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陽上浮爛口舌,糜爛色淡多流涎。每服涼藥爛疼甚,脈多沉細(xì)舌淡白。治宜溫陽佐斂火,理中加附溫脾宜。桂附八味溫腎陽,氣血虛弱十全服。龍牡芨味隨癥加,斂火生肌用無差。
方藥:
理中湯加附子(適用于脾陽偏虛):
人參8g 白術(shù)10g 干姜6g 甘草6g 炮附子9g
桂附八味丸(適用于腎陽偏虛):
肉桂6g 炮附子9g 熟地13g 山藥10g 山萸肉10g 丹皮10g 茯苓10g 澤瀉10g
十全大補(bǔ)湯(適用于氣血雙虛):
人參8g 白術(shù)10g 茯苓10g 甘草5g 當(dāng)歸10g 白芍15g 川芎8g 熟地13g 黃芪15g 肉桂5g
注:虛陽上浮,陽虛已甚,故口糜色淡,糜爛疼痛,口多流涎,舌淡苔白,脈象沉細(xì)。服涼藥后疼痛潰爛加劇,更為陽虛之癥明。
理中湯加附子溫脾陽。桂附八味丸溫腎陽。十全大補(bǔ)湯氣血雙虛者用之尤宜。上列諸方可隨宜加入龍骨、牡蠣、白芨、五味子之類以斂火生肌,促糜爛愈合。
附:鵝口瘡?fù)庵畏?/strong>
黃連6g,黃芩6g,黃柏8g,龍骨15g,青黛6g,冰片2g共研細(xì)粉和勻,撒布瘡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52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地骨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下一篇: 霸王花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