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胡連3克 炒川椒10粒 白雷丸9克 烏梅肉2個 生川柏2.4克 尖檳榔2枚(磨汁沖)
功能主治 : 清肝安蛔。治肝火犯胃,饑不欲食,食則吐蛔,甚則蛔暖不安,脘痛煩躁,昏亂欲死。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重訂通俗傷寒論》
您好,孩子有蛔蟲,應(yīng)該吃驅(qū)蟲藥治療,如中美史克腸蟲清-阿苯達(dá)唑。
指導(dǎo)意見:烏梅也有殺蟲的作用,烏梅丸、理中安蛔湯、連梅安蛔湯都是以烏梅為君藥,進(jìn)行驅(qū)除蛔蟲治療的,但是很少單獨使用來驅(qū)蛔
理中安蛔湯--《傷寒全生集》卷四
【處方】人參中、白術(shù)中、干姜上、茯苓中、烏梅3個,花椒。
【制法】加生姜,水煎服。如合丸藥,用烏梅浸爛蒸熟,搗如泥,入前末藥再搗如泥。
【功能主治】溫扶脾土,去蟲。主治蛔厥,手足冷而吐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準(zhǔn)繩·傷寒》引作「理中安蛔散」。本方煉蜜為丸,名「理中安蛔丸」(見《醫(yī)方集解》)?!痘卮骸繁痉接昧浚喝藚⑵叻?,白術(shù)、茯苓等各一錢,烏梅一個,花椒一分,干姜五分。手足冷,加附子;有嘔,加陳皮。半夏;吐蛔未止,加黃連、苦楝根皮、細(xì)辛。
【各家論述】1.《傷寒全生集》:治蛔不可用甘草甜物,蓋蛔得甘則動于上,得酸則靜,見苦則安,得辛辣則頭伏于下也。2.《成方便讀》:夫腹痛一證,固有寒熱虛實之不同,其為蟲積者尤多,以其飲食不節(jié),生冷過度,脾胃陽氣薄弱,不能運化精微,醞釀而成蟲積矣。自有病證可征,急用理中,溫理中臟,復(fù)其健運之職,而杜其生蟲之源,加入川椒、烏梅大辛大酸之品以殺之。用蜜丸者,使之易入蟲口,以緩椒、梅之急耳。
【摘錄】《傷寒全生集》卷四
烏梅
別名~梅實、熏梅、桔梅肉、梅、春梅
歸肝;脾;肺;腎;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斂肺止咳;澀腸止瀉;止血;生津;安蛔
主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鉤蟲病
禁忌有實邪者忌服,胃酸過多者慎服。
味酸;性平
內(nèi)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調(diào)敷。
~烏梅丸(《傷寒論》),溫臟安蛔,主治蛔厥證,心煩嘔吐,時發(fā)時止,食入吐蛔,手足厥冷,腹痛,久痢,久瀉等證。
~理中安蛔湯(《萬病回春》),溫中安蛔,治中陽不振,脾胃虛寒,便溏尿清,腹痛腸鳴,四肢不溫,舌苔薄白,脈虛緩,蛔蟲從口中吐出,或由大便排出。
~一服散(《世醫(yī)得效方》),斂肺化痰止咳,主治肺虛久咳。
~玉泉丸(《沈氏尊生書》),益氣養(yǎng)陰,生津止渴,主治虛熱煩咳,多飲,多尿,煩躁失眠等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57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連梅丸
下一篇: 連梅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