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挾濕狐惑病,口咽外陰潰不收。瘍面平塌或凹陷,低熱纏綿倦無力。頭暈頭重便溏薄,小便清長足不溫。情緒不穩(wěn)食欲退,舌淡苔白有齒痕。益氣健脾兼除濕,補中益氣加味吃。參芪升麻柴胡草,白術(shù)陳皮苡當(dāng)歸。山藥茯苓谷麥芽,砂仁澤瀉棗內(nèi)金。濕痰壅盛加蔞半,瘍面不收木蝶勃。
方藥:
補中益氣湯加味:
黨參13g 黃芪15g 升麻6g 柴胡9g 甘草6g 白術(shù)10g 陳皮8g 苡仁30g 當(dāng)歸10g 山藥15g 茯苓20g 炒谷芽8g 炒麥芽8g 砂仁5g 澤瀉10g 大棗5枚 雞內(nèi)金6g
注:患病日久,脾虛氣弱,或治療中苦寒過量,致使脾陽受損,清陽不升,水濕聚留,故倦怠乏力、頭暈頭重、食欲減退、大便溏稀。中土既虛,虛火上承,濕熱下注,故口腔、咽喉潰爛、外陰潰瘍不斂、身體低熱纏綿不退。脾陽虧虛,陰濕內(nèi)盛,故舌淡苔白,邊有齒痕,小便清長,雙足不溫,瘍面久不收口。
黨參、黃芪、升麻、柴胡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白術(shù),陳皮健脾運中,理氣生血;甘草、當(dāng)歸益氣養(yǎng)血;苡仁,山藥,茯苓,谷芽,麥芽,砂仁,澤瀉,大棗,雞內(nèi)金健脾益胃,利濕解毒若濕盛痰壅,可加半夏10g,瓜蔞10g。潰瘍面久不收斂,可加木蝴蝶10g,馬勃10g。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50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參的種類,參的功效與作用及選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