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了一個讀書計劃,“組織”要求每周讀一本書,寫500字以上讀書筆記,外加一篇1500字以上的文章。兩周前,劉主編布置的“作業(yè)”是寫小說。
雖然長長短短的小說讀過不少,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看了熱鬧,并未用心學習領(lǐng)會小說的寫法,當“俯首甘啃鉛筆頭”,不,面對電腦屏幕動手準備寫小說時,卻發(fā)現(xiàn)——很難。大腦一片空白。
作為并未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作者”,寫寫散文隨筆話題類的雜文似乎得心應手(因為沒有標準嘛),要構(gòu)思一篇小說——真是覺得不容易。也開始佩服起那些能把一個故事講得特別好、特別引人入勝的作家,比如莫泊桑、歐亨利、契訶夫,比如寫武打小說的金庸、古龍、梁羽生等,他們腦子里得裝有多少人物、故事情節(jié)、主線脈絡??!比如被譽為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的吳念真……那些小說、故事,讓我來寫,主人公名字就要糾結(jié)半天——給他們?nèi)∈裁疵媚?
有一次我把這種困惑跟我閨女講了,她給了我一個方法,不知她自己想出來的還是老師講的,她說你就找自己最喜歡的字加上姓組合起來,名字不就有了嗎 上周我寫了篇實在拿不出門的小說交作業(yè),主人公取名“安曼”,大概因為我喜歡這倆字吧。
所以,我覺得能寫小說的作家都非常地了不起。能把小說寫到過了一個世紀仍受讀者喜愛、未來可能永久地擁有讀者,就更了不起了。說的是契訶夫。
非常清楚地記得小學的語文課本里有篇課文叫《凡卡》,后來譯作《萬卡》,“康司坦丁 馬卡雷奇”是除了列寧、斯大林、保爾 柯察金、奧斯特洛夫斯基、高爾基以外,我能記住的唯一一個俄國人的名字了,高爾基全名是“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當年在課本下方的作家介紹里看到這么長的名字,用心記了下來,至今沒忘。
當然也記得課后的作業(yè),語文老師布置的是“給《凡卡》寫續(xù)集”,你們大概也都寫過吧 凡卡給爺爺?shù)男欧馍现粚懥恕凹泥l(xiāng)下,爺爺收”,后來又補充上爺爺?shù)拿?,爺爺肯定是收不到的啊,可憐的凡卡在睡夢中醒來,等待他的又將是一陣毒打……我記得自己寫的是類似潘冬子的結(jié)局,鞋店老板回來看凡卡睡了,又是一陣毒打,第二天奄奄一息的凡卡被蘇聯(lián)紅軍解救,翻身農(nóng)奴得解放,凡卡參加了紅軍,打爛了舊世界……
后來也是讀過契訶夫的小說的,還記得他描寫一個胖子,說那人笑的時候眼睛瞇成一條縫兒,就得張開嘴巴;想看東西的時候,就得閉上嘴,因為胖得臉上的皮膚已經(jīng)不夠用了。人物活靈活現(xiàn)。重讀《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沒發(fā)現(xiàn)這段描寫出自哪篇。
重讀《變色龍》、《凡卡》、《套中人》、《小職員之列》等經(jīng)典短篇,并未覺得很多故事發(fā)生在19世紀,倒是現(xiàn)今社會也有些影影綽綽的景象,讓人以為契訶夫并非已經(jīng)過世了一百多年。那些鮮活的小人物,那些幽默可笑的情節(jié),那些小市民庸俗的對話……完整地展現(xiàn)了“當時的俄國社會”沙皇統(tǒng)治下人民悲慘的生活。
我猜想作家一定養(yǎng)過狗,《變色龍》等多篇小說都跟狗有關(guān),《卡什坦卡的故事》主角卡什坦卡便是一條狗。
對了,我其實是想學習短篇小說寫作手法的!竟然還是被故事吸引了。
按“ ”加
原創(chuàng)文章|美文分享|深夜廚房
ID:
新浪微博:@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10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每天“自我改造”
下一篇: 我們對情緒管理的這些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