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 : 上件搗為粗散。
功能主治 : 治小兒傷寒,四肢煩熱,頭疼體痛,心躁口干發(fā)渴。
用法用量 : 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姜少許,棗子一枚,同煎至五分,濾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不計時候。
摘錄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制法 :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 治風痱,言語不清,四肢緩弱,上焦煩壅,心氣不利者。
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入淡竹瀝少許,更煎一二沸,不計時候溫服。
摘錄 :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制法 : 上藥共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飲酒過度,酒毒內(nèi)蘊者。
用法用量 : 每次9~15克,水煎,去滓服。
摘錄 : 《儒門事親》卷十二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時氣一日,壯熱,心神煩躁,頭痛,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熱服。藥后衣覆取汗。
摘錄 : 《圣惠》卷十五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潮熱,口干頭痛,四肢煩疼。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一
處方 : 葛根(銼)1兩,麥門冬(去心)1兩,黃芩1兩,川升麻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石膏1兩半。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時氣經(jīng)下后未退,頭疼口干,煩躁恍惚。
用法用量 : 葛根石膏湯(《圣濟總錄》卷二十三)。
摘錄 : 《圣惠》卷十五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4日,頭重身強,腰脊痛。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九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6日,心躁煩渴,肢節(jié)解痛,小腹急滿,陰縮。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九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嘔吐,煩渴。
用法用量 : 入生姜半棗大,《普濟方》作入生姜半片,大棗二枚。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時氣四日,胸膈滿悶,或時吐逆。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五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時氣,頭痛壯熱。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淡竹葉2-7片,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五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時氣三日,頭痛壯熱。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衣覆取汗。
摘錄 : 《圣惠》卷十五
處方 : 干葛1兩,麻黃1兩,石膏2兩,黃芩半兩,芍藥半兩,桂枝半兩,甘草半兩。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解肌發(fā)汗。主天行熱氣,欲發(fā)痘瘡,作熱疼。
用法用量 : 葛根湯(《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一)。自汗,去麻黃。
摘錄 : 《幼幼新書》卷十八引《疹痘論》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時氣2日,頭痛背強,心煩壯熱。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摘錄 : 《圣惠》卷十五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熱病一日,頭痛項強,身熱如火。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大盞,入蔥白5寸,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衣覆取汗。
摘錄 : 《圣惠》卷十七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傷寒煩躁,干逆。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十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熱病3日,未得汗,壯熱煩悶,欲得飲水。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令有汗為度。
摘錄 : 《圣惠》卷十七
功能主治 : 熊傷人瘡。
用法用量 : 先用燒青布熏瘡口,毒出,乃用葛根煮出濃汁洗瘡口,1日10次;并搗葛根為散,煮葛根汁服方寸匕,1日5次。
摘錄 : 《普濟方》卷三○六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熱病汗后,余熱不解,往來寒熱不定。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七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傷寒3日以前,頭痛惡風,煩熱。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如人行5-7里再服。以微汗為度。
摘錄 : 《圣惠》卷七十八
處方 : 葛根半兩(銼),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1分(炙微赤,銼),桂心1分。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傷寒,四肢煩熱,心躁,口干多渴。
用法用量 : 葛根湯(《普濟方》卷三六九)。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小兒時氣頭痛,體熱煩渴。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時氣煩渴,腹中痞實。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以稍利為度。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霍亂,有熱煩渴。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盞,煎至7分,溫服。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二引《指南方》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退熱。主傷寒煩躁。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新汲水入蜜調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二十三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熱病頭痛,骨節(jié)煩疼。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用水1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七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熱勞。心神不寧,肌瘦煩渴。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新汲水半盞調下,1日3次。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八十七
制法 :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 熱病,累經(jīng)發(fā)汗,毒氣不盡,攻于頭面及身體,發(fā)瘡如豆,頭白根紫,為毒氣盛。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用雞子1枚取清,以新汲水半盞,同調藥,不拘時候服。
摘錄 : 《圣惠》卷十八
制法 :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 時氣煩渴,飲水即嘔吐,心胸不利。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溫水調下,不拘時候。令極飲水,小便利者,汗出便愈。
摘錄 : 《圣惠》卷十六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熱毒在里,譫言妄語,體熱心躁。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以通利為度。
摘錄 : 《圣惠》卷十
處方 : 葛根(銼)3分,山梔子仁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大黃(銼,醋炒)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樸消1兩。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陽毒傷寒,身熱如火,頭痛燥渴,咽喉干痛。
用法用量 : 葛根湯(《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二)。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二十七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熱病4日,發(fā)汗不愈,身體壯熱,心膈煩悶,不得睡臥。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七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干嘔煩熱,不納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頻服。
摘錄 : 《圣惠》卷十一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妊娠煩躁口干,四肢熱,食少。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七十四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時氣余熱不解,頭重。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十六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癰腫及發(fā)背,癰疽氣癰,臟腑壅滯,口干煩渴,頭痛,吃食不下。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1-2沸,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 《圣惠》卷六十一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癰腫。熱盛口干,煩渴,或時干嘔。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六十一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癰腫乳癰,臟腑壅滯,口干,寒熱頭痛,嘔噦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入竹瀝1合,更煎1沸,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 《圣惠》卷六十一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柔風。筋骨緩慢,腳弱不能行立。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以常有汗為度。
摘錄 : 《圣惠》卷二十二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風痱。言語不轉,四肢緩弱,上焦煩壅,心氣不利。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入淡竹瀝1合,更煎1-2沸,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 《圣惠》卷十九
【來源】《增補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
【組成】川芎6克,蘇葉、枳殼、桔梗、柴胡、半夏、陳皮、茯苓各3克,葛根4.5克,炙甘草1.5克。
【功用】散寒解表,祛風止痛。
【主治】偏頭痛。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服。
【按】蘇葉、桔梗、柴胡、葛根散寒解表,川芎、枳殼、陳皮行氣活血止痛,甘草調和諸藥。
? 導讀:寶寶感冒是媽媽們最頭疼的問題。 感冒有很多種,有時吃很多藥也沒有好轉的跡象。 風熱感冒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也是媽媽們關心的話題。
? 我們都知道,感冒不能隨意吃藥,要根據(jù)證候來治療。 以風熱感冒為例,中醫(yī)認為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襲表,肺氣失衡所致。 治療方法應以新良為主。
? 在很多情況下,風熱感冒是由便秘引起的。 很多人可能會有兩天便秘,一兩天喉嚨痛,然后感冒癥狀的經(jīng)歷。
? 為什么便秘會引起感冒??
中醫(yī)認為,肺與大腸相生,大便不暢,大腸影響肺,出現(xiàn)感冒癥狀。
? 中成藥治療風熱咳嗽療效好
? 風熱感冒引起的癥狀之一是咳嗽。 風熱咳嗽的治療應以散風清熱、宣肺止咳為原則。 同仁堂的感冒止咳顆粒是治療風熱感冒咳嗽的良藥。 方中含有柴胡疏肝理氣,外熱解半,葛根散筋清熱,清蒿解外熱清熱,清蒿清肺胃熱。 黃芩等具有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 臨床治療風熱感冒、流行性感冒、風熱咳嗽有很好的療效。
? 同仁堂生產(chǎn)的感冒止咳顆粒采用傳統(tǒng)方法,采購地道藥材,由經(jīng)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精心炮制和加工,其質量得到風熱感冒咳嗽患者的認可。
? 風熱感冒咳嗽可多吃梨
? 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患者也可以配合食療,比如適量吃一些梨,也可以嘗試做梨粥:梨3個切碎,加水煎半小時,撈出汁, 煮粥與米飯適量,趁熱食用。 梨粥特別適合風熱感冒咳嗽的小兒。
? 當然,也要加強自己身體的鍛煉,提高自身體質,盡量避免在人多、空氣混濁的公共場所活動,同時注意適當換洗衣服,保持室內(nèi)空氣清新濕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74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葛根姜豉湯
下一篇: 葛根柴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