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很多人都想知道通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通草有小通草與大通草之分,俗稱的通草為大通草
,由于兩者功效相似
,在使用過程中有時會被混用。大小通草都有清熱利尿
、下乳的功效
,但是大通草具有通氣的功效
,而小通草則不明顯
,因此下乳功效不如大通草。
大通草比小通草粗
,通草中心有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
,縱剖面呈梯狀排列
,實(shí)心者少見,而小通草則是實(shí)心的
,無空心
,顯銀白色光澤,大家購買時可注意鑒別
。

本文目錄
1 通草的功效與作用2 通草的食用方法3 懷孕10個月通草豬蹄湯 視頻
通草的功效與作用通草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干燥莖髓;小通草為旌節(jié)花科植物喜馬山旌節(jié)花
、中國旌節(jié)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莢葉的干燥莖髓。
【性味與功效】
味甘
,性寒。功效:清熱
、利水
、通乳。
【傳統(tǒng)應(yīng)用】
主治濕熱內(nèi)蘊(yùn)
,小便短赤
,乳汁不通等病癥。
本藥常用于以下傳統(tǒng)方劑:①通草飲子(《普濟(jì)方》):通草
、冬葵子
、滑石、石韋
,治療熱氣淋澀
,小便赤如紅花汁者;②通草散(《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通草、豬苓
,治療一身黃腫透明
,亦治腎腫。
【主要成分】
主要含皂苷等成分
。
【藥理作用】
(一)利尿:
水煎劑有明顯的利尿作用
,并能明顯增加鉀離子排出,對鈉
、氯離子排出無明顯影響
。
(二)降脂
能促進(jìn)肝臟中的脂肪代謝,有降低血脂作用
。
能促進(jìn)鈣的吸收
。
【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腎炎浮腫,小便減少
。
2.治療尿路感染
。
3.治療乳汁不下。
【劑量與用法】
藥典劑量:3~5g
。
臨床常用劑量:3~g
。
大劑量:質(zhì)地很輕,不宜大劑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
。
1
、通草治一身黃腫透明。亦治腎腫:通草(蜜涂炙干)
、木豬苓(去里皮)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并入研細(xì)去土地龍
、麝香少許
。每服半錢或一錢,米飲調(diào)下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通草散)
2
、通草用于乳汁稀少,可與豬蹄
、穿山甲
、川芎、甘草等煎湯服
。
3
、通草通經(jīng)閉,療黃疸
,消癰疽
,利鼻癰,除心煩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堕L沙藥解》
4、通草治目昏耳聾
,鼻塞失音
。《本草缶要》
5
、通草治傷寒后嘔噦:通草三兩
,生蘆根(切)一升,橘皮一兩
,粳米三合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
,取二升隨便稍飲
;不差,更作
,取差止
。(《千金方》)
6
、通草除水腫癃閉,治五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夺t(yī)學(xué)啟源》
7、通草用于濕熱內(nèi)蘊(yùn)
,小便短赤或淋瀝澀痛之癥
,但氣味俱薄,作用緩弱
,可配木通
、滑石等同用;通草用治濕溫病癥
,可配薏苡仁
、蔻仁;竹葉等同用
。通草用于乳汁稀少,可與豬蹄
、穿山甲
、川芎、甘草等煎湯服
。
8
、通草瀉肺利小便,甘平以緩陰血電
,與燈草同功
,宜生用之。(李杲)
9
、通草治產(chǎn)后氣血不足
、乳少、乳汁不通者
,可與豬蹄
、穿山甲、川芎
、當(dāng)歸等配伍
,以增補(bǔ)虛下乳之功。
10
、通草催乳:通脫木
、小人參,燉豬腳食
。(《湖南藥物志》)
11
、通草利小便
,兼解諸藥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侗静輬D經(jīng)》
12
、通草加上兩只海馬,用沙布包好
,放在老母雞肚子使勁煮
,下奶效果最佳。
13
、通草治濕溫病癥
,可配薏苡仁、蔻仁;竹葉等同用
。
14
、通草與鯽魚或豬腳一起煲燙,下奶效果更佳
。
15
、通草治水濕內(nèi)停,小便不利
,水腫者
,可與茯苓皮、澤瀉白術(shù)等配伍
,以增滲濕利水之效
。
16、通草色白而氣寒
,味淡而體輕
,故入太陰肺經(jīng),引熱下降而利小便
;入陽明胃經(jīng)
,通氣上達(dá)而下乳汁;其氣寒
,降也
,其味淡,升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毒V目》
17、通草明目
,退熱
,催生,下胞
,下乳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度杖A子本草》
18、通草治熱氣淋澀
,小便亦如紅花汁者:通草三兩
,葵子一升,滑石四兩(碎)
,石葦二兩
。上切,以水六升
,煎取二升
,去滓,分溫三服
;如人行八
、九里,又進(jìn)一服
。忌食五腥
、熱面、炙煿等物
。(《普濟(jì)方》通草飲子)
19
、通草用于濕熱內(nèi)蘊(yùn),小便短赤或淋瀝澀痛之癥
,但氣味俱薄,作用緩弱
,可配木通
、滑石等同用。
20
、通草治鼻癰
,氣息不通,不聞香臭
,并有息肉:木通
、細(xì)辛、附子(炮
,去皮
、臍)各等分。上為末
,蜜和
。綿裹少許,納鼻中
。(《三因方》通草散)
通草的食用方法通草鯽魚湯
材料:鮮鯽魚1尾
、黑豆芽30克
、通草3克、精鹽適量
。
做法:
1
、將鯽魚去鱗、鰓
、內(nèi)臟
,洗凈;黑豆芽洗凈
;
2
、鍋置火上,加入適量清水
、放入魚
,用文火燉煮15分鐘后,加入豆芽
;通草
、精鹽,等魚熟湯成后
,去豆芽
、通草即可。
功效:通草有通乳汁的作用
。通草與消腫利水
、通乳的鯽魚、豆芽共煮制湯菜
,具有溫鯽魚湯
、利水通乳的作用。主治婦女產(chǎn)后乳汁不下以及水腫等癥
。
通草茶
組成:通草10克
、燈心草3克、白茅根30克
、青茶葉6克
。
功效:清熱利濕。
主治:①急性尿路感染
,小便淋澀或不通
,尿道刺痛者。②腎炎水腫
。
制法:按上方劑量
,將前三味藥細(xì)切,和青茶葉共置保溫瓶中
,以沸水適量沖泡
,蓋悶15分鐘
,頻頻代茶飲用。每日1--2劑
。
禁忌:腎虧滑泄者忌用
。
按語:本方功能清熱利尿,通淋
,對急性尿路感染之輕癥效果頗佳
。方中通草性味甘淡、涼
,能清熱利尿
,是治熱淋的常用藥。燈心草性味甘寒
,能清心降火
、利尿通淋。白茅根能清熱利尿
,涼血止血
。再合清茶之清利,共奏清熱利尿通淋之功
。
出處:《藥茶治百病》
通草粥
組成:通草5克
、大米100克、白糖少許
。
制法:將通草擇凈
,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
,水煎取汁
,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白糖
,再煮一、二沸即成
,每日1劑
。
功效:清熱利濕,通絡(luò)下乳
。
適應(yīng)癥:適用于小便不利
,淋瀝澀痛,產(chǎn)后缺乳
。
粥義解說:中醫(yī)認(rèn)為
,通草性味甘、淡
、微寒
,入肺
、胃經(jīng),有清熱利濕
,通絡(luò)下乳之功
,本品味淡能滲濕利水,性寒能清熱
,可引熱下行從小便排出
,又能通絡(luò)下乳而治療產(chǎn)后缺乳。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
,本品藥力和緩
,濕熱不甚者較為適宜,若濕熱較甚時
,應(yīng)配伍其它清熱利濕藥同用
,以提高治療效果。
提示:用于通乳
,可配王不留行
、穿山甲等同用,或與豬蹄同用
,可增強(qiáng)通乳之力
。
通草燉豬腳
材料:通草1錢、灸甘草2錢
、豬腳2只
、香菇5朵、姜3片
。
做法:
1
、將豬腳洗凈切塊,香菇切半備用
。
2
、滾水中加入姜片,快速川燙豬腳后撈起
,通草洗凈后裝入紗布袋中
。
3、將以上所有材料及灸甘草一起放入燉鍋中
,用1500ml的水
,大火滾后,小火熬燉1小時
,待豬腳熟透后
,調(diào)味即可熄火。將通草撈起丟棄,飲湯吃豬腳
。
功效:通草豬蹄湯是針對產(chǎn)婦缺乳豈間偏方中常用通草達(dá)到通乳的效果
。其實(shí)通草的通乳食效,還可以發(fā)揮在促進(jìn)胸部的發(fā)育中
,加上灸甘草亦可補(bǔ)中益氣
、調(diào)理脾胃。
豐胸通草湯
材料:通草2錢
、絲瓜60克
、蝦2只、鹽適量
。
做法:將所有材料一同煮成湯
,起鍋前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喝此道豐胸通草湯可使胸部豐美
,如果覺得自己胸型不佳
,或是不夠豐滿的女性,可多飲用
。
主治:
1
、利尿通淋:主治濕熱淋痛,小便不利
。
2
、通乳:善治產(chǎn)后乳汁不下,適當(dāng)配伍
,虛證
,實(shí)證均可使用。
三仙通草湯
材料:豬手1只
、雞腿2只
、墨魚干50克、通草3克
、鹽5克
、香菜頭10克、胡椒粉少許
。
做法:
1
、豬手、雞腿洗凈斬件
,用沸水飛去血穢,裝入燉盅
,加入鹽
。
2、墨魚干洗凈,置放于面上
,加入香菜頭
、通草和適量沸水,隔水約燉90分鐘
,至爛即成
。
3、起鍋時除去藥渣和香菜頭
,撒下胡椒粉
。
功效:通草味甘而淡,性微寒
,主要功效為清熱利尿
、通氣下乳;墨魚干味咸性溫
,雞腿味甘性溫
,豬手味甘咸性平。四者合燉
,除可和胃補(bǔ)脾
、溫中益氣、補(bǔ)精添髓
、通利小便外
,更適合用于產(chǎn)后斷乳、缺乳及產(chǎn)后身體虛弱時飲用
。
通草花生豬腳湯
材料:茶包袋1個
、通草3分、黃耆3錢
、當(dāng)歸1片
、紅花1小匙、豬腳300g
、花生30g
、酒30cc、姜片3片
、水2000CC
、九層塔1片。
做法:
1
、取一碗
,以3%濃度比例加入水及鹽制成鹽水備用;
2
、所有材料洗凈
;取一茶包袋
,放入黃耆及當(dāng)歸包起備用;
3
、將作法2泡好的花生放入作法1的鹽水中泡軟
;
4、豬腳洗凈后放入滾水中氽燙
,讓其去除血水再撈起放入冷水下沖洗干凈
;
5、取一湯鍋
,加入水
、作法4的豬腳、作法3的花生及作法2的茶包袋
,于鍋中一起煮至滾沸后即轉(zhuǎn)小火
,待其慢燉至豬腳、花生完全熟透酥爛
;
6
、于作法5鍋中加入紅花、通草及酒
,攪拌至煮開即可盛碗
;
7、將作法6的碗中加入九層塔裝飾
,吃時可依照個人喜好酌量加入鹽巴調(diào)味即可
;
功效:通草花生豬腳湯有催乳的作用,豬蹄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
,有較強(qiáng)的補(bǔ)血
、活血作用,通草可利水
、通乳汁
。通草花生豬腳湯用于由于產(chǎn)后氣血不旺的乳汁不下。
通草漏蘆燉豬蹄
材料:豬蹄1-2個
、通草3-5克
、漏蘆10-15克、粳米60克
、蔥白二莖
。
做法:先將豬蹄洗凈后,劈開切成小塊
,煎取濃湯
。將通草、漏蘆煎汁去渣
。把豬蹄湯和藥汁同粳米一起煮粥
,待粥將熟時放入蔥白
,稍煮即可食用。
功效:產(chǎn)后缺乳乳汁不通
。
茭筍通草豬腳湯
材料:茭筍200克、通草15克
、豬腳1只
、生姜3片。
制法:茭筍洗凈
,切片
;通草洗凈,稍浸泡
;豬腳去毛
、洗凈,切對半并敲裂
。與生姜一起放進(jìn)瓦煲內(nèi)
,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
,調(diào)入適量食鹽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茭筍通草煲豬腳在冬日里有補(bǔ)血益氣的作用
,在民間還用以婦人產(chǎn)后乳汁缺乏
。據(jù)《湖南藥物志》記載“茭白五錢至一兩,通草三錢
,豬腳煮食”
,“催乳”。
豬骨通草湯
材料:豬骨(腔骨
、排骨
、腿骨皆宜)500克、通草6克
做法:以上材料加水1000毫升
,熬1--2小時
,熬成豬骨湯約1小碗,加入少許醬油
,一次喝完
,每日喝一次,連服3--5天
。
功效:豬骨有補(bǔ)氣血
、生乳作用,對產(chǎn)婦有通乳汁
、補(bǔ)身體
、促康復(fù)的功效
。
竹葉通草綠豆粥
配方:淡竹葉10克、通草5克
、甘草1.5克
、綠豆30克、粳米150克
。
制法:將淡竹葉
、通草、甘草剁碎裝入紗布袋
,與綠豆
、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鐘,以文火煮制成粥
。
功效:清熱瀉火
,解毒斂瘡。
用法:早晚分食
。
鯽魚黃豆芽通草湯
材料:鮮鯽魚1條
、黃豆芽30克、通草3克
。
做法:
1
、將鯽魚活殺,去鱗及內(nèi)臟
。
2
、鯽魚與豆芽、通草以水燉煮
,魚熟湯成后去豆芽
、通草。
功效:溫中下氣
,利水通乳
。適用于因胃氣不足,消化力弱
,致水濕潴留而引起的水腫病
,或因胃氣不足不能化生乳汁,導(dǎo)致婦女產(chǎn)后乳汁不下者
。
蝦通草絲瓜湯:對蝦2只
,通草6克,絲瓜絡(luò)10克
,入鍋加水煮湯
,入蔥段、姜絲
、鹽各少許
,將熟時
,加食油適量燒開即成。
黃豆排骨湯:豬排骨500克
,黃豆50克
,大棗10枚,黃芪20克
,通草20克
,生姜4片,加水適量
,文火煮2小時,加鹽少許調(diào)味即成
。
懷孕10個月通草豬蹄湯 視頻
中草藥:通草的功效與作用
通草
(《本草拾遺》)
【異名】寇脫(《山海經(jīng)》)
,離南、活菟
、倚商(《爾雅》)
,蔥草(《本草匯言》),白通草(《藥性切用》)
,通花(《草木便方》)
,花草(《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大通草(《四川中藥志》)
,通大海
、泡通(《貴州民間方藥集》),五加風(fēng)
、寬腸
、大通塔、大木通
、五角加皮
、通花五加、大葉五加皮(《湖南藥物志》)
。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莖髓
。
【植物形態(tài)】通脫木(《本草拾遺》)
灌木,高可達(dá)6米
。莖木質(zhì)而不堅
,中有白色的髓,幼時呈片狀
,老則漸次充實(shí)
,幼枝密被星狀毛,或稍具脫落性灰黃色絨毛
。葉大
、通常聚生于莖的上部.掌狀分裂
,長可達(dá)1米,基部心臟形
,葉片5~7裂
,裂片達(dá)于中部或僅為邊裂,頭銳尖
,邊緣有細(xì)鋸齒
,上面無毛,下面有白色星狀絨毛
;葉柄粗壯
,長30~50厘米;托葉2
,大形
,膜質(zhì),披針狀鑿形
,基部鞘狀抱莖
。花小
,有柄
,多數(shù)球狀傘形花序排列成大圓錐花叢;苞片披針形
;萼不明顯
;花瓣4,白色
,卵形
,頭銳尖;雄蕊4
;花盤微凸
;子房下位,2室
,花柱2
,離生,柱頭頭狀
。核果狀漿果近球形而扁
,外果皮肉質(zhì),硬而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ㄆ?月。果期9月。
分布福建
、臺灣
、廣西、湖南
、湖北
、云南、貴州
、四川等地
。
本植物的根(通花根)、花蕾(通花花)
、花粉(通脫木花上粉)亦供藥用
,各詳專條。
【采集】秋季采收
,選擇生長2~3年的植株
,割取地上莖,截成段
,趁鮮時取出莖髓,理直
,曬干
。放置干燥處。將莖髓加工制成的方形薄片
,稱為"方通草"
;加工時修切下來的邊條,稱為"絲通草"
。
【藥材】干燥莖髓呈圓柱形
,一般長0.3~0.6米,直徑1.2~3厘米
。潔白色
,有淺縱溝紋。體輕
,質(zhì)柔軟
,有彈性,易折斷
,斷面平坦
,中部有直徑0.5~1.5厘米的空心或白色半透明的薄膜,外圈銀白色
,縱剖之見有層層隔膜
,無臭無味。以色潔白
、心空
、有彈性者為佳
。
產(chǎn)貴州、云南
、臺灣
、廣西、四川等地
。
方通草:呈方形的薄片
,微透明、平滑
、潔白
、似紙質(zhì)而輕軟。絲通草:為不整齊之細(xì)長條片
。
藥材小通草為旌節(jié)花科植物喜馬拉雅旌節(jié)花等的莖髓
,亦作通草使用,參見"小通草"條
。
【化學(xué)成分】含灰分5.95%
、脂肪1.07%、蛋白質(zhì)1.11%
、粗纖維48.73%
、戊聚糖5.83%。尚含糖醛酸28.04%
,其一部分存在于聚β-D-半乳糖醛酸(這種多糖溶于草酸銨溶液)
。另含溶于入NaOH溶液的多糖,其水解產(chǎn)物中含半乳糖醛酸
、半乳糖
、葡萄糖和木糖。
【炮制】通草:揀去雜質(zhì)
,切片
。朱通草:取通草片,置盆內(nèi)噴水少許
,微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