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 : 治小兒夏月外感寒邪,迫使熱氣內入腸胃,下痢赤白,狀如魚腦,壯熱頭痛,手足煩。
用法用量 : 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百日至二百日小兒,一服40毫升,二百余日至一歲小兒,一服50毫升。
摘錄 :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功能主治 : 陽乘陰,崩中下血,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
用法用量 : 上用水4盞,煎取1盞半,去滓,加炒阿膠末5錢匕,滓再煎,空心溫溫分3服。腹痛,加梔子3錢。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二○八引《簡易方》
制法 :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傷寒后下痢膿血。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制法 :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大熱痢兼渴。
用法用量 : 1歲兒每服1錢,水7分1盞,煎至4分,去滓,分溫2服,空心、午后各1次。
摘錄 : 《普濟方》三九八
制法 : 上銼細。
功能主治 : 熱病,毒氣攻兩眼,赤腫疼痛。
用法用量 : 以水3大盞,煎取1大盞半,以綿濾去滓,看冷暖,避風處洗眼,1日3-5次。
摘錄 : 《圣惠》卷十八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小兒胎赤眼。
用法用量 : 每取5錢,以水1大盞,加大棗5枚,煎10-20沸,去滓,適寒溫洗之。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九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乳石發(fā),夾時行,兼有客熱,下血痢。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匕,以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1日2次。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八四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傷寒后心臟熱,舌裂口生瘡。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竹葉3-7片,煎至8分,去滓,入蜜1合攪勻,食后含化咽津。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三十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血痢晝夜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七十六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乳石發(fā)口瘡。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時時含咽。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八三
功能主治 : 小兒夏日傷暴寒,寒折大熱,熱入胃,下赤白滯如魚腦,壯熱頭痛,身熱手足煩?;蛞岳幭轮?,便數(shù)去赤汁如爛肉,或下之不愈,后以澀藥斷之,下即不止,倍增壯熱,或是溫病熱盛,復遇暴寒折之,熱如腹中,下血如魚腦。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3合,100日兒至200日每服3合,200余日至期歲每服2合半。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寒折熱邪而痢下赤白,溫下不瘳,熱澀不止,惟有苦燥一法可以轉危就安,乃于白頭翁湯中用寄生代秦皮,兼取犀角、黃芩以散熱,當歸、艾葉以和血,牡蠣、榴皮以固脫,升麻、甘草引入脾家,以散伏匿之邪也。
摘錄 : 《千金》卷十五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咽喉閉塞生瘡,及干嘔、頭痛、食不下。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渾,入芒消末1錢,攪令勻,溫服。如鼻中有瘡,以地黃汁少許滴鼻中,1日3-5次,不拘時候。要通利,加芒消;不欲利,去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二三
制法 : 上銼細。
功能主治 : 疳熱,蟲蝕鼻生瘡。
用法用量 : 以新汲水浸2日,絞取濃汁1盞,煎1沸,溫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一六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小兒咽喉腫脹,咽氣不利。
用法用量 : 每次1錢匕,以水半盞,煎至3-4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八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83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柏升麻湯
下一篇: 黃柏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