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六味地黃丸加麥冬黃連湯治療陰虛火旺型不寐癥的臨床療效
。方法:對110例陰虛火旺型不寐癥患者予以六味地黃丸加麥冬黃連湯治療1-4個療程并隨訪半年
,觀察臨床治療效果。結(jié)果:顯效68例
,有效12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87.91%
。結(jié)論:六味地黃丸加麥冬黃連湯治療陰虛火旺型不寐證療效確切
。
關(guān)鍵詞:六味地黃丸加麥冬黃連湯
; 陰虛火旺
; 不寐不寐癥又稱失眠,是指以經(jīng)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主要癥狀的一種病癥
。引起不寐的病因較多
,外感六淫、內(nèi)傷七情
、勞逸失度
、飲食不節(jié)等均可引起不寐。不寐一癥
,古已有之
,《
黃帝內(nèi)經(jīng)》、《傷寒論》等醫(yī)學典籍均有記載
。近年來由于現(xiàn)代生活節(jié)湊加快
,競爭壓力增大,人們對生活質(zhì)量要求的提高
,不寐的門診患者更有逐年增多之勢
。本人近年來利用六味地黃丸加麥冬黃連湯治療陰虛火旺型不寐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診治的110陰虛火旺不寐證患者
。男48例
,女62例,年齡18-65歲
,平均年齡42歲
;臨床表現(xiàn)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
,時寐時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則徹夜不寐
。病程最短者半月,最長者三年有余
。
1.2 入選及排除標準: 1輕者入寐困難或寐而易醒
,醒后不寐,重者徹夜難眠
。2常伴有頭痛
,頭昏,心悸,健忘
,多夢等癥
。3有陰虛火旺的癥狀:心煩不寐,或時寐時醒
,手足心熱
,頭暈耳鳴,心悸
,健忘
,顴紅潮熱,口干少津
。舌紅
,苔少,脈細數(shù)
。4.經(jīng)各系統(tǒng)和實驗室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
。
1.3 治療方法:六味地黃丸加麥冬黃連湯:熟地20克、麥冬15克
、山藥各15克
,山茱萸15克、澤瀉5克
、黃連5克
、茯神5克、牡丹皮5克
。水煎服
,日一劑。7日為一療程
,共服4個療程
,如療程結(jié)束前已痊愈,則不繼續(xù)下一療程
。
1.4 療效評定:1治愈:睡眠正常
,伴有癥狀消失。2好轉(zhuǎn):睡眠時間延長
,伴有癥狀改善
。3未愈:癥狀無改變。
2.結(jié)果
顯效68例
,有效12例
,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7.91%
。所有患者均未出現(xiàn)其他不良反應(yīng)
。
3.典型病例
李某,女,35歲
,失眠伴頭暈心煩2年余
,2年多前因家庭瑣事思慮過度出現(xiàn)失眠,多方診治
,效果欠佳
。近1年來每夜只能睡3-4小時,不易入睡
,醒后很難再睡
,頭暈心煩,夜夢頻多
,腰膝酸軟
,舌紅,苔少
,脈細弱
,各種檢驗均正常。辨病分析:患者失眠2年
,近1年來每夜只能睡3-4小時
,明顯少于正常睡眠時間,不易入睡
,醒后很難再睡
。且經(jīng)檢驗未發(fā)現(xiàn)其他異常可資與其他疾病所致失眠相鑒別
,故可診斷為不寐
。辯證分析:思慮傷脾,生化之源不足
,血不養(yǎng)心
,心血虛神失所養(yǎng)故失眠多夢,久病及腎
,陰血虛而火旺
,故出現(xiàn)頭暈心煩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弱亦為陰虛火旺之象
,故辨證為陰虛火旺
,治以基本方加味。方藥:熟地20克
、麥冬15克
、山藥各15克,山茱萸15克
、澤瀉5克、黃連5克、茯神5克
、牡丹皮5克
。服藥7天后上述諸減輕,服藥21天后失眠
、頭暈心煩諸癥先后消失而痊愈
,繼續(xù)服藥7天以鞏固療效。隨訪半年未復(fù)發(fā)
。
4 .討論
引起不寐的病因較多
,有胃不和臥不安者;又有思慮過多
,憂思傷脾
,生化之源不足,營血虧虛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不安
;更有久病之軀
,腎陰虧耗,水不濟火而心火獨亢
,熱擾心神致至不寐
;不一而足。然正如《景岳全書.雜證謨.不寐》所說:“不寐雖病有不一
,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
。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
,神安則寐
,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之擾
,一由營氣不足耳。有邪者多實證
,無邪者皆虛證
。”總的來說
,病位在心
,涉及肝脾腎;辨陰陽則為陽盛陰衰
,陰陽失交
。治法則當損其有余,補其不足
。六味地黃丸以熟地為君
,山藥
、山茱萸為臣,補肝脾腎陰之不足
,澤瀉
、茯苓5克、牡丹為使
,瀉肝脾腎陽之有余
,三補三瀉,補不足而損有余
,為療陰虛之良方
。麥冬甘,微苦
,甘者滋陰
,微苦入心,可補心陰
,有清心除煩之效
,用為君藥,補心陰之不足
;黃連味苦入心性寒可泄熱
,用為佐藥損其有余。全方以熟地
、麥冬
、山藥,山茱萸補心肝脾腎陰之不足
,澤瀉
、黃連、茯神
、牡丹皮瀉心肝脾腎陽之有余
,四補四瀉,諸藥合用共治陰虛火旺不寐
。
參考文獻:
1.張伯臾 董建華 周仲英 中醫(yī)內(nèi)科學 上?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茖W技術(shù)出版社 1985年10月第1版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180
文章來源:延邊醫(yī)學 ? ? 作者:劉招光
麥味地黃丸的作用與功效
今天給各位分享麥味地黃丸的作用與功效的知識
,其中也會對歸芍地黃丸的作用與功效與副作用進行解釋
,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收藏本站
,現(xiàn)在開始吧
!
本文目錄一覽:1、麥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麥味地黃丸有什么功效2
、麥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麥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講解3
、麥味地黃丸功效4
、麥味地黃丸說明書5、麥味地黃丸的功效如何6
、麥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麥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麥味地黃丸有什么功效1
、麥冬有潤肺
、滋陰
、祛心火的功效,五味子有納氣
、平喘
、止咳嗽功效。
其主要成分是:麥冬
、五味子
、熟地黃、山茱萸
、牡丹皮
、山藥、茯苓
、澤瀉
。
2、麥味地黃丸主要作用是:滋腎養(yǎng)肺
。
用于肺腎陰虧
,潮熱盜汗,咽干
,眩暈耳鳴
,腰膝酸軟等癥狀。
喉嚨干燥
,慢性咽炎也可適當選用
。
麥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麥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講解1、麥味地黃丸主要功效是:麥冬有潤肺
、滋陰
、祛心火的功效,五味子有納氣
、平喘
、止咳嗽功效。
其主要成分是:麥冬
、五味子
、熟地黃、山茱萸
、牡丹皮
、山藥
、茯苓、澤瀉
。
2
、麥味地黃丸主要作用是:滋腎養(yǎng)肺。
用于肺腎陰虧
,潮熱盜汗
,咽干,眩暈耳鳴
,腰膝酸軟等癥狀
。
喉嚨干燥,慢性咽炎也可適當選用
。
麥味地黃丸功效麥味地黃丸的主要成分是麥冬
、五味子、熟地黃
、山茱萸(制)
、牡丹皮、山藥
、茯苓
、澤瀉。
想必還有很多人對麥味地黃丸不夠了解的
,例如麥味地黃丸的功效怎么樣
,康之家小編即為您詳細解答。
麥味地黃丸是一種和六味地黃丸在功效上差不多的藥品
,麥味地黃丸作用是滋腎養(yǎng)肺
,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
,咽干
,眩暈耳鳴,腰膝_軟
。
臨床上麥味地黃丸主要應(yīng)用于肺結(jié)核癥見干咳帶血
、陰虛內(nèi)熱、全身乏力;陰虛喘促癥見無痰喘促
、口干舌燥
、舌紅少苔;遺精癥見腰痛遺精、手足心熱;糖尿病癥見口渴尿頻
、舌紅少苔等
。
麥味地黃丸的功效對于陰虛病人顯著,麥味地黃丸功效是在六味地黃丸基礎(chǔ)上配伍麥冬
、五味子得來
,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
,麥冬清補肺陰,清熱除煩;五味子補腎斂肺;八藥配伍
,適合肺腎陰虛諸證
,對陰虛咳嗽或消耗性疾病(如肺結(jié)核)所致的口渴咽干、痰中帶血等病療效尤佳
。
以上對“麥味地黃丸”做了全面的介紹
,相信大家已經(jīng)對麥味地黃丸有所了解。
康之家藥師提醒你
,用藥需要謹遵醫(yī)囑
,按照醫(yī)生的要求來用藥治療
。
麥味地黃丸說明書麥味地黃丸(同仁堂)滋腎養(yǎng)肺
。
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
,咽干
,眩暈耳鳴,腰膝_軟
。
下面是我整理的麥味地黃丸說明書
,歡迎閱讀
。
麥味地黃丸商品介紹
通用名:麥味地黃丸
生產(chǎn)廠家:北京同仁堂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1020057
藥品規(guī)格:9g10丸
藥品價格:¥14元
麥味地黃丸說明書
【通用名稱】麥味地黃丸
【商品名稱】麥味地黃丸
【拼音全碼】MaiWeiDiHuangWan
【主要成份】熟地黃
、山茱萸(制)、山藥
、茯苓
、牡丹皮
、澤瀉、麥冬
、五味子
。
【性狀】麥味地黃丸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而酸。
【適應(yīng)癥/功能主治】滋腎養(yǎng)肺
。
用于肺腎陰虧
,潮熱盜汗,咽干
,眩暈耳鳴
,腰膝_軟。
【規(guī)格型號】9g10s
【用法用量】口服
,大蜜丸一次1丸
,一日2次。
【不良反應(yīng)】尚不明確
。
【禁忌】尚不明確
。
【注意事項】1.忌不易消化食物
。
2.感冒發(fā)熱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壓
、心臟病
、肝病、糖尿病
、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
4.兒童、孕婦
、哺乳期婦女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
5.服藥4周癥狀無緩解,應(yīng)去醫(yī)院就診
。
6.對麥味地黃丸過敏者禁用
,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7.麥味地黃丸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
9.請將麥味地黃丸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
,使用麥味地黃丸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
【貯藏】密封
。
【包裝】塑料球殼裝,每丸重9克
,每盒裝10丸
。
【有效期】60月
【執(zhí)行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1020057
【生產(chǎn)企業(yè)】北京同仁堂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
麥味地黃丸(同仁堂)的功效與作用麥味地黃丸(同仁堂)滋腎養(yǎng)肺。
用于肺腎陰虧
,潮熱盜汗
,咽干,眩暈耳鳴
,腰膝_軟
。
麥味地黃丸服用常見問題
耐藥是指病毒或者是致病菌為了抵抗藥物的殺害,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或者滋生的新的功能
,以降低或者是消滅藥物的療效
。
通常是在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后產(chǎn)生的,所以一般情況都不建議長期服用該藥物
。
麥味地黃丸是一劑中成藥物
,那么,麥味地黃丸會有耐藥反應(yīng)嗎?
麥味地黃丸耐藥性不明顯,但也不適宜長期服用
,請用藥者合理科學地用藥
,而不可因本藥是中藥非處方制劑,就可以濫用藥物
。
麥味地黃丸功能主治肺腎陰虧
、潮熱盜汗、咽干
、眩暈耳鳴
、腰膝酸軟,其功效是在六味地黃丸基礎(chǔ)上配伍麥冬
、五味子得來
,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麥冬清補肺陰
,清熱除煩
,五味子補腎斂肺。
八藥配伍
,適合肺腎陰虛諸證
,對陰虛咳嗽或消耗性疾病(如肺結(jié)核)所致的口渴咽干、痰中帶血等病療效尤佳
。
麥味地黃丸為純中藥的配方,副作用少
,耐藥性不明顯
。
雖然麥味地黃丸在規(guī)范用藥的情況下沒有出現(xiàn)過任何的毒副作用,但是由于過量服用或者長期服用麥味地黃丸而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yīng)還是有相關(guān)的案例出現(xiàn)的
。
而且凡藥三分毒
,任何藥物都不可以長期服用。
因為藥物的成分服用久了之后會對身體產(chǎn)生依賴性或者毒副作用
。
所以最好還是遵醫(yī)囑
,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療程用藥以保證對癥下藥,健康用藥
。
麥味地黃丸的功效如何麥味地黃丸的功效挺不錯的
。
麥味地黃丸具有平補氣血,堅固牙齒
,活血
,駐顏益壽等功效;主治:腎陰不足
,火爍肺金
,喘咳勞熱,或有鼻衄,鼻淵
。
成分為麥冬
、五味子、熟地黃
、山茱萸
、牡丹皮、山藥
、茯苓
、澤瀉,也就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chǔ)上
,加了麥冬
、五味子兩種中藥。
而麥冬性甘寒
,既能潤肺
,又能清肺火,五味子收澀肺腎之陰
,可使得腎水充足
,肺陰得到收斂,肺部得到滋潤
,咳嗽自然也會好得快
。
因此,腎陰虛
、氣虛咳嗽的老年人吃了后
,會感覺非常舒服。
所以
,這個藥又叫做“八仙長壽丸”
。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麥味地黃丸中添加有麥冬
,麥冬是不適宜長期服用的
,特別是在沒有醫(yī)生指導的情況下。
因為麥冬性微寒
,如果長期服用容易化痰生濕
,反而加重病情。
脾胃虛寒的人群也不適宜長期服用麥冬
。
但麥味地黃丸中的麥冬成分有限
,建議在醫(yī)囑下服用。
2
、兒童孕婦
,患有高血壓
,高血脂,心臟病
,肝病的人群
,一定要在醫(yī)師的囑咐下才可以使用,如果在服藥期間出現(xiàn)什么不良反應(yīng)
,應(yīng)該及時停藥就醫(yī)
。
—麥味地黃丸
人民網(wǎng)—麥味地黃丸老人的長壽丸
麥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主要功效和主治:滋陰潤肺。
用于肺腎陰虧
,潮熱盜汗
,咽干,眩暈耳鳴
,腰膝酸軟
。
(慢性咽炎,喉嚨干燥也可選用
。
)
麥味地黃丸主要成分:麥冬
,五味子,熟地黃
,山茱萸
,牡丹皮,山藥
,茯苓
,澤瀉。
麥味地黃丸的作用與功效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
,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
,更多關(guān)于歸芍地黃丸的作用與功效與副作用、麥味地黃丸的作用與功效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相信不少人都是吃過六味地黃丸的
,六味地黃丸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運用范圍廣,入藥的食材都需要更加注意
,對我們的身體有增加抵抗力的作用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養(yǎng)生必備
。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1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六味地黃丸是熟地黃
,山藥,山茉熒
。澤瀉
,茨菩,丹皮6味藥組成,又具備酸挎片辛咸淡六味
,而重用熟地黃為科
,故名六味地黃丸,為補腎陰之基礎(chǔ)方
,治真陰不足之一切病證
。腰膝酸軟,眩暈耳鳴
,囪門遲閉皆腎陰之虛
;盜汗yi精,骨蒸潮熱
,五心煩熱
,消渴,牙痛
,口咽十燥皆虛火之內(nèi)擾
。“壯水之主
,以制陽光”故以熟地重補腎陰
,且伍澤瀉以瀉腎濁,山芋
、山藥肝脾懼補
,配丹皮,獲菩瀉火利濕
,而成三補三瀉之劑
。補而不膩,瀉而不傷
,平淡中見奇效
。不失為滋養(yǎng)強壯的~張良方。
六味地黃丸的應(yīng)用
六味地黃丸應(yīng)用范圍廣泛
,加減方劑亦非常多
。《金鑒》之知柏地黃九
,加知母以補金生水
,黃柏以瀉火堅陰,陰虛火旺盛者用之
;加構(gòu)粑補肝腎之陰血
,菊花平肝明目而成帷猻之拘菊地黃丸,為肝腎陰血不足之目疾所常用
;加麥冬滋養(yǎng)肺胃津液
,五味干補腎納氣
,斂肺止咳,療陰虛喘咳帶血
,夢遺滑精之疾
。本類方劑用于許多急慢性病發(fā)展到腎陰損階段的治療。如現(xiàn)代醫(yī)學之神經(jīng)衰弱
,慢性腎炎
,腎病,腎結(jié)核
,肺結(jié)核
,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證
,高血壓病
,阿狄森氏病,尿崩證
,耳疾
,目疾等。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2 一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
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并不是包治百病
,但據(jù)統(tǒng)計,在各種文獻報道中
,六味地黃丸治療的病癥涉及137種
。最常見的是用于治療亞健康狀態(tài)、提高免疫力
、延緩衰老
,所以很多人把它當作保健藥品在長期服用。同時
,作為治療藥品
,它在高血壓、糖尿病
、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的治療和輔助治療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六味地黃丸最早源自“醫(yī)圣”張仲景的名著《傷寒雜病論》的“金匱腎氣丸”(即桂附地黃丸)。至北宋
,太醫(yī)丞錢乙認為腎決定著人的生長發(fā)育,強調(diào)補瀉要同時進行的理論
。遂從“金匱腎氣丸”入手
,創(chuàng)制了滋補腎陰的名方——六味地黃丸,由熟地
、山茱萸
、山藥
、澤瀉、丹皮
、茯苓6味中藥組成
。
中醫(yī)學認為腎藏有“先天之精”,為臟腑陰陽之本
,生命之源
,故稱為“先天之本”。方中用熟地黃滋陰補腎
,填精生髓
,為方中的君藥。山茱萸滋養(yǎng)肝腎
,并能澀精;
六味地黃丸山藥補脾益氣而固精
,二者用為臣藥。三味藥相配
,共同發(fā)揮補益肝
、脾、腎的作用
,效力全面
,且以補腎陰為主,補其不足
,可治“本”
。澤瀉泄腎利濕,并可防止熟地黃過于滋膩;丹皮能夠清瀉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