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周易》中的“八卦”,并不是口語中談論他人是非的八卦,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最基本的一個哲學概念。
那么,什么是“八卦”呢?
八卦圖
其實“八卦”,正如南懷謹老師所講“把八個東西的現象掛出來,就是八卦”一樣,強調的是構成天地萬物最初始最根本八種現象,用文字表示就是“乾、坤、巽、兌、艮、震、離、坎”。
據《易傳·系辭》的說法,“八卦”是古人通過“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最終歸類納出來,即“始作八卦”。
這其實就是“八卦”的由來。
由此可見,“八卦”源于古人仰觀俯察,基于自身之認知以及外在的一切事物,經過長時間的歸納并總結,然后畫出來。
八卦圖
進一步的說,這種歸納與總結,既可以代表著古人智慧的一種高度,也可以將天地萬物與現象包含在其中,而這正是“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理。
那么,“八卦”為什么可以呈現天地萬物以及一切現象呢?
我們舉兩個例子,即:
所謂“八卦”,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八卦”,另一種是后天“八卦”。
這兩“八卦”,由于種類以及排序不同,所呈現的方位也不一樣。
太極圖
如在先天八卦中——乾為南,坤為北,離為東,坎為西,兌代表東南,震代表東北,巽代表西南,艮代表西北;而在后天“八卦”中,則是震為東,兌為西,離為南,坎為北,乾代表西北,坤代表西南,艮代表東北,巽代表東南。
由此可見,“八卦”可以從方位上,呈現出天地萬物以及一切現象。
在《周易》的研究中,從西漢以后,開始注入了“五行”的概念。
“五行”的引入,不但與“八卦”相契合,而且還讓“八卦”之間有了相生相克的內涵——乾、兌(金),震、巽(木),坤、艮(土),離(火),坎(水)。
八卦圖
而其相生相克的原理如下,即:
乾、兌生坎——金生水;坎生震、巽——水生木;震、巽生離——木生火;離生坤、艮——火生土;坤、艮生乾——土生金;
反過來,則是相克之理,即:
乾、兌克震——金克木;震、巽克坤——木克土;坤、艮克坎——土克水;坎克離——水克火;離克乾——火克金。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八卦”之中可以呈現天地萬物以及一切現象,并不一定的夸大之詞。
當然,以上這些說法,其實正是古人為什么認為通過“卦象”可以推演出“理與數”,甚至預知未來的真正原因。
文章來源自網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582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易學入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