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鼠粘子6分,天花粉6分,知母6分,荊芥6分,山梔6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 痘疔。
用法用量 : 水2鐘,加淡竹葉、燈心各20件,水煎服。身熱,加柴胡、黃芩;有痰,加麥冬,貝母;咽啞,加玄參、桔梗;咬牙,加薄荷、石膏;便秘,加蜂蜜、玄明粉;昏憒,加黃連、朱砂;痂枯,加當歸、生地;戀疤,加蟬蛻、川芎。
摘錄 : 《外科正宗》卷四
大力子也叫牛蒡子,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學名: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實。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惡實等。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果序,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zhì),再曬干。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jié),解毒消腫之功效。
目錄1拼音2潤燥湯的別名3處方4功能主治5潤燥湯的用法用量6摘錄7《會約》卷八 7.1方名7.2組成7.3功效7.4主治7.5潤燥湯的用法用量7.6加減7.7用藥禁忌 8《玉案》卷二 8.1方名8.2組成8.3主治8.4加減 9《萬氏女科》卷三 9.1方名9.2組成9.3主治9.4潤燥湯的用法用量 10《點點經(jīng)》卷一 10.1方名10.2潤燥湯的別名10.3組成10.4主治10.5潤燥湯的用法用量10.6制備方法10.7附注 11《會約》卷四 11.1方名11.2組成11.3主治11.4潤燥湯的用法用量 12《張氏醫(yī)通》卷十六 12.1方名12.2組成12.3主治 附:1古籍中的潤燥湯 1拼音 rùn zào tāng
2潤燥湯的別名潤腸湯(《蘭室秘藏》卷下)、當歸潤腸湯(《東垣試效方》卷七)。
3處方升麻 生地黃各6克 熟地黃 當歸梢 生甘草 大黃(煨)桃仁泥 麻仁各3克 紅花1.5克
4功能主治養(yǎng)血潤腸。治陰虛血燥,大便不通。
5潤燥湯的用法用量上藥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銼碎,都作一服,水300毫升,入桃仁、麻仁泥,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6摘錄《蘭室秘藏》卷下
7《會約》卷八
8《玉案》卷二
9《萬氏女科》卷三
10《點點經(jīng)》卷一
11《會約》卷四
12《張氏醫(yī)通》卷十六
古籍中的潤燥湯 《校注醫(yī)醇剩義》:[卷二秋燥]心燥 ,同用丹參、茯神、柏仁、當歸、人參,皆補血養(yǎng)心,潤燥除煩主藥也。心肺同居膈上,氣血別有一小循環(huán),關(guān)系...
《雜病廣要》:[臟腑類]大便不通 血少兼有熱者,脈洪數(shù)口干,小便赤少,大便秘硬,潤燥湯,活血潤燥丸,四物湯加酒芩、梔子、桃仁、紅花。...
《校注醫(yī)醇剩義》:[卷二秋燥]小腸燥 小腸受燥熱,水谷之精不能灌輸,溲溺澀痛,滋陰潤燥湯主之。滋陰潤燥湯(自制)天冬(一錢五分)麥冬(一...
《醫(yī)學正傳》:[卷之二]燥證 垣)治諸燥肌渴,及皮膚燥澀等證。(方見消渴門。)潤燥湯(東垣)治大便燥結(jié),腸胃枯涸等證。潤腸丸(東垣...
《類證治裁》:[卷之七]二便不通論治
目錄1拼音2《鼠疫約編》 2.1方名2.2組成2.3主治2.4鼠疫毒核消毒散的用法用量2.5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鼠疫毒核消毒散 1拼音 shǔ yì dú hé xiāo dú sǎn
2《鼠疫約編》
古籍中的鼠疫毒核消毒散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六方脈大頭病合參]普濟消毒飲 神治大行疫毒,大頭諸病。黃芩(酒炒)黃連(酒炒,各五錢)橘紅玄參連翹鼠粘子板藍根馬屁勃生甘草柴胡桔...
《祖劑》:[卷之一升麻鱉甲湯]桔梗湯 ○如少氣者加人參麥門冬○如唾膿血者加紫菀○如疫毒腫者加鼠粘子大黃○如咳渴者加五味子○如嘔者加生姜半夏...
《醫(yī)學綱目》:[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咳嗽]干咳嗽 咽痛者,加鼠粘子、竹茹。聲不出者,加半夏、桂枝。疫毒頭腫者,加鼠粘子、大黃、芒硝。胸痛膈不利者,加枳...
《馮氏錦囊秘錄》:[外科大小合參卷十九胎毒諸瘡]蛇傷諸方 ,豎立陰干,破竹取草,研細。金瘡干者水調(diào)敷,熱毒疫毒,內(nèi)服均妙?!恶T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4...
《濟世神驗良方》:咽喉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57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減黑逍遙散
下一篇: 加減龍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