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1 【當歸補血湯組成】2 【當歸補血湯方歌】3 【當歸補血湯方解】4 【當歸補血湯主治】5 【當歸補血湯醫(yī)案】6 【醫(yī)案分析】7 《鄧中甲方劑學講稿》中關于當歸補血湯的論述7.1 主證分析7.2 主證7.3 白虎湯證與當歸補血湯證比較7.4 血虛發(fā)熱的機理7.5 功用7.6 用量特點:7.7 辨證要點:7.8 隨證要加減:7.9 使用注意:
【當歸補血湯組成】黃芪30g 當歸 6g
【當歸補血湯方歌】當歸補血君黃芪,芪歸用量五比一,補氣生血代表劑,血虛發(fā)熱此方宜。
【當歸補血湯方解】本證多由勞倦內傷,血虛氣弱,陽氣浮越所致,治療以補氣生血為主。血虛氣弱,陰不維陽,故肌熱面赤、煩渴引飲,此種煩渴,常時煩時止,渴喜熱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是血虛氣弱,陽氣浮越之象。方中重用黃芪,其用量五倍于當歸,用意有二:一是滋陰補血固里不及,陽氣外亡,故重用黃芪補氣而專固肌表;一是有形之血生于無形之氣,故用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資化源,使氣旺血生。配以少量當歸養(yǎng)血和營,則浮陽秘斂,陽生陰長,氣旺血生,虛熱自退。至于婦人經期、產后血虛發(fā)熱頭痛,取其益氣養(yǎng)血而退熱。瘡瘍潰后,久不愈合,用本方補氣養(yǎng)血,扶正托毒,有利于生肌收口。
配伍特點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應當急固,有形之血生于無形之氣,補氣生血,故黃芪用量倍于當歸(黃芪與當歸用量5:1);黃芪大補肺脾之氣,以滋生化之源;當歸養(yǎng)血合營。
運用
本方用于血虛陽虛發(fā)熱證,臨床應用以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婦女經期,或產后感冒發(fā)熱頭痛者,加蔥白、豆豉、生姜、大棗以疏風解表;若瘡瘍久潰不愈,氣血兩虛而又余毒未盡者,可加金銀花、甘草以清熱解毒;若血虛氣弱出血不止者,可加煅龍骨、阿膠、山茱萸以固澀止血。
禁忌
陰虛內熱證禁用。
【當歸補血湯主治】血虛發(fā)熱證。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亦治婦人經期、產后血虛發(fā)熱頭痛,或瘡瘍潰后,久不愈合者。
【當歸補血湯醫(yī)案】羅XX,42歲,1985年7月26日初診?;颊哧幍婪磸筒灰?guī)則出血半年,屢用激素及中藥治療乏效。經診斷性刮宮,病理診斷為:黃體功能退化不全。婦科建議切除子宮,患者懼,仍寄望于中醫(yī)藥。刻診:經血淋漓不斷,每隔幾天大出血1次,挾血塊;顏面虛浮?白,氣短乏力,舌淡白,脈弦細澀。予以傅青主“加減當歸補血湯”加生地:黃芪30g,當歸30g(酒洗),桑葉30g,生地30g,三七末9g(藥汁送服)。服1劑,經血明顯減少,續(xù)服1劑,出血全止。繼用烏雞白鳳丸、歸脾丸調補2個月。爾后4年間月經正常,身體胖壯。1989 年9月中旬,因勞累過度,崩漏復作,經血量驟增,日甚一日,7日不止。仍用上方,服2劑血止。經B超探查,發(fā)現(xiàn)子宮肌瘤,于同年11月切除子宮。 (摘自《中醫(yī)師承實錄》)
【醫(yī)案分析】“經血淋漓不斷,每隔幾天大出血1次,挾血塊",婦女崩漏見血塊,不能就說是瘀血所致。還要看經色是否偏紫暗、血塊是紫紅還是紫黑、血塊的多少,若舌有瘀象就更萬無一失了。本案這么輕描淡寫一句“挾血塊”,其他均未交代,雖有“脈弦細澀”,也應不是瘀血。因為月經見血塊的話,任何醫(yī)師都會先往瘀血上想,然后詳細問詢、看舌,看是不是瘀血。作者毫無其他文字,所以筆者判斷它不是瘀血。這就是四診合參,綜合權衡?;颊摺邦伱嫣摳?白,氣短乏力,舌淡白”,氣虛之象。總的來看不太復雜,就是一個氣不攝血,應補氣攝血、止血、補腎固沖任、養(yǎng)血。正是固沖湯所主(詳見固澀劑中)。
作者所用方名為“加減當歸補血湯”,出自《傅青主女科》:“婦人有年老血崩者,其癥亦與前血崩昏暗者同,人以為老婦之虛耳,誰知是不慎房幃之故乎!方用加減當歸補血湯:當歸(一兩,酒洗),黃芪(一兩,生用),三七根末(三錢),桑葉(十四片)。水煎服。二劑而血少止,四劑不再發(fā)。然必須斷欲始除根,若再犯色欲未有不重病者也。夫補血湯乃氣血兩補之神劑,三七根乃止血之圣藥,加入桑葉者,所以滋腎之陰,又有收斂之妙耳。但老婦陰精既虧,用此方以止其臨時之漏,實有奇功,而不可責其永遠之績者,以補精之味尚少也。服此四劑后,再增入:白術(五錢),熟地(一兩),山藥(四錢),麥冬(三錢),北五味(一錢)。服百劑,則崩漏之根可盡除矣。”余國俊先生說:“本方不論老年、少婦、還是未婚女子,都有很好的療效,一般服三至五劑,均能止血,止血后再緩圖澄源、復舊?!?/p>
其實此方結構與固沖湯甚為相似,也是補氣(黃芪)、止血(三七)、養(yǎng)血(當歸)三法并舉,傅青主書中言“加入桑葉者,所以滋腎之陰,又有收斂之妙耳”,也相當于固沖湯中用山茱萸、芡實的補腎固沖任的思路。故方不同法同,法一也,方無窮。不拘其方,但必守其法。本案作者在血止后改氣血雙補的烏雞白鳳丸、歸脾丸善后,乃是取中成藥之便。其實就用加減當歸補血湯,生地、當歸量減半(突出以補氣為主,使氣能生血),做成水丸服用,更適于病情。
——本文摘自《方劑學案例分析》
《鄧中甲方劑學講稿》中關于當歸補血湯的論述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惑論》?一類方
四物湯是個基礎方,后面的當歸補血湯,我想提一些問題。當歸補血湯它是一個代表方,那就是代表一種學術思想,我們臨床上現(xiàn)在單用這兩個藥的確很少,它重點是個代表方。
治療血虛發(fā)熱,精確的講是血虛陽浮發(fā)熱,血虛之后,血不載氣,陽氣浮越于表,這種發(fā)熱,首先,
問題
血虛為什么會發(fā)熱?血虛為什么重用黃耆?補氣何以用黃耆而不用人參?既然血虛補血,為什么要重用黃耆?既要益氣攝血,益氣生血,為什么用黃耆而不用人參?而且這個方里歷來有一個討論,就是,說黃耆益氣固攝浮陽,這是對的,又說它益氣生血,那這兩個哪一個為主呢?也有說是這個方里,不應該說它生血,有生血作用,但這個不是當歸補血湯的特點。過去教學當中一些數(shù)據(jù)套討論到這些問題。對于學生理解這個,比如益氣生血,黃耆在這方里益氣生血和其他方里面,歸脾湯能不能益氣生血?應該也能,心脾兩虛,脾氣虛,心血虛,心神不安,那有什么差別?都是籠統(tǒng)的一個益氣生血。這些問題要通過這個方的學習還解決它。至于當歸補血湯為什么是代表方,什么理論呢?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討論。
上次討論到當歸補血湯。它治療血虛陽浮的發(fā)熱。當歸補血湯歷來也把它叫做甘溫除大熱,所以也有把它叫做甘溫除大熱代表方。但是比較起來,補中益氣湯是正式做為一種代表方。
問題
血虛為什么會發(fā)熱?血虛為什么重用黃耆?補氣何以用黃耆而不用人參?血虛為什么會發(fā)熱,了解這個機制,它在于這個方的一個構成,這個方的一個治法,這才能理解。血虛涉及到氣血的一個相互關系,血虛到一定程度,慢性有些消耗性的,或者一次出血量較多的,造成了氣血之間陰陽相互維系的關系,平衡被打破,在正常情況下,氣要攝血,血要載氣。所以我們常說氣為血帥,是包括了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血液能在脈道里面正常的運行,靠氣的裹攝。血虛之下,一般這個方治療的幾類,一類慢性病引起陰血消耗,或者產后失血,或者瘡瘍時間長,像膿水流漓這類,或月經血過多,它引起陰血不足,陰血不足到一定時期,造成的血不載氣,陽氣浮越于體表,形成一個發(fā)熱。這個氣血關系,就有點像,我有時比喻,像汽車和司機的關系,汽車運行要靠司機開車,氣要行血,而司機必須是坐在車上開,又使血要載氣。一旦血喪失了,陰血虧虛了,那就氣無所附,這個出血。汽車翻出去了。司機也就沒有地方坐了。由于浮越于外。
像這類產生癥狀主要是一個發(fā)熱,他有一種陰血消耗,或者陰血虧虛的一個病史。
從癥狀看,古人說它證像白虎,有的說證同白虎,就是說它表現(xiàn)出來的臨床證候,類似于白虎湯證。但不是白虎湯證。它可以有發(fā)熱,甚至有的還很高,可以有出汗,陽氣外浮,可以有發(fā)熱出汗,可以有口渴,但這種口渴呢,一般是喜歡喝溫熱的。白虎證的脈洪大,當歸補血證這種血虛陽浮的發(fā)熱,脈按之無力的。洪大而虛,按之無力。所以從現(xiàn)象上看,類似于白虎證,從本質和四診的體察,它有很大的區(qū)別。特別這個發(fā)熱,從我自己幾十年用當歸補血湯的例子當中,真正像白虎湯那么高熱,我覺得只有一例,所以多數(shù)這個熱像并不高,報導里,高熱這類病例是有的。但是這類的體會,當然不是很深。
當歸補血湯里重用黃耆,為什么重用黃耆?首先血虛證,它有血虛失去濡養(yǎng)這種基本病機,跟當歸補血湯證病機不同的。補血湯證病機它是血虛以后,血不載氣,所以血失濡養(yǎng)和血不載氣,在病機上是兩個概念,它主要傾向于這個方面,那這方面我們在補充陰血,像當歸補血,黃耆固攝浮陽,而且它也能攝血,也能生血。所以黃耆在這個方里作用,既能補氣生血,又能補氣攝血,因為它有出血,同時它是固攝浮陽,所以要用它的固攝力量。因此用量較大。原方五倍于當歸。它用黃耆多的主要目的是固攝浮陽,同時還有益氣攝血這個作用,并不單是生血。后面要講的歸脾湯里,黃耆主要是補氣,氣血雙補,補氣以生血,有這個作用,這兩個作用重點不同,所以在當歸補血湯方義分析討論,由此引起了誰做君藥?多數(shù)認為,當然從益氣攝血,固攝浮陽角度,應該是以大劑量的黃耆作君藥,但是這些年來有些用當歸補血湯,黃耆量不是很大,減少黃耆用量,它也說當歸補血湯。黃耆量減少這個方不叫當歸補血湯。黃耆量減少的話,這方以補氣,黃耆補氣生血,當歸本身是養(yǎng)血的,這樣的結構就應該是當歸為君藥,補血為主,而不是固攝浮陽為主。所以對這個方還有一個量的一個決定性。這是血虛證為什么重用黃耆。
至于補氣,在這方用黃耆不用人參的意思呢,本身是這個用黃耆在這里不僅僅補氣,固攝,這種固攝力量來講,黃耆是很突出的。所以歷來用黃耆,它除了補氣固攝,過去還認為也活血作用。包括我們說的黃耆桂枝五物湯這類,治血痹。特別唐以前,除了補虛治虛勞,很多利用它活血方面作用。像外科的??品綍秳缸庸磉z方》里,十多個地方都用黃耆。一共一百幾十個方,用的比例就很高。用在外科瘡瘍這些,除了補氣,托里排膿。它很多涉及到一個暢通血脈的問題。所以在這個方里,它雙向的,既能固攝,又能整個方和當歸同配以后,可以補而不滯。
有的人說這個方,黃耆偏溫,甘溫,溫燥,在臨床使用當中,當然光這兩味藥,實際我們用還是有個配伍。制它的一定的溫燥。因為它用量大了以后,容易助熱。就像十全大補里面配,這類如果吃久了,它會助熱。
當歸補血湯在臨床使用,退虛熱,有時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于出血引起這種陽氣外浮的發(fā)熱,我們過去有一例病人。因為遇到類似這樣情況,比較典型發(fā)高燒的一例,這例印象很深。當時還是給函授大學的同學上課。函授大學里有一個班,夫婦兩個都是在衛(wèi)生系統(tǒng)工作。一個衛(wèi)生局工作,一個衛(wèi)校工作,年青人。也是函大的一個班長。這女學生堅持讀書,同時又工作。懷孕以后,開始說雙胞胎,后來發(fā)現(xiàn)是三胞胎,所以到成都的第一婦產醫(yī)院生孩子,當時三胞胎也比較少見。所以記者也采訪。記者每天把電話給醫(yī)院問情況。后來還沒到一周的時候,按常規(guī),記者問你們產婦是不是一周以內都會出院呀?醫(yī)生說一般都能出院。所以剛到一周,他就沒到醫(yī)院了解,就登了個消息,問小孩子順利嗎?順利。他就登了一個“三胞胎平安出院”。說那三胞胎平安出院,其實出不了院。那天醫(yī)院晚報一看,說沒有出院,你怎么說平安出院呢?就跑到醫(yī)院一了解,產婦發(fā)高燒,產后感染。產后感染,你這新聞注銷去了怎么辦呢?動員家里面,小孩子都很好,很平安。就小孩子接回去。你不是說三胞胎平安出院嗎?沒有寫產婦平安出院。哦,這就回去了。他這個先生就兩頭忙,那邊有小孩,當時衛(wèi)校,衛(wèi)生局,大家都幫著來養(yǎng)這小孩。年青人怎么養(yǎng)呢?也要補助救濟,分別的帶。
這邊呢,產婦在醫(yī)院里高燒,情況不好。所以中西醫(yī)會診,那醫(yī)院有中醫(yī)科,由于發(fā)燒一下就到三十九度,三十九度五,很高,銀翹、白虎這一類就用,出汗也多,發(fā)燒較高,心煩,面紅,但是用了這些清熱瀉火,同時也考慮一些清熱涼火,(從看他們開的方)。結果熱勢起伏,下來一些又上去,這樣子到一周的時候,小孩子走了,她出不了,所以到學校同學大家出主意,是不是請學校老師看一看。我們去看的時候,他們中醫(yī)科醫(yī)師也是我們學校過去的學生,我們想了想,這里面是不是要結合益氣攝血,固攝浮陽。于是就開了一個方,還是用石膏、丹皮,但是和黃耆、當歸合用。黃耆量相對多一點。但還沒到這個五倍。用黃耆,同時也用了芍藥這一類的,像有一點陰柔的,黃耆用到20克,沒有敢用到當歸的那么多倍。他們醫(yī)生一看,因為一般醫(yī)院的規(guī)矩,要當?shù)蒯t(yī)生簽字,那醫(yī)生說,黃耆這么大量,她發(fā)燒這么高,這怎么行呢?我說我們看法呢,她是血虛陽浮,陽浮火旺,你要清熱瀉火和益氣固攝浮陽相結合,雙向調節(jié)。有很多病機是對立狀況,同時出現(xiàn),所以后來他們還是不敢簽字。我們就走了。
后來學生呢,他們就自己拿這個方,因為他們中醫(yī)科開的方,也是他們到藥房去抓的。因為西醫(yī)的婦產科醫(yī)院沒有專門熬藥的。自己熬的送來。最后吃的藥還是我們開的那個方,吃了藥以后,逐漸燒就開始退下來,而且出很多汗,也逐漸控制了。這個條件我們觀察,還是中西結合,也這個或者補液,補液它能一定程度維持你這個溫燥藥。前提要維持營養(yǎng)平衡了。再一周左右,就出院了。熱勢整個控制了。這個例子,后來家屬跟醫(yī)生說,我們吃的有黃耆的那個方。婦產醫(yī)院它那個中醫(yī),也是我們學校畢業(yè)的。他說要叫我們,發(fā)燒這樣高,怎么都不會用黃耆,開這么大量的黃耆。
但從這個例子,當時因為看這類病也是一些教研室年輕老師帶教,可能一起在商量看,那時我也五十歲不到,大家體會臨床上這個證,證像白虎,這特點是有的,但真正遇到這類的情況不多。從這個例子體現(xiàn),血虛陽浮的發(fā)熱,還是存在的。
這張李東垣的,在血虛陽浮當中,通過大劑量的補氣固攝扶陽,也是一種甘溫除熱前提下一種創(chuàng)造。
血虛?→?陰不維陽?→?陽無所附?→?浮越肌表。
發(fā)熱是它的一個主證。類似于白虎,就從我們剛才講的,它的發(fā)熱特點一般來說,沒有白虎湯高。應該是沒有白虎湯證那么高??诳蕘碚f,不喜冷飲??诳屎人坎欢啵矢煽谠?,但是這個和溫、熱這一類,這是從原著記載這些都是這個特點了。脈是看起來比較大,按之乏力。所以從病機自血虛以后,陰不能維陽,陽無所附,陽氣浮越于體表造成的。當歸補血湯臨床上用于像中醫(yī)外科癰瘍腫毒,特別是在化膿時間長,膿水流漓。這時候發(fā)生的熱,雖不高,但是有很多帶有血虛陽浮的特點。
陽氣外越而耗損?→?脈虛
衛(wèi)氣外泄?→?肌表失固?→?津液外出?→?多伴汗出2. 急性大量失血?→?氣無所附?→?陽氣外越發(fā)熱,一方面勞倦內傷,慢性消耗,這種無形消耗可以引起,歷來也包括這種無形的消耗,勞倦內傷,引起陰血的不足。一類急性大失血,氣無所附,可以導致陽氣外越,造成發(fā)熱。這是具體的像脈洪大,脈虛,按之無力。產生的一個機理。所以多數(shù)伴有汗出。有陽氣外浮,肌表失固以后,津液外泄造成。
黃耆:當歸5:1 (原著)補血的基礎方。
黃耆:當歸3:1很多方里,當歸和黃耆用量,在它常用量當中都是中等用量。用來補血。因為整個黃耆當歸習慣用量,當歸是自身用量范圍比較小,當歸在臨床上,像我們一般作為臣藥、佐藥這些,都是六克以內,所以用量,當歸是不宜過大的。
肌熱就是說發(fā)熱,但不強調這個熱非常高??诳氏矞仫嫞娉?,面赤這一點,遇到的病例很突出,脈大而虛,重按無力。脈可以洪大,重按起來偏虛,無力的。
這種虛熱要和陰虛發(fā)熱,在發(fā)熱的一些特點、脈像、兼挾證,這些方面進行區(qū)別。
當歸補血湯代表了一種治法,一類治法。治療血虛發(fā)熱的,是一類方。
相關文章:
當歸補血湯加味治療血虛風燥型脫發(fā)
當歸補血湯加味治療脫發(fā)
當歸補血湯方歌,功效與作用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新鮮當歸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新鮮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用法及用量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1、當歸的功效2、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點3、當歸的功效與作用當歸的功效1、養(yǎng)血和血:本品既能養(yǎng)血,又能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圣藥也,適用于血虛引起的各利。
證候。
①補益心血,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血虛,癥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眩暈健忘,面白無華,舌唇色淡等,用當歸專補心血,心得血養(yǎng),諸癥自除,一般多用當歸補血湯,可與熟地、白芍、阿膠、雞血藤等藥配用。
②補肝血,用于肝血虛證,多因失血過多,或久病損耗,或脾胃虛弱、化元不足,或腎經虧損,精不化血,癥見面白無華,爪甲干枯脆薄,唇甲色淡,眩暈耳嗎,夜寐多夢,目昏眼花,婦人月經量少或閉經等,可與白芍、熟地、枸杞子、桑椹子等藥同用。
2、補血調經:用于心肝血虛,癥見月經不調,量多色淡,體弱者,可與川芎、熟地、丹參、白芍、黨參、焦白術、山藥等同用;若上癥腹痛血少有塊者,為血虛血瘀,可與上方加活血行氣藥,如香附、烏藥等;若上癥兼有血虛頭痛者,可與黃芪、川芎、白芷同用。
3、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癰疽瘡瘍、風濕痹痛及經產血滯腹痛等證,常與乳香、沒藥或桃仁、紅花、炮山甲等同用。
4、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腸燥便秘,常與火麻仁、郁李仁、黑芝麻等同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點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點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點,作為一種較為十分常見的中藥材,不同的食物對人體產生的作用不同,最重要的就是要定時按量服用,身體寒涼的人要盡量少吃,下面跟大家分享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點。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點1
1、基本介紹
當歸,其根可入藥,是常用中藥之一。
別名干歸、秦哪、西當歸、岷當歸、金當歸、當歸身等。
2、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
莖直立,帶紫色,有明顯的縱直槽紋,無毛。
葉為2~3回奇數(shù)羽狀復葉,葉鞘膨大;葉片卵形,小葉3對,近頂端的一對無柄,呈1~2回分裂,裂片邊緣有缺刻。
復傘形花序,頂生,傘梗10~14,長短不等,基部有2個線形總苞片或缺;小總苞片2~4,線形;每一小傘形花序有花12~36朵,小傘梗密被細柔毛;萼齒5,細卵形;花瓣5,白色,長卵形,先端狹尖略向內折;雄蕊5枚,花絲內彎;子房下位,花柱基部圓錐形。
雙懸果橢圓形,分果有果棱5條,背棱線形隆起,側棱發(fā)展成寬而薄的翅,翅邊緣淡紫色,背部扁平。
花期7月,果期8~9月。
3、生長環(huán)境及分布
當歸,為低溫長日照作物,喜高寒涼爽氣候,喜生于海拔1800~2500米高寒陰濕地方。
在低海拔地區(qū)栽培抽苔率高,不易越夏。
幼苗期喜陰,透光度為10{bf},忌烈日直曬;成株能耐強光。
原產亞洲西部,歐洲及北美各國多有栽培。
我國主產甘肅東南部,以岷縣產量多,質量好,其次為云南、四川、陜西、湖北等省,均為栽培。
4、藥材性狀
略圓柱形,下部有支根3~5條或更多,長15~25厘米。
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
根頭(歸頭)直徑1.5~4厘米,具環(huán)紋,上端圓鈍,有紫色或黃綠色的莖及葉鞘的殘基;主根(歸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歸尾)直徑0.3~1厘米,上粗下細,多扭曲,有少數(shù)須根痕。
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數(shù)棕色點狀分泌腔,木部色較淡,形成層環(huán)黃棕色。
有濃郁的香氣,味甘、辛、微苦。
5、當歸鑒別方法
近年來,在對當歸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的基礎上,其藥用領域不斷擴大,一些用當歸配置的保健食品和化妝品也紛紛投入市場,備受青睞。
也正因為如此,其價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漲,市面價從28元/公斤到65元/公斤不等。
相比之下,獨活的價格要低一些,大約為12元/公斤左右。
一些黑心商家就瞄準了人們對獨活尚不了解的心理以及獨活和當歸存在相似之處的便利鉆空子,從中獲利。
據(jù)一位多年從事當歸養(yǎng)殖工作的專業(yè)人士介紹,鑒別當歸時,可以從其橫切面入手:木栓層為數(shù)列細胞,栓內層窄,有少數(shù)油室;韌皮部寬廣,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為類圓形,外側較大,向內逐漸變小,周圍有分泌細胞6-9個;形成層成環(huán)形;導管單個散開或2-3條聚合,成放射狀排列;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6、品種分類
1、東當歸
來源于傘形科東當歸,又叫大和歸、日本當歸、延邊當歸。
在東北某些地區(qū)作當歸藥用,吉林朝鮮族當?shù)卣J為其功效與當歸相似。
東當歸在日本和朝鮮均作當歸藥用。
其根較當歸為短,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全體有細縱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狀疤痕。
主根短具細環(huán)紋,直徑為1.5-3厘米,頂端有葉柄及莖基痕,中央多凹陷,支根較多為10余條或更多。
質地堅脆,斷面皮部類白色,木部黃白色或黃棕色。
氣芳香,味甜而后稍苦。
2、歐當歸
為傘形科植物歐當歸的根。
為1957年從保加利亞引種,本品在性狀上和藥理作用上與當歸不同,具有當歸沒有的不良反應,不能混充當歸藥用。
歐當歸根為圓錐形,根的頭部膨大,有兩個以上的根頭,具橫環(huán)紋。
表面灰棕色或灰黃色,可見側根斷去后的疤痕。
質干枯無油而略韌,易折斷。
斷面黃白色有裂隙,木部為黃白色有放射狀的紋理。
氣香而濁,味初微甘而后辛辣麻舌。
3、云南野當歸
傘形科云南野當歸的根。
在云南又稱作土當歸。
其作用類似當歸,在云南某些地區(qū)作當歸藥用。
其根呈圓錐形,分枝較少,表面棕色、紅棕色或黑棕色。
頂端具莖痕或莖殘基,根頭部具橫環(huán)紋。
表面具縱皺紋及皮孔狀疤痕。
質堅硬,斷面黃白色。
有類似當歸的香氣,味微甘而后苦。
4、興安白芷
傘形科興安白芷的根。
又叫做東北大活。
在湖南和四川曾作當歸引種和誤用。
其主根較短,支根數(shù)條,表面棕黃色或褐黃色,質地干,味辛辣而麻舌。
5、紫花前胡
傘形科紫花前胡的根,又叫鴨腳七和野當歸。
紫花前胡實際是正品藥用前胡。
其主根呈不規(guī)則圓錐形,長3-6厘米,直徑1.8-2厘米。
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紋,頂端有葉基痕,下部生支根數(shù)條,支根長6-9厘米、直徑0.5-0.8厘米。
表面有縱皺紋及橫向皮孔狀的疤痕。
質較硬易折斷,折斷面皮部棕褐色,木部黃棕色,也有的斷面色較淺。
具芳香氣但與當歸香氣不同,味略辛辣。
6、獨活
傘形科重齒毛當歸的根,也就是正品藥用獨活的根。
其根略呈圓柱形,下部分枝2-3條或更多。
根頭部膨大,圓錐狀,多橫皺紋。
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和橫向隆起的皮孔及細根痕。
質較硬但受潮則變軟,斷面皮部灰白色有散在的棕色點狀油室,木部灰黃色至黃棕色,形成層環(huán)棕色。
有特異香氣,味苦辛而微麻舌。
7、大獨活
傘形科大獨活的根。
在吉林的一些地區(qū)又叫土當歸、野當歸、鮮當歸。
曾代當歸藥用。
大獨活根頭部短粗,表面有環(huán)紋,頂部有葉基痕,下面有支根數(shù)個。
表面可見縱皺紋、橫向皮孔樣疤痕,有的可見滲出的棕褐色粘稠的樹脂樣物質。
質脆易斷,斷面皮部灰白色,木部黃白色。
氣芳香,味微甜而后辛苦。
由于從古到今叫當歸或土當歸的植物品種較復雜,除了有上述的混亂品種外,在傘形科中叫土當歸的還有二十多種,在五加科中叫土當歸的有四、五種。
另外屬于菊科、蓼科、毛茛科等多種植物的根在某些地區(qū)也叫土當歸。
面對如此復雜的情況,主要應從掌握正品當歸的色、氣、味入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點2
1、當歸的功效和作用
性溫,味甘辛。
歸心、肝、脾經。
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1.補血能顯著促進機體造血功能,升高紅細胞、白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
2.調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調節(jié)血脂;3.降血壓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4.增強免疫力增強免疫、抗炎、保肝、抗輻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
另外,還能調節(jié)子宮平滑肌。
2、當歸的營養(yǎng)價值
當歸主要含蔗糖、多種氨基酸、揮發(fā)油以及正丁烯、內酯、煙酸、阿魏酸和半萜類化合物,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E、揮發(fā)油、精氨酸及多種礦物質。
3、當歸泡水喝的功效
當歸是一種非常常用的藥材,并且在我國具有非常悠久的使用歷史,歷史的文獻上記載,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就已經對當歸進行人工培育了,而明朝就已經廣泛種植。
在我國的'諸多中醫(yī)名著之中,對于當歸的藥性還有使用方法都有著詳細的介紹。
具體的當歸功效如下:
4、當歸的功效
第一:改善肺部通氣功能,提高體力
研究發(fā)現(xiàn),將當歸泡水喝或者是制作成為當歸浸膏服用,能夠很好的治療各種各樣的慢性氣管炎,同時對于肺氣腫還有各種心肺疾病都有著很好的療效,有效的改善肺部通氣情況,并且對于體力的恢復以及提高也有著很好的效果。
第二:提高身體免疫力
現(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當歸中的萃取物阿魏酸鈉,以及當歸本身所含有的多糖,在進入身體之后對于體內的吞噬細胞系統(tǒng)具有非常明顯的刺激作用,很好的調節(jié)以及刺激體內的免疫調節(jié)功能恢復。
除此之外,健康的人群服用當歸之后還能夠很好的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令身體越來越健康。
以上是關于當歸的功效和作用的相關資料,看完后你是否記下來了。
如果還想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識,那就收藏我們吧!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當歸是一種非常著名的中藥材,那么當歸都有哪些養(yǎng)生功效與作用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
1、抗貧血
當歸的水浸液中含有阿魏酸鈉和當歸多醣,兩者均能顯著促進血紅蛋白及紅血球細胞的生成,故有抗貧血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當歸的揮發(fā)油可使心肌收縮頻率明顯受到抑制,用兔子做實驗,發(fā)現(xiàn)可以使兔離體心房不應期延長,對乙酰膽堿或電流引起的麻醉貓及犬心房纖顫有治療作用。
3、抗血栓
做過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大鼠口服當歸水煎液后,血漿凝血時間延長,可使血栓減少,血栓增長速度減慢,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
4、恢復體力
當歸浸膏對慢性氣管炎并發(fā)的肺氣腫和早期或緩解期肺心病有相當療效,用藥后顯著改善肺通氣功能,體力有相當恢復。
5、促進免疫
當歸及其萃取物阿魏酸鈉和當歸多醣對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對免疫功能低下的機體也有免疫調解和恢復作用。
當歸對健康人的淋巴細胞轉化也有促進作用。
6、抵抗炎癥
當歸中有兩種成分正丁烯內酯及苯內酯非常重要,它們可松弛氣管平滑肌,對抗組織胺-乙醯膽堿引起的支氣管氣喘。
所以可以抵抗呼吸道炎癥。
外科亦用此藥,對于腫瘍期的散瘀消腫,潰瘍期的養(yǎng)血生肌,都有著良好的療效。
7、防腫瘤抗癌
當歸對于抵抗癌癥也有著非常顯著的功效。
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很多科學研究的認證的,而且也已經廣泛的運用起來了。
當歸這種抗癌防腫瘤的藥材,對于氣血氣血停滯、瘀血凝聚者是非常適合的。
另外,手術后比較虛弱的人也可以選擇當歸作為補藥哦!
8、抗菌抑菌
研究發(fā)現(xiàn):當歸煎劑在試管內對大腸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等有輕度抑制作用。
9、清除自由基
因為當歸中阿魏酸具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能直接消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應和自由基反應,并能與生物膜磷脂結合,保護膜脂質拮抗自由基對組織的損害。
10、對子宮平滑肌的作用
研究表明當歸其中有一種成分揮發(fā)油對很多動物的未孕、早孕、晚孕、產后的離體子宮均有直接抑制作用,使節(jié)律性收縮逐漸變小至消失,呈弛緩狀態(tài)。
并對抗垂體后葉素、組胺、腎上腺素及乙酰膽堿等引起的子宮收縮。
對人也有同樣的作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2
當歸是一種藥用和經濟價值都比較高的中藥材,它沒有冬蟲夏草名草,市場容量很大。
因為當歸的功效和作用大,所以現(xiàn)在用當歸配制的保健品和化妝品紛紛投入市場,當歸價格也因此上漲。
其實,作為中藥材。
當歸的吃法也頗多。
現(xiàn)在很多食物都用當歸做輔料,什么歸參豬心湯、當歸羊肉羹、香酥參歸雞等等,但是我們具體還是要了解當歸的功效和作用,才能更好地用它。
當歸的作用
1、當歸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經,當歸是婦科之圣藥,常用于治療女性血虛或血虛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癥狀。
2、當歸能散寒止痛,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阻的疼痛證,用于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亦取得一定療效。
3、當歸能活血消腫止痛,又能補血生肌,常用于養(yǎng)血潤腸通便。
4、當歸還能治中風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產后風癱。
當歸的功效
1、主要是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
當歸與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組成補血代表方——“四物湯”,有調經補血之功,尤其適于產后血虛的調治。
有抗缺氧作用,又有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
除此之外,當歸泡酒是比較好的補藥,一般可以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燥滑腸。
適用于痛經,腰痛,便秘,產后瘀血阻滯小腹疼痛等癥,用途廣泛,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愛。
2、美容功效
主要有三大美容功效,分別是護發(fā)、祛皺、除斑。
當歸通常研粉使用,是具有美容功效和醫(yī)療功效,性溫,味甘辛,無毒。
用其敷臉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而當歸的水溶液有極強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是對付黃褐斑、雀斑的“殺手锏”,能使皮膚細嫩有光澤的功效。
故而,當歸既可做面膜或加入面霜中使用,食療效果也相當不錯,是美容之佳品。
當歸的禁忌
濕阻中滿及大便溏泄者慎服,畏葛蒲、海藻、牡蒙、生姜。
熱盛出血患者禁服,濕盛中滿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不宜於多痰、邪熱、火嗽諸癥。
切忌用量過大,口服常規(guī)用量的當歸煎劑、散劑偶有疲倦、嗜睡等反應,停藥后可消失。
當歸揮發(fā)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現(xiàn)發(fā)熱、頭痛、口干、惡心等反應,可自行緩解。
切忌用藥不當,當歸辛香走竄,月經過多、有出血傾向、陰虛內熱、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
用藥不當會加重出血、腹瀉等癥狀。
當歸的食用方法
1、當歸肉桂酒
當歸30g,熟地黃50g,紅花15g,肉桂6g,甜酒1000g.用甜酒浸泡各藥1~2周以上即成。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熟地黃滋補陰血,紅花,肉桂活血通經,用甜酒可行血脈。
用于血虛,或有瘀滯的經閉,月經不調。
2、當歸補血湯
當歸10g,黃芪60g.煎水飲。
亦可將用量增加,煎成膏滋食。
源于《內外傷辨惑論》。
本方重用黃芪,次為當歸,意在補氣而益血。
用于失血后氣血耗傷,或氣虛血虧,體倦乏力,頭昏。
3、歸芪鴿肉湯
當歸20克、黃芪50克、淮山藥20克、紅棗20克。
將鴿去毛及內臟,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加水及藥物、調料共煮至鴿肉爛熟,吃肉飲湯。
當歸有益氣血、補虛損之功效,適用于病后或產后身體虛弱、心悸氣短、倦怠乏力、失眠健忘、記憶力下降、食欲不佳以及貧血、神經官能癥和更年期綜合癥等癥狀。
當歸泡水的功效
當歸有補血養(yǎng)血的功效,藥名也與它的功效有很大關系。
古人娶妻為生兒育女,當歸調血是緩解女性疾病的要藥,有想念丈夫之意,因此有當歸之名。
溫通經脈
當歸有溫通經脈、活血止痛的功效。
無論虛寒腹痛,或風濕關節(jié)疼痛,或跌打損傷瘀血阻滯疼痛,都可使用當歸。
促進血液循環(huán)
當歸含有大量的`揮發(fā)油、維生素、有機酸等多種有機成分及微量元素,當歸能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環(huán)血液量等。
調經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它具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既能補血活血,還可調經止痛,當歸對凋治女性便秘的效果也很好,適合身體虛寒的女性。
枇杷葉就是枇杷樹的葉子,也是一味不錯的中草藥。
枇杷葉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使用方法也多種多樣。
那么,枇杷葉的功效有什么?枇杷葉的作用有哪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枇杷葉的功效與作用吧!
枇杷葉的功效與作用
枇杷葉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的功效。
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全年均可采收。
1、降胃止嘔
枇杷葉泄熱苦降,下氣降逆,為止嘔之良品,可治療各種嘔吐呃逆。
2、預防流感
枇杷果實及葉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可以預防感冒。
3、抗癌
枇杷自古以來就被當作藥材使用,有止痢、止咳、利尿等功效,對神經痛、關節(jié)炎、腰疼和癌癥等亦有一定療效。
4、抗菌作用
實驗表明,本品水煎劑或乙酸乙酯提取物對白色或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抗菌作用。
5、鎮(zhèn)咳、祛痰、平喘作用
枇杷葉所含的苦杏仁甙在體內水解產生的氫氰酸有止咳作用。
水煎劑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
其葉所含之揮發(fā)油有輕度祛痰作用,亦有報告指出,枇杷葉止咳作用強,祛痰作用較差。
枇杷葉的臨床應用
1、治咳嗽,喉中有痰聲
枇杷葉25克,川貝2.5克,叭旦杏仁10克,陳皮10克。
為末,每服5~10克,開水送下。
2、治肺熱咳嗽
枇杷葉9克,桑白皮12克,黃芩6克,水煎服。
或蜜炙枇杷葉12克,蜜炙桑白皮15克,水煎服。
3、治風熱咳嗽
枇杷葉、苦杏仁、桑白皮、菊花、牛蒡子各9g。
煎服。
4、治肺風咳逆
干枇杷葉30g,芫荽菜、前胡各15~18g,艾葉5片。
水煎,沖紅糖,早晚頓服。
5、治肺燥咳嗽
干枇杷葉(去毛)9g,干桑葉9g,茅根15g,水煎服。
6、治百日咳
枇杷葉15g,桑白皮15g,地骨皮9g,甘草3g。
水煎服。
7、治嘔吐
枇杷葉2片,柿蒂5個,菖蒲6g,桂竹青(桂皮刮下的第二層皮)一把。
煎服。
當歸泡水喝的做法
【白領護眼茶飲方】菊花15克,枸杞子30克,黃芪20克,當歸10克。
每天泡水喝。
該方黃芪補氣,當歸補血,枸杞子滋補肝腎明目,菊花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功效,可共同達到益氣養(yǎng)血、明目的效果。
【暖宮秘方】用黃芪、大棗、或者當歸泡水喝或者煎服,補氣調血,使得氣血雙盈,這樣也是有效驅除宮寒的方式。
同時加強鍛煉,增加血液循環(huán)。
當歸以補血為主,黃芪補氣,枸杞養(yǎng)陰,紅棗健脾補血。
飲食禁忌
當歸可以補血活血,但其性溫,有火的人不大適宜。
當歸泡水的副作用
泡當歸水是可以適當喝得,但是要小心當歸有副作用。
臨床發(fā)現(xiàn),有部分人在使用當歸后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癥狀,輕則腸胃不適,嚴重的時候出現(xiàn)發(fā)熱、寒冷、惡心、全身痛等不良癥狀,這樣的癥狀不需要治療,在一會時間后,將會自動得到緩解。
1、用量過大,如當歸流浸膏,服后可能有疲倦、瞌睡等反應,停藥后雖可消失,但不可用量過大。
2、過敏反應,有些當歸注射液穴位注射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須特別注意。
3、用藥不當,當歸屬甘、溫、潤之補品,熱盛出血者禁服。
溫阻滿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4、不可服用當歸的精華油,因其有少量的致癌物質。
5、慢性腹瀉或腹部發(fā)脹的病人不宜服用當歸。
6、懷孕期間不宜服用當歸。
7、兒童不宜服用當歸。
當歸,可能我們都不會很陌生哦,當歸烏雞湯不知道大家喝過沒有呢?經期的孩紙喝點當歸烏雞湯,能活血補血哦,能緩解痛經改善月經不調呢。
要是妹紙們血氣不夠的話,例如總是面無血色的女孩子,用當歸煲點湯喝,或者直接用當歸泡水喝能補血哦,臉色紅潤顏美能任性!
不過當歸泡水能不能天天都喝呢
自然是不能的哦。
可能我們都知道物極必反哦,當歸雖然能補血,能調經,還能促進免疫力,不過量過多也會適當其反呢。
天天用當歸泡水喝的話,可能會出現(xiàn)疲倦、打瞌睡等問題哦。
另外,當歸也算是滋補,肝火旺盛的筒子要是天天用當歸泡水喝的話,可能會上火呢,真的不能喝更多。
雖然當歸能補血哦,但是當歸也會活血呢,所以孕婦是不適合喝當歸泡水的,腸胃不好,肝火旺盛的孩子也不能喝哦。
家長們也不要隨便給小寶寶當歸茶呢,不僅是當歸泡水不能喝,一些滋補的湯類最好也不要給他們喝哦。
當歸的介紹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生于高寒多雨山區(qū),主要產于四川、甘肅、陜西、云南、湖北等省。
當歸略呈圓柱形,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具有縱皺紋。
藥用其根,主根(歸身)表面凹凸不平。
當歸入藥時可分為全當歸、歸身、歸頭、歸尾。
歸頭和歸尾偏于活血、破血;歸身偏于補血、養(yǎng)血;全當歸既可補血又可活血。
根頭(歸頭)具環(huán)紋,上端圓平,有紫色或黃綠色的莖及葉鞘的殘基。
歸頭是市面上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通常歸頭越大,賣價越高。
支根(歸尾)上粗下細,多扭曲,表面有小疙瘩狀的須根痕跡。
現(xiàn)在幾乎很難在市面上發(fā)現(xiàn)歸尾的蹤跡。
市面上見得也比較多的當歸切片,呈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裂隙,中層有淺棕色環(huán)紋,并有較多的棕色油點。
獨活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的根,出產于湖北和四川。
根頭及主根粗短,略呈圓柱形。
根頭部膨大,頂端有莖,下部分出數(shù)條彎曲的支根。
表面呈灰棕色或黃棕色,有縱皺紋、橫長皮孔及稍突起的細根痕,主根有環(huán)紋,有多列環(huán)狀葉柄痕,中央為凹陷的莖痕。
市面上售賣的獨活幾乎都是以這種切片的形式存在,斷面呈灰白色,有多個分散開的棕色油室,木質部灰黃色至黃棕色。
事實上,當歸和獨活都屬于傘形科植物,在形狀上確實存在一定的相似相處,特別是以切片形式存在時并不容易區(qū)分。
關于新鮮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和新鮮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用法及用量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收藏本站。
當歸可以和排骨一起燉。當歸的性味:性溫。味甘、辛。x0dx0a功效與作用: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x0dx0ax0dx0a建議:當歸燉排骨是具有補血的功效,建議多喝水,不要引起上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83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