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Tu] ①“茶”的假借字或古體字。清代郝懿竹《爾雅義疏》:“諸書說茶處,其字仍作荼,至唐陸羽著《茶經(jīng)》,始減一畫作茶?!鼻宕櫻孜洹短祈嵳?“荼蘚之荼與苦菜之茶,本是一字。古時未分麻韻,荼薜字亦只讀為徒。……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減一畫為"茶"字?!薄墩f文解字》:“荼,苦茶也。從帥,余聲,同都切”北宋徐鉉等校日:“此即今之茶字。”②早采的茶葉。
荼的拼音為[tú]。
荼是漢語詞匯,多音字,可讀作tú或者shū,筆畫共有10畫,出自《荀子·大略》,原意指古書上說的一種苦菜和茅草的白花。古同“涂”。
基本字義
編輯?播報
拼音:tú shū(古文)
注音:ㄊㄨˊ
部首:艸
總筆劃:10 部外筆劃:7
筆順:1223411234
編碼:CJK 統(tǒng)一漢字 UniCode:U+837C
五筆:AWTU
倉頡:TOMD
鄭碼:EOMF
四角:44904
漢字首尾分解:艸余
漢字部件分解:艸人一木
筆順讀寫:橫、豎、豎、撇、捺、橫、橫、豎鉤、撇、點
基本解釋:
古書上說的一種苦菜:~毒(“荼”是苦菜,唐之前無茶字,荼代指茶而書中又不可解為荼是苦荼,所解為苦菜菜代指茶“毒”指毒蟲毒蛇之類,喻毒害,如“~毒生靈”)。
古書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
古同“涂”,涂炭。
荼tú
〈名〉
(1)形聲。從艸,余聲。本義:一種苦菜。
(2)同本義。苣菜屬和萵苣屬植物 [a bitter edible plant]
荼,苦菜?!稜栄拧め尣荨?/p>
誰謂荼苦?——《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傳:“荼,苦菜也?!?/p>
(3)荼毒 tú dú 荼,一種苦菜;毒,螫人之蟲。吃苦菜,受傷害。比喻毒害,殘害。
罹其兇害,弗忍荼毒?!稌a》
又如:荼蓼(荼是苦菜,蓼是辛菜。皆是穢草。也用以形容處境的艱辛);荼薺(荼、薺皆菜名。荼味苦,薺味甘,因以“荼薺”喻小人與君子)
(4)白色 [white]
荼首之孫?!豆茏印?/p>
(5)劉績補注:“荼首,白首也。”
(6)茅草、蘆葦之類的小白花 [the white flower of congongrass,reeds,etc.]。如:荼火(形容軍容壯盛。荼是白色茅花,火是紅色,此指白、紅相間的戎裝。今以“如火如荼”形容聲勢盛大);荼首(發(fā)白如茅花。喻白發(fā)老人);荼白(如荼之白色);荼錦(荼茅草的白花)
有倆讀音
shū
荼<名> 玉板,古朝會時所執(zhí) [jade tablet] 天子御珽,諸侯御荼,大夫服笏,禮也?!盾髯印ご舐浴? 荼<形> 通“舒”。舒緩 [leisurely]。如:荼緩(舒緩)
tú
荼〈名〉 (形聲。從艸,從余,余亦聲?!捌H”指草本植物,“余”本義為“剩下”;“艸”與“余”聯(lián)合起來表示“揀選后剩下的可食類草本植物”、“不在日常菜譜范圍內(nèi)的草本植物”。本義:苦菜) 成語:如火如荼(荼) 同本義。苣菜屬和萵苣屬植物 [a bitter edible plant] 荼,苦菜?!稜栄拧め尣荨? 誰謂荼苦?——《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傳:“荼,苦菜也。” 又如:荼蓼(荼是苦菜,蓼是辛菜。皆是穢草。也用以形容處境的艱辛);荼薺(荼、薺皆菜名。荼味苦,薺味甘,因以“荼薺”喻小人與君子) 白色 [white] 荼首之孫?!豆茏印? 劉績補注:“荼首,白首也?!? 茅草、蘆葦之類的小白花 [the white flower of congongrass,reeds,etc.]。如:荼火(形容軍容壯盛。荼是白色茅花,火是紅色,此指白、紅相間的戎裝。今以“如火如荼”形容聲勢盛大);荼首(發(fā)白如茅花。喻白發(fā)老人);荼白(如荼之白色);荼錦(荼茅草的白花) 雜草 [weed] 其镈斯趙,以薅荼蓼。——《詩·周頌》 用同“涂”。爛泥。比喻苦難 [mud]。如:荼苦(艱苦;苦楚);荼毒生靈(荼毒生民。殘害人民);荼棘(比喻遭遇極壞);荼酷(慘重的苦難) 通“涂” [mud] 況在秦隴荼炭之余,直是老臣盡效之會?!段簳けR水胡沮渠蒙遜傳》 天子悼兆民之荼炭。——東魏《敬史君碑》 又如:荼炭(比喻極度痛苦。通“涂炭”) 荼〈動〉 借 [borrow] 荼,借也?!稄V雅》。王念孫疏證:“荼蓋賒之借字,賒荼古音相近?!? 荼毒 túdú [torment;afflict with great suffering] 荼,一種苦菜;毒,螫人之蟲。吃苦菜,受傷害。比喻毒害,殘害 罹其兇害,弗忍荼毒。——《書·湯誥》 荼毗 túpí [印度古巴利語 Jhpeti] 佛教用語;指僧人死后火化
編輯本段“荼”與“茶”
荼茶二字之轉(zhuǎn)變 《九經(jīng)》無茶字,或疑古時無茶,不知《九經(jīng)》亦無燈字,古用燭以為燈。于是無茶字,非真無茶,乃用荼以為茶也。不獨《九經(jīng)》無茶字,《班馬字類》中根本無茶字。至唐始妄減荼字一畫,以為茶字,而荼之讀音亦變。荼,初音同都切,讀若徒,詩所謂“誰謂荼苦”是也。東漢以下,音宅加(音歇)切,讀若磋;六朝梁以下,始變讀音。唐陸羽著《茶經(jīng)》,雖用茶字,然唐岱岳觀王圓題名碑,猶兩見荼字,足見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讀說文記》卷一)只可謂荼之音讀,至梁始變,茶之體制,至唐始改而已。
編輯本段讀音 shū,tú 編輯本段釋義 shū 荼 玉板,古朝會時所執(zhí) [jade tablet] 天子御珽,諸侯御荼,大夫服笏,禮也.——《荀子·大略》 荼 通“舒”.舒緩 [leisurely].如:荼緩(舒緩) tú 荼〈名〉 (形聲.從艸,余聲.本義:一種苦菜) 成語:如火如荼(荼) 同本義.苣菜屬和萵苣屬植物 [a bitter edible plant] 荼,苦菜.——《爾雅·釋草》 誰謂荼苦?——《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傳:“荼,苦菜也.” 又如:荼蓼(荼是苦菜,蓼是辛菜.皆是穢草.也用以形容處境的艱辛);荼薺(荼、薺皆菜名.荼味苦,薺味甘,因以“荼薺”喻小人與君子) 白色 [white] 荼首之孫.——《管子》 劉績補注:“荼首,白首也.” 茅草、蘆葦之類的小白花 [the white flower of congongrass,reeds,etc.].如:荼火(形容軍容壯盛.荼是白色茅花,火是紅色,此指白、紅相間的戎裝.今以“如火如荼”形容聲勢盛大);荼首(發(fā)白如茅花.喻白發(fā)老人);荼白(如荼之白色);荼錦(荼茅草的白花) 雜草 [weed] 其镈斯趙,以薅荼蓼.——《詩·周頌》 用同“涂”.爛泥.比喻苦難 [mud].如:荼苦(艱苦;苦楚);荼毒生靈(荼毒生民.殘害人民);荼棘(比喻遭遇極壞);荼酷(慘重的苦難) 通“涂” [mud] 況在秦隴荼炭之余,直是老臣盡效之會.——《魏書·盧水胡沮渠蒙遜傳》 天子悼兆民之荼炭.——東魏《敬史君碑》 又如:荼炭(比喻極度痛苦.通“涂炭”) 荼〈動〉 借 [borrow] 荼,借也.——《廣雅》.王念孫疏證:“荼蓋賒之借字,賒荼古音相近.” 荼毒 túdú [torment;afflict with great suffering] 荼,一種苦菜;毒,螫人之蟲.吃苦菜,受傷害.比喻毒害,殘害 罹其兇害,弗忍荼毒.——《書·湯誥》 荼毗 túpí [印度古巴利語 Jhpeti] 佛教用語;指僧人死后火化 編輯本段“荼”與“茶” 荼茶二字之轉(zhuǎn)變 《九經(jīng)》無茶字,或疑古時無茶,不知《九經(jīng)》亦無燈字,古用燭以為燈.于是無茶字,非真無茶,乃用荼以為茶也.不獨《九經(jīng)》無茶字,《班馬字類》中根本無茶字.至唐始妄減荼字一畫,以為茶字,而荼之讀音亦變.荼,初音同都切,讀若徒,詩所謂“誰謂荼苦”是也.東漢以下,音宅加(音歇)切,讀若磋;六朝梁以下,始變讀音.唐陸羽著《茶經(jīng)》,雖用茶字,然唐岱岳觀王圓題名碑,猶兩見荼字,足見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讀說文記》卷一)只可謂荼之音讀,至梁始變,茶之體制,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黃現(xiàn)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編輯本段人物別名 著名畫家吳冠中,別名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32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元朝的名人有哪些元朝時期有哪些名人
下一篇: 茗