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ái Jiè
別名 : 胡芥(《蜀本草》) 出處 : 《唐本草》 來源 : 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莖葉 生境分布 : 全國各地多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莖較粗壯 歸經(jīng) : 《本草經(jīng)疏》:"入肺。" 性味 : 《開寶本草》:"味辛 注意 : 凡瘡瘍 功能主治 : 溫中散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食 復(fù)方 : ①反胃上氣。用白芥子末一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ái Jiè 別名 : 胡芥 英文名 : Stem and leaf of White Mustard 出處 : 出自1.《唐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莖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napis alba L.采收和儲藏:春、秋季采摘嫩莖葉,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原產(chǎn)于歐洲。我國遼寧、山西、新疆、山東、安徽、四川、云南多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白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粗壯草本,高40-120cm。莖直立,具縱棱,上部多分枝,被散生白色硬毛。葉互生。質(zhì)薄,具柄;莖基部葉片大頭現(xiàn)狀裂或近全裂,寬橢圓形或卵圓形,長6-15cm,寬2-3cm,頂裂片大。有側(cè)裂片l-3對,邊緣具疏齒;莖生葉較小 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干旱,喜陽光 性狀 : 性狀鑒別 葉片多皺縮破碎 化學(xué)成分 : 含白芥子甙(sinalbin)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性味 : 辛 注意 : 凡瘡瘍、目疾、痔瘡 功能主治 : 溫中散寒;利氣化痰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適量 各家論述 : 1.《本草拾遺》:主冷氣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71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白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