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综合资源网,女人高潮娇喘抽搐喷水视频,久久精品这里精品,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ΑV一卡二卡三卡免费,午夜福利男女XX00动态图片,久久亚洲日韩精品,高清白嫩偷拍视频,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视频综合网,噜噜噜66网站,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深夜精品网站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天竺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天竺黃的藥理作用

道醫(yī) 2023-06-25 07:15:00

天竺黃的簡介

天竺黃

,是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稈內(nèi)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塊狀物

、冬二季采收。分布于云南
、廣東
、廣西等地
。具有清熱豁痰
,涼心定驚的功效。

用于熱病神昏

,中風(fēng)痰迷
,小兒痰熱驚癇、抽搐
、夜啼

本文目錄

1 天竺黃的功效與作用2 天竺黃的各家論述3  天竺黃的附方4  天竺黃的臨床應(yīng)用5  天竺黃的食用方法6 天竺黃用藥鑒別

天竺黃的功效與作用天竺黃的功效

性味

甘,寒

歸經(jīng)

歸心

、肝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豁痰

,涼心定驚

用于熱病神昏,中風(fēng)痰迷

,小兒痰熱驚癇
、抽搐、夜啼

小兒驚風(fēng)

,中風(fēng)癲癇,熱病神昏

本品清化熱痰

,清心定驚之功與竹瀝相似而無寒滑之弊

治小兒痰熱驚風(fēng),常配麝香

、膽南星
、辰砂等,如抱龍丸(《小兒藥證直訣》)
,治中風(fēng)痰壅
、痰熱癲癇等,常配黃連
、菖蒲
、郁金等,治熱病神昏譫語
,可配牛黃
、連翹、竹葉卷心等

痰熱咳喘

用本品以清熱化痰

,常配瓜蔞、貝母
、桑白皮等藥用

清熱豁痰

用于熱病神昏譫語、痰涎壅盛者

,可與犀角、牛黃
、羚羊角研末沖服

中風(fēng)痰迷不語,可與牛黃

、麝香
、蝎尾研末沖服。

安神定驚

用于小兒驚風(fēng)

,癥見抽搐
,身熱昏睡,喉中痰鳴
,痰熱盛者
,可與黃連、僵蠶
、朱砂
、青黛、麝香研末沖服
,痰盛者
,可與膽星等同用。

用于小兒驚風(fēng)夜啼,可與蟬蛻

、僵蠶
、郁金、山梔
、甘草研末沖服

 天竺黃的藥理作用

對心血管系統(tǒng)

真菌竹黃水煎提取物能使離體蛙心收縮力減弱,心率變慢

,1×10-2g濃度作用更強(qiáng)烈

對離體兔耳血管有直接擴(kuò)張作用,表現(xiàn)為灌流量增加

,尤其是血管處于攣縮狀態(tài)時此作用更明顯

小鼠由背部皮下注入真菌竹黃水煎提取物3.0g/kg,對組胺所致皮膚毛細(xì)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非常顯著的抑制作用。

靜注0.5g/kg該提取物能降低麻醉兔血壓

,其機(jī)制可能與影響心排血量和使小動脈擴(kuò)張
,外周阻力減低有關(guān)。

對心血管及血漿復(fù)鈣時間的影響

2×10-1g濃度可顯著延長血漿復(fù)鈣時間

,在血凝實(shí)驗(yàn)中
,該藥能延長凝血時間,可能與復(fù)鈣時間延長有關(guān)

鎮(zhèn)痛抗炎作用

真菌竹黃水煎提取物2-3.1g/kg皮下注射

,對小鼠醋酸刺激性疼痛有較好的鎮(zhèn)痛作用。

從竹黃中提取物的結(jié)晶物Ⅲ號(竹菌甲素)

,以100mg/kg灌胃
,能顯著提高小鼠熱板法痛閾,其作用優(yōu)于吲哚美辛(消炎痛)
,與杜冷丁(10mg/kg)相似

能顯著降低醋酸所致扭體反應(yīng)的次數(shù),亦能顯著降低蛋清所致的足跖腫用程度

其他作用

真菌竹黃多糖SB1及SB2經(jīng)藥理初步試驗(yàn)

,對肝炎具有一定療效。

毒性

真菌竹黃水煎提取物15g/kg給小鼠灌胃

,72h內(nèi)小鼠活動自如
,飲食正常,無不良反應(yīng)

給雄性小鼠靜注的LD50為6.471g/kg

天竺黃的各家論述1、論天竹黃清心涼肝

、化痰定驚之功

2

、中梓:“竹黃之寒,專瀉少陰之火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鹑ザ@邪諸證靡不療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3

、希雍:天竺黃,氣微寒而性亦稍緩
,故為小兒家要藥

入手少陰經(jīng),小兒驚風(fēng)天吊諸風(fēng)熱者

,亦猶大人熱極生風(fēng)之候也
。此藥能除熱養(yǎng)心,豁痰利竅
,心家熱清而驚自平
,君主安而五臟咸得滋養(yǎng),故諸證悉除也

明目

,療金瘡者,總?cè)「屎疀鲅鍩嶂Χ?/p>

4

、竹黃與竹瀝性能異同

5、時珍:“竹黃

,氣味功用與竹瀝同
,而無寒滑之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6、謨:竹瀝性速

,直通經(jīng)絡(luò)而有寒滑之功
,竹黃性緩,清空解熱而更有定驚安神之妙

故前古治小兒驚風(fēng)天吊

,夜啼不眠,客忤痢瘧及傷風(fēng)痰閉
,發(fā)熱氣促
,人抱龍丸,治嬰科驚痰要劑
。如大人中風(fēng)
,失音不語
,入風(fēng)痰藥中,如屢見奏效
。此錢月坡獨(dú)得之見也
。”

7

、廷琬:天竺黃
,本草云清心豁痰,功同竹瀝
,氣味稍緩
,說亦近似。

第痰生于脾

,竹之有黃
,似入脾而豁痰為切,與竹瀝之走經(jīng)絡(luò)而利痰熱微有不同
,不止氣味稍緩也

考證

本品始載于《蜀本草》,原名竹黃

1

、韓保升曰:“《圖經(jīng)》云:竹節(jié)間黃白者,味甘
,名竹黃
。”

2

、《日華子》謂:“此是南海邊竹內(nèi)塵沙結(jié)成者耳
。”

3

、《開寶本草》云:“按《臨海志》云:生天竺國
,今諸竹內(nèi)往往得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4

、《綱目》指出:“按吳僧贊寧云:竹黃生南海鏞竹中。此竹極大
,又名天竹
。其內(nèi)有黃,可以療疾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天竺黃配伍應(yīng)用

配白僵蠶

白僵蠶熄風(fēng)止痙,祛風(fēng)止痛

,解毒散結(jié)
,用于肝風(fēng)內(nèi)動與痰熱壅盛所致的抽搐驚癇等

天竺黃清熱化痰,用于痰熱驚搐

、中風(fēng)痰壅

白僵蠶辛開,熄風(fēng)止痙力強(qiáng)

,天竺黃寒清
,清熱化痰力勝。

二藥配伍

,用治風(fēng)熱痰喘
、驚癇抽搐。

配朱砂

朱砂鎮(zhèn)心安神

,清熱解毒
,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胸中煩熱
、驚悸不眠等證

天竺黃清熱化痰,朱砂秉寒降之氣

,天竺黃具清化之質(zhì)

二藥配伍,用治痰熱驚風(fēng)

,效果甚佳

配半夏曲

天竺黃甘寒,清熱豁痰

,涼心定驚
,半夏曲性溫,燥濕化痰
,健脾和胃

天竺黃突出一個清字,半夏曲側(cè)重一個燥字

二藥伍用

,一清一燥,相互促進(jìn)
,清熱除濕、化痰止咳的力量增強(qiáng)

主治濕熱內(nèi)蘊(yùn)

,癥見咳嗽吐痰不爽,嘔惡
,胸悶胸痛
,夜寐不安者

天竺黃、半夏曲伍用

,最宜用之于小兒痰熱交熾
、消化不良,或痰風(fēng)將作
、目睛呆滯之際

配膽星

膽南星清熱化痰,熄風(fēng)定驚

,適用于痰熱驚風(fēng)抽搐及中風(fēng)、癲狂等證

天竺黃清熱化痰

,清心定驚,用于痰熱驚搐
、中風(fēng)痰壅等證

二藥配伍,相須使用

主治痰熱閉阻清竅

、高熱神昏譫語、驚癇等證

配石菖蒲

石菖蒲開竅寧神

,化濕和胃,用于濕濁蒙蔽清竅所致的神志昏亂

天竺黃清熱化痰

,清心定驚,用于痰熱驚搐等證

二藥配伍

,天竺黃以清為主,菖蒲以開為主

一清一開

,相輔相佐,一寒一溫
,相互補(bǔ)充
,用治熱病神昏、中風(fēng)痰熱壅盛等證
,療效大增

 天竺黃的附方1、哮喘即發(fā)

陳皮一錢

,半夏(制)
、竹黃各一錢五分
,麻黃(先煎去沫)七分,紫蘇子六分
,沉香(研末沖藥)四分
,細(xì)辛五分,炙甘草六分
,加生姜二片煎
。(《不知醫(yī)必要》麻黃蘇子湯)

2、小兒疳積

雄黃(研

,水飛)
、天竺黃各二錢,牽牛末一錢

上同再研

,面糊為丸,粟米大

每服二至五丸

,食后,薄荷湯下

大者加丸數(shù)

。(《小兒藥證直訣》牛黃丸)

3、口瘡

天竺黃

、月石各等分
,冰片少許。為末摻之
。(《景岳全書》)

4

、傷風(fēng)溫疫,身熱昏睡
,氣粗
,風(fēng)熱痰塞壅嗽,驚風(fēng)潮搐
,中暑
,亦治室女白帶

天竺黃一兩,雄黃(水飛)一錢

,朱砂
、麝香(各別研)半兩,天南星四兩(臘月釀牛膽中
,陰干百日
,如無,只將生者去皮臍,炒干用)

上為細(xì)末,煮甘草水和丸

,皂子大
,溫水化下服之。

百日小兒

,每丸分作三
、四服,五歲一
、二丸
,大人 三、五丸

伏暑用鹽少許

,嚼一、二丸
,新水送下
,臘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藥尤佳
。(《小兒藥證直訣》抱龍丸)

5

、小兒急驚風(fēng)

青黛、輕粉各一錢

,牽牛末五錢
,天竺黃二錢。上為末
,白面糊丸
,如小豆大,(每)二十丸
,薄荷湯下
。(《小兒藥證直訣》利驚丸)

6、鼻衄不止

天竺黃

、川芎各一分
,防己半兩。上三味搗研為散

每服一錢匕

,新汲水凋下。肺損吐血用藥二錢匕
,生面一錢匕
,水調(diào)下,并食后服。(《圣濟(jì)總錄》天竺黃散)

7

、肺化痰湯(《郭中元方》)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板藍(lán)根20克

,黃芩10克,浙貝母10克
,橘紅10克
,天竺黃15克,玄參12克
,炒苦杏仁10克
,白前10 克,魚腥草15克
,蘆根20克
,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水煎服

,輕者,日服1劑
,2次服
,重者,每日2劑
,日服46次

8、龍湯(《丁金元方》)治療小兒哮喘

蜂房6克

,地龍10克
,桔梗6克,紫蘇子12克
,白果10克
,百部10克,天竺黃3克
,訶子6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日服2次

9、諸般瘋狂癲癇

,痰迷心竅等癥

川郁金一兩

,天竺黃一兩,雄黃五錢
,白礬三錢

上為細(xì)末

,用不落水豬心血,搗勻?yàn)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如桂圓肉大

每日以石菖蒲五分煎湯調(diào)送一丸。藥用朱砂為衣

。(《春腳集》抱膽丸)

10

、兒天吊多涎,搐搦
,發(fā)歇不定

天竺黃、朱砂(各細(xì)研)

、干全蝎(微炒)
、白附子(炮制)各一分。

上為末

,同研勻
,以煉蜜和丸,如綠豆大

不計(jì)時候

,以淡竹瀝研下二丸。量兒大小
。臨時加減
。(《普濟(jì)方》)

11、行時疫

,不及周時之癥

天竹黃二兩

,人中黃二兩,僵蠶一兩
,全蝎(去鉤)一兩
,防風(fēng)二兩,荊芥一兩
,當(dāng)門麝香一錢

以上各研細(xì)末,水發(fā)為丸

,椒核大

男婦每服二十粒,十歲以外十二粒

,孩子六粒

姜湯送下,孕婦忌服

。(《春腳集》急救時疫良方)

12

、兒痰涎上壅
,喘嗽不休

牛膽南星一兩,半夏(湯泡

,去皮
,姜汁制)、白附子(湯泡
,去皮
、臍)各五錢,天竺黃三錢
,天麻
、防風(fēng)各二錢,朱砂一錢(另研
,水飛)
,上為末,甘草膏為丸
,芡實(shí)大

每服一丸,空心薄荷

、淡姜湯化下
。(《證治準(zhǔn)繩》膽星天竺丸)

 天竺黃的臨床應(yīng)用1、多用于小兒熱性抽搐驚癇(甚至角弓反張)

,神志不清
,并有咳嗽氣促痰稠者。

用天竺黃清熱豁痰

、鎮(zhèn)靜止癇
,常配貝母、膽南星
、花粉
、僵蠶、鉤藤
、菖蒲等加強(qiáng)清化熱痰和鎮(zhèn)痙開竅的作用
,并隨證配伍清熱藥,方如竺黃湯

2

、成人熱病神昏,也可用竺黃協(xié)助清熱

3

、用于中風(fēng)痰厥(腦血管意外)。

表現(xiàn)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兩拳緊握
、鼾睡、呼吸不爽
、痰出困難
,用天竺黃豁痰,并配菖蒲
、丹參
、三七等,方如消痰治風(fēng)方

用量

4.5~9g

處方舉例

竺黃湯

天竺黃6g、僵蠶3g

、菖蒲2.4g
、法夏4.5g、膽南星2.4g
、天花粉9g、川貝母4.5g
、鉤藤9g
、知母6g,水煎服

消痰治風(fēng)方

天竺黃9g

、制南星6g、石菖蒲4.5g
、法夏9g
、丹參12g、三七末3g(沖)
、雞血藤15g
、陳皮6g、茯苓12g
、炙甘草3g
,水煎服。

過去采收竹黃

,多用火燒竹林
,使竹受暴熱傷害
,產(chǎn)生竹瀝
,溢于節(jié)中
,凝固而成
,但浪費(fèi)太大?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已不采用這種方法

經(jīng)產(chǎn)地群眾發(fā)現(xiàn)被竹蜂咬洞居后的竹節(jié)中

,多有竹黃生成

經(jīng)采用人工鉆孔法促使竹黃生成并取得成功。

成分

主含氫氧化鉀1.1%

、硅土90.5%
、三氧化二鋁0.9%、三氧化兒鐵等物質(zhì)?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上海市已進(jìn)行人工合成

 天竺黃的食用方法1、竺黃鉛白霜丸

功效

主治小兒驚風(fēng)

,傷寒4-5日未得汗
,搖頭撲手,上竄
,多啼叫
,不睡,吃水無休

組成

鉛白霜半兩

,朱砂半兩,馬牙消半兩
,人參半兩
,天竺黃半兩,山梔子1兩
,甘草半兩(炙)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用法

每服1丸,冷熟蜜湯化下

來源

《博濟(jì)》卷四

2、竺黃赤金豆

組成

巴霜(去皮膜

,略去油)1錢半
,生附子(切,略炒燥)2錢
,皂角(炒微焦)2錢
,輕粉1錢,丁香3錢
,木香3錢
,天竺黃3錢,朱砂2錢(為衣)

制法

上為末

,醋浸蒸餅為丸
,如蘿卜子大,朱砂為衣

用法

欲漸去者

,每服5-7丸,欲驟行者
,每服10-20丸
,姜、醋
、茶
、蜜、茴香
、使君煎湯為引送下
,若利多不止,可飲冷水1-2口即止
,蓋此藥得熱則行
,得冷則止也,如治氣濕實(shí)滯膨脹
,先用紅棗煮熟取肉1錢許
,隨用7-8丸,甚者10-20丸
,同棗肉研爛,以熱燒酒加白糖少許送下
,如治蟲痛
,亦用本肉加服,只用清湯送下

來源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3、竺黃抱膽丸

功效

鎮(zhèn)靜化痰

,防止抽搐

主治

諸般瘋狂癲癇,痰迷心竅

組成

川郁金1兩

,天竺黃1兩,雄黃5錢
,白礬3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用不落水豬心血搗勻?yàn)橥?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如龍眼肉大

,朱砂為衣?/p>

用法

每日服1丸

,以石菖蒲5分煎湯調(diào)下。

來源

《春腳集》卷四

4

、竺黃清痰安眠湯

功效

健脾祛痰,安神定志

主治

神經(jīng)官能癥

。癥見失眠,煩躁
,多夢
,伴頭痛,眩暈
,多愁善感
,疑慮妄想,驚悸夜游
,哭笑喜怒無常等
,舌質(zhì)紅,苔薄
,脈弦細(xì)

材料

黨參15克,白術(shù)15克

,陳皮15克
,半夏10克,枳實(shí)10克
,竹茹10克
,茯神15克,膽南星10克
,石菖蒲10克
,遠(yuǎn)志10克,炒棗仁20克
,柏子仁20克
,合歡皮15克,夜交藤15克
,龍骨30克
,牡蠣30克,珍珠母30克

用法

水煎服

,日1劑。

原理

失眠多夢一癥多為神魂不安所致,主要責(zé)之脾虛

,心肝火盛
,蒸濕成痰,痰火交阻而心煩不寐
,噩夢紛紜
,大腦得不到休息則變生他癥。

此方健脾祛痰

,安神定志
,鏟除病因,則病得愈

方中黨參

、白術(shù)補(bǔ)氣健脾,半夏健脾燥濕化痰
,降逆和中
,竹茹清熱和胃化痰,陳皮理氣消痰
,溫胃止嘔
,枳實(shí)降逆破氣,消脹
,石菖蒲芳香
,開心氣利九竅而逐痰,遠(yuǎn)志
、炒棗仁
、柏子仁化痰寧心安神,合歡皮解郁安神
,夜交藤養(yǎng)心安神
,龍骨、牡蠣
、珍珠母平肝潛陽,安神鎮(zhèn)驚
,諸藥合用
,共奏鎮(zhèn)驚化痰,安神定志之功

注意

痰盛者加天竺黃祛痰

,肝郁氣滯者,女性患者加香附
、烏藥
,男性患者加香附、黃連
,熱盛者加黃芩
、黃連清熱
,躁擾不安者加琥珀、朱砂鎮(zhèn)驚安神
,頭痛者加天麻
、鉤藤、白蒺藜緩急止痛
,大便干結(jié)者加大黃
、瓜蔞仁潤腸通便。

5

、竺黃保嬰鎮(zhèn)驚散

功效

主治小兒急熱驚風(fēng)

,痰涎壅盛。

組成

僵蠶5錢

,朱砂4錢
,膽星2錢,天竺黃3錢
,川貝母2錢
,雄黃1錢5分,金箔10張
,法夏2錢
,琥珀2錢,甘草1錢5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用法

周歲以下每服1分,周歲以上酌增

,白開水送下

禁忌

脾虛泄瀉忌服。

來源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jì)南方)

6

、竺黃人參煎

功效

主治小兒上焦風(fēng)熱,熱渴引飲不止

組成

天麻1分

,人參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
,天竺黃(研)1錢
,甘草(生用)1錢,鉛白霜(研)1錢
,龍腦(研)半錢
,丹砂(研)1錢。

制法

上藥先將4味為細(xì)末,再入研了4味和勻

,煉蜜煎為膏

用法

每服1大豆許,用金箔

、薄荷湯化下

來源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八。

天竺黃用法用量

內(nèi)服

煎湯

,6-15g
,或浸酒。

外用

適量

,酒浸敷

天竺黃用藥禁忌

1、灰指甲

、鵝掌風(fēng)等皮膚病患者忌服天竺黃

2、孕婦禁用天竺黃

。服藥期間忌食蘿卜
、酸辣。

天竺黃用藥鑒別天竺黃與竹黃

二藥同名

,但為不同之藥

竹黃(天竺黃)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黃蜂咬洞后,而于竹節(jié)間貯積的傷流液

,經(jīng)干涸凝結(jié)而成的塊狀物質(zhì)
,功效清熱豁痰,涼心定驚
,治熱病神昏譫語
、中風(fēng)痰迷不語、小兒驚風(fēng)抽搐
、癲癇
,竹黃為肉痤菌科真菌竹黃的子座,功效鎮(zhèn)咳化痰
,治中風(fēng)
、小兒驚風(fēng)、胃氣痛

天竺黃與竹瀝

天竺黃,豁痰利竅

,鎮(zhèn)驚安神之藥也

李時珍日:“其氣味功用,與竹瀝大同小異?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敝駷r性速
,直通經(jīng)絡(luò),而有寒滑之功
,天竺黃性緩
,清空解熱,更有定驚安神之妙

中藥天竺黃的真?zhèn)伪鎰e

天竺黃又稱竹黃

、竹膏,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黃蜂咬洞后
,而于竹節(jié)間貯積的流液
,經(jīng)干涸凝結(jié)而成的塊狀物質(zhì)。

本品自然產(chǎn)出者很少

,大多采用火燒竹林的方法
,使竹暴熱后,竹瀝溢在節(jié)間凝固而成
,然后剖取晾干
。主產(chǎn)于云南、兩廣等地

其性寒

,味甘,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鉀
、硅質(zhì)等
,具有清熱豁痰、涼心定驚的功效
,常用于治療熱病
、神昏譫語、中風(fēng)痰迷不語
、小兒驚風(fēng)抽搐
、癲癇等癥,為豁痰利竅
、鎮(zhèn)驚安神之效藥

有用硅酸鹽凝膠為基礎(chǔ)而合成的天竺黃亦可藥用。

但在市場上

,有在天竺黃中摻入礦物制成的偽品
,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天竺黃

外觀為不規(guī)則多角形的塊狀或片狀物

,表面乳白色
、灰白色或灰藍(lán)色相雜
,略帶光澤;斷面光亮,稍顯粉性
,觸之有滑手感
,質(zhì)輕,松脆
,易破碎;嘗之味甘有涼感
,舔之粘舌。其吸水力極強(qiáng)
,置于水中有氣泡產(chǎn)生
,不溶于水。

摻偽品制品

外觀的形狀與真品差不多

,但表面具有光澤
,斷面發(fā)烏,無粉性和滑感
,質(zhì)地較重
,不易破碎,口嘗舌舔不具有上述特征
,而且無吸濕性

《本草匯言》載:“天竺黃,豁痰利竅

,鎮(zhèn)驚安神之藥也
。李氏曰,其氣味功用
,與竹瀝大同小異
。第竹瀝性速,直通經(jīng)絡(luò)
,而有寒滑之功
,竹黃性緩,清空解熱
,而更有定驚安神之妙
。故前古治小兒驚風(fēng)天吊,夜啼不眠
,客忤痢瘧
,及傷風(fēng)痰閉,發(fā)熱氣促
,入抱龍丸
,治嬰科驚痰要劑。如大人中風(fēng)
,失音不語
,入風(fēng)痰藥中
,亦屢奏效?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而摻偽制成的所謂天竺黃已不具備真品天竺黃的功效,所摻的礦物質(zhì)甚至?xí)l(fā)不良反應(yīng)

,故不可藥用
,使用時要注意仔細(xì)辨之。

天竺黃抱龍丸的功效

功效一

處方:茯苓50g

,赤石脂25g
,廣藿香38g,法半夏31g
,陳皮25g
,厚樸25g,薄荷31g
,紫蘇葉31g
,僵蠶(姜制)31g,山藥25g
,天竺黃38g
,檀香25g,白芷25g
,砂仁25g
,防風(fēng)31g,荊芥38g
,白附子31g
,獨(dú)活31g,白芍25g
,訶子(去核)25g
,蓽茇25g,白術(shù)(炒)38g
,川芎(酒蒸)31g
,木香25g,朱砂47g
,天麻25g
,香附(四制)25g。

性狀:為棕褐色的大蜜丸

,氣香
,味甘、辛
、辣

炮制:上二十七味

,朱砂水飛成極細(xì)粉,其余茯苓等二十六味粉碎成細(xì)粉
,與朱砂粉末配研
,過篩,混勻
。每100g粉末加煉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
,即得。

功能主治:祛風(fēng)健胃

。用于小兒風(fēng)痰吐乳腹瀉

用法用量:口服,一歲以內(nèi)一次1丸

,一歲至二歲一次2丸
,一日2~3次。

規(guī)格:每丸重1.56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功效二

別名:保肝丸(《增補(bǔ)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卷四)。

處方:天竺黃30克

,雄黃(水飛)3克
,辰砂,麝香(各別研)各15克
,天南星120克(臘月釀牛膽中
,陰干百日,如無
,只將生者去皮
、臍,銼
,炒干用)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煮甘草水和丸

,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兒傷風(fēng)瘟疫,身熱昏睡

,氣粗
,風(fēng)熱,痰盛咳嗽
,驚風(fēng)抽搐
,中暑,亦治室女白帶

用法用量:溫水化服

。百日小兒
,每丸分作三至四次服,五歲一至二丸
,大人三至五丸
。伏暑用鹽少許,嚼1~2丸
,新水送下
,臘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藥尤佳
。一法用漿水或新水浸天南星三日,候透軟
,煮三五沸
,取出乘軟切,去皮
,只取白軟者
,薄切焙干炒黃色,取末240克
,甘草75克
,拍破,用水500毫升浸一宿
,慢火煮至250毫升
,去滓,旋旋灑入天南星末
,慢研之
,令甘草水盡,人余藥

摘錄:《小兒藥證宜訣》卷下

?天竺黃作用與功效
,有什么副作用?

概述: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華思勞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桿內(nèi)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塊狀物

。秋
、冬二季采收。?

別名: 竹黃
、天竹黃
、竹膏、竹糖?

藥性類別:暫未分類
性味與歸經(jīng):甘
,寒
。歸心
、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清熱豁痰
,涼心定驚
。用于熱病神昏,中風(fēng)痰迷
,小兒痰熱驚癇
、抽搐、夜啼
?
用法與用量:3~9g
。?
貯藏:密閉,置干燥處
。?
臨床應(yīng)用:?
1.清肺化痰湯(《郭中元方》)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板藍(lán)根20克,黃芩10克
,浙貝10克
,橘紅10克,天竺黃15克
,元參12克
,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
,魚腥草15克
,蘆根20克,炙紫菀12克
,甘草10克
。水煎服,輕者
,日服1劑
,2次服,重者
,每日2劑
,日服4-6次。?
2.蜂龍湯(《丁金元方》)治療小兒哮喘
。蜂房6克
,地龍10克,桔梗6克
,蘇子12克
,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黃3克
,訶子6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日服2次
。?

香葉天竺葵的功效和作用



小竹,又名斑竹

、小竹等
。是竹稈或華老竹稈中的一塊干燥分泌物。竹茹入藥
,具有清熱化痰
、涼心定驚的功效,對發(fā)熱
、頭暈
、驚風(fēng)、抽搐
、夜啼等有治療作用。在兒童中
。讓讓我們來看看淡竹葉的功效和作用吧


天竺黃的藥用功效

【性味】甘寒。


【歸經(jīng)】心經(jīng)
、肝經(jīng)



【功效】清熱化痰、涼心定驚
,主要用于治療發(fā)熱
、昏迷、中風(fēng)
、小兒痰熱
、驚風(fēng)、驚風(fēng)
、夜啼


天竺黃的用藥禁忌

1.灰指甲、鵝掌風(fēng)等皮膚病患者應(yīng)避免服用天竺黃



2.孕婦禁止食用天竺黃
。服藥期間忌吃蘿卜和酸辣。

天竺黃的配伍應(yīng)用

1
、配半夏曲:天竺黃性味甘涼
,清熱化痰,寧心安神。半夏性溫
,祛濕
,化痰,健脾胃
。天竺黃突出一個清字
,半夏曲側(cè)重一個干字,兩味藥并用清燥
,相互促進(jìn)
。加強(qiáng)了清熱利濕、化痰止咳之功
,主要用于治療濕熱
,癥見咳痰吐、嘔吐
、胸悶胸痛
、夜間失眠等。天竺黃和半夏曲的組合最適合痰熱壅盛
、消化不良或痰風(fēng)致目暗的兒童



2、用石菖蒲:石菖蒲開心安神
,化濕和胃
。用于濕濁引起的神志不清。天竺黃燦清熱化痰
,清心定驚
,用于痰熱驚風(fēng)。兩藥配伍
,天竺黃為主清
,菖蒲為主開。清開
,相輔相成
,一寒一暖,相得益彰
,治發(fā)熱
,昏迷,中風(fēng)
,痰多熱盛等
。大大提高了療效。


3.用僵蠶:僵蠶能息風(fēng)止痙
、祛風(fēng)止痛
、解毒散結(jié),用于肝風(fēng)亢盛、痰熱上擾所致的驚風(fēng)癲癇
,天竺黃能清熱化痰
,用于痰熱驚風(fēng)、中風(fēng)
。白僵蠶開花
,有較強(qiáng)的熄風(fēng)解痙作用,天竺黃色性寒清
,能清熱化痰
。兩藥合用,用于治療風(fēng)熱
、痰喘
、驚風(fēng)抽搐。

天竺黃的藥用選方

1.天竺黃丹美白丸


白霜鉛
、朱砂
、馬牙、人參
、天竺黃
、梔子、甘草



【用法】頂為末
,蜜煉為丸,如梧桐大小
。每次服1粒
,溶于涼熟蜂蜜湯



【功效】主要用于治療小兒驚風(fēng)
,傷寒4-5天不出汗,搖頭甩手
,上躥下跳
,多哭,睡不著
,水吃不完



2.天竺黃寶丹丸


【組成】川姜黃1兩,天竺黃1兩
,雄黃5兩
,明礬3兩。


【用法】It的細(xì)粉
,它用豬的心血做成的藥丸
。不要掉進(jìn)水里。比如龍眼肉大,朱砂為衣
。每日1丸
,與石菖蒲5分鐘煎劑混合。


【功效】鎮(zhèn)靜
,化痰
,止痙。參加各種瘋狂的癲癇
,痰



3、天竺黃芩湯安眠湯


【組成】黨參15g
、白術(shù)15g
、陳皮15g、半夏10g
、枳實(shí)10g
、竹茹10g、石菖蒲10g
、遠(yuǎn)志10g
、酸棗仁20g、合歡皮15g
、夜交藤15g
、龍骨30g、牡蠣30g



【用法】用水沖服
,每日一劑。


【功效】健脾化痰
,安神定志
。主治:神經(jīng)官能癥,表現(xiàn)為失眠
、易怒
、多夢、頭痛
、眩暈
、多愁善感、疑慮
、恐懼
、夜游、哭泣
、喜怒無常等
。舌紅
,苔薄,脈細(xì)


天竺黃中藥

天竺黃中藥
一看到天竺黃這個名字嗎

,估計(jì)很多人都想到是來自天竺的吧,其實(shí)天竺黃并不是最早出自天竺國的
,其實(shí)真是情況并不是這樣的
,它擁有止咳清熱的藥效,在平時的生活中屬于一種常用的中藥
,那么天竺黃中藥的禁忌又有哪些呢
,作為藥材可能是有一定的使用禁忌的,這里就給大家普及下相關(guān)的知識

天竺黃中藥
天竺黃是易碎的藥材
,外表呈現(xiàn)塊狀,平時保存的時候要小心
,非常輕易的就會成為粉末
,在功效上它是用來做止咳化痰清熱的,因?yàn)樾院杂脕碇委煙岵⌒Ч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比如說風(fēng)寒發(fā)熱
,咳嗽就可以使用天竺黃配上其它的中藥材,在我國中藥這么多年的傳承中
,治療什么疾病用什么藥方早已經(jīng)寫的清清楚楚
,可以說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各種中藥藥方都已經(jīng)經(jīng)過歷代人們的檢驗(yàn)
,天竺黃搭配貝母
,牛黃,桑白皮等使用

說了這么多我們接下來介紹下天竺黃中藥的使用禁忌
,凡是中藥都有使用禁忌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服用
,比如灰指甲和鵝掌風(fēng)病癥的患者
,就不適合使用天竺黃
,另外孕婦也是不能使用的
,還有中藥不能和蘿卜一起食用。

天竺黃的功效與作用

第一

,它能很好的鎮(zhèn)心安神
,為什么呢?現(xiàn)在有很多人他們之所以整個人會顯得非常焦躁不安
,主要是因?yàn)轶w火比較旺而引起的
,天竺黃它性寒
,所以能很好中和這樣的熱氣,就可以達(dá)到很好靜氣安神的效果
。第二
,它還能快速清除人體內(nèi)熱,達(dá)到化痰的目的
。關(guān)于天竺黃的攝入方法其實(shí)有很多
,比如說可以用它來煎水喝,也可以將它直接含服
,又或者將它來燉湯
,又或者在煮粥的時候加入一點(diǎn)天竺黃,這些都是不錯的不錯
,因?yàn)樘祗命S它本身有淡淡的甜味
,并不會難吃。通過上面這部分內(nèi)容的分析大家也都明白了
,天竺黃的功效與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哪一些具體的方面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說它的功效挺多的,但是有一些人是不能夠吃的
,比如說那些脾胃比較虛弱
,宮寒比較嚴(yán)重的人就不能夠吃天竺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68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槐枝灰半兩
和中解托湯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
,蒼術(shù)1斤
,神曲1斤
,麥芽1斤
,山楂1斤,甘草半斤
,黑豆半斤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固衛(wèi)御風(fēng)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fēng)9g,炒白術(shù)9g
,桂枝9g
,赤芍9g,白芍9g
,生姜3片
,大棗7枚。功能主治 : 調(diào)營固衛(wèi)
,以御風(fēng)寒
。主冷激性蕁麻疹。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不問陰陽二證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fēng)、桂心
、天麻
、萆薢、石斛
、虎骨(酥炙)
、白芍藥
、當(dāng)歸、云母粉
、白術(shù)
、茵芋葉、木香
、仙靈脾
、甘草、川續(xù)斷
,各一兩
。炮制 : 上挫,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
。春五日、夏三日
、秋七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
,京棗5個(每個分5塊)
,半夏25個,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
。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