000毫升并燒開,然后將桔梗、甘草放入鍋內(nèi)煮5分鐘,再加入蔥白燜2分鐘即可?!赣梅ā寡恃准毙园l(fā)作的時候,將湯汁趁熱飲用,每日早晚各1次。
老慢支
也可以在伏天做一些醋泡杏仁,以后來吃。杏仁、冰糖和醋都有一定鎮(zhèn)咳平喘作用。需要提示的是,要去藥店購買苦杏仁,超市中的甜杏仁治療功效很小。一天四顆的量剛好。
做法:杏仁400顆,初伏第一天用醋加冰糖泡之,大約泡100天。每天清晨空腹服下4顆,另飲少許醋,可治老慢支。
經(jīng)常身邊就會有人咳嗽、咳痰、流鼻涕、打噴嚏的,有些是感冒、有些是哮喘、有些是氣管炎,有些的鼻炎,還有的是季節(jié)性咳嗽,聽的人難受,病的人更不舒服,那么該怎么辦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治療這些病癥的小偏方,快速有效。
寒性哮喘
做法:準備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飴糖250克、植物油少許,干姜、淡豆豉加水用文火煎煮,每30分鐘取汁1次,共取2次?;旌蟽纱我褐梦幕鸺鍧?,然后加飴糖攪勻,繼續(xù)用文火煎熬至用筷子能挑起糖絲時?;稹庵谷胪坑兄参镉偷谋P內(nèi),攤平,稍涼,用刀劃成若干小塊,當零食每天吃幾塊。
過敏性鼻炎做法:
「清鼻涕方」開桔梗9克、元參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黃鼻涕方」五味子5克、生石膏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元參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
「用法」用水泡半個小時,熬藥時水開15分鐘即可,一日喝兩次三次都可以,一服藥煎兩次就可以了。
注意: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嘗試服用,如果吃到第三服還不見效,那就說明藥不對癥,應停藥,孕婦不可嘗試,小孩子的用量減一半就可以了。
鼻炎
「用法」用的時候,用消毒棉簽蘸菊花蜜涂在鼻腔黏膜上,量不需多,每天涂擦3-4次即可,連用1個月可很好緩解癥狀。
醬油膏一般指豉油膏,豉油膏是一種專門用黑豆加工熬制而成的棕黑色油膏狀調(diào)料,產(chǎn)地為廣西玉林市,富有南方風味,其色棕黃,濃香撲鼻,深受人們的喜愛。
醬油膏的做法
1)浸豆春季4—5小時,夏季、秋季2—3小時,使豆粒體積增加1倍左右,清水洗凈,瀝干。
2)蒸熟加壓蒸煮在2公斤/厘米2壓力條件下,維持30分鐘,停氣悶30分鐘,出鍋。豆粒應成褐色,手指擠壓能成薄片。
3)制曲大豆經(jīng)攤涼至30℃上下,接入種曲0.2%,拌勻裝簸(每簸約9公斤),置木架上。經(jīng)約48小時,白色菌絲密布,品溫升至38℃以上。翻曲,控制品溫38℃左右,24小時后再翻1次,連續(xù)控制品溫35℃左右。再經(jīng)27小時,曲漸老熟。制曲周期約7天,成曲習慣稱為豉(原料中不使用淀粉質(zhì)原料)。水浸至未透過心時,撈起瀝干。
4)二次發(fā)霉豉瀝干后,在原筐中堆積。天冷時加蓋麻袋,待菌絲漸長,品溫升至55℃時,即為腌制,此時豉應有特有香味。腌制每100公斤原料配鹽28公斤,其中留20%用作蓋面,豉、鹽拌勻后,入大桶腌3個月,醅成熟,即可放油。
5)濾油先放“底油”,每100公斤大豆約出底油30公斤,供曬煉醬油膏用。曬煉底油澄清后,加入次等醬油膏中,曬1—2月;抽出醬油加入稍高一級的油膏中,再曬1—2月;再抽油轉(zhuǎn)更高一級油膏。如此反復提高,約曬1年(不能以底油直接曬煉)。
6)成品每100公斤大豆約產(chǎn)醬油膏20公斤(副產(chǎn)普通醬油200公斤),成品濃度達32°Bé以上。
醬油膏的食用方法
1、新竹米粉炒
食材:新竹米粉、剝殼鮮蝦、魚板紅椒、香蔥香菇、醬油膏鹽、米酒蒜末、香蔥。
做法:
①新竹米粉用40度的溫水泡20分鐘后用清水洗凈,瀝干水分后備用;
②紅椒切絲,香菇切片、香蔥切段、魚板如比較厚切薄片備用;
③鍋中燒熱油后,蒜末爆香鍋,放入鮮蝦炒到蝦變色后,加入魚板、香菇翻炒30秒,調(diào)入適量的鹽、米酒、醬油膏小火燜1分鐘,放入紅椒絲香蔥絲及新竹米粉攪拌至米粉都裹上醬汁后即可出鍋。
2、海山醬義大利面
食材:義大利面,180公克,橄欖油,50公克,甜面醬,30公克,蕃茄糊,40公克,甜辣醬,20公克,醬油膏,10公克,白酒醋,20公克,果糖,30公克,辣油,10公克,水,100公克,香菜,適量。
做法:
①將黃瓜洗凈切絲后備用。
②將橄欖油倒入鍋中加入甜面醬炒香后,再加入蕃茄糊、甜辣醬、醬油膏、白酒醋、果糖及水后煮滾,再放入辣油拌勻。③
另煮一鍋滾水加入1小匙鹽,再加入義大利面煮8~10分鐘,期間不斷地攪動以避免沾鍋。
④將作法2的醬汁淋在作法3撈起的義大利面條上,再放上香菜,即可食用。
醬油膏的食用禁忌
服用治療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的藥物時,應禁止食用醬油膏烹制的菜肴,以免引起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發(fā)霉變質(zhì)的醬油膏不能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21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豆豉湯
下一篇: 豆豉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