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黃連丸
中醫(yī)世家
2023-05-15 09:00:40
胡黃連丸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胡黃連丸
處方 : 川黃連15克 胡黃連15克 朱砂3克(另研)
制法 : 上藥前二味為細(xì)末,入朱砂末
,共填入豬膽內(nèi)
,用淡漿水煮
,以杖于挑子上
,用線釣之
,勿著底
,候一炊久取出
,研入蘆薈
、麝香各0.3克
,飯和丸
,如麻子大
。

功能主治 : 治小兒肥熱疳
。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
,食后米飲下
。
摘錄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圣惠》卷八十七: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
,青黛半兩(細(xì)研)
,木香1分
,蝸牛2-7個(gè)(炒令微黃)
,地龍半兩(微炒)
,蟾酥1錢(研人)
,黃連半兩(去須)
,檳榔1分
,蜣螂5個(gè)(微炒,去翅足)
,朱砂1分(細(xì)研)
,麝香1分(細(xì)研)
,當(dāng)歸1分(微炒)
,犀角屑1分
,干蝎1分(微炒)
,蛇蛻皮1分(燒為灰)
,蘆薈1分(細(xì)研)
,獨(dú)活1分
,牛黃1分(細(xì)研),豬牙皂莢5挺(去皮
,涂酥炙焦黃)
。
制法 : 上為末
,以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脊疳
,肌膚羸瘦,背脊骨高
,身體寒熱
,面無顏色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
,以粥飲下
,日3服
。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七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二: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黃連(去須)1兩
,白蕪荑仁1兩,木香半兩
。
制法 : 上為細(xì)末,豮豬膽和于盞內(nèi)
,坐飯甑中蒸兩度,為丸如粟米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干疳
,飲食如常
,肌體羸瘦
,時(shí)作寒熱,皮毛枯焦
,嘿嘿不慧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米飲下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二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二: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黃連(去須)半兩
,丹砂(研)1分,木香1分
。
制法 : 上為末
,用豮豬膽填藥在內(nèi)
,取線緊系,以杖子1條
,橫于銚子上,將藥膽掛上面
,勿念著銚底,用漿水煮1炊時(shí)取出
,入蘆薈
、麝香各1分
,研細(xì)和勻
,米飯為丸,如黍米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干疳體熱
。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米泔溫水下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二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二: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
,木香1分,蛤蚧(酥炙)1分
,蝸牛子(去殼)2-7個(gè)
,人參半兩
,雄黃(研)半兩,牛黃(研)1分
,丹砂(研)1分
,干地龍(炒)3分,青黛(研)1分
,干蟾(燒灰)1分
,黃連(去須)1分,檳榔(銼)1分
,當(dāng)歸(切
,焙)1分,天麻1分
,犀角(鎊)1分
,干蝎(炒)1分,蟬蛻(炙)1分
,蘆薈(研)1分
,羌活(去蘆頭)1分,獨(dú)活(去蘆頭)1分
,蕪荑仁1分
,麝香(研)1分,驢胎耳(炙)1分
,蜣螂(炙)5個(gè)
,赤石脂(研)半兩,代赭(搗研)半兩
,豬牙皂莢2挺(炙
,去皮子,別搗研)
。
制法 : 上為末
,豬膽汁和丸,如黍米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一切疳瀉
,驚風(fēng)天釣。
用法用量 : 每服2-3丸
,空心用溫米飲下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二
《普濟(jì)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嬰方》:胡黃連丸
處方 : 蘆薈半兩,茴香(炒)半兩
,使君子半兩
,蕪荑(炒)3錢,胡黃連半兩
,黃連半兩
,川楝子半兩
,陳皮半兩,木香3錢
,青黛半兩
,龍膽草半兩,輕粉1錢
,夜明砂(炒)半兩
,巴豆49粒(去油),腦麝少許
。
制法 : 上為末
,煮膽汁糊為丸,如麻子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瘦疳渴瀉
,壯熱,肚大青筋
,腹內(nèi)虛鳴
,牙宣口臭,腹內(nèi)蟲痛
,多睡
,好飲水,叫啼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
,空心飲湯下。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嬰方》
《圣惠》卷八十六: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
,蘆薈(細(xì)研)半兩
,麒麟竭半兩,地龍(微炒)半兩
,熊膽(研入)半兩
,蟾酥半錢。
制法 : 上為末
,用面糊和丸
,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一切疳
。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
,空心以粥飲送下,晚食后再服
。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六
《圣惠》卷八十七: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旱蓮子半兩
,烏梅肉豐兩(微妙)
,知母半兩
,龍膽半兩(去蘆頭),牛黃1分(細(xì)研)
,青黛半兩(細(xì)研)
。
制法 : 上為末,以棗瓤和丸
,如綠豆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疳渴,黃瘦壯熱
,不欲乳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以甘草湯下
,日3服
。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七
《圣惠》卷八十六: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蘆薈(細(xì)研)半兩
,天竺黃(細(xì)研)半兩
,犀角屑半兩,胭脂(研入)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麝香(細(xì)研)1分,干蝎(微炒)1分
,白僵蠶(微炒)1分
,天漿子(微炒)1分,牛黃(細(xì)研)1分
,朱砂(細(xì)研)1分
,雄黃(細(xì)研)1分,蟾酥1錢(研入)
。
制法 : 上為末
,都研令勻,以豬膽汁浸蒸餅糊丸
,如麻子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風(fēng)疳,身體壯熱
,或時(shí)吐逆
,心神煩躁。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
,以粥飲下
,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六
《圣惠》卷八十六: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1分(末)
,天竹黃半兩
,蘆薈半錢
,熊膽半錢,膩粉半錢
,麝香1錢
,牛黃1錢,雄黃1錢
,朱砂1錢
,龍腦1錢。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用軟飯和丸
,如粟粒大。
功能主治 : 退上焦熱
。主小兒驚疳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以粥飲下
,1日3服。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六
《圣惠》卷八十七: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
,蝦蟆1個(gè)(涂酥炙焦黃)
,蛇蛻皮灰1分,麝香1分(細(xì)研)
,牛黃半分(細(xì)研)
,使君子1分
。
制法 : 上為末
,以面糊和丸,如綠豆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奶疳
,壯熱體瘦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
,以粥飲下,日3-4服
。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七
《杏苑》卷五: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3錢2分
,銀柴胡3錢2分
,人參3錢2分
,地骨皮3錢2分,犀角3錢2分,知母3錢2分
,秦艽3錢2分
,鱉甲5錢
,牛黃1錢(另研),當(dāng)歸4錢2分
,茯神4錢2分
,半夏(姜制
,作曲用)4錢2分
,杏仁4錢2分(另研),紫菀1錢7分
。
制法 : 上為末,和勻
,煉蜜搜劑
。搗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一切虛勞,骨蒸潮熱
,吐咯嗽血
,咳嗽聲嘶
,痰喘不寧
,心神恍惚,夜夢(mèng)遺精
。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
,食前米湯送服
。
摘錄 : 《杏苑》卷五
《醫(yī)統(tǒng)》卷四十六: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1兩半
,鱉甲1兩半,犀角1兩半
,訶黎勒1兩半,赤茯苓1兩半
,甘草(炙)1兩半
,黃芩1兩,地骨皮1兩
,知母(炒)1兩
,桔梗1兩,升麻1兩
,柴胡1兩半,人參2分
,栝樓1個(gè)
。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用豬膽20個(gè)
,取汁,同蜜4兩攪勻
,慢火熬成膏
,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熱癆
,骨節(jié)煩疼
,心膈躁悶
;亦治虛勞骨蒸。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
,食后烏梅湯和童便下;如腹痛
,糯米飲下
。
注意 : 忌莧菜。
摘錄 : 《醫(yī)統(tǒng)》卷四十六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七: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1兩
,犀角(鎊)1兩,鱉甲(醋炙
,去裙襕)1兩
,訶黎勒皮(半生半熟)1兩
,桔梗(銼炒)1兩1分
,升麻(銼)1兩1分,地骨皮1兩1分
,知母(焙)1兩1分
,黃芩(去黑心)1兩1分,甘草(炙
、銼)3分
,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參3分
,栝樓1個(gè)(大者),柴胡(去苗)1兩半
。
制法 : 上為末
,用豬膽20個(gè)
,取汁及蜜4兩,攪和勻
,慢火煎成膏
,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勞熱
,骨節(jié)煩疼,心膈躁悶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
,食后以烏梅煎童子小便送下
;如腹痛
,用糯米飲下。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七
《普濟(jì)方》卷三八二: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
,蘆薈半兩,金箔8片
,黃連半兩(去須
,蘆薈同為末,入備豬膽內(nèi)
,陰干,去皮膜
,研)
,銀箔5片,青黛1分
,丹砂1錢
,牛黃半錢,麝香
、真珠1錢,犀角2錢
,龍腦半錢(8味同研)
。
制法 : 上為末,面糊和丸
,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一切驚疳積熱
,咬奶疳氣
。
用法用量 : 1歲兒2-3丸,2歲兒以上加減
,食前米飲下。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八二
《圣惠》卷八十六: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
,母丁香半兩
,黃連(去須,微炒)半兩
,蘆薈(細(xì)研)半兩,熊膽半兩
,蟾頭1個(gè)(涂酥炙焦黃)
,麝香1分(細(xì)研)
。
制法 : 上為末
,用牛膽和丸,如綠豆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五疳
,面色黃瘦
,身體壯熱
,雖吃乳食,不能消化
,眼目澀痛,胸膈痰涎
,愛食酸咸
,常多瀉痢
。
用法用量 : 若小兒心臟疳
,煎蕪荑
、甘草湯下3丸;食疳瀉血
,或赤白者,以新汲水下3丸
;吐逆不止及水瀉
,生姜湯下3丸;眼疳
,羊子肝血和酒,看多少
,微煎過
,下3丸。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六
《醫(yī)方類聚》卷二五五引《經(jīng)驗(yàn)良方》:胡黃連丸
處方 : 陳皮(去白)1兩
,川楝肉(炒)半兩
,宣連半兩
,神曲半兩,青皮(去白)半兩
,使君子(煨,去殼)半兩
,麥芽半兩
,龍膽草半兩,胡黃連2錢
,夜明砂2錢,白蕪荑(炒)2錢
,干姜2錢
,烏梅2錢。
制法 : 上為末
,曲糊為丸,如黍米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毛發(fā)焦落
,腹大氣喘
,肌體羸瘦
,吃食炭土生米
,寒熱往來,下痢脫肛
;亦治交奶,不長(zhǎng)肌肉
,性情不悅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米飲下
。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二五五引《經(jīng)驗(yàn)良方》
《丹溪心法》卷五: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5分,阿魏1錢半(醋浸)
,神曲2錢
,麝香4粒,炒黃連2錢
。
制法 : 上為末,豬膽汁為丸
,如黍米大
。
功能主治 : 疳病腹大。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
,白術(shù)湯送下。
各家論述 : 方中胡黃連去果子積
;阿魏去肉積
;神曲去食積
;炒黃連去熱積
。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五
《活幼口議》卷十八:胡黃連丸
別名 : 大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1兩,蘆薈1兩
,草黃連1兩
,肉豆蔻(炮)1兩
,桂1兩
,人參1兩,朱砂1兩
,麝1字
,使君子(去殼)1兩,木香1兩
,鉤藤1兩
,龍齒1兩
,白茯苓1兩
。
制法 : 上各生用,為細(xì)末
,取豮豬膽2個(gè)裂汁和末令勻
,卻入袋內(nèi)盛之,以繩扎定
,湯煮半日,取出切破袋子
,更入莨菪子2兩(微炒)
,黃丹1兩,2味別研如粉
,入前藥和勻,搗500杵
,為丸如綠豆大
。
功能主治 : 嬰孩小兒一切疳候及一切虛痢
,他藥無功者
。
用法用量 : 大胡黃連丸(《袖珍小兒》卷五)
。
摘錄 : 《活幼口議》卷十八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胡黃連丸
處方 : 使君子仁2兩
,丁香1兩
,木香1兩
,厚樸(去粗皮,姜汁浸1宿
,炒紫色)1兩,胡黃連1兩
,肉豆蔻(面裹煨熟)1兩
,沒石子1兩,蘆薈1分(別研)
。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次入研者藥和勻,煮粟米飲為丸
,如黍米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脾疳,雖能飲食
,不生肌肉,或時(shí)下利
,小便白油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
,乳食前橘皮湯送下
。
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惠眼觀證》: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訶子肉(炮)2錢
,朱砂1錢半
。
制法 : 上為末,爛飯為丸
,如雞頭子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痢疾
。
用法用量 : 每服7-10丸
,甘草、姜湯送下
。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惠眼觀證》
《幼幼新書》(古籍本)卷二十引《莊氏家傳》: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1兩,黃連1兩
,柴胡1兩
,烏犀半兩,赤茯苓半兩
,使君子半兩,黃芩半兩
,鱉甲(炙)半兩
。
制法 : 上為細(xì)末,豬膽面糊為丸
,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生肌,消疳黃
。主骨蒸潮熱羸瘦
。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原書(人衛(wèi)本)作“胡連丸”
。
摘錄 : 《幼幼新書》(古籍本)卷二十引《莊氏家傳》
《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莊氏家傳》: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牛黃
、朱砂
、麝香少許、蘆薈
、青黛
、鉤藤(炙)、貫眾
、膩粉少許、鶴虱
、雷丸
、天竺黃各等分。
制法 : 上為末
,面糊為丸,如粟米大
。
功能主治 : 化涎消食
。主小兒驚疳。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
。如有驚食,只取下食
,如無
,不動(dòng)。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莊氏家傳》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連半兩
,沒藥1分
,木香1分
。
制法 : 上為末,糯米飯為丸
,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疳痢
,腹痛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
,米飲下,日3-4次
。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
《普濟(jì)方》卷三八二: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1兩,苦楝子1兩
,青黛半兩
,蘆薈1分。
制法 : 上為末
,以糯米飲和丸,如綠豆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脊疳
,肌膚羸瘦,背脊骨高
,身體寒熱,面無顏色
。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荊芥湯下。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八二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
,蛤蚧(酥炙)半兩,牛黃(研)半兩
,犀角屑半兩
,天麻半兩,人參半兩
,肉豆蔻仁半兩,大黃(研細(xì)
,炒)半兩
,雄黃(研如粉)1分。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五疳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空心、午后各1服
,溫水下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
《醫(yī)方類聚》卷十引《神巧萬全方》: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1兩
,熊膽1分
,青黛1分(研入),地黃1分
,羚羊角屑半兩
,青葙子半兩
。
制法 : 上為末
,研勻,用牛膽汁和丸(如無牛膽
,即用大羊膽和丸)
,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膽實(shí)熱
,精神不安
,起居不定,口中多苦
。
用法用量 : 每服7丸,食后煎竹葉湯下
。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十引《神巧萬全方》
《博濟(jì)》卷四: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
,肉豆蔻1個(gè),檳榔1個(gè)
,訶子2個(gè)(以1個(gè)煨,1個(gè)生用)
,丁香半兩
,紅雪1兩,密陀僧半兩
。
制法 : 上研細(xì)末,入麝香1分和勻
,次入綠豆末少許
,同水和為丸,如麻子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腦疳
,鼻癢及爛;脾胃羸瘦
,泄痢,四肢虛腫
;肝疳
,眼澀生瘡;骨疳
,臥冷地
,愛食土
;肺疳
,上氣喘息;筋疳
,瀉血
;蟲疳及瀉無定。
用法用量 : 3歲以下1丸
,3歲以上5丸
。腦疳鼻癢及爛,黃連湯下
;脾胃羸瘦,泄痢
,四肢虛腫
,青州棗湯下;肝疳
,眼澀生瘡,甘草湯下
;骨疳
,臥冷地,愛食土
,紫蘇茶調(diào)下
;常服,米飲下
;肺疳
,上氣喘急,橘皮湯下
;筋疳,瀉血
,鹽湯下
;蟲疳及瀉無定,生姜湯下
。
摘錄 : 《博濟(jì)》卷四
《圣惠》卷九十二: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半兩,木香1分
。
制法 : 上為末
,用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
。
功能主治 : 小兒疳痢,腹痛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
,以粥飲下,日3-4服
。
摘錄 : 《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八十八:胡黃連丸
處方 : 胡黃連3分,干蟾3分(酒浸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