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中
《本草備要》說
有些同道似乎忌諱莪術
劉老認為
,治療肝胃之病,如果經過準確辨證,因人、因病而異,方中適量加入莪術,無論緩解癥狀,還是調節(jié)臟腑功能《本草備要》在論述莪術時
,有這樣兩句話:“雖為泄劑,亦能益氣。”劉老的體會是:莪術之泄,非指泄下,而是疏泄、運通之意,所謂“益氣”,并不意味著“補氣”。劉老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點:其一
,莪術雖為破氣化疲之品,但辛苦氣溫并不峻猛。莪術既然能夠開胃化食,這就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復
。開胃化食,就意味著人的氣血生化之源有了保障,就為人體正氣的恢復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所謂“益氣”,就是有益于正氣的恢復和舒展。其二,莪術能破氣中之血”
。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所云“氣中之血”,說明氣之前導作用不利,血亦不能隨之暢行,這是氣滯不前,造成血液稽留的表現(xiàn),亦即氣滯血瘀,莪術攻逐的是滯氣其三
名醫(yī)簡介:
劉紹勛(1915-),男
,遼寧沈陽人。沈陽市中醫(yī)研究所教授【步玉如教授百合-烏藥治療脾胃病經驗】氣郁化火潤肺開郁
莪術──廣西莪術
RhizomaCurcumaeKwangsiensis
(英)KwangsiTurmericRhizome
【別名】 桂莪術
提醒您:莪術─廣西莪術 此中草藥來源于網(wǎng)絡,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1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61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