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鄉(xiāng),聽鎮(zhèn)上的人說,深山里頭住著一個和尚。
這和尚經(jīng)常跑步
從山里頭跑到鎮(zhèn)上來
,有十多公里,每天一跑就是十多公里,這怎么是常人能夠做到的呢最奇怪的是
真正奇怪的是
正常是人騎摩托車,怎么變成了摩托車騎人了呢
剛開始很多人問他,是不是車子壞了,需不需要幫助
這和尚搖搖頭說
可沒壞為什么上坡推著125的摩托車
這和尚還有一個古怪的習慣
我們是研究健康與疾病的,碰到一些長壽老者,或者身心健康的人
我們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發(fā)達,物質從未如此豐富,但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多疾病煩惱跟不安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找誰來解惑,修正呢 應該如何減少疾苦
我們試圖去摸索這生命的真相,盡管壽康之路很漫長
,我們仍然要上下去求索。龍山廬龍庵
這個和尚叫釋乾道,是深山的獨行者
,他住在龍山廬龍庵這個廟里。我們帶著好奇跟疑惑進到龍山來,這龍山屬于揭陽揭西縣最美麗的山之一,廬龍庵坐落于五經(jīng)富鎮(zhèn)龍頸水庫上面
,背靠十萬大山,面臨最大的水庫,四面群山聳起,兩旁綠水回旋。在這廬龍庵一坐,覺得像是到了仙境,世外桃源
,這里頭一塵不染,非常干爽我們感慨地說
,山里人高壽,所以仁者樂山,住在這里都要長命好多年。乾道師父剛剛推摩托車回來
,渾身上下沒有一處衣服是干的說完后
我們看到走廊上掛了五六套衣服
我們自己泡茶
當乾道師父得知我們前來取健康之經(jīng),欲求長壽之道
,便高興地說,我這些東西就怕找不到知音,就怕傳不出去。你們想要了解
我們正有此意
,也為了讓多年浮躁的心,能借助這大山的氣場,沉一沉,鎮(zhèn)一鎮(zhèn)。為什么要勤換衣服
乾道師父說
我們覺得這都是很簡單的事情
,并沒有去深思,想不到道就在平常簡單之中。乾道師父說,一天就換一套衣服,其實不然。只要衣服濕了
山底下有幾個身體被認為是最強壯的搬運工
,結果得了最頑固的風濕我們想到風濕痹癥的形成
所以所謂的關節(jié)炎
乾道師父說
不要吹風扇
在方丈室前面有個會客廳
會客廳里有風扇
如此強有力的運動付出
,身體一定很熱,為什么師父不吹風扇呢乾道師父說
,我根本就不熱,干嘛要吹風扇。我們不解地問
乾道師父說
很多人心中煩躁
,他才會想到吹風扇,你通過運動發(fā)汗,把心頭煩熱都出掉了,怎么會想到去吹風扇呢還有一個我自身體驗
,汗出當風,吹了風扇容易痹阻經(jīng)脈這就像電腦
,里面的熱氣為什么要往外面散 這樣才不會燒機,人體越是吹空調風扇,毛孔越會閉縮,皮膚表面是清涼了,但臟腑的煩熱透不出來,會更加胸悶煩躁脾氣大。原來對這些日常生活細節(jié)高度敏感,高度嚴格
我們笑笑說,眾人避暑走如狂,唯有禪師不出房
師父點點頭說
現(xiàn)在很多人身體被空調風扇凍得發(fā)涼,心頭卻煩熱
就像摩托車,你如果散熱不好
運動是身體大掃除
原來運動不單不會熱
但要注意
大家別以為,這是老生常談。像這種簡單的日常生活習慣
如果不小心著了涼,受了濕
乾道師父拍拍胸脯說
,關節(jié)炎就是關節(jié)不能動,要靠運動來治療。我們從來沒有聽過,靠運動作為藥物治療關節(jié)炎的
,按常規(guī)的思路,要么就是消炎止痛,要么就是用中藥舒筋活絡,或者用推拿按摩,疏通氣血,甚至用針灸以痛止痛乾道法師,笑笑搖了搖頭說
,你說的那些辦法有效,但都不徹底,在我這里關節(jié)炎不是關節(jié)炎,是氣血過不了,不信你看老年人坐在那里,看幾小時電視,玩幾小時電腦,保證你的關節(jié)是冷的去年冬天
他們問我在干什么
我說,我在鍛煉身體
,我這是高級養(yǎng)生。其中一個人他有些文化
,很感興趣,問我這叫什么高級養(yǎng)生我說
這人蹲下去關節(jié)就痛,非常僵硬,醫(yī)院檢查是關節(jié)炎
我說,你這不是關節(jié)炎,不是炎癥
他問
然后我叫他跟我做動作
第一次做了五十分鐘
他就很奇怪地說
乾道師父說,你干活只是部分運動,沒有針對性運動,像很多農民經(jīng)常干活
身體有很多死角,不容易鍛煉到,所以你要針對性地去鍛煉
,正像你家里經(jīng)常掃地,照樣天花板上有蜘蛛絲所以乾道師父有個信念
,每天必須運動,就像每天必須掃地一樣,而且運動還不是小運動,是大運動,徹底地運動,運動到身心舒暢,筋骨調柔,衣服濕透,不到這程度,絕不放手。乾道師父把自己身體當屋子,把全身各個地方的運動鍛煉
,當成大掃除。而排出來的汗水,就是身體的污濁。一個劃船動作對治肩周炎
一個簡單的深蹲動作就解決了那個病人的關節(jié)炎。
一般的關節(jié)炎癥不是病痛
,而是缺乏運動,特別是缺乏有針對性的運動。而乾道師父他最擅長于運動,每種不同的疾病
,他都能夠對應到一些動作,通過運動來調和身體氣血,達到減輕病痛,甚至根治疾病的效果。好像誰都知道這個道理,但事實上卻很少人能夠做到
我們問乾道師傅
乾道師父說,運動關鍵在于反復性與持之以恒
然后乾道師父當場就給我們演示,所謂的反復性
他說
我們試著跟乾道師父做一個劃船的動作,我們以為這么簡單的動作
,連三歲小孩都能做。乾道師父看我們輕視的樣子
誰知一做起來
而乾道師父四十七歲比我們多了十七歲
我們就有些慚愧
我們跟乾道師傅做了五六分鐘后,估計有幾十下
乾道師父說
其實有很多老年人天氣一涼
冰凍的東西就是又涼又硬
而有針對性地對肩部做運動
人切莫懶散
道理不怕你懂得多
現(xiàn)在很多人都聰明得很
所以他們知道運動好
乾道師父說,你只要敢于去運動
,一天搞濕透一套衣服,就算是做廣播體操,做它一個小時,出了這效果,照樣百脈通暢,身體調和,所以健康沒有什么秘訣。就是反復重復地做動作
,不能偷懶,人一偷懶就生病,人一精進正氣就足我們笑著問乾道師父有沒有偷懶過
乾道師父說
師父說他以前也容易昏沉
,不想動,但一去運動后精神就來,一切負面懶惰的習氣,通通消失掉了。所以乾道師父領悟道
,打坐昏沉,看書困倦,懶惰散漫時,不要貪睡,立馬去運動,一發(fā)熱一流汗,本來精神還不太好的,立馬振作。所以很多疲勞累
,想打瞌睡,那是假象乾道師父說
,我總結一句話,人切莫懶散。懶散懶散,一懶百事皆散。人一懶一切都懶,一切都不想動
。人一勤勞一切都勤勞
,周身血脈都在動。自己的事要自己辦
中午用餐時間到了
,我們跟乾道師父一起到飯?zhí)眠M餐。我們想幫師傅盛飯
,誰知旁邊的居士鄭阿姨,還有達叔,都跟我們說,師父的飯不讓人盛原來佛門之中有個講法
所以乾道師父自己能做得來的事情,絕不輕易讓別人做
他說
原來師父也通過日用生活中每個細節(jié)來對治自己的懶惰習氣
一個人不能輕易靠別人服侍
百事俱廢皆由于一個懶惰
所以師傅反復強調
乾道師父說,你看這路本來是單車道的
我們很奇怪為什么廬龍庵這條路子
乾道師父笑笑說,那是我剛修路的杰作
還有你們現(xiàn)在喝到的最好的山泉
,也是從幾里外的石壁流水之中接下來的,在上面我做了個大水池從水池上面引一條管到廬龍庵,整條管都嚴格地包好水泥
乾道師父說
投入精力跟時間,雖然看起來多
,但從長遠看來,卻是最節(jié)省最節(jié)約的。扎著馬步吃飯
看到乾道師父吃飯都站著馬步
,我們坐著吃都覺得慚愧,馬上把腰桿子一挺,端正坐姿。在飯桌上都這么嚴格
,看來師父已經(jīng)進入了隨時在訓練的狀態(tài)。乾道師父說
,我是專門搞訓練的我們從來沒看過扎著馬步吃飯的人,而且多年如一日地這樣干
,更是少見。像吃飯都嚴格到這種程度,何況是做其他事情
。乾道師父認為
,搞訓練的,有一分嚴格就出一分效果,有一分懶惰就會損失一分效果。我們很奇怪
,問乾道師父為什么會扎著馬步吃飯。乾道師父說,人一坐下去
,氣血就會壓住,氣血一壓住,身體就會有濕氣,憋著這股濕氣,在身體里面就會難受。我們修行人很敏感,稍微有不適
吃一次虧
最怕的是你反反復復地吃虧
,壓住氣血,懶惰懈怠都不知道觀照覺悟,問題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我們馬上就想到中醫(yī)認為
,久坐傷肉,久臥傷氣,確實長期坐臥不動,會使氣機郁滯,百病皆生于氣,氣血沖和,百病不生所以乾道師父
這正是他多年修身練心得到的碩果
乾道師父在揭陽幾百人的馬拉松比賽之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乾道師父說,我去參加馬拉松不是為了搏個名次,而是訓練自己
一個天天跑山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