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云:“昔逢師傳真口訣,只教凝神入氣穴”,明明說破了“真?zhèn)饕痪湓?,假傳萬卷經(jīng)”的天機,可惜很多學(xué)道之友輕飄飄的看過,而未作重點。
當然核心也就在于凝神入氣穴這五個字上面,那么怎么理解并運用到實際的修行當中去呢?
凝,就是凝聚,專一、專心在某一件事或者一個物體上的心,撇開一切凡塵雜念來專心致志的做。神,就是元神,真意。不是大家理解的意念、意識,一般來說的屬于后天的神,是我們在物質(zhì)世界學(xué)習(xí)所產(chǎn)生的強烈的主觀意識。
簡單來說我們在胎中的嬰兒有沒有意識?肯定是有的,那個就可以理解為先天意識,元神;而出生后父母親人帶著生活,接觸社會,讀書等等學(xué)習(xí)了很多的物質(zhì)世界的知識,就形成了有自我判斷標準的主觀意識,就是后天的神了。
凝神就是要返后天為先天,三豐老祖講“順則凡,逆則仙”,就是要后天返先天,只有返回了先天的意識,讓元神做主就可以感知身邊的能量元素并與之共鳴,繼而引導(dǎo)利用。
入,進入,即是引導(dǎo)加以利用之意了。
氣穴,在這個詞有點復(fù)雜,很多朋友一看到氣穴就想到三丹田,要如何守,如何用意念,等等,最后搞的自己頭昏腦脹的,甚至還守出病來,這是不對的!這個“氣穴”他不是身體的某個固定的位置,所以要把這句話結(jié)合起來看,他是“神氣穴”,是自虛空中而來的開啟玄關(guān)。
凝神入氣穴,就是要摒除雜念,專氣致柔,一心不動的把后天意識放開,讓先天意識主導(dǎo)起來,感知周身能量并契合共鳴,加以引導(dǎo)入體,所以很多書上說的很玄妙,把這叫先天丹法,無為丹法,既是無為那還怎么學(xué),怎么實踐呢?
其實無為也好,有為也罷,不就是那么點事。三豐祖師說“順則凡,逆則仙,只在中間顛倒顛”,無非就是無為轉(zhuǎn)有為,有為返無為!無為為道,有為為法;道為體,法為用。
具體做法我分了如下幾步,供眾友參考:
1. 凝神,訓(xùn)練自己的專注力
在放松與安靜的環(huán)境中,可坐可臥,放開身心,身體完全放松下來,心里完全放松下來,感覺自己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之中,沒有重力、引力,這個感覺有了要定住這個感覺,一直保持這個狀態(tài)。
古人講了太多的方法,如聽息,數(shù)息,念經(jīng)持咒等等都是要達到這個心無外物的狀態(tài)。
第一步看似簡單,其實想做好非常不容易,要有很好的耐心,古代收徒都是要考驗什么的,就是為了磨性子,有耐心,能專注,不能說三天熱情,甚至三分鐘都安靜不下來。專注力的訓(xùn)練也是長時間的磨礪,有的人一天就能學(xué)到,有的人三個月學(xué)到,有的人一輩子也學(xué)不到。
2. 似守非守之內(nèi)視
在完全的身心放松下,感受“太乙道炁,周流古今”,感受“我”在茫茫宇宙的能量包裹中,溫和的神光從頭頂照入,毫光充滿了整個腦袋,繼而順著中心一直照到下丹田,就像溫和的月光從井口照到井底,明朗而又朦膿。就是說要似守非守,不可有過強的意念,不要太“后天”了。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雖然是在關(guān)照自己的下丹田,但也不是關(guān)照自己的下丹田,月亮照在井底并不是月亮要照井底,月亮照的是滿滿的蒼穹,只不過井底在蒼穹的某個角落而已。
能在這種“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的心態(tài)下就能有明朗而又朦膿的意象,持久的保持這個意象,不久就能真正的凝神入氣穴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573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家丹道睡功揭秘如何將睡覺變成修行
下一篇: 民國太原形意拳名家們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