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鈴子散
出自《太平圣惠方》,錄自《袖珍方》
【組成】 金鈴子 玄胡各一兩(各30g)
【用法】 為細末,每服三錢,酒調(diào)下(現(xiàn)代用法:為末,每服6~9g,酒或開水送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行氣疏肝,活血止痛。
【主治】 肝郁化火證。胸腹脅肋諸痛,時發(fā)時止,口苦,或痛經(jīng),或疝氣痛,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方歌】 金鈴子散止痛方,延胡酒調(diào)效更強,疏肝泄熱行氣血,心腹胸脅痛經(jīng)良。
【方解】 本方證因肝郁氣滯,氣郁化火所致。肝藏血而喜條達,主疏泄,其經(jīng)脈布兩脅,抵少腹,絡(luò)陰器。肝郁氣滯則疏泄失常,血行不暢,故見胸腹脅肋諸痛,或因情志變化而疼痛加劇,時發(fā)時止;氣郁化火,故見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宜疏肝氣,泄肝火,暢血行,止疼痛。方中金鈴子苦寒入肝,疏肝氣,泄肝火,以治胸腹脅肋疼痛而為君藥;玄胡(延胡索)辛苦性溫入肝經(jīng),能行血中氣滯以達行氣活血止痛之功,為臣佐之藥。二藥相配,氣行血暢,疼痛自止。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肝郁化火之胸腹脅肋疼痛的常用方,亦是治療氣郁血滯而致諸痛的基礎(chǔ)方。以胸腹脅肋諸痛,口苦,苔黃,脈弦數(shù)為辨證要點。若肝氣郁滯屬寒者,則不宜單獨使用。
2.加減運用:本方所治疼痛范圍甚廣,可根據(jù)具體病位適當(dāng)加味,如用于治療胸脅疼痛,可酌加郁金、柴胡、香附等;脘腹疼痛,可酌加木香、陳皮、砂仁等;婦女痛經(jīng),可酌加當(dāng)歸、益母草、香附等;少腹疝氣痛,可酌加烏藥、橘核、荔枝核等。
3.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胃炎、膽囊炎、胃腸痙攣、肋間神經(jīng)痛、肋軟骨炎等屬肝郁化火者。
【附方】 延胡索湯《濟生方》:當(dāng)歸去蘆,浸酒,銼炒 延胡索炒,去皮 蒲黃炒 赤芍藥 官桂不見火,各半兩(各15g) 片子姜黃洗 乳香 沒藥 木香不見火各三兩(各90g) 甘草炙,二錢半(7.5g) 上藥 咀,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功用:行氣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主治:婦人室女,七情傷感,遂使氣與血并,心腹作痛,或連腰脅,或連背膂,上下攻刺,經(jīng)候不調(diào),一切血氣疼痛,并可服之。
金鈴子散與本方均能行氣活血止痛,但本方行氣活血之力均較強,且性偏溫,主要用于氣滯血瘀作痛屬寒者;金鈴子散則藥少力薄,性偏寒,用治氣郁血滯諸痛屬熱者為宜。
【文獻摘要】
1. 原書主治:
《袖珍方》卷2:“熱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者?!?/p>
2.方論選錄:
王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中:“金鈴子散,一泄氣分之熱,一行血分之滯?!独坠谥苏摗吩疲盒耐从浪僖捬雍?。潔古復(fù)以金鈴治熱厥心痛。經(jīng)言諸痛皆屬于心,而熱厥屬于肝逆。金鈴子非但泄肝,功專導(dǎo)去小腸膀胱之熱,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諸痛。時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雖小制,配合存神,確有應(yīng)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
【臨床報道】
金鈴子散與芍藥甘草湯合方加味成脘腹蠲痛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46例。基本方:元胡、川楝子、生甘草、白芍、海螵蛸、制香附各9g,蒲公英15g,沉香曲12g,烏藥6g,白芨15g等,并隨證加減。結(jié)果:治愈20例;好轉(zhuǎn)12例;無效5例??傆行?9%。[陳翠華,等.金鈴子散合芍藥甘草湯加味而成的脘腹蠲痛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46例。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1995;(6):15]
【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表明:理氣止疼方劑金鈴子散對冰醋酸以及甲醛-足跖炎性疼痛反應(yīng)(F、S相)均有顯著抑制作用,但對熱刺激疼痛反應(yīng)的抑制作用沒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馮前進,等.理氣止疼與活血止疼治則鎮(zhèn)痛作用的比較藥理學(xué)研究(I)——失笑散與金鈴子散鎮(zhèn)痛作用的研究。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雜志 1999;5(3):12]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02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橘皮竹茹湯方歌,有哪些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