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好茶,脫離不了好的茶葉,好的茶具和好的泡茶之水。除此之外,泡茶的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緩、水線的走勢、高低、粗細都是人為控制,卻對茶葉品質(zhì)影響很大。
水線的走勢:主要關(guān)系到茶底和水流的動靜比例以及茶底接觸水的均勻程度。泡多了茶的人,或?qū)ε莶柚醵嗟娜?,可能就會知道水線的走勢有以下幾種:
1、螺旋形注水
這樣的水線令蓋碗的邊緣部份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觸到注入的水,令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溶合度增加。這樣的注水方式比較適合紅茶和綠茶和白茶,或者泡到后期,滋味比較淡了,也可使用這種方式。
2、環(huán)圈注水
注水時水線沿壺蓋或者杯面旋滿一周,收水時正好回歸出水點。這種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在注水時要注意根據(jù)注水速度調(diào)整旋轉(zhuǎn)的速度,如果水柱需細就慢旋,如果水柱粗就快旋。
這樣的注水方式,可令茶的邊緣部份在第一時間接觸到水,而面上中間部份的茶則主要靠水位上漲后才能接觸到水,如此一來,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溶合度就沒那么高。這樣的注水方式適合嫩度比較高的綠茶。
3、單邊定點注水
注水點固定在一個地方,可讓茶僅有一邊能夠接觸到水,那么茶水在注水開始時溶合度就較差。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注水點在蓋碗壁上,那將注水點放在蓋碗和茶底之間,會融合得更好些。這種注水方式適合需要出湯很快的茶,或者碎茶。
4、正中定點注水
正中定點的注水方式是一種較為極端的方式,通常和較細的水線和長時間的緩慢注水搭配使用,令茶底只有中間的一小部份能夠和水線直接接觸,其它則統(tǒng)統(tǒng)在一種極其緩慢的節(jié)奏下溶出,令茶在注水的第一時間的溶合度達到最差,茶湯的層次感也最明顯。
注水的快慢:主要影響到浸泡過程中水溫的高低,且順便影響到水流的急緩,除了跟茶湯滋味的濃淡相關(guān)以外,也影響到湯感和香氣的協(xié)調(diào)性。
水流的急緩:主要影響到滋味和香氣和湯感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急的水流令茶葉旋動,茶和水在接觸第一時間的相對高溫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氣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氣高揚,茶湯的厚度和軟度則會相應(yīng)下降。
而緩慢的水流則令茶保持相對的靜止,接觸水的茶底緩慢的溶出,在出湯的時候再一次在較低溫度下融合,令茶湯的厚度和軟度上升,層次感加強,同時令茶湯的香氣下降。
水線的高低:水線的高低主要關(guān)系到兩個問題,一是水在沖泡過程中的降溫作用,二是在沖泡過程中水線的高低起伏令注水過程中茶和水的動靜得到起伏,水線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來做沖泡時的微調(diào)。
水線的粗細:水線的粗細主要關(guān)系到注水過程中水的流速,除了跟水的動靜有關(guān)外,也跟注水的時間和速度相關(guān),同樣,水線的粗細也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調(diào)手段。
一杯好茶可以溫暖一個人的心和靈魂,但是如果沒泡好的話會因為苦澀無味而讓人不愉快或者失望。?一個好的泡茶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現(xiàn)出茶的味道以及對健康有益。如果你想要泡好茶的話遵循以下的步驟。
第一步:在茶壺中放入足夠的水。用的水的味道越好,你泡出來的茶味道就會越好。所以,建議使用山泉水或者是純凈水。
第二步:預熱一下茶杯。這樣能避免水的溫度很快就降下來。在你準備泡茶的瓷壺、陶壺或者茶杯中加入少許開水。
第三步:把茶葉放在茶壺里。不使用濾網(wǎng)的話可以給茶葉更多的空間展開,味道更濃郁。
第四步:加入熱水。按照茶葉的量來確定水的量(例如,5杯水對應(yīng)5茶匙的茶葉)。根據(jù)泡的茶葉的不同對水的溫度要求也是不一樣的。發(fā)酵茶(例如紅茶)的溫度需要高一些,而氧化茶(白茶、綠茶)不需要很熱的水。
第五步:浸泡。蓋上蓋子來保溫。不同的茶需要不同的浸泡時間。一般來說,全葉茶要比碎葉茶需要的時間更長。先浸泡一到兩分鐘,然后嘗一下味道,香而不苦的時候就是泡好了。(建議烏龍茶4-7分鐘,紅茶3-5分鐘,綠茶2-3分鐘)
第六步:倒茶。從茶壺里倒出來的時候要用一個過濾器去除茶葉。倒完茶后把茶壺放到可以保溫的地方,這樣茶會一直是熱的。
第七步:再次倒水。比如像綠茶或者是烏龍茶類的茶葉可以被浸泡多次,所以重復上面的步驟,每次增加浸泡時間,來讓茶的味道最為醇香。一般可以選擇第一次浸泡15-30秒,沖洗茶葉表面的臟東西,這次泡出的茶水可以用來沖洗茶具。
第八步:在茶里放入奶,糖,檸檬汁或蜂蜜。不要同時放入檸檬和牛奶,否則牛奶會結(jié)塊。如果你想放牛奶的話,先在茶杯里放入牛奶然后再放茶;這樣不會讓熱茶一下子接觸到牛奶。
以上就是我們?nèi)粘I钪袀鹘y(tǒng)的正確的泡茶方法和步驟,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茶文化是一種中國的傳統(tǒng),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它有著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獨特的理念和習慣。我們在喝茶的時候也要學會正確的泡茶方法 。
正確泡茶的七個步驟: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是可以去除茶壺中的異味;二是燙壺有助揮發(fā)茶香。
二、置茶
也叫做“投茶”。即將稱好的一定數(shù)量的干茶葉置入茶杯或茶壺,以備沖泡。用蓋杯的時候可以直接用茶則置茶,投茶量也要看所沖泡的茶葉種類類以及個人的口味。
三、高沖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處注入茶壺,使茶葉在壺內(nèi)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沖”。一般一沖需要倒掉(洗茶)。
四、低泡
泡好的茶就可以倒入茶盅,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內(nèi)的香氣過度散發(fā),俗稱"低泡"。一般一泡茶湯與二泡茶湯在茶盅內(nèi)混合,效果更佳;三泡茶湯與四泡茶湯混合。
五、分茶
茶盅中的茶分別倒入客人的杯子中,一般杯中的茶以七分滿為宜。
六、奉茶
將茶杯連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為奉茶,也叫敬茶。
七、聞香品茶
品茶之前,可以先觀察茶的顏色,聞茶的香味,最后才品嘗。品嘗有個禮儀、“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嘗,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茶道里的五大禁忌:
一、忌諱茶具不清潔
賓客來訪,先請坐后備茶。泡茶前,忌諱茶具不清潔,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凈。然后再用開水沖燙一遍茶具。這是最基本的茶道禮儀。
二、忌諱茶水濃度不恰當
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或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詢問賓客的飲茶習慣,然后根據(jù)客人的喝茶口味、濃淡習慣來進行沖泡。
三、忌諱茶水過滿
倒茶給賓客,不管是大茶杯還是小茶杯,都忌茶水倒得太滿。茶水量應(yīng)以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茶道的傳統(tǒng)禮儀。
四、忌諱端茶不得法
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是只要兩手健全,端茶給賓客都必須是用雙手奉上。對有杯耳的茶杯,最有禮節(jié)的做法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送給客人。
五、忌諱添茶不及時
待客過程中,要時刻關(guān)注到賓客的茶杯,需要添茶時,一定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要分先后,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后再給自己添。在茶道禮儀中,忌諱添茶不及時,是不尊重賓客的表現(xià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27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芝麻蜂蜜茶
下一篇: 芝麻核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