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的作用
1、理氣止痛
本品辛溫,入肝、腎經(jīng),有理氣止痛作用。
故多用于厥陰肝經(jīng)寒凝氣滯所致的疝痛、睪丸腫痛等少腹疼痛,并可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婦人經(jīng)前腹痛和產(chǎn)后腹痛。
2、溫中散寒
荔枝核味辛性溫,故有溫中散寒之功,常用于寒凝氣滯之胃脘疼痛。
本癥多由于素體氣虛或久病脾胃虛弱,中陽不振、寒從內(nèi)生、胃失溫養(yǎng)。
癥見
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絕,食少納呆、泛吐清水,喜按喜溫,饑餓時痛甚,得食稍減,遇冷則劇,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胃痛時輕時重,數(shù)年不愈,嚴重者可兼嘔血或便血,舌淡嫩、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滑,脈沉遲或濡弱。
《備要》載:“辟寒邪、治胃脘痛”。故用本品可治本癥。
荔枝核可以降血脂,調(diào)節(jié)血脂代謝紊亂。
應用
1、疝氣痛,睪丸腫痛
本品主入肝經(jīng),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溫祛寒,有疏肝理氣、行氣散結(jié)、散寒止痛之功。
治寒凝氣滯之疝氣痛、睪丸腫痛,可與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世醫(yī)得效方》),或與小茴香、吳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氣內(nèi)消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若睪丸腫痛屬濕熱者,可配龍膽草、川楝子、大黃等同用。
2、胃脘久痛,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
本品辛行苦泄溫通,入肝胃經(jīng),有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作用。
治肝氣郁結(jié)、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與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景岳全書》),若肝郁氣滯血瘀之痛經(jīng)及產(chǎn)后腹痛,可與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婦人大全良方》),或酌加川芎、當歸、益母草等同用,療效更好。
荔枝核的功效
性味
甘澀,溫。
①《綱目》:"甘,溫,澀,無毒。"
②《醫(yī)林纂要》:"甘澀,溫,微咸。"
歸經(jīng)
入肝、腎經(jīng)。
①《綱目》:"入厥陰。"
③《本草撮要》:"入足太陰、厥陰經(jīng)。"
功能主治
溫中,理氣,止痛。
有理氣散寒之用,能治疝氣、睪丸腫痛及少腹氣聚脹痛等癥。
此外,還可用于胃脘痛和婦女寒凝瘀滯腹痛等癥。
①《綱目》:"行散滯氣。治頹疝氣痛,婦人血氣刺痛。"
②《本草備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配橘核
專入肝經(jīng),直達少腹,祛寒止痛,散結(jié)消腫之功益彰。
配香附子
專功肝郁,常治療閉經(jīng)、痛經(jīng)、經(jīng)前及產(chǎn)后血瘀腹痛,為婦人之良方。
《本草綱目》:用荔枝核燒存性半兩,香附子炒一兩,為末。
每服二錢,鹽湯、米飲送下。治婦人血氣刺痛。皆是也。
配木香
常治療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脹痛等癥。
肝腎同治、為理氣療疝之良劑。
常治療小腸疝氣、陰囊、睪丸腫痛等癥。
配酒
以酒調(diào)服,治心痛及小腸氣。
荔枝核附方有哪些
1、治氣滯胃痛
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實10克,香附10克, 甘草10克。
服藥期間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2、治睪丸腫痛
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梔子10克,金銀花30克,連翹10克,苦參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3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3、治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fā)者
荔枝核一錢,木香八分。為末。
每服一錢,清湯調(diào)服。(《景岳全書》荔香散)
4、治心痛及小腸氣
荔枝核一枚。
5、治腎大如斗
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
銼散,炒,出火毒,為末。
酒下二錢,日三服。(《世醫(yī)得效方》荔核散)
6、治疝氣頹腫
荔枝核四十九個,陳皮(連白)九錢,硫黃四錢。
為末,鹽水打面糊丸綠豆大。
遇痛時,空心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亦治諸氣痛。(《坦仙皆效方》玉環(huán)來復丹)
7、治血氣刺痛
荔枝核(燒存性)半兩,香附子一兩。
8、治肋間神經(jīng)痛
荔枝核燒炭存性搗碎,取6克,加廣木香6克,水煎服。
9、治疝氣疼痛
1)荔枝核15克,焙干研末,空腹時用開水送服。
10、治癬
荔枝核研末,調(diào)醋搽患處。
11、治婦女痛經(jīng)
荔枝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黃芪30克,當歸20克,川芎10克,丹參20克,益母草30克。
水煎服。于經(jīng)前7天每日1劑,早晚分服,服至月經(jīng)來潮為止,連服3個月經(jīng)周期為1個療程。
服藥期間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12、治乳腺小葉增生
荔枝核10克,地龍12克,當歸20克,川芎10克,益母草30克,丹參1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青皮10克,柴胡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2克,昆布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
服藥期間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
荔枝核的食用方法
1、荔枝核蜜飲
材料
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1)將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鍋。
(2)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
(3)去渣取汁,趁溫熱調(diào)入蜂蜜,拌和均勻,即可。
(4)早晚2次分服。
健康提示
本品能理氣,利濕,止痛。
2、荔枝核海帶湯
材料
荔枝核、茴香、青皮各5錢,海帶50克。
做法
將所有材料加適量水煮成湯即可。
每日飲用1次,可以改善肝硬化現(xiàn)象。
3、荔枝核散
材料
荔枝核60克,炮山甲15克,黃酒少許。
將荔枝核、炮山甲一同研成細末。
每天2次,每次服9克,用溫黃酒送下。
功效
適用于急性腰扭傷患者的治療。
4、荔枝核葛根羹
材料
荔枝核15克,葛根10克,山藥60克。
將荔枝核、葛根、山藥分別洗凈,曬干或烘干,敲碎或切碎,共研成細末,用溫開水調(diào)勻,呈稀糊狀,置小火上制成黏稠羹。早晨空腹服用。
功效
適于各型糖尿病。
5、荔枝核研細末降糖
方法
取荔枝核烘干后研為細末,每次10克,每日3次,飯前30分鐘溫水送服,1個月為1療程?;颊卟环烈辉?。
中醫(yī)認為,荔枝核性溫,味甘、微苦。
具有行氣散結(jié)、祛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脘痛、脅痛及疝氣等病癥。
近年來研究表明,荔枝核中所含的皂甙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臨床應用單味荔枝核輔助治療非胰島素依賴性(2型)糖尿病有較滿意的療效,能較好輔助降糖,治療中未見副作用發(fā)生。
1、荔香散《景岳全書》
荔枝核3克,木香0.2克。
服法用量
每服3克,清湯調(diào)服。具有溫中、行氣、止痛功效。
主治寒凝氣滯的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fā)者。
2、荔核散《世醫(yī)得效方》
本品、青皮(全者)、舶上茴香等分。
服法用量
酒下二錢,日三服。治腎大如斗。
3、荔枝散《證治準繩》
本品(用新鮮者,燒灰存性)14枚,八角茴香(炒)、沉香、木香、青鹽、食鹽各3克、川楝子肉、小茴香各6克。上為細末,每服9克,空服時熱酒調(diào)下。
主治疝氣陰核腫大,痛不可忍。
4、荔橘香散《中藥臨床應用》
本品、橘核各9 克,小茴香4.5克。
劑型:湯劑。
服法用量
水煎服,日三服。治男子疝痛。
5、玉環(huán)來復丹《坦仙皆效方》
本品49個,陳皮 (連白)27克,硫磺l2克。
劑型:丸,綠豆大。
服法用量
遇痛時,空心酒服9丸,良久再服。主治疝氣腫以 及諸氣痛。
荔核散的功效有哪些
功效一
處方
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各等分。
上銼散,去火毒,為末。
功能主治
腎大如斗。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酒下,日3次。不過2劑,除根。
摘錄
《得效》卷九。
功效二
處方
荔枝核14個(新者,燒存性),沉香1錢,木香1錢,青鹽1錢,食鹽1錢,八角茴(炒)1錢,小茴香2錢,川楝子肉2錢。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疝氣。陰核腫大,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荔枝散(《保命歌括》卷十六)。本方原名荔核丸,據(jù)《準繩類方》改。
摘錄
《普濟方》卷二四七引《德生堂方》。
功能主治
行氣散結(jié),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睪丸腫痛。
將此物給饑餓22小時的小鼠皮下注射(60-400mg/kg),可使血糖下降,肝糖元含量亦顯著降低。
荔枝核干浸膏1.3、2.6mg/kg給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灌胃,連續(xù)30天,每10天測血糖一次,均表明用蘊含組血糖低于對照組。
所含-次甲基環(huán)丙基甘氨酸給小鼠皮下注射230-400mg/kg,可使血糖從正常的71-103mg/100ml降至35-57mg/100ml。A-亞甲環(huán)丙基甘氨酸給小鼠皮下注射230-400mg/kg,可使血糖從正常的71-103mg/100ml降至57-35mg/100ml。還能對抗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誘變作用。
臨床應用
1、荔香散(《景岳全書》)治疝氣疼痛,及小腹疼痛:荔枝核(炮微焦)、大茴香(炒)各等分,為末,每服6-9g,酒調(diào)下。
若寒加制吳茱萸,藥量減半。方中荔枝核理氣散寒,為君藥。
荔枝核(用新鮮者,燒炭存性)14枚,八角茴香(炒)、沉香、木香、青鹽、食鹽各3g,川楝子肉、小茴香各6g。
上為細末,每服9g,空腹時熱酒調(diào)下。
方中荔枝核理氣散寒,為君藥。
3、荔橘香散(《中藥臨床應用》)治男子疝痛
荔枝核、橘核各9g,小茴香4.5g。水煎服。方中荔枝核理氣散寒,為君藥。
4、臨床研究:以荔枝核烘干為末口服,治療糖尿病,治愈7例40歲以上中老年非胰島素依賴型無合并癥的糖尿病患者,另以荔枝核片(每片0.3g)口服,治療30例輕型和中型糖尿病,經(jīng)3~6個月治療,總有效率83.33%。
荔枝核治病藥方
1、荔枝核治疝氣疼痛
方法一
材料
炒荔枝核60克、大茴香60克。
將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粉,每天早上用黃酒送服10克即可。
方法二
材料
荔枝核9克、橘核9克、小茴香4.5克。
將以上的藥材先用水浸泡數(shù)分鐘后,然后放入淹沒藥材的水,用文火水煎服即可。
2、荔枝核經(jīng)期理氣解郁
材料
荔枝核9克,小茴香6克、橘核9克、粳米30克。
方法
先將荔枝核、橘核、小茴香放在水中一起煎煮,如同煮中藥一樣,然后濾掉藥渣,將藥液與粳米一起煮粥。
用量
在每次月經(jīng)結(jié)束后,每天早上、晚上各服用一劑,連續(xù)一個星期。
3、荔枝核調(diào)理胃痛方法
材料
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實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
以上所寫藥材,放入專用的藥鍋中煮開后,慢火熬煮成一碗藥水。
用量
每天一劑,早晚分開服用,兩周為一個療程。
服用期間,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4、荔枝核調(diào)理痛經(jīng)
材料
荔枝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黃芪30克,當歸20克,川芎10克,丹參20克,益母草30克。
將以上所有的藥材用水泡好后,然后煮開文火燉好后煎服。
用量
經(jīng)期前面7天開始服用,每天1劑,同樣早晚分別服,直到月經(jīng)來潮,3個經(jīng)期周為一個療程。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荔枝作為果品,深受人們喜愛,不僅味美,而且營養(yǎng)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果糖、維生素、蛋白質(zhì)、檸檬酸等,對人體有補益作用。
臨床表現(xiàn)為
頭暈心悸、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皮膚濕冷,有些患者還可出現(xiàn)口渴和饑餓感,或發(fā)生腹痛腹瀉癥狀。
個別嚴重患者可突然昏迷,陣發(fā)性抽搐,脈搏細弱而速,瞳孔縮小,呼吸不規(guī)則。
呈間歇性或嘆息樣,面色青灰,皮膚紫紺,心律失常,血壓下降等。
食用荔枝核,并無明顯副作用。
內(nèi)服:5—9克,煎湯,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草從新》:無寒濕滯氣者勿服。
毒性
荔枝核急性毒性甚低,以20g/kg的劑量給小鼠灌胃,服藥后3天內(nèi)無一死亡。
宜忌配伍
得橘核、香附為之使。
禁忌
無寒濕滯氣者勿服。
荔枝鹽核的功效與作用荔枝鹽核的藥用價值
荔枝鹽核的功效與作用荔枝鹽核的藥用價值,荔枝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水果,不過,荔枝外面有紅紅的外皮,里面有大大的硬核,其實,里面的荔枝核也是非常有用的東西,一起看看荔枝鹽核的`功效與作用荔枝鹽核的藥用價值
荔枝鹽核的功效與作用荔枝鹽核的藥用價值1 (一)荔枝核的作用
理氣止痛。
本品辛溫,入肝、腎經(jīng),有理氣止痛作用?!侗静菥V目》曰:“荔枝核入厥陰,行散氣滯、其實雙結(jié)而核肖睪丸,故其治癩疝卵腫,有述類象形之義”。故多用于厥陰肝經(jīng)寒凝氣滯所致的疝痛、睪丸腫痛等少腹疼痛,并可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婦人經(jīng)前腹痛和產(chǎn)后腹痛。
溫中散寒。
荔枝核味辛性溫,故有溫中散寒之功,常用于寒凝氣滯之胃脘疼痛。本癥多由于素體氣虛或久病脾胃虛弱,中陽不振、寒從內(nèi)生、胃失溫養(yǎng),癥見.
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絕,食少納呆、泛吐清水,喜按喜溫,饑餓時痛甚,得食稍減,遇冷則劇,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胃痛時輕時重,數(shù)年不愈,嚴重者可兼嘔血或便血,舌淡嫩、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滑,脈沉遲或濡弱?!秱湟份d:“辟寒邪、治胃脘痛”。故用本品可治本癥。
荔枝核可以降血脂,調(diào)節(jié)血脂代謝紊亂。
荔枝核可以用于疝痛,睪丸腫疼,胃脘痛,腹疼。
【應用】
疝氣痛,睪丸腫痛。本品主入肝經(jīng),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溫祛寒,有疏肝理氣、行氣散結(jié)、散寒止痛之功。
治寒凝氣滯之疝氣痛、睪丸腫痛,可與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世醫(yī)得效方》);或與小茴香、吳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氣內(nèi)消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若睪丸腫痛屬濕熱者,可配龍膽草、川楝子、大黃等同用。
胃脘久痛,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溫通,入肝胃經(jīng),有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作用。
治肝氣郁結(jié)、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與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景岳全書》);若肝郁氣滯血瘀之痛經(jīng)及產(chǎn)后腹痛,可與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婦人大全良方》),或酌加川芎、當歸、益母草等同用,療效更好。
(二)荔枝核的功效
【性味】 甘澀,溫。
①《綱目》:"甘,溫,澀,無毒。"
②《醫(yī)林纂要》:"甘澀,溫,微咸。"
③《廣西中藥志》:"味甘微苦澀,性平,無毒。"
【歸經(jīng)】 入肝、腎經(jīng)。
①《綱目》:"入厥陰。"
②《本草經(jīng)疏》:"入肝、腎。"
③《本草撮要》:"入足太陰、厥陰經(jīng)。"
【功能主治】 溫中,理氣,止痛。有理氣散寒之用,能治疝氣、睪丸腫痛及少腹氣聚脹痛等癥。此外,還可用于胃脘痛和婦女寒凝瘀滯腹痛等癥。
①《綱目》:"行散滯氣。治頹疝氣痛,婦人血氣刺痛。"
②《本草備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荔枝核配伍
配橘核,專入肝經(jīng),直達少腹,祛寒止痛,散結(jié)消腫之功益彰。治小腸疝氣,陰囊、睪丸腫痛等以及少腹刺痛,腹內(nèi)包塊,虛寒性帶下等癥。
配香附子,專功肝郁,常治療閉經(jīng)、痛經(jīng)、經(jīng)前及產(chǎn)后血瘀腹痛,為婦人之良方?!侗静菥V目》:“用荔枝核燒存性半兩,香附子炒一兩,為末。每服二錢,鹽湯、米飲送下。治婦人血氣刺痛”。皆是也。
配木香,常治療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脹痛等癥。
配炒小茴香,肝腎同治、為理氣療疝之良劑,常治療小腸疝氣、陰囊、睪丸腫痛等癥。
配酒,以酒調(diào)服,治心痛及小腸氣。
方劑制劑
荔香散《景岳全書》: 荔枝核3克,木香0.2克。劑型:散劑。服法用量:每服3克,清湯調(diào)服。具有溫中、行氣、止痛功效。主治寒凝氣滯的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fā)者。
荔核散《世醫(yī)得效方》:本品、青皮(全者)、舶上茴香等分。劑型:散劑。服法用量:酒下二錢,日三服。治腎大如斗。
荔枝散《證治準繩》:本品(用新鮮者,燒灰存性)14枚,八角茴香(炒)、沉香、木香、青鹽、食鹽各3克、川楝子肉、小茴香各6克。上為細末,每服9克,空服時熱酒調(diào)下。主治疝氣{陰}核腫大,痛不可忍。
荔橘香散《中藥臨床應用》 :本品、橘核各9 克,小茴香4.5克。劑型:湯劑。服法用量:水煎服,日三服。治男子疝痛。
玉環(huán)來復丹《坦仙皆效方》 :本品49個,陳皮 (連白)27克,硫磺l2克。劑型:丸,綠豆大。服法用 量:遇痛時,空心酒服9丸,良久再服。主治疝氣腫以 及諸氣痛。
荔枝核附方
治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fā)者:荔枝核一錢,木香八分。為末。每服一錢,清湯調(diào)服。(《景岳全書》荔香散)
治心痛及小腸氣:荔枝核一枚。煅存性,酒調(diào)服。(《本草衍義》)
治腎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銼散,炒,出火毒,為末。酒下二錢,日三服。(《世醫(yī)得效方》荔核散)
治疝氣頹腫:荔枝核四十九個,陳皮(連白)九錢,硫黃四錢。為末,鹽水打面糊丸綠豆大。遇痛時,空心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亦治諸氣痛。(《坦仙皆效方》玉環(huán)來復丹)
治血氣刺痛:荔枝核(燒存性)半兩,香附子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鹽酒送下。(《婦人良方》蠲痛散)
治肋間神經(jīng)痛:荔枝核燒炭存性搗碎,取6克,加廣木香6克,水煎服。
治疝氣疼痛:一荔枝核15克,焙干研末,空腹時用開水送服。二炒荔枝核、大茴香各60克,研末,每日早晨用黃酒送服10克,亦治疝氣疼痛。
治癬:荔枝核研末,調(diào)醋搽患處。
治氣滯胃痛: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實10克,香附10克, 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治睪丸腫痛: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梔子10克,金銀花30克,連翹10克,苦參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3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治婦女痛經(jīng):荔枝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黃芪30克,當歸20克,川芎10克,丹參20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于經(jīng)前7天每日1劑,早晚分服,服至月經(jīng)來潮為止,連服3個月經(jīng)周期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治乳腺小葉增生:荔枝核10克,地龍12克,當歸20克,川芎10克,益母草30克,丹參1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青皮10克,柴胡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2克,昆布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
荔枝核的副作用
荔枝作為果品,深受人們喜愛,不僅味美,而且營養(yǎng)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果糖、維生素、蛋白質(zhì)、檸檬酸等,對人體有補益作用。然荔枝究屬濕熱之品,因為人們的“貪吃”,于是就有人患上了荔枝病。臨床表現(xiàn)為:頭暈心悸、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皮膚濕冷,有些患者還可出現(xiàn)口渴和饑餓感,或發(fā)生腹痛腹瀉癥狀,個別嚴重患者可突然昏迷,陣發(fā)性抽搐,脈搏細弱而速,瞳孔縮小,呼吸不規(guī)則,呈間歇性或嘆息樣,面色青灰,皮膚紫紺,心律失常,血壓下降等。
食用荔枝核,并無明顯副作用。
荔枝鹽核的功效與作用荔枝鹽核的藥用價值2【中藥名】荔枝核 lizhihe
【別名】荔仁、枝核、大荔核、荔仁。
【英文名】Litchi Semen
【藥用部位】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成熟種子。
【植物形態(tài)】常綠喬木,高達20米。樹皮灰綠色,具褐色斑點;莖上部多分枝,小枝有白色斑點和微柔毛。偶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2~5對;小葉革質(zhì),葉片長橢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稍偏斜,全緣,上面綠色至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稍帶白粉。
圓錐花序頂生,花小,雜性;花被杯狀,淡綠色,4裂,寬2~3毫米,邊緣淺波狀,密被銹色柔毛,花盤環(huán)狀,肉質(zhì);雄蕊6~10枚,多為8枚,著生于花盤上,花絲分離,被柔毛。
雌蕊1枚,子房上位,具短柄,生于花盤中央,子房倒心形,2~3室,每室具1胚珠,通常只有1室發(fā)育,花柱線狀,頂端2裂。果實核果狀,近球形或卵球形,長3~4.5厘米,直徑與長約相等,果皮較薄,近革質(zhì),表面有瘤狀突起,暗紅色。
種子矩圓形,棕紅色或紫棕色,有光澤,略有凹陷和細波紋;種子外被假種皮,白色,肉質(zhì)多汁,味甜,與核易分離。花期2~3月,果期6~7月。
【產(chǎn)地分布】生于荒地或路旁,我國多栽培。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及云南東部。
【采收加工】于夏季采摘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及肉假種皮,洗凈,曬干。
【藥材性狀】長圓形或卵圓形,略扁。表面棕紅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澤,略有凹陷及細波紋。一端有類圓形黃棕色的種臍。質(zhì)硬,子葉棕黃色。氣微,味微甘、苦、澀。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甘、微苦。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
【功效與作用】行氣散結(jié)、祛寒止痛。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煎服。用治寒疝腹痛、睪丸腫痛。荔枝核l枚,鍛存性,酒調(diào)服。治心痛及小腸氣(《本草衍義》)。
【藥理研究】具有降血糖、抑制乙肝抗原等、降肝糖原作用。
【化學成分】含脂肪酸、氨基酸、聚合花素類、α-亞甲基環(huán)丙基甘氨酸、3-羥基丁酮、別香橙烯、葎草烯等成分。
【使用禁忌】無寒濕滯氣者勿服。
【配伍藥方】①治心痛及小腸氣:荔枝核慢火中燒存性,為末,新酒調(diào)一枚末服。(《本草衍義》)
②治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fā)者(惟婦人多有之):荔枝核3克,木香2.4克。為末。每服3克,清湯調(diào)服。(《景岳全書》荔香散)
③治婦人血氣刺痛:荔枝核(燒存性)15克,香附子(去毛,炒)30克。上為細末。鹽湯、米飲調(diào)下6克,不拘時候服。(《婦人良方》蠲痛散)
④治婦人心痛脾疼:荔枝核灰存性為末,淡醋湯下。亦治男子小兒卒心痛,蚌粉湯下。(《普濟方》)
⑤治狐臭:荔枝核焙干研末,白酒適量,調(diào)勻徐擦腋窩,每日2次。(《福建藥物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水果,因為水果里面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但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盡量少吃一些糖分過高的水果,不然對自己的病情不利,但是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水果,吃水果也對我們的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能夠補充一些營養(yǎng)物質(zhì)。那么現(xiàn)在我們來說一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荔枝,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荔枝,那么很少有人知道荔枝核有什么作用,那么荔枝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你知道嗎?荔枝核能夠行氣散結(jié),驅(qū)寒止痛,能夠起到止瀉,調(diào)經(jīng)止痛的功效。
一.行氣散結(jié),驅(qū)寒止痛
荔枝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一種水果,而且是夏季專屬,只有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吃到新鮮的荔枝,所以很多人在荔枝的季節(jié)都特別喜歡吃,但是吃荔枝吃太多也很容易上火,我們也要控制好吃勵志的數(shù)量。荔枝肉非常的好吃,荔枝核也有一定的功效和作用,能夠行氣散結(jié),驅(qū)寒止痛,在中醫(yī)方面,荔枝核屬于一種溫性的藥材,能夠理氣止痛,特別是一些肝臟方面的疼痛。
二.荔枝核有很多藥用價值
荔枝核,還有祛風散結(jié)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女性的痛經(jīng),或者是男性的睪丸腫痛等,而且荔枝核還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對于我們的肝臟有養(yǎng)護的功效。而且一些拉肚子打嗝的人也可以選擇用荔枝核來治療。荔枝和還有化瘀的作用。荔枝核的功效是十分多的,所以在生活中不要覺得自己吃了荔枝,把荔枝核扔掉,如果把荔枝和保留下來,可能會有一定的作用??戳诉@么多,你應該知道荔枝核有哪些作用和功效,那么你覺得荔枝核還有哪些功效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02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橘皮竹茹湯方歌,有哪些作用和功效
下一篇: 芡實有哪些有哪些作用和功效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