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馬上就要來臨,相信這幾日大家也感受到了溫度直線上升的威力,不少朋友已經(jīng)吹起風扇、打開空調(diào)來消暑,但是如果消暑的方法選錯了是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來了解下夏季消暑方法吧。
這4種消暑方法很傷身
1、冰水代替白開水
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寫道,要治療傷暑(中暑),第一步就是“先以熱水灌之,令汗出”,因為熱水含有能量,會讓毛孔打開來排汗,解除熱氣悶在身體里的狀況;而冰水則有“阻擋”作用,不利氣血循環(huán)。
夏天多喝溫熱的白開水,或喝烏梅汁生津,以及綠豆、薏仁,有助消暑,并盡量吃時令蔬果攝取水分與營養(yǎng),例如西瓜。至于性寒的涼茶,只能在天氣熱、大量流汗時喝一些,不宜常喝,否則腸胃負擔太大,進而導致腹瀉。
2、大熱天愛打赤膊
打赤膊吹風容易受寒,毛孔急速收縮,反而讓濕熱都悶在體內(nèi),更容易中暑。應該穿著排汗透氣的輕薄衣物,覺得熱時,可以用冷水輕輕拍在手腕內(nèi)側等動脈經(jīng)過的地方,降低血液溫度,或是用濕毛巾擦拭身體。
3、流汗后沖冷水澡
身體發(fā)熱冒汗的時候直接沖冷水,寒氣會順著打開的毛孔進入身體,有人因此生病發(fā)高燒,或是心臟無法承受。應該先把身上的汗擦干,按摩全身,讓毛孔稍微收縮之后,再把冷水一點一點地拍在身上,直到身體適應水溫后才開始沖澡。
4、睡在地上更涼快
接近地面的地方會有寒氣、濕氣,且在凌晨時最強,然而,這時人的體溫卻最低,睡在地板上容易受寒。如果已經(jīng)中暑,就更不該睡在地上,因為毛孔受寒會收縮、汗排不出,中暑癥狀會更嚴重。
夏季正確的消暑方法
1、午睡時間不宜過長
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jīng)會加深抑制,腦內(nèi)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忌受熱后“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nèi)熱量反而難以散發(fā),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2、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含有豐富抗氧化物質(zhì),可以消除自由基生成時所產(chǎn)生的熱能,降低身體溫度,尤其蔬菜水果中也富含類胡蘿卜素,可以讓皮膚表皮有阻擋紫外線及防曬的作用。瓜果在炎熱夏日有消暑作用,不過因為瓜果類的食物較偏寒涼,最好在中午之前陽氣較重的時間吃,若是晚上吃很容易因為太寒涼而拉肚子。
3、小口喝冰水
在運動過后或是天氣熱時,不要很急的喝冰水,最好是喝跟體溫最接近的溫水,若一定要喝冰涼的水,可以小口小口喝,讓水的溫度在嘴巴里略為升高后,再吞下。如果想要消暑也可以選擇涼的食品,如綠豆涼湯等,溫度大約10℃,可以降低體溫,也不至于讓身體因為食物過于冰涼,反而反彈產(chǎn)生熱能。
家中常備防暑藥
藿香正氣:主治中暑、腹痛泄瀉、痢疾等癥。分為膠囊和口服劑兩種,一天服用兩次。
人丹: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脹、惡心嘔吐、腹痛泄瀉等癥。因感冒引起惡心等癥時,不要服用人丹。
清涼油:頭痛頭暈時,取少量涂于印堂穴和太陽穴,提神醒腦。蚊蟲叮咬時取少量涂于患處,能鎮(zhèn)痛止癢。
十滴水:適用于中暑、頭昏頭痛、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患者。兒童用1-2瓶倒入洗澡水中,可防小兒生痱子。
風油精:可治療中暑引起的頭昏頭痛,夏天夜晚因貪涼引起的腹痛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ajiys/2207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夏天增肥吃什么比較好
下一篇: 夏天如何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