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白僵蠶(炒)。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遠年瘺瘡不愈。
用法用量 : 涂敷瘡口內(nèi),以熟艾作炷,灸之;癢痛,初惡膿出,后清血出,更用蠶末塞瘡內(nèi),以帛裹定。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僵蠶為蠶蛾科昆蟲家蠶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體。多于春、秋季生產(chǎn),將感染僵菌致死的蠶干燥?! 竟糯谥品椒ā磕媳背瘎⑺螘r代有米泔制(《雷公》)。唐代有炒制(《千金》)、熬制(《千金翼》)。宋代增加了姜汁制(《博濟》),面炒制(《腳氣》),酒炒、灰炮(《藥證》)。麩炒、蜜制、鹽制(《總錄》),油制(《朱氏》)等方法。明代出現(xiàn)了醋制(《普濟方》)的記載。清代增加了糯米炒(《尊生》)、制炭(《備要》)、紅棗制(《全生集》)等炮制方法。此時,其炮制方法有十余種?! 粳F(xiàn)代炮制方法】 1.僵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殘絲,洗凈,曬干?! ?.麩炒僵蠶:取麩皮撒在熱鍋內(nèi),用武火加熱,俟冒煙時,加入凈僵蠶,拌炒至表面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僵蠶每100kg用麩皮10kg?! 撅嬈誀睢拷┬Q為圓柱形,多彎曲皺縮,表面灰黃色;被有白色粉霜,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棕黃色,有光澤;氣微腥,味微咸。麩炒僵蠶表面黃色,腥氣減弱?! 举|(zhì)量標準】僵蠶雜質(zhì)不得過3.0%,水分不得過13.0%,總灰分不得過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2.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20.0%。 【炮制目的】僵蠶味辛、咸,性平。歸肝經(jīng)、肺胃經(jīng)。具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的功能。生僵蠶辛散之力較強,藥力較猛,用于驚癇抽搐,風疹瘙癢,肝風頭痛等癥。麩炒后疏風解表之力稍減,長于化痰散結,用于瘰疬痰核,中風失音等癥。
西洋參,三七,在一起主要改善機體血液循環(huán),對于淤血等癥狀具有很好的療效,加入僵蠶對于改善風濕,類風濕,等關節(jié)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另外水蛭有毒性,破血作用較強,不建議你使用,你可以改成紅花,川芎等較平和的藥,西洋參和三七我平常也買昌弘的來泡水喝,對身體還是挺不錯的。
全蝎10克,僵蠶15克,白附子10克先煎,甘草6克,煎中藥吃,白附子有毒先煎30分鐘,然后倒入三味藥煎40分鐘,再加上一點白酒效果更加,如不喝酒的,不要也行,我面癱也在服用這四味藥,老中醫(yī)開的處方,不知效果如何,僅供參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47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僵蠶湯
下一篇: 僵蠶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