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解利四時溫疫,傷寒,身體壯熱,頭痛憎寒,項脊拘急,渾身疼痛,煩渴悶亂,大小便澀,嗜臥少力,全不思飲食,及諸氣疾,五勞七傷,山嵐瘴瘧,寒熱往來等疾,并皆治之。常服和順三焦,辟瘴氣,進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和順三焦,辟瘴氣,進飲食。主四時瘟疫、傷寒,身體壯熱,頭痛憎寒,項脊拘急,渾身疼痛,煩渴悶亂,大小便澀,嗜臥少力,全不思飲食;及諸氣疾,五勞七傷,山嵐瘴瘧,寒熱往來。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3片,同煎8分,不拘時候熱服。
摘錄 : 《局方》卷二(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
功能主治 : 婦人欲產(chǎn)忽然氣血暈悶,不省人事,因用力大過,脈理衰微,精神困倦,心胸痞悶,眼暈口噤,面青發(fā)直。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煎至8分,去滓,斡開口灌,連接煎,再灌,知人事。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二二九引《濟生》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氣衰,用力過猛,眩暈口噤,不知人。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一見知醫(yī)》卷一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四時傷寒,不問陰陽二證,表里不分。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日2次。
摘錄 : 《普濟方》卷一四一引《廣南濟生方》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傷風及陰陽二毒傷寒。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煎至1盞,如微覺傷風感冷及頭暈等,用臘茶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 : 《魏氏家藏方》卷一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臨產(chǎn)胃虛挾滯,困乏,脈軟澀者。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 臨產(chǎn)坐草過勞,胃虛元氣困乏,挾食滯而胸腹疼痛,無力送胎以分娩焉,黃耆補胃氣之困乏,阿膠補陰血之虛衰,白芍斂陰和血脈,木香調(diào)氣醒脾胃,神曲以消其食,麥芽以化其滯,糯米養(yǎng)脾益胃,炙草益胃緩中,稍佐生姜以溫胃氣也。為散水煎,使食滯消化,則胃氣完復(fù),而胸腹融和,安有疼痛之患?氣力自然涌出,臨產(chǎn)應(yīng)無不順之虞矣。
摘錄 :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九
制法 : 上須州土新好者,焙干,搗羅為末。
功能主治 : 男女五勞七傷,憎寒壯熱,骨節(jié)酸痛,口舌干苔,四體骨蒸,傷寒頭疼,背膊勞倦,膈胃煩壅,多睡昏沉,或時咳嗽,面無顏色,小便黃赤,婦人血風勞。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加生姜3片,烏梅、大棗各1個,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熱服,日3次。解勞倦,及不染山嵐瘴氣。時行傷寒,如傷寒壯熱頭痛,連進2-3服,稍輕調(diào)理,每日3服,并不拘時候。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二八引《衛(wèi)生家寶》
雞蘇散是一個復(fù)方藥的名稱
雞蘇散-《傷寒直格》
【出處】 《傷寒直格》 【分類】 祛暑劑-祛暑解表 【組成】 滑石(36克) 甘草(6克) 薄荷(15克) 【功用】 疏風解暑。 【主治】 暑濕證兼微惡風寒,頭痛頭脹,咳嗽不爽者。 【用法】 水煎服。用量按比例酌定。 【禁忌】 孕婦忌服。 【方解】 祛暑清熱利濕。兼解表。
編輯本段雞蘇散-《重訂嚴氏濟生方》。
【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成】雞蘇葉 黃耆(去蘆) 生地黃(洗) 阿膠(蛤粉炒) 白茅根各30克 桔梗(去蘆) 麥門冬(去心) 蒲黃(炒) 貝母(去心) 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藥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勞傷肺經(jīng),唾內(nèi)有血,咽喉不利。
編輯本段雞蘇散-《衛(wèi)生總微》卷五。
【藥物組成】雞蘇、木賊、荊芥各等分。 【處方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五。 【方劑主治】小兒風癇。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或1字,以茶清調(diào)下,不拘時候。
第一,解表散寒。紫蘇,性溫,味辛,入肺、脾經(jīng)。溫能散寒,辛能發(fā)散,常用于外感風寒。如果你因為著涼了、或者喝了很多冷飲而導(dǎo)致感冒、發(fā)燒,這個時候就可以用紫蘇了。淋雨了、著涼了,也能用紫蘇來預(yù)防感冒。麻黃、桂枝也可以解表散寒,也是解表劑的常用藥,但是它們的藥勁兒太大了,不懂中醫(yī)的人不能掌握好用量,所以,紫蘇就非常合適,又是食材,就很安全。給大家推薦一個小方子,《紫蘇蔥姜飲》,里面有紫蘇、蔥白、生姜這三種材料。它們都有解表的作用,所以加在一起力量很好。因為是食材,用量就比較隨意了。如果你惡心、嘔吐比較嚴重的,那就把生姜的量加大,因為生姜是“止嘔圣藥”;如果你鼻子不通氣,蔥白的量就可以加大一些。
第二,行氣寬中,和胃止嘔。我們的胃很特殊,它總喜歡“造反”。很多人都知道“胃氣以降為順”,它要是“造反”,胃氣就上逆了。就會打嗝、嘔吐、呃逆、噯氣、反酸、反流,如果日久,就會造成胃食管返流、食道癌等疾病。紫蘇,理氣、止嘔,是“治氣之神藥”。能讓上逆的胃氣降下去。咱們著名的《藿香正氣散》里面就有紫蘇,在臨床上,紫蘇和常常和藿香配伍使用。對于那種上吐下瀉的胃腸感冒非常有效。如果紫蘇與陳皮、砂仁等配伍,還有止妊娠嘔吐、安胎的效果?!侗静輩R言》:“紫蘇,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安胎氣,下結(jié)氣,化痰氣,乃治氣之神藥也?!?/p>
第三,解魚蟹毒。如果吃了太多的魚、蟹,引起腹痛、嘔吐時可以用紫蘇煮水喝?!督饏T要略》中記載:“治魚蟹中毒,紫蘇煮汁飲之?!睆?月開始,肥美的螃蟹就下來了。很多人都用生姜與螃蟹一起蒸,因為生姜也有解魚蟹毒的功效。但是如果在螃蟹下面墊一片紫蘇,不僅可以解了蟹毒,還能增加香氣,使螃蟹更加美味。古人的香囊里面通常是一些具有芳香氣味的中草藥,可以提醒醒脾、防蟲驅(qū)蚊、理氣解郁、預(yù)防疾病等。想要什么功效,就放什么藥材。其中就有紫蘇,還有丁香、薄荷、藿香、木香、蒼術(shù)、陳皮、肉桂、辛夷、川芎、白芷、薰衣草、玫瑰等等。另外,紫蘇還可以用來制作香水,一些很高端的品牌都用紫蘇提取物做作為原料。
紫蘇在美食中也是很有地位的,除了佐以河鮮、海鮮以外,還能做成各種零食,比如紫蘇楊梅、紫蘇桃子姜等。紫蘇還能炒菜,與雞蛋、黃瓜等各種食物搭配,其中紫蘇炒黃瓜是湖南家喻戶曉的一道菜。紫蘇和肉也是最佳搭檔,紫蘇卷烤肉、紫蘇鴨、紫蘇拌雞絲、紫蘇炒田螺等等。還有做成紫蘇天婦羅、紫蘇梅酒等。
另外,有一種蘇子(紫蘇的種子)的美味吃法。吃燒烤的時候,往蘸料里撒入蘇子拌勻,烤好的肉串蘸上加了蘇子的蘸料別有一番風味,肉香里充斥著獨特的香氣,還有蘇子在口中炸裂的感覺,像跳跳糖,使人上癮。
再告訴你們一個宋代最流行的解暑飲料——紫蘇飲,其地位相當于現(xiàn)代的奶茶。據(jù)《廣群芳譜》里記載,宋仁宗曾經(jīng)命翰林院評定湯飲的高下,紫蘇飲被評為第一,可見宋時的流行程度。進入夏季后,濕氣漸重,我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頭暈、腦脹等癥狀,這時候可以用紫蘇葉泡茶喝,既可以解暑,又可以祛除體內(nèi)的濕氣。紫蘇飲有著“未妨無暑藥,熟水紫蘇香”一說,講的是,只要有紫蘇飲,就不怕夏天沒有解暑的藥。其實就是紫蘇、陳皮、生姜一起煮水,再根據(jù)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這個從宋代就開始流行的紫蘇飲就做成了。
紫蘇全身都是寶,紫蘇葉的功效大家都已經(jīng)知道了。還有紫蘇??梢孕袣夂臀?、化痰散寒;蘇子(紫蘇的種子)可以降氣化痰、平喘潤腸。說了這么多,大家都知道紫蘇很好,但是也不能吃太多,適可而止,適量就好,身有熱證的人就更不能多吃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38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來蘇丹
下一篇: 來蘇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