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以青黛為衣。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治誤食毒草,并百物毒,精神恍惚,惡心者。
用法用量 : 誤中諸毒后,急取藥15克,爛嚼,用新水送下,即解。或用水浸炊餅為丸,尤妙。如常服,可三五丸。
摘錄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制法 : 上為末,白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 解諸藥毒。主小兒瘡痘毒勝,身熱癰疽,咳嗽有痰,氣急,并瘡痘正出,傷食肚疼。
用法用量 : 3歲3丸,食前薄荷湯送下;如咳嗽痰喘,食后服。
摘錄 : 《普濟方》卷四○四
制法 : 將4味用炭火燒令通赤,與不灰木同入盆,下蓋出火毒,1宿后細研如粉,入龍腦2錢,更研令勻,以糯米粥和丸,如豇豆大。
功能主治 : 解諸藥毒。主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以生姜汁少許,并新汲水研破服之。
摘錄 : 《圣惠》卷三十九
制法 : 上為末,蜜為丸,重3分。
功能主治 : 小兒竹衣乖。無皮膚,膿血淋漓,赤剝,楊梅一切胎毒。婦女為丈夫梅瘡所過,結(jié)毒之氣,漸至陰戶濕爛,流血不止,沿至產(chǎn)門,外繞肛門,腫硬潰膿,出水不休,疼痛不堪者。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金銀花湯送下。外用紫蘆散。
摘錄 : 《仙拈集》卷三
制法 : 二物入鍋炒至鉛化,去鉛不用,只將黃土水疊為丸。
功能主治 : 楊梅瘡,楊梅漏,服過靈藥久不愈,必內(nèi)有輕粉毒為患者。
用法用量 : 靈藥:水銀一兩,劈朱砂,明雄黃各五錢,硫黃三錢,白礬一錢。上研細末,入陽城罐內(nèi),用鐵盞合好,鹽鹵和泥封固,以鐵絲扎緊,用銀炭十斤,先文后武火,升三柱香為度,取起冷定開看,鐵盞上藥即是。
摘錄 : 《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四
制法 : 上為末,煉石蜜1斤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漏睛出膿。
用法用量 : 每服2-3錢,茶湯送下。
摘錄 : 《外科大成》卷三
制法 : 上各焙于為末,用蜜拌蒸餅為丸,如小彈子大,用銀箔為衣。
功能主治 : 一切諸毒瘡痍,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 每1丸細嚼,新水送下。小兒1丸分作4服,熬薄荷湯令冷磨下。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七二引《德生堂方》
制法 :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彈子大,用螺青3兩和勻,一半為衣。
功能主治 : 解世間一切不測等毒。主諸惡物,蠱毒,砒毒,菌毒,河豚魚毒。
用法用量 : 《奇效良方》無藿香,有蔻仁二兩;《攝生眾妙方》無寒水石、五味子,有石膏、五倍子。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五一
制法 : 上為細末,生姜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傷暑中暍。
用法用量 : 每服4丸,加至8丸,新汲水送下;如昏悶不省者,生姜自然汁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三十四
處方 : 大黃5錢,黃連5錢,桅子5錢,黃芩5錢,牽牛1兩,滑石1兩。
制法 :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中外諸邪毒癰腫瘡,筋脈拘攣,寢汗咬牙;一切熱毒驚悸。五淋,便濁,痔漏。
用法用量 : 三黃解毒丸(《回春》卷二)。
摘錄 : 《普濟方》卷二八六
制法 : 上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以青黛為衣。
功能主治 : 誤食毒草并百物毒,暑毒。
用法用量 : 如稍覺精神恍惚,惡心,即是誤中諸毒,急取藥15丸,爛嚼,用新水送下,即解。用水浸炊餅為丸尤妙。如常服,可3-5丸,大解暑毒。
摘錄 : 《三因》卷十
制法 : 上和勻,糯米糊為丸,如龍眼大,青黛為衣,陰干。
功能主治 : 疔腫。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無灰酒磨化下。
摘錄 : 《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
處方 : 寒水石(研)1兩,石膏(研)1兩,青黛5錢。
制法 : 上以二石細研如粉,入青黛和勻,湯浸蒸餅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痘疹,未出而先發(fā)搐,兼外感風(fēng)寒之邪者。小兒五臟積熱,毒氣上攻,胸臆煩悶,咽喉腫痛,赤眼壅腫,頭面發(fā)熱,唇口干燥,兩頰生瘡,精神恍惚,心忪悶亂,坐臥不安;及傷暑毒,面赤身熱,心煩躁而渴,飲食不下;中諸毒;及驚風(fēng)潮熱,痰涎壅塞,心胸?zé)┰?,頰赤多渴,坐臥不穩(wěn)。
用法用量 : 清熱解毒丸(《保嬰撮要》卷九)?!侗氪橐繁痉接梅ǎ后@風(fēng)潮熱者,每服半粒。
摘錄 : 《醫(yī)學(xué)正傳》卷八
制法 :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大風(fēng)。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白湯送下。
摘錄 : 《三因》卷十五
制法 : 上為細末,酒面打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下疳初起。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熱酒送下。
摘錄 : 《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六
制法 :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 補真益氣,化毒除風(fēng),發(fā)散瘟疫毒邪之氣。主一切積滯不解,停留作毒,上焦壅熱,咽喉不利,口干多渴;伏暑煩悶,霍亂不寧;山嵐瘴氣,食毒酒毒,吐逆不定;游風(fēng)丹毒,迷惑昏困,不省人事,虛煩發(fā)躁;赤眼口瘡;四時傷寒,瘟疫毒邪;四方人不服水土;一切諸毒;婦人血暈不省。
用法用量 : 方中紫河車,《醫(yī)學(xué)綱目》作“草河車(即蚤休)”。
摘錄 : 《潔古家珍》
制法 : 上為細末,研勻,水煮糯米糊為丸,每1兩作10丸,陰干,用雄鴨頭血為衣,候經(jīng)宿,布袋掛當(dāng)風(fēng)處。
功能主治 : 解一切飲食毒及諸藥毒。主一切飲食中毒及中諸藥毒;溺死、縊死、磕死,或湯燙、火燒,氣已絕,但心頭微熱者。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熱酒磨下。
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以青黛為衣。
功能主治 : 小兒一切瘡毒腫癤,丹毒,赤游腫。
用法用量 : 燈心、薄荷湯送下。
摘錄 : 《袖珍小兒》卷七
制法 : 上為細末,生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 辟疫。主一切諸毒,吐瀉迷亂欲死;及時疫疙瘩,諸驚積熱,山嵐瘴氣毒,四方不服水土。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新水化卞,小兒半丸,酌量加減。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九引《施圓端效方》
制法 : 上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梅毒。
用法用量 : 日服3錢。
摘錄 : 《霉瘡證治》卷下
制法 : 上研勻,只作4丸,逐丸以大針穿,就麻油上熏令黑,用瓷盒貯。
功能主治 : 中藥毒,心腹切痛不可當(dāng),欲死者。
用法用量 : 遇中毒者,每服只1丸,隨所中毒物汁咽下,不得嚼破。一二時辰取下毒,其毒即包裹所服藥下?;虿恢卸疚?,即以茶清1大盞,放溫咽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四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00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解暑敗毒散
下一篇: 解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