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歸 : 25克
蘇子 : 15克
花茶 : 15克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紫蘇應(yīng)該很多人都知道物吧,而紫蘇不僅入藥,還可以作為香料和食物,可以說是運用范圍廣,而且紫蘇的功效作用有很多,食用方法也多種多樣,下面為大家分享紫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1 紫蘇的功效作用
1、解表散寒
紫蘇辛散性溫,能散表寒,發(fā)汗力較強,用于風寒表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
2、行氣和胃
紫蘇味辛能行,能行氣以寬中除脹、和胃止嘔,可用于治療中焦氣機郁滯之胸脘脹滿、惡心嘔逆。偏寒者,常與砂仁、丁香等溫中止嘔藥同用;偏熱者,常與黃連、蘆根等清胃止嘔藥同用。
3、理氣安胎
紫蘇辛則能行,兼有理氣安胎的功效,常配砂仁、陳皮等理氣安胎藥配伍,治療妊娠胎氣上逆、胸悶嘔吐、胎動不安等癥。
4、解魚蟹毒
紫蘇辛溫,能解魚蟹毒,對于進食魚蟹中毒而致腹痛吐瀉者,能和中解毒??蓡斡帽酒芳鍦?,或配伍生姜、陳皮、藿香等藥。
5、抑菌消炎
紫蘇水煎劑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紫蘇油對自然污染的霉菌有明顯的抑制力,具有用量少、安全、不受pH值因素影響的特點。
紫蘇的食用方法
1、 泡水喝
由于紫蘇葉可以治療感冒,發(fā)燒,流鼻涕等癥狀,所以當我們遇到風寒、感冒的情況時,可以弄幾片紫蘇葉清洗干凈用來泡水喝,對治療小孩以及老年人的哮喘也是很有效果的。
2、涼拌
紫蘇葉還可以涼拌了吃,我們先把紫蘇葉洗干凈,然后用溫水稍泡一會兒,放入盤中,放點鹽,雞精等調(diào)味料,然后再加入一點在鍋中練熟的油,拌勻來就可以直接食用,味道鮮美,還有利于維生素的吸收。
3、油炸著吃
把紫蘇葉洗凈后,與雞蛋清、面粉、鹽、雞精等調(diào)味料一起攪成糊狀,放入油鍋中煎炸,炸熟后既可食用,味道脆而不膩,口感相當不錯。
4、生食
紫蘇葉也可以象生菜一樣,用來包裹著肉類食物直接食用,比如可以用紫蘇葉包生魚片,粘上調(diào)味料直接食用,營養(yǎng)豐富,口感甚好,還有解毒和暖胃的'功能。
5、涮火鍋
我們也可以把紫蘇葉和煮火鍋的食材一起放入火鍋內(nèi),待煮開后,就可以食用了,不要煮得太久,會影響口味,放了紫蘇葉的火鍋煮出來的湯汁味道也更加鮮美。
6、蘸醬吃
紫蘇葉洗干凈后可以直接蘸甜面醬吃,由于沒有經(jīng)過泡、煮、燉的過程,營養(yǎng)成份沒有被破壞,這樣吃營養(yǎng)價值更高,更有利于人體吸收。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2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
1、治療風寒感冒
中醫(yī)理論上,認為紫蘇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和胃的功效。
古代人常用紫蘇葉治療風寒感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等病癥,效果非常可觀。若是不小心得了風寒感冒,可以取些紫蘇葉煮水飲用。
2、緩解海鮮過敏的不適癥狀
由于海鮮含有高蛋白,一些人食用之后會出現(xiàn)過敏反應(yīng),常見的就是腹痛、腹瀉等。此時,可以用紫蘇和生姜一起煮水,能夠使過敏癥狀得到緩解。
3、緩解妊娠嘔吐
紫蘇帶有一種很好聞的清香味道,將其與陳皮、砂仁等藥材一起搭配,能夠有效緩解妊娠期間的嘔吐、胸悶等癥狀,還可以對胎動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所以,孕婦若有嘔吐或胸悶等不適,可以喝點紫蘇水,癥狀將有所緩解。
紫蘇的食用方法
1、涼拌紫蘇葉
把紫蘇葉擇凈,用清水洗凈,放入沸水鍋內(nèi)焯透,撈出后用清水過一下,控干水分,然后切段,放入盤內(nèi),加入精鹽、蒜汁、醬油、麻油調(diào)味。
2、紫蘇紅豆卷
取面粉、糯米粉、紅豆餡、雞蛋、紫蘇葉(切碎),把糯米粉和面粉以2∶1的比例放入容器中,用水拌勻,再加一個雞蛋攪拌成面糊,放入切碎的紫蘇葉,拌勻。在平底鍋中加少許油,將調(diào)好的面糊倒入攤餅,兩面煎成金黃色,取出后包入紅豆餡卷起,切段即可。
3、紫蘇煎黃瓜
黃瓜洗凈切片,紫蘇切末,待鍋中油熱至七八成時,放入紫蘇爆香,再加入黃瓜片,一起煎至顏色變深時,入鹽,出鍋。
4、紫蘇梅子茶
取新鮮紫蘇葉2片、話梅5粒、熱水4杯。將新鮮紫蘇洗凈,和話梅一起放入壺中,加熱水悶3分鐘至味道釋出飲用。
5、紫蘇紅糖姜茶
紫茶葉16克、姜5克、紅糖適量。將紫蘇葉曬干研末。與姜一起用開水沖泡,加紅糖溶化后飲用。發(fā)散風寒,適用于感冒風寒初期鼻塞流涕、畏寒、全身肢節(jié)酸痛等。
6、紫蘇甘菊茶
紫蘇1/3匙、甘菊1/3匙、薄荷1/3匙。將上述材料用開水沖泡,靜置10分鐘后即可飲用。鎮(zhèn)靜止痛、抗菌消炎、增進食欲、治療腸胃腹瀉。
7、紫蘇茶
新鮮紫蘇葉3~5片,白糖少許。將紫蘇葉洗凈瀝水。放入杯內(nèi)用開水沖泡,調(diào)入白糖即可飲用。健胃解暑。尤其在炎熱的天氣飲用,可增強食欲、助消化、防暑降溫,還可預防感冒、胸腹脹滿等病癥。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大棗枸杞泡水就是最佳的茶水,那么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的看下大棗枸杞泡水的作用吧! 大棗枸杞泡水的營養(yǎng)價值 大棗和枸杞均為醫(yī)食兩用植物,不僅富含維生素a、b、c、蛋白質(zhì)、糖類、有機酸及微量鈣、磷、鐵等多種營養(yǎng)素。大棗多糖和枸杞多糖,能促進免疫抗體的生成。 大棗枸杞泡水的功效 枸杞加紅棗對身體的好處有:養(yǎng)肝明目、潤肺滋陰、補腎益精、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對倦怠無力的人、保肝、益發(fā)、補血、頭暈耳鳴、視力減退、增加食欲、失眠、氣血不足、脾胃虛寒、畏寒怕冷、胃腸消化不良(促進消化)、口干舌燥、便秘和止瀉(雙重功效)、對熬夜的人(會有好氣色)、使皮膚白嫩,有光澤,有口臭的人、不易生痘痘、痤瘡、瘡癤,對情緒有很好的功效、還能抗衰老、延年益壽等等 大棗枸杞泡水的效用分析 大紅棗是一味最常見的藥食同源方藥,味甘性溫,主要功能為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臨床主要用于脾胃氣虛、血虛萎黃、血虛失眠多夢等癥的治療。對于經(jīng)血過多而引起貧血的女性,就可起到改善面色蒼白和手腳冰冷的補益功效。紅棗保護肝臟 經(jīng)常熬夜的朋友要多多服用哦!小小一顆紅棗,功效卻很強。紅棗不僅營養(yǎng)非常豐富,而且還能保護肝臟。在平時的養(yǎng)生中,善用紅棗,對身體的助益很大哦。此外,由于紅棗含糖量較大,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進補,以免血糖增高,致使病情惡化。 不過總的來說,冰糖煮紅棗的確是滋補佳品! 枸杞子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和治療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的。由于它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正在感冒發(fā)燒、身體有炎癥、腹瀉的人最好別吃。 最適合吃枸杞子的是體質(zhì)虛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點,才能見效,里面不含任何毒素,可以長期食用。 但是要提醒一下:用枸杞煲湯、泡酒、泡茶是中國民間的一貫傳統(tǒng),確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功效,但經(jīng)科學家長期研究表明,枸杞中的一些功能營養(yǎng)成分如枸杞多糖、拘把類胡蘿卜素等均難溶于湯、水、酒中,不能被人體充分吸收。所以應(yīng)該將泡過水的枸杞吃掉效果更佳。 總的來說只要不過量大棗枸杞泡水的功效是非常好的。大家現(xiàn)在應(yīng)該明白有那么多人喝大棗枸杞泡水了吧!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喝茶的生活習慣,彼時主要是為了提神,解渴之用。不妨和我一起來了解下枸杞養(yǎng)生茶的自制配方,歡迎大家的閱讀!
枸杞養(yǎng)生茶的自制配方
【枸杞茶】
原料:枸杞10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腎潤肺,補肝明目。
用途:肝腎陽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枸杞生地茶】
原料:枸杞5g、生地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肝補腎,養(yǎng)陰清熱。
用途:肝腎陰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煩熱、盜汗、潮熱。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枸杞龍眼茶】
原料:枸杞5g、龍眼肉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飲用。
功能:滋腎補心,安神。
用途:陰血不足心悸、失眠、多夢。
來源:《攝生秘剖》。
【枸杞芍茶】
原料:枸杞5g、白芍3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血柔肝。
用途:肝腎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綜合癥。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枸杞龍茶】
原料:枸杞5g、龍膽草2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肝養(yǎng)血,清熱除溼。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轉(zhuǎn)氨酶高。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枸杞五味茶】
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龍膽草3g、虎杖3g、綠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yǎng)肝,解毒除溼;降轉(zhuǎn)氨酶。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轉(zhuǎn)氨酶偏高。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生地茶】
原料:生地10g、綠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yǎng)血,降血糖,升血壓,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陰虛發(fā)熱、盜汗、口煩渴;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動不安;陰枯便秘;風溼性關(guān)節(jié)炎;傳染性肝炎;溼疹、蕁麻疹、神經(jīng)性皮炎等面板病。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其他養(yǎng)生茶的自制配方
【地麥茶】
原料:生地5g、麥冬3g、天冬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生津。
用途:熱病后傷津,口煩渴、汗出;消渴。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地蒼茶】
原料:生地5g、蒼術(shù)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燥溼養(yǎng)陰,斂脾精。
用途:慢性腎炎腎病已久,腎陰虛而溼邪阻滯不化,出現(xiàn)陰虛挾溼的癥狀,腰膝酸軟、口渴咽干、盜汗、潮熱、苔黃厚膩、水腫、蛋白尿;慢性溼疹。
【生地英茶】
原料:生地5g、蒲公英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涼血解毒,散結(jié)除痹。
用途:風溼性關(guān)節(jié)炎,關(guān)節(jié)紅腫熱痛;癰瘡腫毒。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生地豆卷茶】
原料:生地5g、豆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通達宣利,養(yǎng)陰解表。
用途:溼熱入營血而致身熱、發(fā)紅疹、煩燥不安;乳癰初起;胃熱煩渴。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當歸茶】
原料:當歸10g、紅茶3g。
用法:用當歸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可加糖。
功能: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
用途: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血虛頭暈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虛便秘;跌打損傷;高血壓病;慢性盆腔炎。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歸芪棗茶】
原料:當歸5g、黃芪5g、大棗3枚、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血補氣。
用途:氣血虛弱,神倦、疲乏、咽干;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量少;產(chǎn)后氣血虧損;病久不愈氣血枯竭;免疫功能低下;再障貧血;氣虛低熱。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當歸芍茶】
原料:當歸5g、白芍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血平肝。
用途:肝硬化血虛有瘀者;痛經(jīng);溼熱瘀阻之痢疾。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歸蘇茶】
原料:當歸5g、蘇子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和血,降氣,消痰。
用途:老年咳喘;慢性支氣管炎。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當歸羌茶】
原料:當歸5g、羌活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通血脈,散寒滯。
用途:冠心病因風寒誘發(fā)而加劇心胸悶痛、上肢酸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當歸川楝茶】
原料:當歸5g、川楝子2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活血,調(diào)氣止痛。
用途:氣滯血瘀少腹痛、筋脈拘攣;慢性腸炎。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當歸柏仁茶】
原料:當歸5g、柏子仁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血潤燥。
用途:老年便秘;血虛之閉經(jīng)。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當歸芷茶】
原料:當歸5g、白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活血養(yǎng)血,化溼解毒。
用途:氣血虛寒之潰瘍病、瘡瘍腫毒、癌腫。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何首烏茶】
原料:何首烏5g、紅茶3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何首烏至水沸后5~10分鐘,沖泡紅茶飲用。沖飲至味淡。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補肝益腎,養(yǎng)血祛風;降血脂,抗菌。
用途:肝腎陰虧,發(fā)須早白、頭暈、遺精、腰膝酸軟;慢性肝炎;癰腫;瘰疬;痔瘡。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何風茶】
原料:何首烏5g、防風3g、薄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薄荷、綠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血,祛風,除溼,解毒。
用途:遍身瘡腫癢痛。
來源:《外科精要》。
【首烏芍茶】
原料:何首烏5g、白芍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可不用茶。
功能:益肝腎,養(yǎng)心血。
用途:肝腎不足,心血虧損,虛煩不眠、心悸不寧、頭暈耳鳴;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屬肝腎陰虛者。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白芍茶】原料:白芍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抗菌。
用途:胸脅疼痛;陰虛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瀉痢腹痛;崩漏。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芍姜茶】
原料:白芍5g、干姜3g、紅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jīng)止痛。
用途:痛經(jīng);寒性胃腹疼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白芍梅茶】
原料:白芍5g、烏梅2枚、木瓜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斂肝養(yǎng)胃。
用途:胃陰不足,納差、無食欲、口渴、舌紅少苔;萎縮性胃炎;慢性瀉痢;妊娠嘔吐日久傷津;甲亢。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白芍薇茶】
原料:白芍5g、白薇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陰血,清肝熱。
用途:高血壓;陰虛血熱之血尿、崩漏、經(jīng)期發(fā)熱、蛋白尿。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白芍鉤藤茶】
原料:白芍5g、鉤藤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柔肝清熱,平肝熄風。
用途:肝陽偏亢之眩暈、高血壓、目赤。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生歸蘇屬國,
日作及身禍。
快意八九年,
樂調(diào)深竹間。
生歸蘇屬國,
日影巖前落。
快意八九年,
樂矣功德天。
生死皆由天,
日沉丹氣斂。
快走踏清秋,
樂因南澗藻。
生死了不盡,
日落半江陰。
快刀斷其頭,
樂事甚悠悠。
生在綺羅下,
日入未還家。
快意言多忤,
樂業(yè)羨黎庶。
生為估客樂,
日耽瑤池樂。
快馬不能追,
樂聲方助醉。
泛水織文生,
回合云藏日。
高歌足自快,
縱宴參胡樂。
獨是一書生,
作異甘泉日。
青天豁眼快,
豈懷歌鐘樂。
靄靄朝云生,
容華尚春日。
茶癖金鐺快,
生為估客樂。
風多暈更生,
作異甘泉日。
青天豁眼快,
百辟同康樂。
不作浮萍生,
化演無為日。
青天豁眼快,
一奏三清樂。
驅(qū)羊老一生,
榮華非此日。
呼博騁雄快,
行止皆有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194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三才茶的功效與作用,三才茶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