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竹茹湯
出自《金匱要略》
【組成】 橘皮二斤(15g) 竹茹二升(15g) 大棗三十枚(5枚) 生姜半斤(9g) 甘草五兩(6g) 人參一兩(3g)
【用法】 上六味
【功用】 降逆止呃
,益氣清熱【主治】 胃虛有熱之呃逆
【方歌】 橘皮竹茹治嘔逆,人參甘草棗姜齊,胃虛有熱失和將
,久病之后更相宜。【方解】 呃逆之證,皆因胃氣不能和降而起
,但有寒熱虛實之分。本方證因胃虛有熱,氣逆不降所致。胃虛宜補,有熱宜清,氣逆宜降,故立清補降逆之法。方中橘皮辛溫,行氣和胃以止呃;竹茹甘寒,清熱安胃以止嘔,皆重用為君藥。人參甘溫,益氣補虛,與橘皮合用,行中有補;生姜辛溫【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胃虛有熱嘔逆之常用方
2.加減運用:若胃熱嘔逆兼氣陰兩傷者
3.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妊娠嘔吐
【附方】
丁香柿蒂湯(《癥因脈治》): 丁香(6g) 柿蒂(9g) 人參(3g) 生姜(6g)(原書未著用量)用法:水煎服
【文獻摘錄】
1.原方主治: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噦逆者
2.方論選錄:
吳昆《醫(yī)方考》卷3:“大病后
王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中:“橘皮湯治嘔噦
【臨床報道】
本方加減消除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的消化道反應(yīng)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02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上一篇:
金鈴子散方歌,有哪些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