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川芎1兩,藁本1兩,楝花1兩,丁香2兩,英粉半升。
制法 : 上同為細末。
功能主治 : 止汗,固陽氣,御風寒霧濕,止痱子風疹瘙癢。主
用法用量 : 原書謂:校定英粉不知何物,疑糯米粉也。
摘錄 : 《雞峰》卷四
目錄1拼音2《*辭典》:蚌粉 2.1出處2.2拼音名2.3蚌粉的別名2.4來源2.5化學成份2.6蚌粉的藥理作用2.7性味2.8歸經(jīng)2.9功能主治2.10蚌粉的用法用量2.11附方2.12蚌粉的臨床應用2.13摘錄 附:1用到中藥蚌粉的方劑2用到中藥蚌粉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蚌粉 1拼音 bàng fěn
2《*辭典》:蚌粉
鍶的作用與鈣相類似,但較弱而毒性也較低。以往認為其有毒性,可能與其中含有鋇所致,鍶很少吸收(主要在胃中吸收),血中之鍶排泄也很快,如同時注入鈣可促其排出,進入體內(nèi)主要貯藏于骨胳中,能抑制骨的鈣化。只有放射性鍶有臨床用途。
②《綱目》:"咸,寒,無毒。"
①《本草匯言》:"入手太陰、足陽明經(jīng)。"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胃三經(jīng)。"
①《本草拾遺》:"爛殼為粉,飲下,主反胃,心胸間痰飲。"
②《日華子本草》:"治疳,止痢并嘔逆;癰腫醋調(diào)敷。"
③《綱目》:"解熱燥濕,化痰消積。止白濁,帶下,痢疾,除濕腫,水嗽,明目,撩陰瘡、濕瘡、疿癢。"
④《醫(yī)林纂要》:"治頑痰,止咳嗽,清心保肺。"
②治積聚涎塊,結于心腹之間,致令心腹刺痛,日久不愈,或干嘔減食:蚌粉一兩,巴豆七粒(去殼及膜)。上二味同炒令赤.去巴豆不用,只以醋丸其粉,如梧子大。丈夫臍腹痛,炒茴香酒吞下二十丸;婦人血氣,炒姜酒下;敗血沖心,童便和當歸酒服;常服姜酒下。(《世醫(yī)得效方》炒粉丸)
③治癰疽赤色腫有尖頭者:醋和蚌蛤灰涂,干者易之。(《千金方》)
④治諸瘡疽:川烏、蚌粉、草烏、海金砂、赤小豆、天南星各等分。上為末,用生地黃汁調(diào),涂患處。(《普濟方》消腫毒方)
⑤治腳指濕爛:蚌蛤粉干搽之。(《壽域神方》)
用到中藥蚌粉的方劑 雀盲散 普濟方》卷八十三)。處方:雄豬肝1葉(竹刀披開)蚌粉9克(如無,以夜明砂代)功能主治:治夜盲。用法用...
粉黛散 拼音:fěndàisǎn別名:黛蛤散處方:青黛、蚌粉。制法:用新瓦將蚌粉炒令通紅,拌青黛少許。功能主...
水金丹 兩,與輕粉1兩合和同研一時辰許,別頓一處;先用真蚌粉10斤,于一片新瓦上,實填瓦口令平,次用銀盂子1...
五根湯 組成:桃、柳、楝、桑、槐(用根,銼枝亦得)。功效:辟邪。用法用量:加豉為湯浴,仍以光粉、蚌粉撲身。...
楝花粉敷方 處方:苦楝花不拘多少(焙干)。制法:上為細末,入蚌粉、滑石末各少許,研勻。功能主治:痱子瘙癢。用法用...
更多用到中藥蚌粉的方劑
用到中藥蚌粉的中成藥 珍菊降壓片 片,一日3次或遵醫(yī)囑。貯藏:密封。注:珍珠層粉為蚌科動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
珍合靈片 次3~4片,一日3次。貯藏:密封。注:珍珠層:為蚌科動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
五味子丸 子大?!夺t(yī)方大成》卷七方之五味子丸:組成:阿膠(蚌粉炒)1兩,熟地黃(洗)1兩,白茯苓(去皮)半兩,...
沉香散 《傳信適用方》卷一:組成:好沉香半兩,阿膠半兩(蚌粉炒成珠),結實人參1兩,桑白皮(揀)1兩(微炒)...
十寶丹 拼音:shíbǎodān英文:TenTreasurePill概述:十寶丹為方名,同名方約14首?!?..
更多用到中藥蚌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蚌粉 《本草綱目》:[介部第四十六卷介之二]蚌 。其肉可食,其殼可為粉。湖沔人皆印成錠市之,謂之蚌粉,亦曰蛤粉。古人謂之蜃灰,以飾墻壁,墓壙,如今用...
《普濟方》:[卷二十脾臟門]脾痛 成)治脾疼不可忍。及療冷氣疼。陳茱萸(二兩)胡椒蚌粉(炒赤色各一兩)上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本草綱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藥]癰、疽 和涂;石癰,貼之,一夜愈。)蛇頭灰(醋調(diào)。)蛇角蚌粉鯽魚〔禽獸〕白鵝膏雁肪天鵝油鴇肪(并涂。)鵜鶘油...
《世醫(yī)得效方》:[卷第五大方脈雜醫(yī)科]咳嗽 澄清飲治諸證痰嗽,服他藥不效者。南星蚌粉知母貝母半夏白礬上各等分,銼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姜五片...
《普濟方》:[卷八十三眼目門]雀目
目錄1拼音2《*辭典》:棗葉 2.1出處2.2拼音名2.3來源2.4原形態(tài)2.5化學成份2.6性味2.7功能主治2.8棗葉的用法用量2.9附方2.10摘錄 附:1用到中藥棗葉的方劑2用到中藥棗葉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棗葉 1拼音 zǎo yè
2《*辭典》:棗葉
同屬植物Ziziphus vulgaris葉中含有能使味蕾在短暫時間內(nèi)完全麻醉的成分,干葉存放2年后這種成分的效力不減,但葉對畜類無毒。
②《綱目》:"甘,溫,微毒。"
①《別錄》:"揩熱疿瘡。"
②《日華子本草》:"治小兒壯熱,煎湯浴。和葛粉褒疿子佳及治熱瘤。"
③《本草求原》:"洗疳、痔、療、爛腳、結毒。枝熬膏消毒。"
②治反胃嘔噦不止:干棗葉一兩,藿香五錢,丁香二(一)分。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小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即去生姜,不計時候,和滓熱服。(《圣惠方》)
用到中藥棗葉的方劑 棗葉散 zǎoyèsǎn《普濟方》卷三○八:方名:棗葉散組成:棗葉、柏葉(各5月5日采,陰干)、生鐵衣、晚蠶...
棗葉湯 ǎoyètāng《普濟方》卷三六九:方名:棗葉湯組成:棗葉1兩(去細,焙干),黃芩1兩,柴胡(去苗)...
棗葉飲子 oyèyǐnzǐ《圣惠》卷八十四:方名:棗葉飲子組成:棗葉1握(切),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1握...
龍腦粉 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痱瘡癢痛。用法用量:先用棗葉湯洗,后用綿揾撲之。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八...
二仙掃痱湯 拼音:èrxiānsǎofèitāng處方:棗葉1升,好滑石末2兩。功能主治:伏熱遍身痱癢。用法用量...
更多用到中藥棗葉的方劑
用到中藥棗葉的中成藥 四神丸 補骨脂12g、五味子6g、吳茱萸6g。用法:加紅棗50枚,生姜120克。生姜、大棗先煎,其余藥物共...
艾葉飲 淋瀝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姜1棗大(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熱服,空心、日午、晚...
不換金正氣散 泡)1錢,陳皮(去白)1錢,半夏(制)1錢,藿香葉(凈)1錢,甘草(炙)1錢,草果5分。功能主治:...
稚兒靈沖劑 g牡蠣(煅)150g陳皮45g遠志(制)45g大棗300g制法:以上二十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安榮養(yǎng)胎湯 氣血兩虛,六脈微弱,不時下血者。用法用量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如血熱甚者,加生地、青藁、丹皮之屬...
更多用到中藥棗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棗葉 《幼幼新書》:[卷第十四]時氣第三 小盞,入生姜二片,煎至五分,去滓溫服。張渙又方棗葉湯棗葉(一兩,切細,焙干)黃芩柴胡(去苗)人參(去...
《證治準繩·瘍醫(yī)》:[卷之五]熱瘡痱子 豆粉(四兩,微炒)上研勻,以綿擦撲之。一方,有棗葉一兩。楝花粉敷方治痱子,瘙癢。上用苦楝花不拘多少...
《普濟方》:[卷三百八諸蟲獸傷門]蜘蛛蜈蚣咬 上等分為末和勻。蜜調(diào)涂咬處。頻易甚效。棗葉散治蜘蛛作瘡。棗葉柏葉(各五月五日采陰干)生鐵衣晚蠶砂上...
《普濟方》:[卷二百七十四諸瘡腫門]痱瘡 撲之?;鄯街蜗脑吗蚴?。滑石(研)綠豆粉(研)棗葉(干者為末各一兩)上合研為細末。遍敷之。治熱痱瘡...
《素問識》:[卷六]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39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楝皮汁
下一篇: 楝花粉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