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職場/談人生/偶爾深夜煲雞湯,↑ ↑ ↑
阿城的《棋王》、《孩子王》很多年以前是讀過的。大概是在某期的《小說選刊》或《小說月報》上,不記得了。雖說讀過,除了王一生、腳卵這奇怪的名字,故事情節(jié)、中心思想,統(tǒng)統(tǒng)忘了。
重拾《棋王、樹王、孩子王》(簡稱“三王”)是因為在喜馬拉雅聽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他也是會說故事的人,聽他講自己沒讀過的書,總有立刻去買來讀一讀的欲望。
我周圍也常有些朋友讓我推薦書給他們,我往往會呆一下。讀書這件事,終究和美食一樣,的的確確存在“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我就告訴他們我自己選書的渠道:
圖書銷售平臺排行榜;
羅輯思維、看理想、喜馬拉雅等欄目的推薦;
喜歡的作家、作者的新書;鳳凰讀書、十點讀書等 推薦的書目;
偶爾看到的書評……
比如我這篇,如果你沒讀過阿城寫的“三王”,可以看成是書評也可當(dāng)作薦書。
梁文道說阿城是個很會“說故事的人”。我想到另一個被稱為“全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我喜歡的作家吳念真。
王朔寫過一篇文章,開頭第一句就是“阿城,我的天,這可不是一般人,史鐵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高抬我了?!毕笸跛愤@般年輕時桀驁而帶了痞氣作家,如此評價另一位作家,可見阿城是多么了不起。
“三王”寫的都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發(fā)生的故事。千萬不要以為這樣的小說會帶著濃重的傷痕文學(xué)色彩,或者說“過時了”。好的文字、文學(xué)作品,歷久彌新,如《論語》如《唐詩》如《宋詞》,焉有過時之說
這三篇小說都是以第一人稱敘事,就覺得那都是真人真事,阿城只是個親歷者、記錄者。沒有多少議論和內(nèi)心的獨(dú)白,卻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把那種無奈、淡然都揉在了文字里,讓你不得不細(xì)細(xì)品味,而且,回味。
《棋王》最后,王一生與九名棋手同時對決贏得了比賽后,一行人在禮堂的舞臺上、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睡去。“我”想:不做俗人,哪兒會知道這般樂趣 家破人亡,平了頭每日荷鋤,卻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識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類,就是每日在忙這個。可囿于其中,終于還不太像人。
你就會想,唉,這是小說的中心思想了吧 他寫下棋這件“無用”的事,卻看到蘊(yùn)含的人生道理。
“三王”中,最具震撼力及魔幻感的是《樹王》。也是梁文道在“阿城精選集”中著重介紹的一篇。
山頂上一棵獨(dú)獨(dú)的大樹,“百米高的一擎天傘。枝枝杈杈蔓延開去,遮住一畝大小的地方……樹皮一點不老,指甲便劃得出嫩綠,手摸上去又溫溫的似乎一跳一跳,令人疑心這樹有脈……”
這樣即視感強(qiáng)烈又醉心的文字,象那棵大樹立于眼前,渺小的自己站在樹下。
“樹葉密密層層,風(fēng)吹來,先是一邊晃動,慢慢才動到另一邊。葉間閃出一些空隙,天在其中藍(lán)得發(fā)黑。又有陽光滲下無數(shù)斑點,似眼睛在眨?!?/p>
“我生平從未見過這樣大的樹,一時竟腦子空空如也,慢慢就羞悔枉生一張嘴,說不得唱不得,倘若發(fā)音,必如野獸一般?!?/p>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對這樣的一棵大樹有敬畏之情。何況是那個年代。四舊是要破的,新是要立的,小將李立們一定要將這無用的大樹砍掉,才能證明自己是希望是未來。因為“這棵樹占了這么多地方。這些地方,完全可以種有用的樹!”肖疙瘩又怎么能阻止砍樹呢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就是為了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為了人定勝天呀!
肖疙瘩要把這棵樹留下來。“一個世界都砍光了,也要留下一棵,有個證明。”卻也無能為力,他又是什么身份呢 一個在部隊犯了錯誤被解甲歸田的人,在他阻擋學(xué)生砍樹時村書記喝斥他:學(xué)生們要革命,要共產(chǎn)主義,你攔
樹整整砍了四天,終于被砍倒了。放火燒山時,那棵大樹,無異于涅槃?!皵?shù)萬棵大樹在火焰中離開大地,升向天空”。“我這才明白,我從未真正見過火,也未見過毀滅?!?/p>
樹砍了,山燒了,樹王肖疙瘩的生命也日見枯縮,走到了盡頭。這種宿命,說實話我是信的。我姥姥家門前有棵碩大的月季花樹,姥爺去世后,那月季就枯萎了。
誰說草木無情呢 無情的是人而已。
李立們哪全懂得 山燒了、樹砍了,及至多少年后沙塵暴來了、霧霾了,穹頂之下仍不知保護(hù)環(huán)境。
只能,一聲嘆息。
“三王”中,我最喜歡的是《孩子王》。那是1976年的故事,時隔40年看教育看老師,忽然覺得泄氣——改革了這么多年,教育其實仍然是原來的死樣子!這樣想,難免泄氣。
不過“我”還是教出了好學(xué)生,王福那篇《我的父親》的作文,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阿城又給人以希望。
“三王”開篇文字都是極簡。
《棋王》:車站是亂得不能再亂,成千上萬的人都在說話。
《樹王》:運(yùn)知青的拖拉機(jī)進(jìn)了山溝,終于在一小片平地中停下來。
《孩子王》:1976年,我在生產(chǎn)隊已經(jīng)干了七年。砍壩,燒荒,挖穴,挑苗,鋤帶,翻地,種谷,喂豬,脫坯,割草,都已經(jīng)會做。
寥寥幾個詞,交代了七年的“自食其力”。
這樣的小說,終究是好小說。這樣的小說家,終歸是大家。
●●●●● ●●●●●
簡書簽約作者/微博讀書書評人
聊職場/談人生/偶爾煲雞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19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有些食品需要重吃
下一篇: 什么樣的贊美,最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