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某,男
鉤藤(后下)18g 明天麻10g 石決明(先煎)24g 丹參18g 赤芍6g 刺蒺藜10g 桃仁10g 紅花10g 炒枳殼10g 薤白10g 厚樸10g 瓜蔞殼18g 麥門冬18g 柏子仁5g 甘草6g
本方用鉤藤、天麻
服10劑后
,胸悶痛減,而睡眠較差,前方去瓜蔞、薤白、枳殼、厚樸、麥門冬、蒺藜,加夏枯草30g,杜仲24g,懷牛膝10g,桑寄生24g,生龍骨18g,生牡蠣18g加強(qiáng)潛鎮(zhèn)清降之力。服10余劑,血壓仍持續(xù)在130/90mmHg,且氣短、心悸之癥不減,又出現(xiàn)胸悶痛及倦怠等候。仍宜開痹通陽、活血通瘀之品,佐以潛降肝陽。桃仁10g 紅花6g 川芎6g 赤芍10g 瓜蔞殼18g 薤白10g 五靈脂(包煎)10g 炒蒲黃(包煎)10g 珍珠母(先煎)24g 懷牛膝15g 杜仲18g 丹參18g
上方服8劑后,血壓降至120/90mmHg
,頭暈、胸痛亦減。1973年2月20日復(fù)診,以下方囑其多服收功。瓜萎殼10g 薤白12g 焦山楂18g 降香10g 桃仁10g 紅花10g 丹參10g 鉤藤(后下)18g 桑寄生18g
按:眩暈一癥
,一般多為肝陽上亢引起,本例又出現(xiàn)心脈瘀阻不通,見胸痹、心悸諸候——本文摘自《宋鷺冰60年疑難雜癥治驗(yàn)錄》一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80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