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研究加味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將112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6例。觀察組患者采用加味葛根黃芩黃連湯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拜糖蘋)片,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糖尿病多是由于患者遺傳或生活方式及環(huán)境所造成的,患者基本都存在內分泌紊亂綜合征,同時,糖尿病也屬于臨床常見病證,臨床有很多中藥治療方案及西藥控制治療方案,但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治療方法[1]。本次研究主要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藥治療進行分析,觀察采用加味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糖尿病的臨床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詳細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依據(jù)《消渴病中醫(yī)分期辨證與療效評定標準》[2]判定為肺胃熱盛型消渴。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年齡在38~67歲之間,平均年齡(523±36)歲,患者的病程在2~8年之間,平均(54±12)年,所有患者均通過臨床檢查,符合WHO對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確診為2型糖尿病。研究按照隨機方法,將112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6例,觀察組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患者的年齡在38~67歲之間,平均年齡(523±35)歲,平均病程(54±11)年。對照組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患者的年齡在38~67歲之間,平均年齡(523±36)歲,平均病程(54±12)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程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期間對照組給予阿卡波糖(拜糖蘋)片50mg,3次/d,開始進餐時服用,二甲雙胍05g,3次/d,餐前30min服用。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加味葛根黃芩黃連湯,基本方:葛根、黃芩、黃連、黃柏、天花粉、萆薢、生地黃、玉竹、石斛、甘草,各1袋(一方制藥生產的中藥顆粒制劑),1劑/d,開水沖化后分早、中、晚3次溫服[4]。兩組患者的治療療程均為30d,完成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
13 療效標準[5] 治療效果按照顯效、好轉和無效進行劃分,顯效為隨訪階段患者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臨床檢查多次結果正常;好轉為患者癥狀、體征和臨床檢查有改善;無效為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實驗室檢查無明顯改善或是加重。治療前后分別采用血糖儀對兩組患者進行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水平檢測,并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兩組患者所有數(shù)據(jù)納入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藥物的服用,直至治療療程結束,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都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完成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
3 討論
中醫(yī)有“五臟柔弱者,易得消渴”的記載,后代醫(yī)家又將消渴一證分為上消、中消、下消,其病因病機總為陰虛液損、燥熱內盛致津液代謝失常而成。同時,有部分醫(yī)家認為,“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悍而燥熱郁熱所成也”?,F(xiàn)代人,每每過食肥甘厚味,常致脾胃運化失健,濕熱中阻[6],故臨床多見肺胃熱盛型消渴。也有醫(yī)家又將其分為肺胃燥熱型和胃火熾盛型。黃芩可以清肺胃實熱,黃連可以有效的泄降濕熱,都可以用于治療消渴,葛根則可以增強胰島素抵抗模型大鼠胰島素生物效應,改善胰島素抵抗,聯(lián)合黃芩后,可以有效的起到降糖作用。
本次研究,觀察組患者采用加味葛根黃芩黃連湯達到了較好的治療目的,雖然對照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療,但整體療效卻明顯低于觀察組,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綜上,2型糖尿病的治療,需要從患者的體內微循環(huán)著手,調整患者的體內平衡,實現(xiàn)根源上的治療。雖然糖尿病在臨床上很難治愈,但是聯(lián)合中藥進行治療,可以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因此,糖尿病患者采用加味葛根黃芩黃連湯進行治療,可以提高臨床治療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晨曦,李站立,龐浩龍.降糖顆粒治療糖尿病168例[J].人民軍醫(yī),2008,6(06):58-60.
[2]袁曉,倪海祥,魏佳平,等.2型糖尿病中醫(yī)證型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關系研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19(2):156-158.
[3]項英杰.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13):1442-1444.
[4]朱英,陳莞蘇,吳玉江.當代名老中醫(yī)治療2型糖尿病的治法探析[J].陜西中醫(yī),2013,7(07):32-34.
[5]栗明,丁常宏,方芳.糖尿病中醫(yī)治療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12,6(06):24-25.
[6]張元君,梁蘋茂.升陽健脾法治療消渴病[J].吉林中醫(yī)藥,2013,9(09):41-43.
本文來源: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下半月 ? ?作者:蓋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72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葛根黃芩黃連湯臨床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