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地黃、麥冬、元參、丹參,葛根、知母,枳殼、黃連,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劑。本方滋陰清熱、生津止渴。適用于2型糖尿病陰虛化熱型。
2、黃精、牡丹皮,赤芍,皂刺、秦艽、川斷、牛膝、狗脊,青黛,蜈蚣一條,共研末混勻,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本方具有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作用。適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jīng)病變。
3、太子參,川芎,麥冬、五味子、蘇梗、澤瀉,黃連、香附、香櫞、厚樸,每日一劑,水煎服。本方具有益氣養(yǎng)陰、益氣活血的作用。適用于糖尿病性心臟病。
4、紅參、天冬、牛膝,山茱萸、桃仁、紅花、枳實、菊花、枸杞、補骨脂。水煎服,每日一劑。本方具有益氣養(yǎng)陰、補腎活血的作用,適用于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患者吃什么好?
首先,糖尿病應多吃低糖、低熱量食品,患者應制定合理的食譜,飲食在消渴病患者的調(diào)護中占首要地位,加強玉米 山藥 苦瓜 豆類,鱔魚 芋此類用量食用。
糖尿病患者飲食主要以低鹽、低脂、低糖飲食為主,對肥甘厚味、面食及過咸食物要嚴格節(jié)制,辛辣刺激食品亦應盡量避免食用。糖尿病應多吃低糖、低熱量食品,如黃瓜、大白菜、豆芽、菠菜、瓜類、韭菜、青椒、萵筍、茄子、菜花、菇類等;谷雜糧、薯類,如黑米、糙米、蕎麥、藜麥、紅豆、綠豆、黑豆、土豆、蓮藕等。雜糧比白米飯要營養(yǎng)得多,還能幫助控制血糖和血脂,但不能大量食用。
其次,根據(jù)患者體重、活動量,確定患者飲食總量,合理分配脂肪、淀粉、蛋白質(zhì)比例,同時注意進食規(guī)律,保證定時定量,且宜少量多餐,或依精血流注屬性吃用。
此外,應戒煙酒、濃茶及咖啡等。
一。中成藥療法
玉泉丸:每次60粒,每日2 3次。適用于消渴病肺胃腎陰虧之口渴、乏力癥者。
消渴丸:每次服5 8粒,每日3次。用于消渴病氣陰兩虛之三多、消瘦乏力者。
知柏地黃丸:每日2次。用于消渴病腎陰不足陰虛火旺者。或陽虛用金匱腎氣丸。
石斛夜光丸:每日3次。用于消渴病肝腎兩虧,陰虛火旺,內(nèi)障目暗,視物昏花。
二,單驗方
1.黃連、瓜蔞根各250g,鮮地黃汁為丸如梧子大,每次以牛乳送服50丸,每日2次。治肺胃燥熱的消渴證。
2.山藥、天花粉各250g,略炒香,研細和勻,分30包,每次1包,開水調(diào)服。治脾胃氣虛的消渴證。
3.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淮山藥30克
制用法:先將西瓜子和水搗爛,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山作粥,食用。適應癥:糖尿病肺熱津傷證。
4.蠶繭殼10只,山藥30g,玉米須30g、知母、地骨皮各15g,水煎服,每日1劑,可長服。治脾胃氣虛的消渴證。
5.生地、枸杞子各15克,天冬、金櫻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2克,山萸肉、芡實各15克,山藥30克。水煎服,用于糖尿病腎陰虧虛證。
三,食療方
1.豬胰(雞、鴨胰均可)7具,切碎煮熟,加蜂蜜500g,文火熬膏,每服15g,每日服3次。治陰陽兩虛證。
2..鮮胎盤、狗肉、羊肉、鹿肉、牛肉酌量加佐料烹飪食之。治陰陽兩虛之消渴證。
宜整體隨證施法。
本文為文化知識共享。
如使用不當,概不負責,并保留有關法律權益。
1、黃芪: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中藥黃芪對糖尿病患者具有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和降低血糖的作用。中藥黃芪可通過增加糖原合成酶活性、胰島素受體底物活性、蛋白激酶B和蛋白激酶C活性,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而發(fā)揮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的作用。
2、 人參:人參可促進實驗動物血糖降低,并可降低糖尿性血脂升高及無力癥狀。臨床報道人參浸膏對早期輕癥糖尿病有治療效果,使尿糖減少,血糖降低,停藥后療效仍可持續(xù)2周以上。對輕癥糖尿病人參可與生地合用;對中、重癥糖尿病宜與胰島素合用,因二者有協(xié)同降血糖的作用。人參日用量3~9g。
3、枸杞子:枸杞能補腎養(yǎng)肝,治肝腎陰虛、消渴等。枸杞子提取物可促進實驗動物糖尿病血糖持久下降,對糖尿性血脂升高、視力不佳有改善作用。每日用枸杞子、五味子、黃精、元參各煎汁當茶飲,可改善消渴癥狀。
4、丹參:有活血、行血、涼血、養(yǎng)血的作用,可以化瘀、通絡。丹參煎劑可明顯降低實驗動物的血糖,作用可持續(xù)5小時之久,且可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丹參、花粉、葛根,黃芪,五味子,忍冬藤、玄參各,治療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5、生地黃:有滋陰清熱的作用。按每公斤體重2g計算,喂服實驗動物,可使血糖明顯下降,也可抑制和預防腎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可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壓病情。臨床應用于糖尿病時,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6、海帶:含有藻膠、氨基酸、核黃素、維生素C、鉀、碘、鈣等。海帶中有一種名為褐藻酸鈉的成分,該成分可以使糖尿病病人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空腹血糖下降,糖的耐受量得以改善,達到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治療要求。
7、玉米須:玉米須發(fā)酵劑對實驗動物糖尿病有明顯降血糖作用,且對糖尿性高血壓、腎病有改善作用。臨床用玉米須,黃芪,白術與豬胰1具燉,做1日食療之用。
8、知母:知母水提取物能降低實驗動物血糖,對藥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明顯。用知母、天花粉、麥冬各,黃連組方煎服,可改善糖尿病上消(如口渴、多飲等)癥狀。
9、赤芍:是清熱、涼血、散瘀的佳品?,F(xiàn)代藥理學證明它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
10、當歸:本品可補血活血、潤腸通便,具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鎮(zhèn)靜、鎮(zhèn)痛和消炎的作用。
11、葛根:本品可發(fā)表解肌、升陽透疹、解熱生津,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
此外,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藥還有黃連、山藥、玉竹、麥芽、茯苓、菟絲子、石膏、烏梅、蒼術、白術、玄參、仙鶴草、地骨皮、蒼耳子、澤瀉、桔梗、黃精、冬桑葉、仙靈脾等。
【處方】 人參30g 山藥120g 生石膏300g 知母100g 黃芪120g 天花粉150g 茯苓120g 麥冬120g 生地黃150g 地骨皮150g 玉米須150g 山茱萸60g 甘草60g
【制法】 以上十三味,人參、山藥和石膏75g粉碎成細粉,剩余石膏及其余知母等十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90℃)的稠膏,與上述細粉混勻,干燥,粉碎,制粒,裝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nèi)容物為淺棕色小顆粒;氣清香,味微甜。
【功能與主治】 益氣,養(yǎng)陰,生津。用于糖尿病屬氣陰兩虛者。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4~6粒,一日3次。
不過我覺得你還是去醫(yī)院根據(jù)老中醫(yī)給你的方子抓藥,因為不同患者的血糖不同,血糖高多少,下藥輕重都會調(diào)整,如果你在網(wǎng)上看來的是給血糖比較高的服用的,而你吃了很有可能會得低血糖,隨時有生命危險呢,如果你覺得以上這些方法比較麻煩還可以去找一些中藥制劑調(diào)理身體,也是有一樣的效果的,我大伯就是吃洗胰清糖素來控制血糖和并發(fā)癥的,原來差點要截肢,現(xiàn)在血糖控制的不錯,腎功能也恢復的挺好的,都能散步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80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從瘀論治糖尿病
下一篇: 驗方治糖尿病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