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時候天氣是比較炎熱的了,因此對于很多人來說,在這時候都會去追求涼了,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降溫成功了,這就容易出現(xiàn)貪涼的情況了,那么我們大家應該怎么在夏季養(yǎng)生呢,首先就要注意別陷入夏季養(yǎng)生的誤區(qū)了,一起看看吧。
大量吃冷食喝冷飲
冷飲、雪糕和冰鎮(zhèn)西瓜是不少人心中的夏季最佳搭檔,吃起來解暑又舒服,但吃得太多不僅會損害腸胃,而且還可能損傷陽氣。西瓜本身性偏寒,且體積大,通常人們一次吃的量也比較多,因此對人體陽氣的耗損也更大。過多的生冷食物使體內聚集了過多的寒氣,容易導致秋冬季得病,夏季的時候最容易讓我們身體堆積寒氣了,因此一定要注意避免寒氣侵襲我們的身體。
休息貪涼
光膀子、整夜開空調睡覺、打地鋪……這些都是夏季人們常見的行為,但夏季人體毛孔張大,人在熟睡時全身基礎代謝減慢,體溫調節(jié)功能下降,身體抵抗力變弱,這時開空調、睡地板都會使寒邪更容易進入體內,繼而引起各種疾病,這回對我們造成比較大的傷害了,因此在睡覺的時候,我們雖然會覺得比較涼了,但是也不能貪涼,這不利于我們健康。
運動后立即洗澡
運動后大汗淋漓洗澡也是一個常見的誤區(qū),這不僅容易導致暈厥和加大心腦血管病風險,而且還會讓更多的‘寒邪’進入體內。人體對溫度的適應是需要過程的,一下從高溫到低溫會使人體受到刺激,立即洗澡或是吹空調會加重體內的濕寒,雖然我們在夏季運動完了之后流汗是非常多的了,但是也不能立即就洗澡了,否則會讓我們體內受到寒氣的侵襲了。
上面給大家介紹了夏季養(yǎng)生需要去注意的誤區(qū)了,很多人在夏季都比較容易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了,對于我們的傷害是比較大的了,如果我們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那么無疑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了,希望我們的介紹可以幫助大家。
夏至之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將進入盛夏。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熱為盛,在高溫天氣下,人很容易中暑,防暑是重要的保健措施。南方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彭康副院長提醒:在中醫(yī)的角度,若想在盛夏保養(yǎng)身體,做好防暑的同時還需要學會保護陽氣。
中暑分陰陽,急救需學會
據(jù)彭康副院長介紹,中醫(yī)對中暑分陽暑和陰暑,我們平時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陽暑?;颊叨嘣诹胰障聞谧鳎蜷L途行走,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fā),突然出現(xiàn)頭暈胸悶、高熱汗出、體若燔炭、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氣粗等。這種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
預防陽暑要注意夏日出門要備好防曬用具,如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防曬霜等,準備充足的飲用水及清涼飲料以及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氣水、仁丹、風油精等,避免在戶外將身體曬得很熱,然后突然進入冷氣大開的室內;或是在大汗的狀態(tài)下,進行冷水浴或喝冰冷飲品。
譚慶駒 攝
而陰暑更多見,夏天,我們有時會在夜間露宿室外,或坐臥于陰寒潮濕之地,或乘涼時間過長,或運動勞作后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zhèn)飲料,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均可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fā)“陰暑”。因濕性粘滯,陰暑病程比較長。同時,病原微生物就會乘虛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誘發(fā)中風及半身癱瘓等病癥。陰暑治療以祛暑解表,化濕和中為主,選用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樸)。中成藥如藿香正氣丸(液、膠囊)。
中暑急救原則:脫離熱源環(huán)境、迅速降低體溫、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中醫(yī)治療以清熱解暑為主。治療處理方法:①將患者扶到陰涼處躺下,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于散熱;②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最好是淡鹽水;以及藿香正氣水和十滴水等清熱解暑藥。③用濕毛巾、冰塊、冰袋置于病人頭部、腋窩及大腿根部,加速散熱;④如果情況嚴重出現(xiàn)休克狀態(tài),把病人腳部抬高可緩解休克癥狀,同時立即將患者送至醫(yī)院,采取更專業(yè)的綜合對癥治療措施處理并發(fā)癥,防止腦水腫等情況發(fā)生。出現(xiàn)中暑要及時就醫(yī)診治,嚴重情況下可危及患者生命。
養(yǎng)陽重在調理,炎夏勿貪涼
“炎夏防暑,大家都能意識到和理解其中的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醫(yī) 養(yǎng)生 理論中有深層次的認識?!迸砜到榻B到,俗話說:冬至 養(yǎng)生 ,夏至治病,一個安內,一個攘外。熱極而寒生,寒生百病重。因此,這一時節(jié)的 養(yǎng)生 保健,除了一方面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防暑,避免暑傷氣陰,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護陽氣,順應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的 養(yǎng)生 規(guī)律。
夏至養(yǎng)陽,謹遵“三忌”。第一,忌夜臥貪涼。夜臥吹冷風,尤其頭部受風邪,極易導致陽氣折損。第二,忌冷水洗浴。夏季人的汗孔多處于開泄狀態(tài),冷水洗浴使外來寒氣極易侵入人體,久之會出現(xiàn)手足畏寒、小腿抽筋、后背發(fā)涼等癥狀。第三,忌肆食生冷。夏日常食冷飲冰品等,容易引起脾胃虛寒證,可表現(xiàn)為胃痛、腹瀉、完谷不化等。女性可出現(xiàn)痛經(jīng)、經(jīng)期紊亂、經(jīng)量減少甚至閉經(jīng)等。
夏至養(yǎng)陽,避寒措施主要包括:1、防腹中寒,睡覺時一定要蓋“肚子”, 盡量進食溫熱飲食,不貪吃冷飲、冷食;2. 防軀體寒,防止頭、腳、軀體受寒,主要是要正確使用電扇和空調,不宜夜晚露宿,更不宜運動后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3. 適當吃點生姜,溫通陽氣,民間所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
實習生:劉雅婧
通訊員:李凱欣
夏季的時候大家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貪涼了,這時候天氣炎熱,很多人都想要讓自己降溫了,因此各種冷飲都不會少,而且還會選擇經(jīng)常吹空調,但是實際上我們這樣做更容易導致身體出現(xiàn)問題了,一起看看夏季的這些禁忌吧。
夜食生冷
在夏天夜很短,老年人與體質或免疫力低下的人不容易消化飲食,如,生的蔬菜與瓜果不易在夏季食用,在夜間尤其是不能食用生、冷食物,還有如,肉、面、粘膩的食物也不易在夜里吃,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腹脹、吐瀉等疾病,所以我們要注意了,在晚上的時候是不能吃冷食物的了,而且即使在白天的時候也不能多吃,適量的吃一些就可以了。
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癥,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jīng)等病癥。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后飲兩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而且要注意了,我們喝茶最好選擇熱茶,而且也不能喝太多,市領導和一些就可以了。
冷水洗浴
?
冷水洗浴是很多人喜歡的消暑方式,尤其是中青年男性,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于開泄狀態(tài),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這是我們需要去注意的情況了,夏季炎熱容易讓人選擇洗冷水澡,但是實際上我們洗熱水澡才可以健康哦。否則就容易導致手足發(fā)冷,小腿抽筋,雙目視物不清等,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原因不明的發(fā)熱,注意,即使是熱水洗浴,也要注意洗后避風,尤其對于兒童更要注意。
夏季的時候我們需要去注意的禁忌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上面的這些情況,我們如果不能對這些情況重視,那么無疑就容易導致身體出現(xiàn)不適,所以盡量的避免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家重視這樣的問題,才有利于我們的健康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ajiys/301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夏季千萬別吃這些,這些食物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