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1 【瀉白散組成】2 【瀉白散方歌】3 【瀉白散方解】4 【瀉白散主治】5 【瀉白散醫(yī)案】6 【醫(yī)案分析】7 《鄧中甲方劑學講稿》中關于瀉白散的論述7.1 證候分析7.2 主治7.3 麻杏石甘湯證和瀉白散的病機、證候比較7.4 方義分析7.5 配伍特點7.6 運用7.6.1 辨證要點7.6.2 隨證加減7.6.3 注意
【瀉白散組成】地骨皮 桑白皮15g 炙甘草3g
【瀉白散方歌】瀉白桑皮地骨皮
,粳米甘草除胃氣,清瀉肺熱止咳喘,熱伏肺中喘咳醫(yī)。【瀉白散方解】肺氣失宣
,火熱郁結于肺所致,治療以清瀉肺熱,止咳平喘為主。方中肺氣失宣,故見喘咳;肺合皮毛,肺熱外蒸于皮毛,故皮膚蒸熱(輕按覺熱,久按若無,由熱伏陰分所致)。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專入肺經,清瀉肺熱,止咳平喘,為君藥。地骨皮甘寒,清降肺中伏火,為臣藥。粳米,炙甘草養(yǎng)胃和中,為佐使藥。配伍特點
清中有潤
,瀉中有補,既不是清透肺中實熱以治標加減化裁
肺經熱重者
,可加黃芩、知母等以增強清泄肺熱之效;燥熱咳嗽者,可加瓜蔞皮、川貝母等潤肺止咳;陰虛潮熱者,加銀柴胡、鱉甲滋陰退熱;熱傷陰津,煩熱口渴者,加花粉、蘆根清熱生津。禁忌
風寒咳嗽
、肺虛喘咳不宜使用。【瀉白散主治】肺熱喘咳證
。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晡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瀉白散醫(yī)案】王某
,女,42歲,因畏寒發(fā)熱伴右側胸痛4天,1996年6月3日來診。患者發(fā)熱胸痛,夜間盜汗,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醫(yī)案分析】起始為“畏寒發(fā)熱”伴“胸痛”
作者用地骨皮
——本文摘自《方劑學案例分析》
《鄧中甲方劑學講稿》中關于瀉白散的論述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肺中伏熱
漸傷陰分伏熱郁結氣喘咳嗽肺失清肅肺熱外蒸皮毛皮膚蒸熱,日晡尤盛肺熱傷陰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前面第一個是導赤散清心
因為我們治療肺熱咳喘的方子
內生之熱
,過去有些討論,這個熱是不是陰虛發(fā)熱呢?不是陰虛發(fā)熱,內生伏火,內在的體質因素造成積熱,內熱一定程度會要傷陰,所以出現(xiàn)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有些也可以苔比較少,脈是細數(shù)的,反映出正氣,特別是陰津有所影響,不足了。所以對瀉白散主治里面的肺有伏火就像前面說抱導赤散,它陰虛不重
麻杏石甘湯瀉白散病因外邪入里化熱
(可以兼表或不兼表)內生之熱(不是陰虛發(fā)熱
咳喘以喘為主熱咳皆較輕治法特點清宣(清肺熱,宣降肺氣)清潤(清熱結合養(yǎng)陰)瀉白散內生之熱
既不是清透肺中實熱以治標(麻杏石甘湯)
肺為嬌臟
咳嗽僅僅有點氣急
隨證加減肺經熱重:加黃芩
相關文章:
瀉白散方歌,瀉白散方證特點,臨床運用解析與醫(yī)案
瀉白散的組方分析及在兒科中的應用體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82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