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 : 上搗,羅為末。
功能主治 : 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視物不明,常見黑花,當風多淚,怕日羞明,堆眵赤腫,隱澀難開,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眩赤爛,及婦人血風眼,及時行暴赤腫眼,眼胞紫黑,應有眼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 每服二錢半,臨臥用冷酒調下,如嬰兒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摘錄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制法 : 上藥搗羅為末。
功能主治 : 疏風瀉火,退翳明目。治風熱上攻,眼目昏暗,視物不明,常見黑花,當風多淚,怕日羞明,眵多赤腫,隱澀難開,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爛,及婦人血風眼,時行暴赤腫眼,眼胞紫黑者。
用法用量 : 每服7.5克,臨臥時用冷酒調下。如嬰兒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摘錄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小兒風毒患眼。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水煎服。
摘錄 : 《幼科釋謎》卷六
功能主治 : 頭風引邪,不能四散,攻入于目,目有障膜,形如垂簾者。
用法用量 : 水煎,炮時服。夏月,加黃連。
摘錄 : 《異授眼科》
處方 : 大黃(炮)1兩,川芎1兩,菊花(去枝)1兩,牛蒡子(炒)1兩,細辛(去苗)1兩,防風(去苗)1兩,山梔(去皮)1兩,白蒺藜(炒,去刺)1兩,黃芩(去蘆)1兩,甘草(炙)1兩,玄參(去蘆)1兩,蔓荊子(去白皮)1兩,荊芥(去梗)1兩,木賊(去根節(jié))1兩,蒼術(米泔浸1宿,炒控)2兩,草決明1兩半。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視物不明,常見黑花,當風多淚,怕日羞明,堆眵赤腫,隱澀難開,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爛;及婦人血風眼,及時行暴赤腫眼,眼胞紫黑。應有眼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 明目流氣飲(《袖珍》卷三)。
摘錄 : 《局方》卷七(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功能主治 : 螻蛄串。
用法用量 : 水2鐘,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不拘時候服。
摘錄 : 《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功能主治 : 心腹刺痛,皆因心事憂郁,不得舒暢,而作痛如刺。
用法用量 : 水煎,溫服。
摘錄 : 《玉案》卷四
功能主治 : 虛而結癰。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玉案》卷六
功能主治 : 痘瘡。
摘錄 : 《慈幼新書》卷六
半夏(湯洗七次)600克 陳皮(去白)1千克 厚樸(去粗皮,姜汁炒) 青皮(去白) 甘草(爁) 香附(炒去毛) 紫蘇葉各500克 人參 赤茯苓(去黑皮) 木瓜 石菖蒲 白術 白芷 麥門冬各120克 草果 仁 肉桂(去粗皮,不見火) 蓬莪術(煨;切) 大腹皮 丁香皮 檳榔 木香(不見火) 藿香葉各180克 木通(去節(jié))240克
方脈流氣飲
【來源】《外科發(fā)揮》卷五。
【組成】紫蘇青皮(去白)當歸(酒拌)芍藥(炒)烏藥茯苓桔梗(炒)半夏(姜制)川芎黃耆(炙)枳實(麩炒)防風陳皮(去白)甘草(炙)各3克木香大腹皮檳榔枳殼(麩炒)各1.5克
【用法】上作一劑。用水400毫升,加姜3片、棗1枚,煎320毫升,空腹時服。
【主治】瘰疬流注,及郁結聚結腫塊,或走注疼痛,或心胸痞悶,咽塞不利,脅腹膨脹,嘔吐不食,上氣喘急,咳嗽痰盛,面目或四肢浮腫,大小便秘。
提醒您:方脈流氣飲 此中草藥名方來源于網絡,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流氣飲子
【來源】《全生指迷方》卷三。
【組成】紫蘇葉青皮當歸(洗)芍藥烏藥茯苓桔梗半夏(湯洗七遍,焙干,為末,姜汁和,陰干)黃耆枳實(麩炒,去瓤)防風各15克甘草(炙)橘皮(洗)各23克木香7.5克連皮大腹(銼,姜汁浸一宿,焙)30克川芎23克
【用法】上藥為散。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1個,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
【功用】理氣和血,化濕暢中。
【主治】肝郁氣滯,血虛氣弱,濕濁內阻,致發(fā)眩暈,脘腹痞滿,嘔惡氣逆者。
提醒您:流氣飲子 此中草藥名方來源于網絡,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半小時左右
方藥組成
由當歸、川穹、芍藥、肉桂、人參、紫蘇、桔梗、白芷、黃芪、木香、烏藥、厚樸、枳殼、檳榔、防風、甘草16味藥組成。[2]功效主治
乳腺癌早期。氣滯肝郁,氣虛血虧者。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1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39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流氣散
下一篇: 流氣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