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熱痰犯肺,呼吸急促,喉中哮鳴
道醫(yī)
2023-06-24 17:46:29
氣郁化火食肥甘
,煎灼痰濁氣火生。
熱痰犯肺氣道阻,呼吸急促喉哮鳴
。

口渴喜飲胸煩悶
,氣粗胸高痰黃稠
。
咳嗆陣作苔黃膩
,便秘尿黃脈滑數(shù)
。
宣肺清熱化痰逆
,加減麻杏石甘醫(yī)
。
麻黃杏仁生石膏,半夏桑皮蘇葶藶
。
射干黃芩瓜蔞仁
,枳實郁李海浮石。
方藥:
麻杏石甘湯加減:
麻黃6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姜半夏9g 蘇子10g 桑白皮10g 瓜蔞仁10g 射干8g 葶藶子10g 枳實9g 黃芩10g 郁李仁12g 海浮石10g
注:
過食肥甘
,痰濁遂生
,氣郁化火,痰熱交阻
,致肺失肅清
,火氣上逆,故氣促胸高息涌
。痰熱內(nèi)蘊伏肺
,故咳嗆陣作,痰黃粘稠
。痰熱犯肺
,氣道阻塞不暢,故呼吸急促
,喉中哮鳴
。痰火郁蒸,津液被灼
,故口渴喜飲
,胸膈煩悶
,舌苔黃膩,脈象滑數(shù)
。
麻黃
,石膏宣肺清熱;姜半夏
,杏仁
,蘇子化痰降逆;射干
、葶藶子降氣祛痰定喘
;桑皮、瓜蔞
、黃芩
,海浮石清化熱痰;枳實
,郁李仁開幽門
,潤大腸,釜底抽薪
,滌痰瀉火
。
相關(guān)文章:
麻杏石甘湯的功效與作用,麻杏石甘湯臨床運用醫(yī)案
過敏性哮喘的食療偏方 過敏性哮喘吃什么好
哮喘吃什么好?哮喘者的飲食應(yīng)既清淡又有營養(yǎng),少吃多餐
。我整理了過敏性哮喘的食療偏方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過敏性哮喘的食療偏方
一、豆腐500克
,麥芽糖100克
,生蘿卜汁1杯,混合煮開
,為1日量
,分早晚2次。此食療方對肺熱型的哮喘病十分有效
。
二
、杏仁5克,麻黃6克
,豆腐100克
,混合加水煮1小時,去渣
,吃豆腐喝湯
。每天或隔天1服。此食療方對哮喘病人很有效
。
三
、吃核桃對治療哮喘有非常的好的療效
,我們可以選取核桃仁5克和5可的杏仁,30克的蜂蜜
。三者混合起來蒸熟加熱之后
,再加上20滴的生姜一次性服用完。這個藥方每隔兩天服用一次
,一般連續(xù)服用5-7次就好了
。
四、鮮嫩絲瓜5個切碎
,水煎去渣后口服
。或用絲瓜藤汁
,每次口服30毫升
,1日服3次。方法為取絲瓜藤離地面3~4尺處剪斷
,斷端插入瓶中
,鮮汁滴入瓶內(nèi),一天可集液汁500毫升
。
過敏性哮喘的偏方
一
、北瓜汁:潤肺止咳平喘
原料:北瓜500克左右,麥芽糖100克
,生姜100克
。
制作:北瓜切碎,加入適量麥芽糖
,放入陶瓷鍋內(nèi)
,加水適量,煮至極爛
,去渣
,將汁再煮,濃縮后在加入100克姜片所取姜汁
,稍煮
,每次服1匙,每日3次
,開水沖服
。
功效:北瓜性平,味甘
,無毒
,入肺經(jīng),能潤肺止咳平喘
。生姜暖肺祛寒
。麥芽糖調(diào)中
、益氣。
二
、蔗汁淮山糊:潤肺健脾
,化痰止咳
原料:淮山藥100克,甘蔗汁半碗(約100毫升
制作:將淮山藥搗爛
,加甘蔗汁半碗
,放鍋中隔水燉熟服食,每日1次
。治療過敏性哮喘食療偏方|過敏性哮喘患者吃什么
功效:甘蔗汁性微涼
,味甘,入肺胃經(jīng)
,能清熱生津
,下氣潤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瓷剿?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性平,味甘
,入肺
、腎、脾經(jīng)
,能健脾補肺
,固精益腎。
三
、冰糖杏仁糊:潤肺祛痰
、止咳平喘
、下氣潤腸
原料:冰糖50克
,杏仁50克。
制作:冰糖
、杏仁
,加水適量同煎,文火煨
,至藥液粘稠呈糊狀
,去藥渣,早晚2次分服
。
功效:冰糖性平
,味甘,入肺脾經(jīng)
,和胃潤肺
,止咳嗽
,化痰涎。杏仁
,既有發(fā)散風寒
,又有下氣除喘之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姶朔綄ζ剿匾谆几忻?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哮喘者尤宜。
中藥治療哮喘的方法
(1)哮喘急性發(fā)作期
要根據(jù)病人寒熱
、虛實各證候辨證施治
。在急性發(fā)作時,用湯劑收效較快
。
①寒痰阻肺
,喉有喘鳴,痰多而不易咳出
,面色白
,無汗,鼻堵塞
,口不干
,舌苔薄白,脈浮滑
。
治法:溫肺散寒
,化痰止咳平喘。
可以選用麻黃
、桂枝
、半夏、五味子
、杏仁
、細辛、干姜
、甘草
、白前等等進行治療。主要的湯劑為小青龍汽
,也可以用射干麻黃湯等等
。
②痰熱阻肺,咳喘
,有喘鳴
,胸悶
,痰稠黃
、不易咳出
,煩躁口渴
,可伴發(fā)熱,咽紅
,大便干燥
,舌質(zhì)紅,苔黃膩
,脈滑數(shù)
。
治法:清熱化痰,肅肺平喘
。
可用麻黃
、杏仁、黃芪
、葶藶子
、蘇子、桑白皮
、款冬花
、射干、前胡等治療
。熱重可加石膏;痰黏可加用瓜蔞皮
、天花粉等。主要湯劑為定喘湯加減
,或麻杏石甘湯治療
。
(2)緩解期
在緩解期,要健脾
、補腎
、扶正。
①肺脾氣虛
,哮喘發(fā)作已久
,面色白,疲乏
,出汗多
,易感冒
,食欲差
,大便稀,舌質(zhì)淡
,苔薄白
,脈緩而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捎糜衿溜L散(白術(shù)
、防風
、黃芪)及人參健脾丸等。
②腎虛氣喘
,久病體虛
,怕冷,下肢發(fā)冷
,面色蒼白
,心跳氣短,夜間尿多
,大便稀
,舌質(zhì)淡,舌苔白
,脈細弱
。可用?參蛤散?加減
,黨參
、蛤蚧、五味子研粉混合
,分次吞服;也可用補腎防喘片
、麥味地黃丸。
③平時也可長期服用桂龍咳喘寧
,對輕癥哮喘發(fā)作及其緩解期
,有一定止咳、平喘作用
。
哮喘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痰氣交阻
,肺氣不得宣降,上逆作喘鳴
,肺管鑰啟闔受阻
,呼吸艱難,憋悶不暢
。
【治法】宣肺降氣祛痰平喘
。
【方名】蜂龍湯。
【組成】蜂房6克
,地龍10克
,桔梗6克,蘇子12克
,白果10克
,百部10克,天竺黃3克,訶子6克
。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處】丁金元方
。
中藥處方(二)
【辨證】痰熱內(nèi)蘊,復(fù)感外邪
,內(nèi)外相合
,痰阻氣道,肺氣不宣
。
【治法】宣肺平喘
,清降肺熱,搜痰止咳
。
【方名】麻杏石甘辛茶湯
。
【組成】蜜麻黃5克,杏仁6克
,生石膏12克
,細辛2克,炙甘草4克
,茶葉1撮
。生姜3片,大棗4枚
。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日服2次
。
紅棗可治療過敏性哮喘
大棗
,以色紅、肉厚
、飽滿
、核小或無核、味甜者為佳
。民間有?天天吃大棗
,青春永不老一天十個棗,一輩子不顯老?
,?五谷加大棗
,勝過靈芝草?,?若要皮膚好
,粥里加大棗?等說法
,雖然有些夸張
,但也說明常常食用大棗對健康是有益的
。
紅棗可用于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
、蕁麻疹等)的輔助治療
,每日服用鮮棗50~100克或大棗20~50枚,有補氣健身
,抗過敏的功效
。
服用方法
將棗洗凈后不拘時服用,至過敏癥狀消失為止
。
慢性疾病或大病后身體虛弱
,大棗30克,花生30克
,羊肉100克
,調(diào)料少許,有益氣補虛
,健脾養(yǎng)血的功效
。
服用方法
將羊肉洗凈切為小塊,放入花生大棗及調(diào)料
,加水適量
,用文火燉煮2小時,食肉喝湯
。
中老年人肝腎不足
,腰膝酸軟,頭暈?zāi)垦?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耳鳴耳聾
,須發(fā)蒼白者,用大棗30枚
,制首烏10克
,桑椹10克,大米100克
,紅糖少許
,有補肝腎,養(yǎng)精血
,烏須發(fā)的功效
。
服用方法
先將制首烏用水煎煮40分鐘,然后在首烏藥液中放入大棗
、桑椹及大米同煮成粥
,食前加紅糖少許調(diào)味
,早晚服。
專家:中醫(yī)這樣治哮喘
眼下
,正值春末夏初
,是哮喘高發(fā)病率的時間,正值第二十三個“世界哮喘日”到來之際
,讓我們看看中醫(yī)是如何治療哮喘的
。
中醫(yī)這樣治哮喘
中醫(yī)學(xué)認為: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當哮喘病發(fā)作時
,肺經(jīng)不能主氣,腎虛不能納氣
,則氣逆于上
,而發(fā)于喘急。因脾為生化之源
,脾虛則生痰
,痰阻氣道,故見喘咳
、氣短
。因此,哮喘病是肺
、脾
、腎三虛之癥。那么
,中醫(yī)是怎么治療哮喘的呢
?
哮喘的治療,總體上來說,發(fā)作期以祛邪為主,緩解期以扶正為主。
一、發(fā)作期
1.寒哮證
證候:呼吸急促
,喉中哮鳴有聲,胸膈滿悶如塞
,咳不甚
,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帶青
,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天冷或受寒易發(fā),形寒怕冷
,舌苔白滑
,脈弦緊或浮緊
。
治法:溫肺散寒,化痰平喘
。
處方:射干麻黃湯或小青龍湯加減
。射干麻黃湯主治在肺,應(yīng)為治哮的專方
。當代名醫(yī)程門雪認為此方是治哮證之祖方
。
2.熱哮證
證候:咳嗆陣作
,氣粗息涌
,喉中如痰鳴吼,咳痰黃粘
,咯吐不利
,胸膈煩悶,汗出口渴
,面赤口苦
,不惡寒而口渴喜飲,舌苔黃膩質(zhì)紅
,脈滑數(shù)或弦滑
。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定喘
。
處方:定喘湯或麻杏石甘湯加減
。
二、緩解期
1.肺虛證
證候:喘促氣短
、言語無力
、咳聲低微、自汗怕風
,痰清稀色白
,面色晃白,舌苔薄白
,質(zhì)淡
,脈細弱或虛大。
治法:補肺固衛(wèi)
,益氣平喘
。
處方:玉屏風散加味。
2.脾虛證
證候:喘咳痰多而黏稠
,咯吐不爽
,痰鳴,胸脘滿悶
,惡心納呆
,大便不實
,舌苔白滑或膩,脈滑
。
治法:健脾化痰
,降逆平喘。
方藥:六君子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
3.腎虛證
證候:喘促日久
,呼多吸少,動則喘息更甚
,形瘦神疲
,心悸腰酸,或畏寒
、自汗
、面青、舌質(zhì)淡
,脈沉細
;或顴紅、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