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化痰散結(jié),活血解毒。治痰瘀壅阻而成之乳癰,乳內(nèi)結(jié)核。
用法用量 : 上藥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 : 《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功能主治 : 目中惡翳與大眥隱澀小眥緊,久視昏花,近風(fēng)有淚。
用法用量 : 食后服。
摘錄 : 《銀海精微》卷下
處方 : 青皮、瓜蔞仁、桃仁、橘葉、川芎、連翹、甘草節(jié)、皂角針各等分。
功能主治 : 乳癰、乳內(nèi)結(jié)核及瘰疬。
用法用量 : 連翹橘葉湯(《瘍科選粹》卷四)、連翹飲(《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已破者,加參、耆、當(dāng)歸;未破者,加柴胡。
摘錄 : 《玉機微義》卷十五
目錄1拼音2《全國中草藥匯編》:密陀僧 2.1拼音名2.2密陀僧的別名2.3來源2.4性狀2.5炮制2.6性味2.7功能主治2.8密陀僧的用法用量2.9摘錄 3《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密陀僧 3.1出處3.2拼音名3.3英文名3.4密陀僧的別名3.5來源3.6原形態(tài)3.7生境分布3.8性狀3.9化學(xué)成份3.10密陀僧的藥理作用3.11鑒別3.12炮制3.13性味3.14歸經(jīng)3.15功能主治3.16密陀僧的用法用量3.17注意3.18附方3.19各家論述3.20摘錄 附:1用到中藥密陀僧的方劑2用到中藥密陀僧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密陀僧 1拼音 mì tuó sēng
2《全國中草藥匯編》:密陀僧
3《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密陀僧
1.《本草圖經(jīng)》:密陀僧《本經(jīng)》不載所出州土,注云出波斯國。今嶺南、閩中銀銅冶處亦有之,是銀鉛腳。其初采礦時,銀銅相雜,先以鉛同煎煉,銀隨鉛出。又采山木葉燒灰,開地作爐,填灰其中,謂之灰池,置銀鉛于灰上,更加大火煅,鉛滲灰下,銀住灰上,罷火,候冷出銀,其灰池感鉛銀氣,置之積久成此物。今之用者,往往是此。
2.《本草別說》:今考市中所貨密陀僧,乃是用小瓷瓶實鉛丹煅成者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lena
資源分布:中國方鉛礦產(chǎn)地很多,其中以甘肅廠壩、青海錫鐵山、湖南水口山、廣東凡口、云南金頂?shù)鹊刈钪?/p>
(2)加熱到300450℃時,氧化為紅色的四氧化三鉛,溫度再高,又得氧化鉛。
(3)取本品粉末約0.5g,加入10ml稀硝酸,即成為乳黃色液體,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①取濾液1ml,加碘化鉀試液1滴,即生成黃色沉淀,遇熱溶解,冷后析出黃色結(jié)晶。(檢查鉛鹽)②取濾液3ml,加鉻酸鉀試液2ml,即生成黃色沉淀。此沉淀溶解于2mol/L氫氧化鈉試液,不溶解于2mol/L氫氧化銨液或2mol/L稀硝酸試液。(檢查鉛鹽)
2.《日華子本草》:鎮(zhèn)心,補五臟;治驚癇、嗽、嘔及吐痰等。
3.《本草別說》:通治口瘡最驗。
4.《綱目》:療反胃,消渴,瘧疾,下痢。止血,殺蟲,消積。治諸瘡,消腫毒,除胡臭。
5.《本草正》:治汗斑,收陰汗、腳氣。
6.《本經(jīng)逢原》:水磨服,解砒霜、硫黃毒。
7.《綱目》:密陀僧,感鉛銀之氣,其性重墜下沉,直走下焦,故能墜痰止吐,消積,定驚癇,治瘧?。恢瓜?,療瘡腫。洪邁《夷堅志》云:驚氣入心絡(luò),瘖不能言語者,用密陀僧末一匕,茶調(diào)服。昔有人伐薪,為狼所逐,而得是疾,或授此方而愈。又一軍校采藤,逢惡蛇病此,亦用此而愈。此乃驚則氣亂,密陀僧之重以去怯而平肝也。其功方與鉛丹同,故膏藥中以代鉛丹云。
8.《本草經(jīng)疏》:密陀僧感銀銅之氣而結(jié),故其味咸辛氣平,有小毒。久痢、五痔,大腸濕熱積滯也,辛主散結(jié)滯,咸主潤下除熱,大腸清寧,則久痢五痔自瘳矣。體重能消磨堅積,味咸能入血涼血,故又主金瘡及滅面上瘢GAN也。
用到中藥密陀僧的方劑 薄膚膏 拼音:báofūgāo處方:密陀僧末620克白及末180克輕粉125克枯礬30克凡土林1.87千克...
密陀僧敷散 uósēngfūsǎn《圣惠》卷六十八:方名:密陀僧敷散組成:密陀僧12兩,黃丹1斤(炒令紫色),...
密陀僧復(fù)方 ēngfùfāng《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簡編》:方名:密陀僧復(fù)方組成:雄黃31g,硫黃31g,密陀僧31g...
密陀僧膏 uósēnggāo《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簡編》:方名:密陀僧膏組成:密陀僧31g,硫黃15g,斑蝥35個...
疔毒諸瘡膏 油8兩,豬油4兩,人筋(洗凈)2錢,頭發(fā)2錢,密陀僧(研細)4兩,松香(凈末)4兩。制法:熬蘇油、...
更多用到中藥密陀僧的方劑
用到中藥密陀僧的中成藥 蜈蚣追風(fēng)膏 5g冰片32g當(dāng)歸35g豬牙皂25g防風(fēng)20g密陀僧15g五倍子35g沒藥25g生草烏20g薄荷油...
杜記獨角膏 B341298處方:獨角蓮全蝎巴豆霜蜈蚣密陀僧黃邊當(dāng)歸五倍子大黃三棱厚樸生川烏香附白芷豬牙皂...
化毒散 毒散:組成:白礬灰(研)1兩,鉛丹(研)1兩,密陀僧(研)1兩,木鱉子仁1兩。主治:《圣濟總錄》卷...
止血散 》卷七之止血散:組成:狗頭骨灰1兩,黃丹1兩,密陀僧1兩,血竭1兩,石灰2升(生地黃、青蒿2汁和作...
青黛散 黛散:方名:青黛散組成:青黛1分,干藕節(jié)1兩,密陀僧半兩,漢羅(乃旱螺)1分。主治:《衛(wèi)生總微》卷...
更多用到中藥密陀僧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密陀僧 《本草綱目》:[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密陀僧 出最良,而罕有貨者。外國者,未嘗見之。時珍曰∶密陀僧原取銀冶者,今既難得,乃取煎銷銀鋪爐底用之。造...
《普濟方》:[卷一百五十六身體門]腋臭(附論) 香(研各半兩)本(去十丸。療腋臭方。好砂好白礬密陀僧(各三兩)酢酪(三兩干者)胡粉鉛錫生銅屑〔各三...
《普濟方》:[卷二百七十五諸瘡腫門]一切惡瘡 黃連黃柏黃芩郁金大黃梔子白芥子烏魚骨地龍白僵蠶密陀僧白芨(江箔紙連翹飲(出危氏方)治諸惡瘡紅赤。痛...
《證治準(zhǔn)繩·瘍醫(yī)》:[卷之四下部(十四)]陰瘡 治。外以蔥白、黑豆汁渫洗,拭干,以黃連、木香、密陀僧、干胭脂之類,細末搽之。如內(nèi)潰膿不出,以追膿散...
《普濟方》:[卷三百一下部瘡門]下陰疳蝕
普濟消毒飲子--《東垣試效方》卷九
【別名】普濟消毒飲(《景岳全書》卷五十七)。
【處方】黃芩、黃連各15克,橘紅(去白)、玄參、生甘草各6克,連翹、黍粘子、板藍根、勃各3克,白僵蠶(炒)2.1克,升麻2.1克,柴胡6克,桔梗6克(一方有人參9克)。
【制法】上藥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疏風(fēng)散邪。治風(fēng)熱疫毒上攻,致患大頭瘟,惡寒發(fā)熱,頭面紅腫焮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干口燥,舌紅苔白或兼黃,脈浮數(shù)有力?,F(xiàn)用于急性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頜下腺炎、頭面部蜂窩組織炎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熱,時時服之。食后如大便硬,加酒煨大黃3~6克以利之;腫勢甚者,宜砭刺之。
【備注】方中重用黃連、黃芩清泄上焦熱毒為君藥;牛蒡子、連翹、薄荷、僵蠶疏散上焦風(fēng)熱為臣藥;玄參、馬勃、板藍根、桔梗、甘草清利咽喉,并增強清熱解毒作用,陳皮理氣而疏通壅滯,使氣血流通而有利于腫毒消散,共為佐藥;升麻、柴胡升陽散火,疏散風(fēng)熱,使郁熱疫毒之邪宣散透發(fā),并協(xié)助諸藥上達頭面,共為使藥。諸藥合用,使疫毒得以清解,風(fēng)熱得以疏散。
【摘錄】《東垣試效方》卷九
白色條狀似海棉的中藥應(yīng)該是通草。
通草,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Tetrapanax papyrifer(Hook.)K.Koch的干燥莖髓。秋季割取莖,截成段,趁鮮取出髓部,理直,曬干。
主治:用于濕熱淋證,水腫尿少,乳汁不下。
功能:有清熱利尿,通氣下乳的功效。
生理特性:
品呈圓柱形,長20~1000px,直徑1~62.5px。表面白色或淡黃色,有淺縱溝紋。體輕,質(zhì)松軟,稍有彈性,易折斷,斷面平坦,顯銀白色光澤,中部有直徑0.3~12.5px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縱剖面呈梯狀排列,實心者少見。氣微,味淡。
相關(guān)論述: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guān)節(jié),令人不忘,去惡蟲。
2、《別錄》:療脾疸,常欲眠,心煩噦,出音聲,治耳聾,散癰腫諸結(jié)不消,及金瘡惡瘡,鼠折, 鼻息肉,墮胎,去三蟲。
3、《本草綱目》:通草燒研酒服,治洗頭風(fēng)。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58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連翹飲
下一篇: 連翹黃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