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是近代中國大名鼎鼎的文學大亨,他還曾經擔任過國立北京大學的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他在文學、哲學、史學、教育學、倫理學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建樹。他的思想非常的前衛(wèi)、先進和自由。
體現胡適思想自由與開放的,還有他的“父母無恩論”。他曾認為自己與子女的關系是:樹本無心結子,我亦無恩與你。他在給兒子的信里寫道:“我養(yǎng)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無恩于你,你便無需報答我。反而,我要感謝你,因為有你的參與,我的生命才更加完整。我只是碰巧成為了你的父親,你只是碰巧成為了我的女兒和兒子。我并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不是我的續(xù)篇。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你并不因我而來,你是因生命的渴望來。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但我絕對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乍一聽有些驚世駭俗,但仔細分析,胡適的“父母無恩論”確實是有些道理的,這段話也體現了胡適對于父親角色的謙卑與生命的思索。胡適能提出“父母無恩論”與他自己一生的經歷與敢于接受新思想的性格有關。
胡適從小聰穎,敢于提出不一樣的看法。他很小的時候接受過良好的私塾教育與名家指導,在看到了《資治通鑒》里面引用的《神滅論》以后,他就成為了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胡適在梅溪學堂讀書時,接觸了梁啟超的言論,還讀了嚴復的作品,他思想開放包容,樂于思索。后來,胡適想要去留學,接觸更多的先進思想。在留美考試中,胡適的國文一科得了一百分,進入了美國康奈爾大學。胡適果真在美國接觸到了更多的新思想與新言論,為他后來的自由主義思想埋下了伏筆。新文化運動期間,胡適大力提倡白話文運動,他與魯迅關系密切,經常書信往來。魯迅在自己的《怎么寫》、《無聲的中國》里這些雜文里寫道:胡適是文學革新的最先“嘗試”者。從這些胡適的個人經歷來看,他提出“父母無恩論”并不稀奇。
直接引起胡適思索的還是父母給他的包辦婚姻,接受了很多新思想的胡適感此到十分悲憤,他還給父母寫信拒絕過。他說:“男手顫欲哭,不能再書矣?!钡詈蠛m為了不傷父母的心,他妥協(xié)了,還是與江冬秀成了婚。胡適無可奈何,只好在父母的壓力下娶了自己并不心愛的女人。父母對胡適的這種愛更像是一場以親情之名的綁架,賭上了胡適一生的幸福,或許這也是胡適寫出“父母無恩論”的原因吧。胡適認為,父母和子女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愛變成了一種束縛和壓力時,父母更應該懂得謙遜與反思,這是胡適的“父母無恩論”的內核。
當胡適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他不像別的父親一樣做出各種約束與耳提面命。就出現了前文所說,他只是給孩子寫了一封信:我無恩于你,你是自由的靈魂。相反,我要感謝你。因為你的參與,我的生命才更加完整。胡適提出的父母無恩論其實并不是鼓勵孩子不孝順父母、背離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胡適提出的“無恩論”的根本意義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提醒父母偶爾做一個謙卑的角色,不得以恩情為籌碼去索要或擠壓孩子的自由。胡適的“父母無恩論”換句話說就是,我作為父母,要像陽光一樣,給予我的孩子光輝燦爛的愛與自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9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知道歷史上被抹去的朝代么——寒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