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hán Tóu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蟾蜍科動(dòng)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頭部。
功能主治 : 治小兒疳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毒V目》:"功同蟾蜍 復(fù)方 : ①治小兒五疳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Chán Tóu 英文名 : Toad head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蟾蜍科動(dòng)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頭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活在泥土中或棲居在石下或草間,夜出覓食。2.棲息于潮濕草叢 原形態(tài) : 1.中華大蟾蜍 性狀 : 性狀鑒別,頭部近三角形,其寬大于長(zhǎng)或近等長(zhǎng)。吻端圓,口大,近半圓形,閉合或略開一縫隙。口內(nèi)無鋤骨齒,上下頜亦齒。吻棱顯著,近吻端有小的圓形鼻孔1對(duì)。眼隆起或內(nèi)陷,閉合或成窄縫。兩側(cè)眼后有一圓表鼓膜,棕褐色 歸經(jīng) : 脾 性味 : 味辛 功能主治 : 消疳散積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適量 復(fù)方 : ①治小兒五疳 各家論述 : <綱目》:功同蟾蜍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06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華本草》:蟾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