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井古民居位于海滄街道海滄社區(qū)柯井社,包括張允貢宅、張夜合宅、張氏家廟等閩南傳統(tǒng)建筑。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被登記在冊的有柯井張氏宅、張公武宅、張公躍宅、張夜合宅、張允貢宅、張振成宅、張亞治宅、張四全宅、張氏家廟。
明清時期柯井社許多先輩漂洋過海到海外謀生,一部分人發(fā)家致富后帶著積攢下來的財富和來自海外的建筑材料回到老家興建大厝。由于在海外接觸了與閩南傳統(tǒng)建筑風格迥異的洋建筑,因此他們的建筑在風格和材料方面帶有洋式建筑的風格,體現(xiàn)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張允貢宅為規(guī)模宏大的四合院式閩南傳統(tǒng)建筑,由越南華僑張允貢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所建,歷三年方建成,計有大小房間39間。它由前、中、后三進及左右各一列護厝構成,解放前曾作為國民黨團部,解放后曾作為小學校。古厝門廊上方、外墻、地板使用多姿多彩的法國瓷磚,石雕、磚雕和木雕則凸顯中國傳統(tǒng)的雕刻藝術,裝飾風格充滿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韻味。張夜合宅建于民國二年(1913年),為民國時期在越南做大米生意的華僑張夜合出資所建。有特色的是主體建筑前有一山字形山墻平脊四角起翹的方形門前亭,內(nèi)設私塾,為柯井社孩童提供讀書的場所。建筑裝飾華麗,石木雕、拼磚、彩繪、書畫等特別精美,藝術價值很高。 柯井張氏家廟又名詒德堂,是柯井社張氏一族的宗祠,由前后殿和左護厝組成。根據(jù)現(xiàn)存碑記考證,此堂歷經(jīng)清代乾隆、光緒及現(xiàn)代多次重修。內(nèi)有1通乾隆癸巳年詒德堂碑記,1通光緒16年重修詒德堂捐題條約碑記,1通癸酉年重修碑記。— END —
【版權聲明】文章內(nèi)容來源自海滄旅游;整理編輯:轉發(fā)分享,傳播中華孝道宗祠文化,功德無量?。。∑脚_。版權歸原作者,若有不當,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swh/130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千年古城里的張氏名人故居
下一篇:
隆城張氏世系輩序:從第1世至第42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