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身體難免會有點小病小痛,別擔心
,本章我選擇了一些針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好用的老偏方
,這些老偏方也是我經常給我的患者開的方子。對治常見的風寒感冒
、打嗝、胸悶、便秘等等都很有效
。
1、生姜水刮擦,速治風寒感冒

癥狀:中老年人風寒感冒
偏方:用生姜榨汁
,按1:1與溫開水混合。在頸椎旁的皮膚上涂點生姜水
,然后用一個1元硬幣在皮膚上用力刮
,刮的方向是與脊柱平行
,從上往下用力刮三四下,至局部皮膚變紅
、變紫為止
。頸部刮完,輪到胸背部
,即胸椎旁兩邊的肌肉區(qū)域
。
人到老年,抵抗力一般都會變差
,我的隔壁以前住過一位老伯
,就很容易得感冒。有一次他又感冒了
,吃了兩片藥
,睡了半天,還是頭痛得厲害
,而且背部發(fā)緊
,像背了個龜殼。
他以為藥沒有效果
,又吃了三片
,不一會就胃痛起來了,他又吃了兩片胃藥才緩解
。他實在折騰不起了
,就等我下班回來敲門來拜訪我。
我聽他說完癥狀
,又檢查了一下
,跟他說這是得了“風寒感冒”。老伯一聽
,就說這感冒實在難受
,吃藥又不頂用,有沒有其他辦法緩解一下呢
?我說當然有
,讓他脫下上衣,馬上給他做個刮痧治療
。
刮痧前
,我先切了幾片姜,壓榨了些生姜汁出來
,用溫開水以1:1的比例混合
,然后涂少量姜水在老伯的頸椎脊椎兩側旁開約2厘米的皮膚上,也就是中醫(yī)所講的膀胱經所過區(qū)域。再用一元錢硬幣
,沿與脊柱平行的方向
,從上往下用力刮三四下,見皮膚發(fā)紅
、變紫即可
。刮完頸部后,就到胸背部
,即胸椎旁兩邊的肌肉區(qū)域
,同樣是沿脊柱平行的方向豎向刮,刮到皮膚發(fā)紅
、變紫
。
畢竟是拿金屬刮皮膚,所以老伯一開始覺得有點痛
,我告訴他要忍著
,見他實在受不了,就再加點姜水潤滑
。等我把頸部給刮完后
,老伯立馬就覺得頭不那么痛了,等我再把胸椎旁的皮膚給刮完
,老張更覺得發(fā)緊的背部立馬松弛下來
。我又在胸背部沿著一條條肋骨多刮了幾條痧斑,完工后老張大呼舒服
,說背上的龜殼已經完全不見了
,但頭部前額處還有點痛。于是我又在他的眉毛上緣和發(fā)際處涂點姜汁
,然后緊靠著眉毛的那點兒皮膚
,沿著眉毛向左向右刮,再沿著發(fā)根橫向刮
。最后
,又在眉毛之間的印堂穴位置,從上往下刮了幾下
。
這么一來
,老伯說現在連最后的一點疼痛也消失了。我告訴他
,雖然癥狀緩解了
,但還是要注意休息。我讓他回去喝杯熱水
,早點上床睡覺
。第二天我出門的時候,碰見老伯
,他說全身已經沒有任何癥狀了
。
為什么刮痧的效果這么神奇呢?說起來還是有科學根據的
。感冒患者之所以感到身體會發(fā)熱
、頭痛、身懶
、全身酸痛
,直接原因是感冒時體內的前列腺素水平明顯升高所致。市面上大部分感冒藥的作用原理就是降低前列腺素水平
。而大量研究表明
,刮痧通過刺激人體的穴位,也能夠起到降低體內前列腺素含量的效果
。此外
,感冒時患者怕冷、背緊
,是因為此時皮膚下血管收縮
,肌肉收縮痙攣,而刮痧時能夠直接使皮膚下的血管擴張開來
,同時令肌肉迅速放松
,其起效速度往往是感冒藥都望塵莫及的。
其實刮痧不用生姜水
,使用普通的溫水或潤滑油也可以
,但如果加上生姜水效果會更佳。生姜具有解表散寒
、抗炎
、止痛的藥效作用,與感冒藥本身有類似的效果
。采用生姜水在背部太陽經刮痧
,用生姜的藥效達到解表祛風散寒效果,刮痧以利風邪外出
,雙管齊下
,療效當然更好。
但要注意
,刮痧這種手法
,一定要有適度的力度。如果只是像撓癢癢一樣
,刮不出痧斑
,效果就不明顯了。
另外說明一下,在前額處刮痧之所以選擇眉毛上端或發(fā)際處
,原因主要是怕刮出來的痧斑影響面容
,但如果感冒后能夠請假在家里休息,也可以直接在前額處刮
,一般痧斑在一兩天內就會自動消失
。
2、打嗝不止,按按攢竹穴深呼吸
癥狀:呃逆(打嗝)
偏方:用雙手拇指點按
、壓迫兩邊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的攢竹穴,力量由輕至重
,直到產生局部酸麻脹的感覺
,再逐漸增加強度(刺激量以患者能忍受為度),并配合深吸氣屏氣動作
。
呃逆病名首見《萬病回春》
。古稱“哆”“噦”,俗稱“打嗝”“打呃”
,又稱“噦逆”
。雖然打嗝不會死人,卻是一種令人尷尬的癥狀
。好在一般的打嗝在數分鐘內即可平息
,或者喝口水,咽口饅頭
,或做些其他事分散下精神就能消失
,但也有些打嗝相當頑固。
在“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系列書第一冊(《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小病一掃光》
,第154頁:
《打嗝不斷,燒一片指甲讓你很舒暢》)中
,我曾介紹了幾種治療打嗝的方法
,書出版后,我接到不少讀者電話
、短信
、信件,有不少人說上述方法效果挺好
,但也有人反映并不理想
。這不奇怪,臨床上病情千變萬化
,不可能做到一種方法能夠百試百靈
。下面就結合病例介紹一下其他有效方法
。
上個星期我才接診過一位呃逆患者,他是傍晚快下班時才來的
。他是一個單位的副總
,姓李,中午吃飯時喝了點酒
,結果飯后就開始不停打嗝,在同事
、下屬面前很是尷尬
,都沒法再上班了,于是直接來醫(yī)院掛了個急診號
,急診科的醫(yī)生給他打了胃復安
,還進行了針灸,但仍然無法止嗝
,于是就讓他直接上來找我看了
。
本來治呃逆用針灸的方法是非常理想的,不過由于患者剛剛才扎完針
,再扎就不太愿意了
。我想了一下,告訴他用按摩方法也能治
,李總聽了點頭表示同意
。于是我讓他坐好,自己站到他面前
,用雙手拇指點按
、壓迫他兩邊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的攢竹穴,力量由輕至重
,直到產生局部酸麻脹等感覺
,等患者適應以后再逐漸增加強度。約2分鐘后
,只見他的呃逆已開始減少
,我再讓他同時做深吸氣動作,吸足一口氣
,然后屏氣10~15秒
,之后再吐氣。吐氣時我同時松開雙手拇指
,停止按壓攢竹穴
,等他深吸氣及屏氣時再重新按壓。這樣反復操作了四五次后
,李總的呃逆就基本停止了
,我讓他休息幾分鐘
,自己則開始收拾東西準備下班。十分鐘后
,我收拾好了
,李總的呃逆也沒有再出現,我告訴他可以回家了
,如果還有復發(fā)
,就按照我這樣的操作自己進行,李總很高興地答應了
。后面幾天
,我沒有再見過李總,但卻有另外一位患者來找我
,說是李總的下屬
,李總當天治療后打嗝再沒有復發(fā),在單位里還大力宣傳我的醫(yī)術高明
,所以他才會專程前來就醫(yī)的
。
中醫(yī)學認為,呃逆是由胃氣上逆動膈而致
,西醫(yī)稱膈肌痙攣
。西醫(yī)學認為呃逆是膈肌和肋間肌等輔助呼吸肌陣發(fā)性隨意攣縮,聲門閉鎖
,空氣迅速流入氣管內
,發(fā)出特征性的聲音。從進化學的角度看
,呃逆是一種反射活動
,和嘔吐反射、咳嗽反射本來均屬于人體的正常反射途徑
,但隨著人體的進化
,呃逆反射漸漸退化,一般情況下均不會出現
,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
,這個原本退化的反射又會重新興奮起來,導致頻繁打嗝癥狀的出現
。
“攢竹穴”為臨床上治療呃逆的常用有效穴位
,有效率一般能在80%以上。它為足太陽膀胱的經穴
,足太陽膀胱經挾背
,與膈、脾
、胃相連
,因此按壓此穴
,就有寬膈降逆止呃之效。
而從西醫(yī)學看來
,呃逆本是一種神經反射
,只要有方法能夠干擾、打斷這個神經反射
,使這個反射活動中斷
,就能使呃逆消失。比如我們一般用的喝口水
、咽口饅頭
,或做些其他事分散下精神,這些方法對于不少輕微的呃逆確有療效
,其原理就是干擾、打斷了呃逆神經反射
。攢竹穴所處的皮膚中布有額神經內側支
,當刺激攢竹穴時,通過神經可直接興奮大腦皮層的高級中樞
,干擾
、打斷呃逆神經反射,從而達到治呃逆的效果
。
至于深吸氣屏氣法
,也有其治療原理。從中醫(yī)學來說
,呃逆是氣機上逆
,而深吸氣屏氣,本身就是一種調氣方法
,自然能夠治療氣機上逆之病
。
現代醫(yī)學證實,屏氣10~15秒
,體內的二氧化碳含量就會增高
,令腦部的呼吸中樞興奮起來,從而干擾甚至阻斷呃逆神經反射
。這種方法在西醫(yī)臨床上經常用到
,比如某些疾病的手術中,患者常出現呃逆
,影響手術進程
,甚至不得不放棄手術。此時
,有一種方法叫做重復吸入自體二氧化碳法
,其操作就是用面罩緊密罩住患者口鼻部
,令患者深吸氣,慢呼氣
,從而提高患者體內的二氧化碳含量
,一般均可使患者的呃逆迅速停止,從而使手術順利進行下去
。
3、尿頻了,別急
,有的是對治妙方
癥狀:老人腎陽虛引起的尿頻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市面上購買中成藥“縮泉丸”
,按說明書劑量服用?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蛉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益智仁、山藥各10克
,三碗水煎至一碗水服用
,每日1劑,每日一次
,連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
對不少老人家來說,尿頻的確是個傷腦筋的事情
。三年前
,七十歲的羅大爺就發(fā)現自己上洗手間的次數頻繁了。尤其天氣不好
,氣溫較低時
,幾乎每隔一個小時,就要上一次洗手間
。晚上更是要起來好幾次
,而且如果氣溫越低,這種情況似乎就會越嚴重
。羅大爺年輕時當過兵
,戰(zhàn)友們主要都住在北方,多次邀請他冬天去聚聚
,一起賞賞雪
,喝喝酒,但因為這個尿頻的毛病
,羅大爺根本不敢前往
。
剛開始羅大爺覺得這是年紀大的自然現象,但年年如此
,到底是影響到了精神狀態(tài)
。最后還是家人拉著羅大爺去醫(yī)院做檢查
。經過了幾次檢查,排除了前列腺增生
、糖尿病
、腎衰竭等疾病,最后還是確定不了病因
。家人還想再給老人做多幾項體檢
,但羅大爺已經厭倦了不斷做檢查,就想來找中醫(yī)看看
,經人介紹找到了我
。
我接診羅大爺時,摸他的脈象
,發(fā)現腎脈很是虛弱
,再追問他全身的癥狀,發(fā)現原來羅大爺除了尿頻外
,還經常有腰部酸軟酸痛
、膝關節(jié)怕冷酸痛、全身怕冷的癥狀
,這些都提示患者有腎陽虛的征象
。此外
,羅大爺這些癥狀都與氣溫有關
,溫度一低,各種癥狀都會一起加重或誘發(fā)
,這顯然更加支持腎陽不足
,不能溫暖全身的判斷了。
病因找到了
,藥方就容易開了
,我寫了三味藥:烏藥、益智仁
、山藥各10克
,三碗水煎至一碗水,每日1劑
,連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或將三味藥等份研細末
,每次5克
,用水沖服,同樣是每日一次
,一個月為一療程
。
這個方子有個名字叫“縮泉丸”
,最早記載于宋代陳自明撰寫的《婦人良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翱s”
,有減縮收斂之意;“泉”
,原指水泉
,此處則指尿液?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s泉丸的功效簡單來說
,就是“補腎縮尿”。
中醫(yī)認為
,腎主水
,人體的排尿功能與其相關。腎為什么能夠影響排尿呢
?因為腎與膀胱是互相絡屬
,互為表里的。小便的排泄與儲留
,全靠膀胱氣化所司約
,而膀胱要靠腎陽的溫養(yǎng),才能氣化津液和司開闔以約束尿液
。腎氣充足
,溫煦膀胱,人體水液就會正常代謝
。
但現在患者腎陽不足
,中氣下陷,膀胱失約
,就會導致膀胱氣化制約功能失調
,從而引起多尿的毛病。方中烏藥溫腎散寒
,益智仁溫補腎陽
,配以山藥,共奏補腎固精
,溫腎縮尿之功
。服用本方,能使腎虛得補
,精氣益固
,寒氣溫散,遺尿自止,好像泉水縮斂一般
,效果非常好
。
現代藥理學實驗發(fā)現
,老年人腎陽虛可能與腎上腺萎縮有密切關系
。腎上腺分泌的激素能夠促進腎臟對尿液中多余的水分進行重新吸收。當腎上腺萎縮時
,分泌激素減少
,腎臟重吸收尿液中水分的能力下降
,排出的尿液就會比正常人要明顯增多。而藥理學實驗卻發(fā)現
,縮泉丸能夠改善腎上腺萎縮的情況
,這可能是它治療老年尿頻的部分原理。
羅大爺回去后按照我的要求
,連服了一個月左右
,回來復診時告訴我效果確實有,夜尿已經減至1~2次
,白天可在三四個小時后才上一次廁所
。我讓他再服一個療程,尿頻的問題基本就算解決了
。最后一次見到他時
,羅大爺正準備收拾行李,前往北方找他的戰(zhàn)友一起看冰燈呢
。
其實縮泉丸以前在藥房里可以輕松找到
,但可能是它利潤太低,現在已經不容易買了
,醫(yī)院里也沒有這個藥開
,所以我才不得不開方來給羅大爺使用
。讀者如能找到這個成藥
,不妨直接服用成藥,更為方便
。
4、尿失禁的治療偏方
癥狀:中老年人尿失禁
偏方:取站姿,用意念想著尾椎部
,縮緊小腹肌肉
,同時尾椎及臀部向前上方收縮上翹,還要想著尾椎旁的肛門收縮
;維持數秒鐘后
,漸漸放松還原;再用意念想著尾椎部,將小腹肌肉向內縮緊
,同時尾椎及臀部向后向上翹
,并將尾椎旁的肛門收縮;維持數秒后
,小腹和尾椎
、臀部都逐漸放松還原。重復這一動作
,做30次
。每天進行3次。
中學的時候
,有一天媽媽打麻將回來
,不住地一個人發(fā)笑,我問怎么回事
,媽媽說她今天和單位同事打麻將
,有位老大媽平常很喜歡搓麻將,但手氣不佳
,總是輸
,今天她終于吃了一回大糊,贏了好多
,樂得哈哈大笑
,誰知竟然把尿也笑了出來,所以她才會一想起來就發(fā)笑
。當時我聽了這事只是當做一個玩笑
,直到從醫(yī)之后,才發(fā)現原來不少老人家的確有尿失禁的問題
。
老人家為什么容易尿失禁呢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由于年齡增大,盆底肌肉功能退化導致的
,這叫做壓力性尿失禁
。一些在盆腔位置開過刀的患者,更容易有這個問題
。
劉阿姨就是這樣的一位患者
,她五十多歲,曾經做過子宮全切術
,半年之后就出現了尿失禁的癥狀
,還伴有潮熱汗出、腰酸
、口干
、大便無力的癥狀
。后來情況越來越嚴重,稍微勞累
、咳嗽
,小便就會溢出,嚴重影響到日常的活動
。她吃過一些中藥
、西藥,但效果都不理想
,正好她朋友是我的患者
,就過來找我看病。
她一來
,就說出了她的煩惱
。原來她認為自己的尿失禁是由于開刀引起的,后悔不該做那個手術
。我就安慰她
,正常老年人,還有兩三成有尿失禁情況呢
。之前的手術肯定是必要的
,只是可能由于開過刀,加速了盆底肌肉的退化而已
。
劉阿姨聽我這么說
,心情平和下來,問我該怎么治療
。我告訴她其實方法并不復雜
,但需要她自己主動配合,積極鍛煉一段時間
。劉阿姨說只要能治病
,怎么苦都不怕,于是我就教了她一個“神龍擺尾”的方法
,具體是這樣做的
。
首先取定一個姿勢,以站姿為最佳
,用意念想著尾椎部
,然后小腹肌肉逐漸向內縮緊
,同時尾椎及臀部向前上方收縮上翹
,還要想著尾椎旁的肛門收縮;維持數秒鐘后
,漸漸放松還原
;再用意念想著尾椎部,小腹肌肉向內縮緊,同時尾椎及臀部向后向上翹
,并將尾椎旁的肛門收縮
;維持幾秒后,小腹和尾椎
、臀部都逐漸放松還原
。重復這一動作,做30下
。每天進行3次
。這個方法由于將尾龍骨(尾椎)前后搖動,所以有個名字叫做“神龍擺尾”
,很好聽
。
當然,如果只是名字好聽
,那只是假把戲
,關鍵得有真療效。神龍擺尾這個方法
,其本質就是在進行盆底肌肉的功能鍛煉
,通過強化訓練盆底肌肉,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這個思路是全世界醫(yī)療專家都公認的
。而從中醫(yī)角度看,尿失禁需要從腎經去論治
,而尾椎這附近正好有腎經的經絡通過
,而且人體最重要的任、督二脈的起點
,也在這個區(qū)域
,因此反復做這個神龍擺尾,就能達到補腎
、調補任督之效
。
我還告訴劉阿姨,同時配合穴位按摩法
,效果會更好
,一般的按摩位置有兩處:
1.按摩腎俞、太溪穴:每穴按摩5~10分鐘
,每日至少1次
。
2.按摩尾椎,注意應深按至骨面
,按到有酸麻脹感最佳
,每次10分鐘
,每天3次。
腎俞和太溪穴這兩個穴位
,均為調補腎經的重要穴位
,中醫(yī)認為老年女性的尿失禁主要與腎虛不能固攝尿液有關,所以需要按摩這兩個穴位進行補腎治療
。而按摩尾椎
,實際上就是刺激在尾椎骨旁邊的盆底肌群神經,使之重新興奮
,增強盆底肌群的功能
。另外,如果同時配合服用腎氣丸
,效果會進一步提高
。
劉阿姨按我講的方法鍛煉了一個多月,尿失禁的癥狀就改善了
。輕微咳嗽時
,小便已經不會再溢出了。她堅持練習了三個多月
,尿失禁癥狀就徹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