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醫(yī)書籍

      自我調養(yǎng)巧治病小兒營養(yǎng)不良在線閱讀

      中藥大全 2023-09-22 07:07:56

      《自我調養(yǎng)巧治病》小兒營養(yǎng)不良


      小兒營養(yǎng)不良為兒科四大癥之一

      ,是一種慢性營養(yǎng)缺乏癥,又稱蛋白質
      、熱量不足性營養(yǎng)不良癥
      。多見于3歲以下嬰幼兒
      。主要是由于喂養(yǎng)不當
      、攝食不足、消化吸收不良等原因
      ,使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補充
      ,迫使自身組織消耗,造成體重下降
      ,皮下脂肪減少
      ,出現漸進性消瘦。屬中醫(yī)“疳證”
      、“奶癆”的范疇

      臨床表現以消瘦、脂肪消失為主

      ,同時肌肉也逐漸變薄
      ,皮膚干燥,面色蒼白
      ,精神萎軟
      ,重者可出現發(fā)育遲緩,睡眠不安等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純撼R蛳芰p弱而發(fā)生腹瀉、肺炎
      、水腫
      、營養(yǎng)性貧血和各種維生素缺乏癥。

      祖國醫(yī)學認為脾胃失調是導致本癥的主要原因

      。小兒為“脾常不足”之體
      ,飲食失調、喂養(yǎng)不當或其他因素(如慢性泄瀉
      、病后失調)均可導致脾胃不和
      、運化失健而成本病。

      (一)起居調養(yǎng)法

      注意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多接觸陽光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
      ;注意皮膚清潔與食具衛(wèi)生
      ;預防各種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二)飲食調養(yǎng)法

      首先應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防止小兒偏食或挑食
      ;提倡母乳喂養(yǎng),及時添加輔食
      ,保證所需營養(yǎng)
      ;選擇易消化食物并適當補充維生素
      。也可選用食療方法。

      食療方1.黃鱔1條

      ,雞內金6克
      ,調料適量。將黃鱔去內臟
      ,加雞內金放鍋中隔水蒸熟
      ,用醬油調味服食。每日1次
      ,可連服數日

      食療方2.核桃肉100~500克,蠶蛹50克

      。先炒蠶蛹
      ,再與核桃肉同放鍋中隔水燉服。隔日1次
      ,3~5次為1療程

      (三)藥物調養(yǎng)法

      1.常用驗方

      (1)雞內金30克,神曲

      、麥芽
      、山楂各100克,研末
      。每次服1.5~3克
      ,以糖水調服,每日3次

      (2)大麥芽

      、蒼術各等份,白糖適量
      。前2味研末備用
      ,以白糖水沖服。每服3~9克
      ,每日2次

      (3)山藥、雞內金

      、焦白術、扁豆
      、山楂
      、干蟾各9克,青皮
      、陳皮各4.5克
      ,紅棗5枚
      ,研成細粉,每日2次
      ,每次1.5~3克調服

      (4)炒玉米18克,炒扁豆18克

      ,建曲12克
      ,炒麥芽9克,炒蓮肉12克
      ,煨肉豆蔻9克
      ,茯苓12克,使君子肉9克
      ,陳皮6克
      ,焙干研為細末。將藥末1.5~2克放在去蛋清的雞蛋中
      ,以面粉包裹煨熟
      。半歲至3歲患兒每天食蛋1個,4~6歲每天2個
      ,30天為1個療程

      2.中成藥方

      本癥為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所致的慢性疾病

      ,可用健脾和胃
      、補養(yǎng)氣血的中成藥治療。宜服人參健脾丸
      ,每日2次
      ,每次3克;或用十全大補丸
      ,每日2次
      ,每次3克。亦可用啟脾丸
      ,每日2次
      ,每次1.5~3克。

      (四)針灸調養(yǎng)法

      以針刺四縫穴為主

      ,配用足三里
      、內關、合谷
      、天樞
      、三陰交。刺四縫用三棱針點刺,刺后擠出少量黃白色粘液
      。其他穴采用毫針淺刺不留針
      。可配合使用灸法
      ,艾條灸每穴5~10分鐘
      。每周2~3次,4周為1療程

      (五)推拿調養(yǎng)法

      (1)捏脊:患兒前半身伏臥

      ,雙腿下垂,施術者緊靠患肢站于后
      。兩手半握拳
      ,以左右手兩食指緊挨并抵脊柱皮膚,拳眼向前方
      。自尾骨端長強穴起
      ,沿督脈向上推捏至風府穴,重復操作2~3次
      ,每次提拿1~2次
      ,最后以拇指按摩兩側腎俞(第2、3腰椎間兩側)2~3下即可
      。每天1次
      ,6天為1療程。

      (2)點穴:腎俞

      、三焦俞
      、脾俞、胃俞
      ,以右手食指
      、中指指端點按以上穴位,順時針滑動7圈
      ,每穴如此
      。每日1次,1~2月為1療程


      針灸培訓Www.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34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道醫(yī)中醫(yī)養(yǎng)生學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在線閱讀
      《中醫(yī)養(yǎng)生學》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人體于60歲以后進入老年期
      。一、生理和心理特點《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說:老年人“精耗血衰
      ,血氣凝泣”
      ,“形體傷憊……百骸疏漏,風邪易乘”
      金匱要略在線:神農本草經之空青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腸腑方風眩第四
      屬性:(論一首
      、方九首、灸法一首
      、食禁一首)前卷既有頭面風方
      ,風眩不當分出,蓋以此是徐嗣伯方
      ,不可以余方相雜
      ,故此特立風眩方條,專出徐氏方焉
      。徐嗣伯曰∶余少承家業(yè),頗習經方名醫(yī)要治
      ,備聞之矣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補益,五臟氣虛第五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補益 五臟氣虛第五方九首五補湯主五臟內虛竭,短氣咳逆?zhèn)麚p
      ,郁郁不足
      ,下氣復通津液方∶麥門冬(去心) 小麥(各一升) 粳米(三合) 地骨皮 薤白(各一斤) 人參 五味子上一十味, 咀
      ,以水一斗二升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候癰疽色法第三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 候癰疽色法第三論曰∶夫癰疽初發(fā)如微,人多不以為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