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炙甘草9g,麥門冬9g,人參3g,小麥30g,大棗5枚,白芍9g。
功能主治 : 氣血不足,陰陽失調,眼睛赤痛,發(fā)止不定,發(fā)時白晴淡紅,疼痛不重,寒熱交作,或有頭痛,心煩意亂,脈細數(shù)無力,舌淡苔白,舌心粉紅;止時不藥而愈,狀若常人,反復發(fā)作,一年數(shù)次。
臨床應用 : 白晴赤痛如崇趙某某,女,35歲。1971年3月12日初診。二目赤痛3月余,時發(fā)時止,越發(fā)越頻,雖痛不重,但心中煩亂,時寒時熱,其狀如祟?;颊呦菝纥S,疲倦少神,白睛淡赤,脈細無力。服加味甘麥大棗湯5劑,發(fā)少痛輕,繼服15劑而愈。
各家論述 : 方中人參、小麥、大棗、炙甘草甘溫補中以助生化之源,使氣血充裕,陰平陽秘,寒熱無由生;白芍既有養(yǎng)血之功,合甘草又有斂陰和營,緩急止痛之能;更兼麥門冬清心潤肺,白晴赤痛自然消除。
摘錄 : 《張皆春眼科證治》
坦白說,臨床上,最好的、最快的不見得就適合你。
作為醫(yī)生來講,我們當然希望每一例失眠的個體能夠通過自我的調整改善失眠而不是藥物,但不得不承認,近年來門診失眠的患者越來越多,這從來開安眠藥的人群中就能夠明確看到。
有這樣一個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大多時間睡眠良好的個體中,有27%的個體在一年當中曾符合急性失眠的標準,這27%的個體中,最終有72.4%恢復睡眠,6.8%轉為慢性失眠,還有19.3%主訴睡眠體驗不佳。
從數(shù)據中我們可以感知,最終轉為慢性失眠的個體很可能從此開始服藥。但是,其他人就能保證完全的不服藥嗎?答案當時否定的,我想,這很可能是導致安眠藥大量應用的誘因之一。
雖然之前我多次的講過,主張非藥物治療失眠,但今天,我想就題主的問題給予正面回答,畢竟,很多人,在不借助藥物的情況下,的確很難入睡 臨床上,具有鎮(zhèn)靜作用的藥物很多,根據種類,可以大致分為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抗驚厥藥、褪黑素受體激動劑、苯二氮卓類等。
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的道理,所以,假設能用一種藥物來解決患者疾病,那么就不應該用二種。所以,當患者因為抑郁情緒伴發(fā)失眠時,我們可以選擇帶有鎮(zhèn)靜作用的抗抑郁藥,比如米氮平、曲唑酮;
當患者因為精神失常伴隨失眠時,我們可以選擇帶有鎮(zhèn)靜作用的抗精神病藥,這里面可選擇的藥物就會比較多,如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中的氯氮平、奧氮平、喹硫平等;
當然,現(xiàn)實中,能夠真正關心自己睡眠問題的,更多還是單純失眠的患者群體。他們選擇最多的藥物就是苯二氮卓類和非苯二氮卓類。
苯二氮卓類中,有代表性的如阿普唑侖、艾司唑侖、地西泮等。非苯二氮卓類中有代表性的如佐匹克隆、唑吡坦等。這兩類藥物對于失眠患者之中反饋效果都很好,對于國內來說,還是對于傳統(tǒng)的苯二氮卓類認識更多,而近年來國外對于佐匹克隆或者唑吡坦的使用可謂達到了濫用的程度。
我建議,選擇藥物時,要么你要根據自身的失眠的性質來選擇。比如,只是入睡困難的可以選擇半衰期較短的藥物,如艾司佐匹克?。ㄒ簿褪俏覀兪熘挠易羝タ寺。?、阿普唑侖等;而對于睡眠周期短,導致睡眠體驗不佳的患者來說,則可以選擇半衰期較長的氯硝西泮、氟西泮等。
除了失眠的性質外,對于患者的年齡、體質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比如:當體弱的患者用藥時,最好選擇半衰期不能太長的藥物,以免藥物的“宿醉反應”加重患者發(fā)生意外的風險。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將持續(xù)更新相關醫(yī)學問題
失眠是指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低下、無法熟睡,睡眠時間減少,病情嚴重者將出現(xiàn)徹夜不眠,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治療,易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其他身心性疾病, 失眠是臨床常見病癥之一 ,雖不屬于危重疾病,但妨礙人們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 健康 ,并能 加重或誘發(fā)心悸、胸痹、眩暈、頭痛、中風病等病癥 ,對患者生活質量存在較大影響。
隨著生活壓力增加,失眠發(fā)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有研究表明,現(xiàn)今成年失眠患者已經達到13%左右,臨床多用西藥治療該疾病,但長時間服藥,患者會一定耐藥性,且不良反應較多。 中醫(yī)治療失眠效果顯著,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多。
交泰丸
中醫(yī)認為,驚恐、房勞傷腎 ,腎水不能上濟于心,心火獨熾,心腎不交可導致失眠。對于心腎不交導致的失眠,中醫(yī)選擇交泰丸來治療。交泰丸由肉桂與黃連組成。肉桂性溫,可溫補腎陽以鼓舞腎水上承,黃連味苦性寒,可清心瀉火以制偏亢之心陽使心火下降,兩藥相合,相輔相成,水火相濟,才能心腎相交。以藥性比作穴性,我們可以選擇身體自備的“交泰丸”交通心腎,使機體水火共濟,陰陽互用。
我們選取太溪與少沖兩穴。
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太溪如肉桂溫助腎陽。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原氣出于臍下腎間,是人體生命的本源,是維持生命活動最基本的動力。原氣通過三焦輸布于全身臟腑、十二經脈,在四肢部駐留。所以 太溪穴具有溫補腎陽,益腎陰,調動生命的原動力的作用 ,使氣血上達于面,下行于足,鼓舞腎陰上達于心。
少沖穴位于小拇指內側指甲角外約0.1寸處。 少沖穴如黃連具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少沖穴為心經的井穴,井穴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處,通過刺激井穴,可以起到清熱消火的效果。一般來說,每一個井穴都可以治療所屬經脈、臟腑的熱證。所以刺激少沖穴具有清心火,寧心神的作用。
如此我們身體也自備了“交泰丸”,那該 如何操作才能起到溫腎陽,消心火,而達到交通心腎的目的呢?
我們可以選擇按揉太溪穴,在按揉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正坐平足底的姿勢。將大拇指翹起,拇指末節(jié)固定在太溪穴處,用力往下按一下,再順時針揉三下,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如此一按三揉,每次按揉50次,早晚各一次,這個動作每天都可以做。我們可以選擇在少沖穴上放血,放血時將被放血者小拇指末節(jié)消毒,放血者帶上手套,用三棱針快速在少沖穴點刺,放出數(shù)滴血液,能夠起到較好的清血熱,瀉心火的作用,特別對于容易心煩易怒,長口腔潰瘍,舌尖紅的人效果更好。兩個穴位操作同時做, 既能溫腎陽,補腎陰,又可以瀉心火 ,起到較好的交通心腎的功效。
其實根本是一定要找到失眠的原因,從根本上去解決,這個才是最準的,否則任何的方式他都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不良的損傷,不管是藥物還是一些其他的方式。
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失眠,他的原因很多都是身體上的因素,也有很多是心理上的因素,只有找到了病因之后才能根本性質的治療,像身體上的因素最常見的就是一些慢性的疼痛或者是憋氣,頭暈頭痛等等,而心理上的因素更多的是焦慮抑郁等等一些情緒存在。
對于身體上的因素而言,如果能夠積極地完善相關檢查去除病因是可以得到一個有效的睡眠的,比如說如果長期出現(xiàn)慢性頭部疼痛,檢查發(fā)現(xiàn)是顱內腫瘤,及時地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將顱內腫瘤完整的切除,后期是可以達到一個有效的睡眠的。
又比如說是胸悶憋氣而引起的失眠,那么這個時候也有可能是肺氣腫,心力衰竭等一些疾病,那么經過藥物積極調節(jié)之后,改善胸悶憋氣等相關的情況,也可以達到有效睡眠。
這個時候他并不只是單純的口服一些促進睡眠類型的藥物,更重要的是改善病癥的相關藥物。
那么對于心理上的失眠而言,這個時候可以口服一些促進睡眠類型的藥物,比如說相對比較輕的焦慮抑郁可以口服百樂眠或者是安神補腦液等等,如果相對比較重的心理上的問題,可以口服佐匹克隆或者是氯硝西泮等等這之類的藥物。
但是也一定要注意向這些藥物,他或多或少都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損傷,所以不要完全口服這類的藥物,更重要的是,去解決自身心理上的矛盾和問題,相對比較輕的可以自身的調節(jié)相對較重一點的可以向家人傾訴,再重一點的話可以去找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如果再嚴重一點的話則可以去找專門的精神心理科醫(yī)生進行調節(jié)。所以從根本上去解決,心理上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在臨床當中有很多很多的藥物是可以有效的促進睡眠的,但是這些藥物往往也會對人體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尤其是長期服用的話,更有可能會產生肝腎毒性以及依賴性。所以萬不得已不要服用藥物進行控制,除非某些特殊情況下,短期服用還是相對可以的。
而且也要學會自我催眠,這個也是非常重要,以前我也是一個失眠的患者,但是經過學習自我催眠之后,可以有效的改善自身的催眠狀態(tài),也能取得一個非常好的效果。
祝福大家身體 健康 。
吃安眠藥改善最快,同時堅持鍛煉,放松心情,等身體狀態(tài)好轉后再逐漸減少安眠藥的量直到最終不吃。
造成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單單想通過飲食或者藥物來改善不一定有效。晚上盡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喝咖啡或者茶,睡前也別玩太嗨,泡個澡,點個香薰,把燈光調暗一點,放點舒緩的音樂,讓身心慢慢放松下來,把手機調成靜音或者放遠一點,避免自己睡不著,又點開手機,手機的亮光或者看的內容可能會使你變得精神。可以吃一點褪黑素,然后帶上眼罩和耳塞,這樣安靜黑暗的環(huán)境更容易入睡。如果是經常晚上睡不著,那也盡量不要在白天補覺,因為你白天睡了,今晚又很精神又睡不著,漸漸地你就變成了日夜顛倒的狀態(tài),所以如果昨晚失眠了,那今天白天就正常過,然后今晚盡量早一點睡,補一點覺。這是我的個人經驗,希望對你的失眠有幫助。
睡眠對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睡眠質量不好或者老失眠不僅讓人痛苦,還會引發(fā)多種疾病,因此好好的調理,擁有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 《皇帝內經》記載:“血氣衰,肌肉不滑,榮衛(wèi)之道澀,故晝夜不能精,夜不能寐也。”就是說,氣血不足,五臟失調會引發(fā)神經系統(tǒng)紊亂,才造成了失眠。
睡眠不好會引起以下疾病和身體 健康 問題 皮膚衰老尤其對于女人的皮膚睡眠很重要。
所以失眠會導致身體各個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會有很大影響。
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可以有助于睡眠呢? 2 .蓮子心蓮子心中央的青綠色胚芽味苦,有清熱、固精、安神、強心的功效。睡前將蓮子心泡水,代茶飲用,可以很好的治療輕度失眠。
3 . 核桃核桃里面含有褪黑素,1克核桃含有2.5到4.5ng的褪黑素。幫助成人睡眠的褪黑素平均劑量為每天1-5克。
醫(yī)學上將失眠定義為一周內至少三次,每次睡眠時間不超過6小時,每次30分鐘,需經過醫(yī)生的評估才能決定。
醫(yī)學上的藥物治療如果是單純的神經衰弱,一般選用谷維素、安神補腦液、養(yǎng)血清腦顆粒,如果依然達不到鎮(zhèn)靜催眠的效果,就要選用鎮(zhèn)靜劑了。現(xiàn)在治療失眠的最有效的藥物是安眠藥。
苯二氮卓類:比如安定、艾司唑侖、阿普唑侖、氯硝西泮。這類藥療效快,也容易依賴,建議從小劑量開始,比如半片,效果不好再加量。艾司唑侖和阿普唑侖是常用催眠藥,艾司唑侖為中效,阿普唑侖為長效。
巴比妥類:比如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
二苯甲烷類:比如安泰樂
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比如氯丙咪嗪、曲唑酮。它們起效較慢但是沒有依賴性。
其他類有鎮(zhèn)靜作用的藥物:比如撲爾敏、賽庚定這類H1受體阻斷劑,也有較好的鎮(zhèn)靜作用。
總結睡眠在一定程度上比吃飯喝水更重要,平時我們要注意睡眠的生物節(jié)律,保持白天工作晚上睡眠,保持固定的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有一個 健康 的睡眠習慣。睡前不要喝茶、咖啡等興奮大腦皮層的飲料。萬一患上了失眠癥,首先要糾正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多吃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如果癥狀仍然不能緩解,請一定尋求專業(yè)的醫(yī)生,經過正確服用合適的安眠藥來達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吃什么不重要,只要適當進食,不過饑過飽。我覺得運動是最好的治療方法,運動到身體疲倦,能順利入睡,慢慢調整,不為失眠而焦慮,逐漸恢復到正常睡眠
針對您提出的這個問題,我真的很想回答您,對于失眠這個問題,很多的人都存在,尤其是五十的多歲的女性朋友,要問失眠吃啥,改善最快,那一定是有安眠作用的藥劑,但是吃藥只能改善你當時的一個現(xiàn)象,最好的辦法那就是,讓自己保持心情愉快,每天堅持 體育 鍛煉,合理安排時間,你的這個癥狀會很多程度的改善
失眠,指的是一個人對睡覺的時間和睡覺的質量不滿意而且會影響到白天的生活工作等 社會 行動的一種主觀體驗。
失眠,輕的比較難以入睡、時睡時醒、醒后又難以再入睡的就算失眠;
失眠,重的,可以整夜難眠,嚴重影響白天正常生活、學習、工作和精神狀態(tài)。
如果長期失眠,則會引起機體功能紊亂,導致免疫力下降,誘發(fā)其他疾病。
就像你這七八年的失眠,就得好好看看你失眠的真正原因,從而去整體調理了。
失眠,中醫(yī)稱為“不寐” 如果從西醫(yī)的角度去治療失眠,就有像鎮(zhèn)定催眠類如安定片,,精神病類安眠藥物等,當然也有調節(jié)大腦活動水平的激素如褪黑素,這些效果來的很快,但有不良反應。主要是精神運動型損傷,記憶力障礙,如果不服藥則或出現(xiàn)反跳性失眠等。
在中醫(yī)領域,失眠被稱為“不寐”癥。
早在《內經》時期,就有關于失眠的發(fā)病原因的記載——
《靈樞經》里認為:“衛(wèi)氣晝日行于陽,夜半則行于陰。陰者主夜,陰者臥...陽氣盡,陰氣盛則目暝,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p>
在這里,寤就是醒,意思是在夜間,就該陰氣盛而睡覺,不應該陰氣盡而陽氣盛,那就會發(fā)生睡不著、失眠的癥狀。
在《黃帝內經·難經》里還有這樣的記載:“臥之安者,神藏于心,魂歸于肝,志歸于腎,五臟涵養(yǎng)五神...神機不安亦可生本病。”
《難經》里的這句話,指出了如果臟腑功能紊亂或失調,在夜間則五神不能安居它們應該藏的地方,所以導致了失眠。
明代著名的醫(yī)學家李中梓對于失眠疾病原因的解釋,認為“不寐之故,大約有五:一曰氣虛,六君子湯加酸棗仁、黃芪;一曰陰虛,血少心煩,酸棗仁一兩,生地黃五錢,米二合,煮粥食之;一曰痰滯,溫膽湯加南星、酸棗仁、雄黃末;一曰水停,輕者六君子湯加菖蒲、遠志、蒼術,重者控涎丹;一曰胃不和,橘紅、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類。大端雖五,虛實寒熱,互有不齊,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p>
你看,早在明代人們就對失眠的發(fā)病原因有了如此系統(tǒng)而詳細的認知和調理方法。
總之,中醫(yī)發(fā)展到今天,對于失眠病因病機的認知,認為失眠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于人體的結果,針對這么多致病因素,這就要求在看待失眠的時候,首先要辯清虛實——虛的常以陰虛不足、虛火妄動為主,通常表現(xiàn)為虛火擾神,虛癥的臨床特點是身體羸瘦、面色慘淡無華、少氣懶言、神疲氣短、心悸、健忘等。
而失眠的實證,多因火熱熾盛,邪熱上擾神明為主,臨床癥狀主要以心煩而不得臥、易怒、咽干口苦、便秘、小便黃赤等。
中醫(yī)認為,失眠的病位主要在心,且大多因為心神失養(yǎng)、心中悸動不安、神不守舍而導致的不寐(失眠),且與肝膽、脾胃、肺腎的關系密切。
總之,中醫(yī)認為失眠是五臟功能失調、心神失養(yǎng)、陰陽失調等引發(fā)的。
那中醫(yī)對時間如何辯證論治呢?
失眠,用什么方法改善最快? 中醫(yī)對于失眠(不寐)的認知和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 歷史 ,綜合中醫(yī)各代各派醫(yī)家對于失眠病因病機的認識,大致可以把失眠分為這些類型——營衛(wèi)失和,陽不入陰;五神不安于五臟;臟腑功能失調。下面就分別介紹下對于這三種情況如何去治療——
營衛(wèi)失和,陽不入陰:
“顏氏內科”第二代傳人、國家首批國醫(yī)大師顏德馨認為失眠的根本原因在于陰陽失和導致的,而氣屬陽,血屬陰,陰陽失和也可理解為氣虛失調,從這個認知可以將失眠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去論治,并認為實證主要以疏肝解郁、調氣活血為主治療,肝郁氣滯型失眠用逍遙散加減治療,肝郁火化型失眠用丹梔逍遙散加減治療,肝郁痰熱型失眠用柴芩溫膽湯加減治療,肝郁血瘀型用血府逐瘀湯治療;而虛癥失眠主要以疏肝健脾、調養(yǎng)氣血為主治療。
當然,營衛(wèi)失和的失眠辯證也有很多大家理論,就不一一分析了。
五神不安于五臟:
北中醫(yī)東直門醫(yī)院、國醫(yī)大師路志正教授認為,對于失眠的辯證要立足于五臟藏神的理論,并認為如果五臟受損、五臟功能失調可促使五神發(fā)生變化而導致失眠,基于此可以講失眠分為五種類型——
心神所傷,從心論治 ——這又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心之本臟虛,二是火熱、痰濁內擾,三是肝膽、脾胃、腎等其他臟腑傳變和相兼而導致的。所以其治療要從心入手,但必須兼顧其他臟腑。如心氣虛者,失眠伴有心悸怔仲,治療宜補益心氣,安神定擾,治療方劑可選生脈飲和甘麥大棗湯等;如心血虛者,失眠伴有心悸、健忘、眩暈的,治療宜補養(yǎng)心血,寧心安神之法,方劑可用酸棗仁湯加味;如心陰虛火旺的,失眠伴有心煩盜汗,治療宜滋陰降火、清心安神,治療方劑可用百合知母地黃湯和黃連阿膠湯。而心之實證,痰火擾心,心神不寧的,失眠伴有心煩口苦,胸悶痰多的,治宜清心化痰、和中安神之法,方用溫膽湯和清心蓮子飲加減;心之臟腑兼證的,心腎不交的,其失眠癥狀可見失眠,心悸不寧,頭暈耳鳴,治宜降火滋養(yǎng)腎水,方可選交泰丸、黃連阿膠湯、二至丸加減;心脾兩虛的失眠癥,癥見失眠多夢,乏力,心悸氣短,食欲不振,治療宜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治療方劑款歸脾湯加減;心膽氣虛的失眠,癥見失眠,且多夢易醒,心悸善驚,治宜溫膽寧心,安神定志等。
神魄失守,從肺論治 ——這種類型可分為素體肥胖、痰濕犯肺而失眠,治宜宣肺潤降、化痰止咳;燥邪犯肺導致肺陰受傷的失眠,治宜清燥潤肺、溫膽寧神等。
魂不安舍,從肝論治 ——失眠與情志關系密切,情志為病無不傷肝,肝郁氣滯,化火生痰,魂不安藏,擾亂神明,從而失眠。
意不能藏,從脾論治 ——脾藏意,意不能藏,思想多變,則心神擾亂而失眠。
志無所定,從腎論治——腎藏精,在志為恐,恐懼驚嚇傷腎,腎水不固而下泄,上不能濟于心,心火獨亢,則心神不寧而失眠。
當然,從五臟論治失眠,不僅國醫(yī)大師路志正這一個理論,還有很多分法的治療法,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從臟腑功能失調論治 :
北中醫(yī)教授、國醫(yī)大師祝諶予認為失眠發(fā)生與臟腑功能不調、氣血不和密切相關,并將失眠分為六種證型——
肝郁血虛型失眠,可用逍遙散加減治療。
痰熱內擾型失眠,可用十味溫膽湯治療。
瘀血阻滯型失眠,可用血府逐瘀湯治療。
心腎不交型失眠,可用孔圣枕中丹加減治療。
陰虛內熱型失眠,可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
心脾兩虛型失眠,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
當然對于臟腑功能論治失眠的診治理論,也不僅僅是國醫(yī)大師祝諶予的一個理論,這里也就不一一介紹了。
關注我,用嚴謹態(tài)度,科普 健康 ;用愛心,傳遞快樂。
去年我連續(xù)幾個月都失眠,每天晚上都是兩三點才睡,實在是身體扛不住,然后才入眠的。自己的壓力,心事太重,造成了嚴重的失眠。經過一年的時間,我通過自身的調養(yǎng),才慢慢的改善了睡眠,每天基本上都是10點的樣子能入睡,比起以前好了很多。(這里失眠的原因,我就不說了。)
我分享下我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我失眠那段時間剛好是夏季,我就選擇每天晚上6點多的樣子去跑步,每次跑30-40分鐘。這也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一個針對失眠的方法,非常的有效。每次跑完之后,全身都是一身的汗,然后慢步走回去。到家之后洗完澡吃完飯接近9點,坐著看會電視,然后就去床上睡覺。由于睡覺之前經過大量的運動,人的身體會感到非常的疲憊,這個時候睡覺,很快就入眠了,而且一覺睡到天亮,特別的舒服。
失眠那段時間人很難受,每天看著就瘦了下來,家人都很擔心我,都勸我想開點,金錢雖然重要,但是人更重要。說實話,沒有家人那段時間的陪伴和安慰,我很難走出來,每次閉上眼睛就會想起我所失去的,很恨,心態(tài)根本就無法端正。就是因為有了家人的勸解和安慰,我的心才漸漸的放下,人也看開了許多 。
經過幾個月的失眠,我深知失眠給人帶來的痛苦和折磨。我也想過去吃藥,靠藥物來調節(jié),但是要知道的是:是藥三分毒。失眠它雖然是病,但是能不吃藥千萬不要吃藥,藥物吃多了就會有一個依賴性,主要的還是靠自己走出來,找到失眠的病根,然后徹底根除。
少陽病之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醫(yī)案:《傷寒論》第263條曰:“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币钡?6條云:“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綜上兩條,第一,提出了少陽病的提綱癥;第二,提出了小柴胡湯的主癥。那么少陽病與小柴胡湯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根據《傷寒論》第266條云:“本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笨梢钥闯觯瑥堉倬罢J為小柴胡湯是治療少陽病的主方。此外,喻嘉言《尚論篇》又將《傷寒論》太陽病篇中涉及小柴胡湯的條文悉歸于少陽病篇討論,以至于后世醫(yī)家乃至現(xiàn)行《傷寒論》教材亦照效仿,從而擴充了少陽病篇的內容,因此歷代醫(yī)家多認為小柴胡湯主癥為“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七大癥,正是綜合了《傷寒論》第263條和第96條的內容。視其主癥盡管涉及頗廣、癥情紛繁,但小柴胡湯終歸以和解少陽為主旨,只要證屬少陽經脈臟腑功能失調,便可但見一癥,不必悉具。這就是張仲景辨證論治的精髓。
小柴胡湯由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炙甘草、生姜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組成。究其組方思路有三:第一,柴胡配黃芩。柴胡味苦微寒,氣質輕清,以疏少陽經中之邪熱;黃芩苦寒,氣味較重,可清少陽膽腑之郁火,如《黃帝內經》曰:“熱淫于內,以苦發(fā)之。”邪在半表半里,熱氣內傳,攻之不可,則迎而奪之,必先散熱,是以苦寒為主,故以柴胡為君,黃芩為臣,二藥相合,經腑同治,清疏并行,使氣郁得達,火郁得發(fā),樞機通利,膽腑清和。第二,半夏配生姜。一則以辛散之性佐柴胡、黃芩疏郁逐邪;二則調理胃氣,降逆止嘔;三則化痰消飲以利三焦暢達。第三,人參、甘草、大棗相伍。一則以其味甘性溫以扶其正,因病入少陽,正氣受傷,故益少陽正氣,助正抗邪;二則防邪內入,因少陽為陽氣之樞,正虛之時,外邪易入三陰,故遵“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旨,健脾以顧后天之本,其中以生姜之辛配人參、大棗、甘草之甘,如《黃帝內經》曰:“辛甘發(fā)散為陽。”表邪未已,迤邐內傳,即未作實,宜當兩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發(fā)散,故輔助柴胡以和表;三則抑柴胡、黃芩之苦寒,以防傷脾胃之氣,正如陳修園云:“少陽為樞,而所以運此樞者,胃也。小柴胡湯之參棗,是補胃中之正氣以轉樞?!敝T藥合之寒熱并用,攻補兼施,相輔相成。既能疏利少陽樞機,又能調暢氣機升降,更使表里內外宣通,營衛(wèi)氣血通達,七物相合而成和解之良方??梢娦〔窈鷾幬峨m少,但組方縝密,絲絲入扣,依據充分,寓意深遠。
關于柴胡的用量,《傷寒論》中有大、中、小三種,不同的組方中用量不同,體現(xiàn)了中醫(yī)因證施方、遣藥靈活的特點。如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干姜湯用柴胡半斤,柴胡桂枝各半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用柴胡四兩,柴胡加芒硝湯用柴胡二兩十六銖??梢姟秱摗诽崾拘〔窈鷾咀C即少陽證,柴胡宜大量;其次是太陽病已傳少陽,但太陽證未罷,而又較輕微,柴胡用中量;兼有太陽表證或陽明里證,而少陽病已解,僅有少陽余波未平者柴胡用小量。目前臨床常規(guī)用量多在10~30g,符合張仲景的本意。
自東漢以來,歷代醫(yī)家思古不泥,充分繼承和弘揚了張仲景的診療思路,把握病機,靈活變通,在臨床上廣泛運用小柴胡湯診治各種疑難雜癥,取得滿意的療效?,F(xiàn)就小柴胡湯治疑難病驗案舉例如下。
【驗案1】舌頭灼熱
李某,女,51歲,干部,2010年3月20日初診。
自覺舌頭灼熱20余天,伴牙齦寒冷感,兩頰酸楚不適,白天明顯。自訴緣于近期突然工作壓力增大,不堪重負而誘發(fā)。曾到某三級甲等綜合性醫(yī)院求治,全身體檢未見異常指標,診斷為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服更年康、谷維素等均無效。刻下癥:伴心煩,寐欠佳,納可,大便正常,舌紅襯紫邊齒痕,苔薄,脈細弦,絕經1年。
西醫(yī)診斷: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
中醫(yī)診斷:少陽病,證屬肝郁化火,肝脾不和。
治 法:燮理少陽,瀉肝健脾。
處 方:小柴胡湯加味。藥用:柴胡20g、黃芩15g、法半夏10g、干姜10g、黨參15g、大棗6g、炙甘草6g、夜交藤30g、蓮子6g、燈心草10g。7劑,日1劑,水煎服,早晚溫服。
二 診:藥后舌尖灼熱感明顯改善,寐增進,兩頰酸楚減輕。現(xiàn)左脅下疼痛不適,納可,大便不成形,日行2次,舌邊齒痕,苔薄膩,脈細弦。守上方加制香附10g。7劑,日1劑,水煎服,早晚溫服。
三 診:藥后左脅下疼痛不適已愈,大便較成形,余癥均進一步減輕,舌邊齒痕,苔薄膩,脈細弦。守初診方加減出入半個月后,自覺諸癥悉除,神清氣爽而病愈。
按 語:綜觀患者脈癥以自覺癥狀為主,無任何客觀指標異常,西醫(yī)診斷為神經官能癥和更年期綜合征,但治之未效。根據中醫(yī)理論,患者緣于情緒壓抑,情志不暢,肝氣郁結,雖出現(xiàn)母病及子、肝病傳心、肝木克土、肝脾不和等系列之癥,但其病始終在少陽經,屬于寒熱錯雜、虛實并存的少陽證。方用小柴胡湯加味治療。方中柴胡清解少陽之邪,疏暢氣機之郁滯,使少陽半表之邪得以疏散;黃芩協(xié)助柴胡清少陽之邪熱,清泄少陽半里之熱;半夏燥濕化痰,正所謂中醫(yī)有“怪病多痰”之說;黨參益氣和陽,扶助正氣以祛邪。因少陽為小陽,抗邪之力不強,又因太陰位居少陽之后,少陽之邪若再內傳,太陰則首當其沖,故予干姜、大棗、炙甘草健脾以防傳變,補胃氣以助少陽樞轉,扶正以逼邪外出。方中七味有寒有溫,有升有降,有補有散,具有宣通內外、和暢氣機之功。另心開竅于舌,故加燈心草、蓮子既清心瀉火以治舌頭灼熱之主癥,又有引經之作用。全方切中病機,故可得效。
【驗案2】面癱
王某,女,65歲,2010年4月30日初診。
神經性面癱病史10余年,中西醫(yī)內科及針灸等治療均未痊愈,每于疲勞時面部不適感加重??滔掳Y:自覺左眼瞼刺痛明顯10余天,雙目流淚,視物模糊,目澀,進食時牙齦夾物。伴背部刺痛,納差,胃脘脹痛,大便溏稀,日行1次,寐欠佳,多于凌晨3點醒來,醒后再難入睡,神疲乏力,面部晦暗,兩頰部有褐斑,舌邊有瘀斑,苔薄,脈弦。曾行胃大部切除術,膽結石病史多年。
西醫(yī)診斷:周圍性面癱。
中醫(yī)診斷:面癱,證屬肝陰虧虛,肝脾不和。
治 法:滋陰通絡,調和肝脾。
處 方:二至丸合小柴胡湯加味。藥用:女貞子15g、旱蓮草15g、柴胡15g、黃芩15g、干姜10g、法半夏10g、黨參15g、茯神10g、大棗6g、炙甘草6g、生蒲黃10g、五靈脂10g、制香附10g、浮小麥30g。7劑,日1劑,水煎服,早晚溫服。
二 診:藥后病情明顯好轉,精神增進。左眼瞼刺痛消失,自覺面部晦暗及頰部褐斑均減淡,牙齦夾物、雙目流淚、目澀、視物模糊及胃脘部脹痛均減輕,寐增進。偶有背部刺痛,納差,大便1日1行,質可,口干不思飲,夜間明顯,舌紅襯紫,苔薄,脈弦滑。守上方7劑,日1劑,水煎服,早晚溫服。
三 診:藥后癥情均明顯改善,精神佳。但近日外出旅游,因過度勞累,癥狀稍有進退,經休息后自行緩解。舌脈同上。守上方14劑,隔日1劑,水煎服,善后調理。
按 語:中醫(yī)學認為,面癱多為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wèi)外不固,風邪乘虛入中面部經絡,痹阻經絡氣血,使面部筋脈失于濡養(yǎng),以致肌肉縱緩不收而發(fā)面癱,臨床常規(guī)多以祛風通絡為主。但本案病程長,外風久稽引動內風,傷及肝木,而致肝血不足,肝陰虧虛,濡養(yǎng)失職。而肝失疏泄亦致肝脾失調,故治療應從肝論治,以滋養(yǎng)肝陰、和解少陽、通經活絡之法,方用二至丸、小柴胡湯、失笑散、甘麥大棗湯合用之意。方中以二至丸為主滋陰涵木、息風止痙,以筑其基、固其本。輔以小柴胡湯調少陽之樞,其柴胡解郁陽以化滯陰,利氣機而和肝脾;黃芩協(xié)助柴胡清少陽之邪熱,清泄少陽半里之熱;黨參、干姜、大棗、炙甘草健脾扶正,逼邪外出,正所謂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配合甘麥大棗湯甘緩解急。因久病入絡,血脈不通,以失笑散祛瘀止痛、推陳出新之功,使瘀血得去,脈道得暢,其中五靈脂入肝經血分,功擅通利血脈,散瘀止痛;蒲黃行血消瘀。諸藥合用,使肝陰得復、氣血得暢,邪出正扶,則久病得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66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味甘露飲
下一篇: 加味生化安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