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暴露赤眼生翳。
用法用量 : 每服5-6錢,酒煎,食后溫服。
摘錄 : 《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功能主治 : 發(fā)背因毒內(nèi)攻,其毒與好肉一般平者,用手按之如牛頸之皮,上有黃泡出腥水。
用法用量 : 酒煎服?;蚧继幒萌馑倪吋t腫,其色如火,用瓷鋒砭去惡血,即用雞子清調(diào)乳香末敷之,時時用芭蕉根汁潤之,以助藥功。
摘錄 : 《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四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疔瘡。
用法用量 : 如瀉時瘡勢略退時,只吃此藥。若不瀉,再服通利藥。
摘錄 : 《得效》卷十九
功能主治 : 眼有風熱,赤澀疼痛。
用法用量 : 上用好酒煎,食后溫服。
摘錄 : 《銀海精微》卷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睛脹的病因病機5睛脹的癥狀6睛脹的治療 6.1辨證治療 6.1.1風火熱毒熾盛 6.1.1.1癥狀6.1.1.2證候分析6.1.1.3治法6.1.1.4方藥治療 6.1.2火毒內(nèi)陷 6.1.2.1癥狀6.1.2.2證候分析6.1.2.3治法6.1.2.4方藥治療6.2外治6.3手術治療6.4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7文獻摘要8參考資料附:1治療睛脹的穴位2治療睛脹的方劑3治療睛脹的中成藥4睛脹相關藥物5古籍中的睛脹 1拼音 jīng zhàng
2英文參考 acute inflammation of orbit with protrusion of eyeball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sudden eyeball protrusion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13)]
3概述 睛脹為癥狀名[1]。見《雜病源流犀燭》卷廿二。即突起睛高[1]。
《雜病源流犀燭》卷廿二:“睛高突起,由風熱痰飲,漬于臟腑,蘊積生熱,熱沖于目,致眼珠突起,是名睛脹?!?/p>
突起睛高(sudden eyeball protrusion)為病證名[2]。見《世醫(yī)得效方》卷十六、《秘傳眼科龍木論》。又稱睛高突起(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睛脹(《雜病源流犀燭》卷廿二)、目珠子突出[3]。是指以眼珠脹痛,轉(zhuǎn)動失靈,白睛赤壅,目痛難忍,眼珠高高突起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眼病[4]。
《銀海精微》說:“突起睛高,險峻厲害之癥也?!跗鹇槟咎弁?,汪汪淚出,病勢洶涌,卒暴之變莫測?!紊赃t,或控膿”。
睛脹頗似西醫(yī)學的化膿性炎性突眼[3]。
4睛脹的病因病機 睛脹多因風熱火毒,上沖于眼而致[2]。
5睛脹的癥狀 睛脹起病急速,眼都疼痛,甚至跳痛難忍,淚熱如湯,視力下降或驟降。檢視眼部,胞瞼、白腈紅赤腫脹,眼球或眶內(nèi)灌膿,睛高突起,甚至高突出眶,轉(zhuǎn)動失靈。最終可潰穿組織,膿汁外流。眼珠潰膿者則珠塌目盲。全身常伴發(fā)熱頭痛,甚至惡心嘔吐。嚴重者,高熱昏迷,病情危重。[3]
6睛脹的治療
6.1.1風火熱毒熾盛 突起睛高·風火熱毒證(sudden eyeball protrusion with pattern of windfireheat toxin)是指風火熱毒,以眼球突出,白睛紅腫,發(fā)熱惡寒,頭痛劇烈,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為常見癥的突起睛高證候[4]。
6.1.1.1癥狀 眼球突出,白睛紅腫,發(fā)熱惡寒,頭痛劇烈,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4][3]。
6.1.1.2證候分析 風火熱毒攻目,火熱不止則胞瞼、白睛紅赤腫脹,眼珠或眶內(nèi)灌膿。邪毒內(nèi)侵,正邪相搏,故發(fā)熱惡寒,頭痛劇烈。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為風火熱毒內(nèi)盛之象。[3]
6.1.1.3治法 清熱瀉火,解毒散邪[3]。
6.1.1.4方藥治療 可用內(nèi)疏黃連湯[備注]內(nèi)疏黃連湯(《醫(yī)宗金鑒》):梔子、連翹、薄荷、甘草、黃苓、黃連、桔梗、大黃、當歸、白芍、術香、檳榔。合五味消毒飲[備注]五味消毒飲(《醫(yī)宗金鑒》):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減治療:內(nèi)疏黃連湯以黃連、黃芩、梔子、連翹清熱瀉火解毒;大黃通腑瀉熱,攻下逐邪;赤芍、當歸配大黃涼血止痛;檳榔、木香行氣導滯,助大黃蕩滌積熱;薄荷、桔梗疏風散邪;甘草清熱和中。諸藥合方,既能清瀉上攻之火毒,又可疏導郁結之邪氣。五味消毒飲中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莢、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均為清熱解毒消腫的藥物,合內(nèi)疏黃連湯加減化裁則清熱瀉火,解毒散邪之力甚強。[3]
6.1.2火毒內(nèi)陷 突起睛高·火毒內(nèi)陷證(sudden eyeball protrusion with pattern of firetoxin sinking inward)是指火毒內(nèi)陷,以起病急驟,眼痛明顯,淚熱如湯,目珠突出、轉(zhuǎn)動失靈,珠內(nèi)或眶內(nèi)灌膿,眼瞼、白睛紅赤壅腫癥狀加劇,頭眼疼痛劇烈,惡心嘔吐,壯熱神昏,面赤氣粗,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絳,苔黃膩,脈洪數(shù)為常見癥的突起睛高證候[4]。
6.1.2.1癥狀 起病急驟,眼痛明顯,淚熱如湯,目珠突出、轉(zhuǎn)動失靈,珠內(nèi)或眶內(nèi)灌膿,眼瞼、白睛紅赤壅腫癥狀加劇,頭眼疼痛劇烈,惡心嘔吐,壯熱神昏,面赤氣粗,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絳,苔黃膩,脈洪數(shù)[3][3]。
6.1.2.2證候分析 火毒熾盛,煎熬營血,腐蝕血肉則眼部灌膿,赤腫凝定,高突出眶,頭眼劇痛?;饸馍夏妫笟獠唤?,故面赤氣粗,惡心嘔吐?;鸲救霠I,內(nèi)陷心包,塞閉清竅則壯熱神昏。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絳,及脈數(shù)皆里熱熾盛之候。[3]
6.1.2.3治法 清營解毒,清心開竅[3]。
6.1.2.4方藥治療 清營湯[備注]清營湯(《溫病條辨》):犀角、玄參、丹參、麥冬、連翹、生地黃、黃連、金銀花、竹葉卷心。加減治療,或以清營湯送服安宮牛黃丸[備注]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牛黃、郁金、犀角、黃連、黃芩、雄黃、山梔子、朱砂、梅片、麝香、珍珠、金箔衣。治療:清營湯以犀角為主藥,合生地、丹參清營涼血;合黃連、銀花、連翹、竹葉心清熱解毒;玄參、麥冬養(yǎng)陰清熱,諸藥共呈清營解毒,泄熱護陰的作用。壯熱神昏者,宜用清營湯送服安宮牛黃丸,以取清營解毒,清心開竅之效。[3]
7文獻摘要 《銀海精微》:
突起睛高,險峻厲害之癥也,同前旋螺尖大不祥矣,皆因五臟毒風所蘊,熱極充眼者,內(nèi)屬五臟,外屬五輪,五臟之氣,毒攻五輪之瞳。初起麻木疼痛,汪汪淚出,病勢洶涌,卒暴之變莫測,非精于龍木之奧旨,不能措手。諺云∶眼不醫(yī)不瞎,正此也。茍非其人,殆有甚焉,非徒無益而反害之。治法∶揚湯止沸,莫若去薪息火,急投酒調(diào)散、酒煎散,宣退五臟之毒熱,搗蔥艾熨五輪之突起,消除疼痛,洗以白芷、細辛、當歸、蒼術、麻黃、防風、羌活,未可與點藥,宜忌口葷腥,將息避風,治法稍遲,或控膿,或突出一寸高者,至此之際,須鋒針針出惡水,疼痛方止,睛高取平耳!無尤之效也。
酒調(diào)散:當歸 甘草 赤芍藥 菊花 羌活 桑螵蛸 茺蔚子 防風 荊芥 木賊 各等分。水煎,食后加酒三盞溫服。
突起睛高,旋螺尖起,險峻利害之癥也。又有一法,與他取平之效,將鋒針針入三分,以鳳屎點針口所,以毒攻毒,或陰丹蘸點亦可。先服郁金酒調(diào)散四五貼后,可動針,此乃平之法,無光之效也。
8
神驗酒煎散——(癰疽、瘡瘍、發(fā)背)
(《普濟方》)
【配方】人參、沒藥、當歸各一兩、甘草(炙)一分,栝蔞(半生半炒)一錢。
【制法】上口父咀,以酒五升,煮至二升,凈瓷瓶貯之;或以上藥浸酒;或?qū)⑺幾冶焊?,加當歸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主治】治癰疽發(fā)背諸癤毒,定痛,順氣活血。
【用法】每服半盞;或浸酒半盞溫服,無時候,或每服五十丸,用浸藥酒吞下。
提醒您:神驗酒煎散 此酒方大全來源于網(wǎng)絡,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目錄1拼音2《張氏醫(yī)通》卷十五:酒煎散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酒煎散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得效》卷十九:酒煎散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酒煎散的用法用量3.5摘錄 4《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四 4.1方名4.2組成4.3主治4.4酒煎散的用法用量 5《銀海精微》卷下 5.1方名5.2組成5.3主治5.4酒煎散的用法用量 附:1古籍中的酒煎散 1拼音 jiǔ jiān sǎn
2《張氏醫(yī)通》卷十五:酒煎散
3《得效》卷十九:酒煎散
4《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四
5《銀海精微》卷下
古籍中的酒煎散 《類證治裁》:[卷之六]目癥論治 瀉青丸、洗肝散。天行赤熱,怕熱羞明,涕淚交流,酒煎散、大黃當歸散。暴風客熱,白仁壅起,包小烏睛,疼...
《銀海精微》:[卷上]暴露赤眼生翳 暴露赤眼生翳圖p05c20a18.bmp酒煎散漢防己防風甘草荊芥當歸赤芍藥牛蒡子干菊花上各等...
《張氏醫(yī)通》:[卷八七竅門上]目痛 而生翳。為不同耳。切不可鐮洗。亦不可用補。先宜酒煎散發(fā)散。次與大黃當歸散疏通血氣。洗以黃連、當歸、...
《張氏醫(yī)通》:[卷八七竅門上]目為物所傷 。是為利害。或雖不破。而淚多苦如柏汁者難治。急宜酒煎散去防己、牛蒡。加羌活、木賊。熨以蔥、艾。護以清...
《銀海精微》:[卷下]治小兒疳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04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酒煎干蟾丸
下一篇: 酒煎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