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治療腹脹

      道醫(yī) 2023-06-24 18:54:54

      癥狀:腹脹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厚樸15克

      ,法半夏10克
      ,人參10克
      ,炙甘草10克
      ,鮮生姜15克(拍碎放入)
      ,水煎取湯,每日一次

      劉大叔是一位退休工人

      ,半年前急性腹瀉住院兩周,腹瀉雖治愈了
      ,卻落下了腹脹的毛病
      。他曾在各醫(yī)院用中西藥治療,效果一般
      ,時輕時重
      。后來經人介紹,他來了我的門診看病
      。接診時臨床表現(xiàn)為胃脘及腹部脹滿
      ,吃飯后及夜間尤其嚴重,胃口很差
      ,全身乏力
      ,大便難解,診脈虛弱無力

      在臨床上

      ,經常可見到因為腹脹而前來就診的患者
      ,這類患者往往進行各項檢查如胃鏡
      、腸鏡也并無發(fā)現(xiàn)異常。西醫(yī)學將之稱為“功能性腹脹”
      ,通常使用胃腸動力藥
      ,如嗎丁啉、莫沙必利等治療
      。功能性腹脹的臨床表現(xiàn)與中醫(yī)學的“痞滿”相似
      。根據(jù)臨床觀察,脾胃氣虛型比較常見
      ,尤其是老年人年老體衰
      ,脾胃功能本身已經偏弱,更是常見于此證型

      劉大叔的腹脹問題是腹瀉的后遺癥

      ,也就是說
      ,患者腹瀉過后損傷了脾胃之氣,導致腹脹癥狀出現(xiàn)
      。他目前的胃口差
      、全身乏力、大便難解等癥狀
      ,也是脾胃虛弱的征象
      。因此,我給他開了個經典的古方: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具體做法:厚樸15克
      ,法半夏10克,人參10克
      ,炙甘草10克
      ,鮮生姜15克(拍碎放入)。三碗水煎成一碗水即可
      ,每日一次

      厚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出自《傷寒論》六十六條:“發(fā)汗后,腹脹滿者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原方是用來治療“發(fā)汗后
      ,腹脹滿者”
      。因為發(fā)汗不當,或發(fā)汗太過而傷害脾氣
      ,脾主管運化轉輸而主腹
      ,結果導致汗后脾虛,運輸無權
      ,或生痰濕
      ,使氣機壅滯,則腹脹滿
      。因此此方正是用于治療脾胃氣虛型腹脹
      、痞滿的好方子。

      脾虛氣滯引起的腹?jié)M

      ,治療時若單用補益劑
      ,則有助滿生濕的弊端;單用行氣散結法
      ,又恐怕更傷脾氣
      ,不利轉輸,所以宜消補兼施
      。厚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中
      ,厚樸味苦
      、性溫,善于下氣行散
      ,除胃中滯氣而燥脾
      ,泄?jié)M消脹最宜;生姜
      、半夏兩藥
      ,前者宣散通陽,行胃中滯氣
      ,后者開結豁痰
      ,除胃中逆氣;兩者與厚樸配伍
      ,辛開苦降,消脹除滿
      。配合人參
      、甘草為佐,既可補氣益脾又可防理氣藥傷了正氣

      劉大叔回去按方服用

      ,三天后過來復診,說吃了一劑藥后開始排氣
      ,肚子覺得挺舒服的
      ,兩劑服完排氣更多,待三劑服完
      ,胃口也好了
      ,腹脹的問題基本消失了。由于病程較久
      ,我給他診過舌脈后又以原方開了6劑藥給他鞏固治療
      ,服完這些藥后劉大叔的腹脹問題徹底痊愈了。另外
      ,值得提醒的是
      ,上述方子主要治療脾氣受傷轉運失常所引起的腹脹,并不能通治其他腹脹癥狀
      ,其他證型的功能性腹脹須應用其他方法治療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如嫌上方過于繁瑣,還可以嘗試另一個更簡單的方子——陳皮姜棗湯

      ,做法是:陳皮10克
      、生姜30克,剁成碎末
      ,大棗5~10枚
      。一起入鍋
      ,加水500毫升,煮沸后改文火
      ,再煎3~5分鐘即可
      。趁熱飲用最佳,可稍加紅糖以調味
      。此方中陳皮可理氣行氣
      ,用于調理脾胃氣滯,大棗與生姜則是暖胃益脾之品
      。所以此方同樣是消
      、補兼施,與厚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的思路一致
      。不過這三樣食材一般家庭都有
      ,隨手可取,非常方便取材
      。但同樣需要注意的是
      ,脾胃虛弱者適用,其他證型的用此方就不合適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47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法、注意事項" rel="prev"> 清熱劑的介紹

      、用法
      相關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根據(jù)《金匱要略》一書中張仲景對胸痹的論述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制法 : 上為末
      ,別入生地黃汁1合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
      ,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
      ,面糊丸,如黍米大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干葛1錢
      ,山楂1錢
      ,澤瀉1錢,陳皮8分
      ,甘草3分
      ,生姜、大棗
      。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惡寒淅瀝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
      ,蒼術1斤
      ,神曲1斤,麥芽1斤
      ,山楂1斤
      ,甘草半斤,黑豆半斤
      。制法 : 上為細末
      固衛(wèi)御風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9g
      ,炒白術9g,桂枝9g
      ,赤芍9g
      ,白芍9g,生姜3片,大棗7枚
      。功能主治 : 調營固衛(wèi)
      ,以御風寒。主冷激性蕁麻疹
      。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加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